我们品到GE什么?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CADC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捷径能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呢,关健是这个捷径怎样走?
  
  美国CE公司是一家具有125年历史、1300亿美元收入的高技术扩张型公司,旗下有20个世界级的业务集团,包括飞机发动机、商务融资、家用电器、全球消费者融资服务、信用卡服务公司、金融保险、工业系统、按揭保险公司、结构融资、股本投资、NBC(全国广播公司)、动力系统、飞机租赁服务、运输系统等,按照事业部制方式进行管理。
  GE通过共享的组织价值观、严格的业务流程、有效的运作机制、领导人的参与、简单和持久的战略、培养尽职尽责的员工、大量吸收精英人才,获得了极大成功。其经营管理战略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企业文化必须独具特色
  
  GE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成功的企业文化做支撑。而企业文化必须独具特色,是企业自己而独特的不同于其它企业的精神与风貌。企业文化在GE中,起到了导向、凝集、激励和规范的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的企业文化不少的是千人一面,一个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与理念用在另外的企业上,好象也并没有什么不当的,缺乏各自的特色。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认可度以及深入度。通常情况下,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进入后,在宣传期间大家还是知道的,但宣传一过,似乎大家就对它慢慢淡忘了,甚至时间稍长就没有多少人知道本企业的文化是什么了。如此的企业文化自然就缺少生命力。说到底,这种文化没有能真正体现出企业职工的价值观,自然就得不到职工的认同。在这一点上,GE就作得深入而细致。他们将企业文化作为员工的必备手册,员工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GE的价值观就成为其行动的指南。他们认为,如果不认同GE的价值观,无论这个人的业务能力有多强,他在GE的前景都会很暗淡。因为一个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人,会破坏公司的基础,最后给整个公司的发展带来损失。因此,他们对员工一开始就灌输,先入为主,使之形成习惯。
  要持之以恒地建设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应一以贯之地执行下去,不能经常变化。而我国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总在不断提炼企业精神之中变来变去,一个说法大家还没有熟悉,就又有一个新的提法出来了。这样容易导致人们观念上的不深入,甚至还会出现混乱。
  概而言之,企业文化应当是一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文化,是企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竞争资源,而且是一种核心资源。
  
  六西格玛是企业生命保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点,中外企业的认识是一样的。
  在GE,质量不仅是管理工作,它还是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6个西格玛既是质量目标,也是质量理念,并作为员工手册的内容贯穿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成为员工遵循的基本准则。GE通过对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按其对6个西格玛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划分绿腰带、黑腰带和黑腰带师,不同的“腰带”代表不同的参加了复杂的6个西格玛统计学培训的经理们。
  GE十分重视“过程”。他们认为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因此,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艺上,都应追求零缺陷。因为他们认为,客户感受到的是偏差,而非标准值,他们不会按标准值来评判产品和公司,他们只会关注每一笔交易和交付的产品发生的偏差。因此通过6个西格玛首先侧重于减少过程偏差,然后再致力于提高处理能力。运用DMAIC(定义、测量、分析、提高和控制)这种闭路过程,消除无效益步骤,积极应用技术追求改进。
  武钢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组织生产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PDCA循环实施过程管理,与GE的DMAIC闭路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全面质量管理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值(如GE的6个西格玛)。所以,我们在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或者说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方面,有必要明确具体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这样,客户看到的是持续的、可预见的旨在提供一流质量的业务过程,感受到的是追求卓越、创造完美的企业氛围,获得的是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只有技术创新才能领跑市场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持续不断地发展,除了创新,别无他途。在这方面,GE公司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们明确提出:要“确保GE在产品与服务上领先”、“发明‘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始终立足于技术领先,在前面领跑。
  过去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来自政策性的、体制性的倾斜,或在相对封闭条件下产生的,这主要得益于廉价资源、吃苦耐劳和某些特定的产品优势。比如:中国的一些传统特色产品和服务,像在做中国菜上,中国人具有别国人没法比的优势。但在入世以后,规则的接轨将消弭一切体制性保障,我们的企业和国外企业的较量就只能是核心竞争力了。如果没有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企业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
  事实说明,科学技术是无可取代的生产力确属至理名言。武钢的发展每一步也都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但面对入世后的竞争局面,武钢要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还应进一步加强技术中心的建设,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更重要的是,要像GE研究中心一样,发明“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同时,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武钢的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始终具有领先一步的竞争优势。
  
  “德才兼备”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
  
  人创造成果。GE的成功在于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机制,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选拔人才应把“德”放在第一位。GE提出:“我们没有警察、没有监狱,我们必须以我们员工的正直作为第一道防线”;“正直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石——我们产品与服务的出色质量,我们同顾客与供应商的真诚关系,最终使我们赢得竞争。”
  作为企业,成也在人,败也在人,成与败很大程度都与“德”有关。如果一个人业绩不错,但德行很坏,虽然可能一时给企业带来利益,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破坏可能难以估量。所以,对于德行不好的人,必须立即清除,决不能有半点犹豫。
  其次,以公司价值观为标准选拔人才。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中所有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包打天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相互间的配合与协作。团队精神、共同的价值观是维系员工向着企业目标奋斗前进的指针和坐标。如果一个人不认同公司价值观,背离公司的企业文化,他就不会安心在本企业工作,常常“身在曹营心在汉”,只会把本企业作为跳板,有的甚至会出卖公司的秘密和利益,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所以,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人,也不能使用,更不能重用。
  第三,以“诚信”为本选拔和培训人才。诚信是商业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中国自古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古训。企业要以业绩选拔和考核人才,但如果一个人利用欺骗、违反规则的不良行为来取得业绩,只会给公司的声誉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人才的选拔要把诚信放在重要地位,在公司内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氛围,对坚持诚信的人给予奖偿,对违反诚信的人给予坚决的惩处。从员工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要对员工进行诚信培训,加深员工对诚信的认识。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不仅自己要讲诚信,更重要的是要将诚信灌输到所有的员工中去。对不具备基本诚信的员工,无论其业绩多么突出,也都应该毫不犹豫的让他们马上卷铺盖走人,这是保证企业良好声誉的必要措施。
  第四,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激励力度,保证企业的吸引力。每个企业,其员工的表现都会有差异。GE根据业绩和诚信将员工按20—70—10比例划分,奖励最好的20…辅导中间的70…解聘最差的10,这一过程每年都会重复。事实上,这种比例虽然是概数,但也符合大多数企业的实际。
  GE提出:“如果我们不是一直拥有最好的人才——那些永远追求做得更好的人才……是不足以使我们成为世界最佳的。”而要保证公司成为世界最佳,“最好的20%必须在精神和物质上受到爱惜、培养和奖赏,因为他们是创造奇迹的人。失去一个这样的人就要被看作是领导的失误——这是真正的失职。”
  同样,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对于那些优秀人才,也必须给予及时奖赏;对于那些不能完成本职工作的人,必须解除合同,让他们另谋高就,而且这个过程应该是不断进行的,以增加职工的紧迫感。
  武钢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十分注重人才建设,到目前已评选了两次优秀科技人员,给国家统招统分大学生增加了工资,设立了大学生公寓,与相关单位联合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但与外资企业及其他企业提供的待遇相比,武钢还有值得加以改进的地方。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固然重要,必要的待遇留人还是不能少的。武钢今年将全面推行岗薪制,让职工的收入与公司的成长同步。在经营管理人员中,还可以试用股票、股票期权等形式。总之,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将是武钢今后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最终目的是要增强武钢的吸引力,促进武钢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作者系武汉钢铁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李万全)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  企业法人治理,被称为当今的一道世界性难题。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称难的问题,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求解起来的难度无疑会更大。  1993年12月,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实施的时候,也许我们对这道题的难度理解还不深,在所谓第一轮董事会建立的时期,许多人以为将国有企业摇身一变,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工厂制就变成了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就建立起来了。  然而,事实证明了这种想法与做法的幼稚和
期刊
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诞生的华能集团,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必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是一个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展示时代风采的舞台。在经历跨越式发展的20年里,华能创造了全国同行业多项第一,为国企改革发展再造传奇神话。在这20年里,伴随物质文化建设,华能人艰苦创业的传统作风积淀起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重组以来,在集团领导的培育、设计、实践中,文化理念步步升华、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三色公司”为主要特
期刊
初识《企业文明》,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刚调到厂宣传处干企业报编辑的那当儿。  现在回想起来,依稀记得贵刊名为《兵器政工研究》,由中国兵器工业部主办,是一本纯政工刊物。说实在的,在当时影响力还是挺大的。在那个年代还比较突出政治,因而每个企业都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我们厂(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也不例外,并且办得有声有色,在江苏省、南京市乃至全国同行中小有名气。不仅经常召开研讨会,还创办了《江
期刊
转眼在军工企业工作了34年,始终关心着企业的成长,更加关注国企如何发展。从2002年1月第一次看到《企业文明》,每期杂志紧扣时代的精彩文章,使自己以前对国企如何做大做强的迷茫,逐步转为清晰。  百年企业、做强做大,离不开三个重要因素:思想、文化、领导者。《企业文明》紧扣三要素,为企业树标杆、指方向。  2002年第7期“哲学与企业成长”、“好的哲学是指南”的文章表明企业思想正确与否,是由哲学素养所
期刊
结识《企业文明》,是在2002年的5月。  2002年4月12日,我收到企业文明杂志社寄来的通知,5月12日由企业文明杂志社组织在南京召开“WTO与企业发展研讨会”。当时我们公司刚改制不久,如何在WTO中加快企业发展,如何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这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课题无疑摆在面前。于是,我参加了南京会议。会上,我认识了李祖荣总编、胡引定副总编以及带给我们的《企业文明》。  会议给我留下
期刊
有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这时只有一人举起了
期刊
这几年来,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大案要案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要求加强国资监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国资流失的呼声也一再高涨。  应该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工作一直在加强,尤其是国资委成立近两年来,这项工作推进的步伐明显加快,成效也正在显现出来。但是也要看到,国有资产流失的警钟仍然一直在鸣响。如2004年以来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中储棉事件、齐鲁石化两任董事长贪污受贿案、格力
期刊
题记:以赵世庆为总经理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在中铝公司的领导下,再接再厉,高歌猛进,为企业做优做强建立了新功,为西南铝恢弘的发展交响曲续上了优美而激昂的乐章!这乐章,是西南铝人的骄傲与自豪;这乐章,更是赵世庆的追求与梦想。  国内同行业的“老大”、中国铝加工业的脊梁——中国铝业公司旗下的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我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产品品种规格最齐全、综合实
期刊
“企业的成功发展,5年靠的是机遇和干劲,10年靠的是领导和机制,15年靠的是制度和结构,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靠的只有文化。”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笔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极强的特殊竞争力和魅力。2005年冬季,有幸走近中国南方航空“南航心约”文化,眼前一亮,大为心动,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品味,不得不认定:《南航心约》确实是一个优秀企业文化的范本,也从中发现了南航集团在多方面领跑中国民航业的看家本
期刊
国务院发布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务院近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对未来5年-15年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