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几年来,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大案要案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要求加强国资监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国资流失的呼声也一再高涨。
应该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工作一直在加强,尤其是国资委成立近两年来,这项工作推进的步伐明显加快,成效也正在显现出来。但是也要看到,国有资产流失的警钟仍然一直在鸣响。如2004年以来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中储棉事件、齐鲁石化两任董事长贪污受贿案、格力集团五高管涉罪落马案、闽东电力董事长被“双规”、中原高速董事长携巨款外逃案,等等,可谓怵目惊心,损失巨大,影响相当不好。
面对国资流失一次又一次鸣响的警钟,义愤、声讨和见虫捉虫都是不够的,决定的和需要的是把警钟转化为进军的鼓点: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健全,从制度上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或“出血口”并保证其保值和增值。
毋庸讳言,虽然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等喊了多年,但一直未能取得根本进展。由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造成产权不明,权责不清,从而使监管者缺位、越位和错位形成重大的体制性缺口或漏洞。正是这个缺口或漏洞,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体制性流失和交易性流失。可是要做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很难。长期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已形成一种既得利益者的格局,不打破这种既得利益格局,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等是不能真正建立起来的。为什么翻牌公司那么多?为什么有至少60%的上市公司都不合格?为什么监管责任、经营责任写在纸上落实不了?主要就是这个政企不分的既得利益格局在作怪。改革之攻坚克难,实质就是攻克这个利益格局形成的阻力。
实践证明,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从企业方面、资本方面和经营权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最终也难以实现。因为在政企、政资二者之间,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方面。企业制度、体制、机制的改革与转变,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必须要与政府机构职能的改革与转变,或者说政治体制的改革与转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
国资委的组建是一个创举。其出资人的定位既为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又为政府机构职能的改革与转变和企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与转变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因此,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进程,从而使国有资产流失的体制性缺口快速地弥合,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性保证稳固地确立,就成为各级国资监管机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然,对广大国有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来说,也要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国资委的监管,主动地自觉地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改革,堵塞本企业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缺口或漏洞,使本企业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佑护下健康成长,使本人的价值与合法权益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和保障。
把警钟当作鼓点,加强国资监管和加快国企改革,这是监管和国企机构共同的职责。
守护国资
策划人语:
在2004年第四期上,本刊记者以《国资监管:成绩斐然挑战犹存》为题,用近20个版面,对国资委成立一年来取得的重要成绩、面临的巨大挑战等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与评述。全国200多家网站和平面媒体全文竞相转发,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表明了各界对国资监管的极大关注。
近一年来,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又取得了哪些显著进展,在哪些重点难点问题上又有重要突破?在新的一年里,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将如何谋篇布局,出资人之手将如何挥动才能更有力、更有效、更到位?国资监管和国企改制的种种争论及观点,怎样才能明辨之善纳之,在实践中坚定方向、探索前进,真正当好国资“守护神”?年初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对此都有论列。
下面这组文章也将助您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应该说,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工作一直在加强,尤其是国资委成立近两年来,这项工作推进的步伐明显加快,成效也正在显现出来。但是也要看到,国有资产流失的警钟仍然一直在鸣响。如2004年以来的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中储棉事件、齐鲁石化两任董事长贪污受贿案、格力集团五高管涉罪落马案、闽东电力董事长被“双规”、中原高速董事长携巨款外逃案,等等,可谓怵目惊心,损失巨大,影响相当不好。
面对国资流失一次又一次鸣响的警钟,义愤、声讨和见虫捉虫都是不够的,决定的和需要的是把警钟转化为进军的鼓点: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健全,从制度上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或“出血口”并保证其保值和增值。
毋庸讳言,虽然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等喊了多年,但一直未能取得根本进展。由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造成产权不明,权责不清,从而使监管者缺位、越位和错位形成重大的体制性缺口或漏洞。正是这个缺口或漏洞,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体制性流失和交易性流失。可是要做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很难。长期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已形成一种既得利益者的格局,不打破这种既得利益格局,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等是不能真正建立起来的。为什么翻牌公司那么多?为什么有至少60%的上市公司都不合格?为什么监管责任、经营责任写在纸上落实不了?主要就是这个政企不分的既得利益格局在作怪。改革之攻坚克难,实质就是攻克这个利益格局形成的阻力。
实践证明,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从企业方面、资本方面和经营权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最终也难以实现。因为在政企、政资二者之间,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方面。企业制度、体制、机制的改革与转变,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必须要与政府机构职能的改革与转变,或者说政治体制的改革与转变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
国资委的组建是一个创举。其出资人的定位既为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又为政府机构职能的改革与转变和企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与转变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因此,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进程,从而使国有资产流失的体制性缺口快速地弥合,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性保证稳固地确立,就成为各级国资监管机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然,对广大国有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来说,也要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国资委的监管,主动地自觉地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改革,堵塞本企业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缺口或漏洞,使本企业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佑护下健康成长,使本人的价值与合法权益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和保障。
把警钟当作鼓点,加强国资监管和加快国企改革,这是监管和国企机构共同的职责。
守护国资
策划人语:
在2004年第四期上,本刊记者以《国资监管:成绩斐然挑战犹存》为题,用近20个版面,对国资委成立一年来取得的重要成绩、面临的巨大挑战等作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与评述。全国200多家网站和平面媒体全文竞相转发,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表明了各界对国资监管的极大关注。
近一年来,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又取得了哪些显著进展,在哪些重点难点问题上又有重要突破?在新的一年里,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将如何谋篇布局,出资人之手将如何挥动才能更有力、更有效、更到位?国资监管和国企改制的种种争论及观点,怎样才能明辨之善纳之,在实践中坚定方向、探索前进,真正当好国资“守护神”?年初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对此都有论列。
下面这组文章也将助您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