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背景下的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为例》。
摘 要:本文讲述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共享资源课程建设与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模式改革、微课制作要点、在线考试和在线测试系统、答疑BBS系统、课程资源等内容。
关键字:微课;课程平台;共享资源课;答疑系统;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3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也应紧跟时代脚步,不断发展与升华。利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整合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手段、知识传播的途径载体等等。其中教学模式又是新的资源共享课的核心内容,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套方法体系。
传统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往往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的浏览和使用情况、资源的下载和利用情况。充分融入现代化网络技术背景下的资源共享课更注重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甚至包括社会技术人员在内的多位一体的交互式学习和探讨。这种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新内涵不仅包括原有的内容,而且融合了在线答疑系统、在线测试系统、微课、微信等新形式、新技术。它解决了传统精品资源共享课互动性差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a) 提出了一种新的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新内涵;对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了发展和补充;
b) 新内涵对教师和学生具有更高的知识要求,信息时代赋予人类“信息型认知结构”,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将课程的组织形式、讲授方法、传播载体符合信息技术的客观要求。迫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c) 新内涵要求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更高的互动性,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即时通过在线答疑BBS、在线考试平台了解自己知识掌握情况和寻求学习上的帮助。这种互动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双向的。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内容:
教学模式改革:将微课应用于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为主导思想,教师把优质的教学资源,特别是授课视频上传至课程平台,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并且完成课后测试。学生根据测试结果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效果选择重复学习。教师的功能是学习的组织者,疑难的解答者。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进行答疑,还可以通过共享资源课答疑平台进行答疑。
这种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学生先学的思想,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将重难点直接呈现出来,微课的优点还在于可以将学习视频反复多次播放,可以进行点播,回看。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
微课的组织:“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微课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适用对象分析,微课的学习者的水平决定了微课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微课不宜太难,一个微课应该在10到20分钟之间,主要讲述一到两个知识点。教学内容分析:每一个微课的内容都是服务于宏观的课程的,因此微课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为课程服务的。教学目标:微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通过某次微课的学习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录制了约25个微课,并将在以后继续录制约15个微课。
在线测试和在线考试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的功能在于每次微课学习之后的课后测试,基于此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习状态。因此在线测试系统的试题库必须按照微课的知识点来组织。在线考试系统则是将微课的全部知识点试题化并保存到数据库表中,通过按照顺序、随机、均匀抽题产生试题。在线考试系统的试题要做到覆盖广、知识点比例适当、题量多、题目科学等要求。
答疑系统:答疑系统采用在线答疑平台,这是微课平台的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搭建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线答疑系统具备三个优点:首先,学生不懂的问题可以即时在系统中提问。教师、社会技术人员或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利于营造一种学术交流的氛围;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三,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教学资源建设:传统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包含教学课件、考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和课程整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也毫无例外地包含这些内容。
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功能:
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应该具备操作简单方便、互动性强,具有上传、下载、播放等基本功能。例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課程组正在建设的课程平台,将具备视频课程在线播放、下载、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功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组成员开发的精品课程资源平台采用Linux+Apache+Mysql+PHP架构,LAMP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站开发平台。
互联网+时代到来,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微信、微课、微博、考试系统、答疑系统、课程资源整合到交互性极强的课程资源平台。我们相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将会迎来质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
[2]]刘成新 王焕景.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何定华:男,1972.9,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开发、职业教育研究。
摘 要:本文讲述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共享资源课程建设与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模式改革、微课制作要点、在线考试和在线测试系统、答疑BBS系统、课程资源等内容。
关键字:微课;课程平台;共享资源课;答疑系统;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3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的精品资源共享课也应紧跟时代脚步,不断发展与升华。利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整合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手段、知识传播的途径载体等等。其中教学模式又是新的资源共享课的核心内容,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套方法体系。
传统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往往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的浏览和使用情况、资源的下载和利用情况。充分融入现代化网络技术背景下的资源共享课更注重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甚至包括社会技术人员在内的多位一体的交互式学习和探讨。这种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新内涵不仅包括原有的内容,而且融合了在线答疑系统、在线测试系统、微课、微信等新形式、新技术。它解决了传统精品资源共享课互动性差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a) 提出了一种新的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新内涵;对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了发展和补充;
b) 新内涵对教师和学生具有更高的知识要求,信息时代赋予人类“信息型认知结构”,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将课程的组织形式、讲授方法、传播载体符合信息技术的客观要求。迫使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c) 新内涵要求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更高的互动性,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即时通过在线答疑BBS、在线考试平台了解自己知识掌握情况和寻求学习上的帮助。这种互动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双向的。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内容:
教学模式改革:将微课应用于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为主导思想,教师把优质的教学资源,特别是授课视频上传至课程平台,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进行学习。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并且完成课后测试。学生根据测试结果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效果选择重复学习。教师的功能是学习的组织者,疑难的解答者。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进行答疑,还可以通过共享资源课答疑平台进行答疑。
这种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学生先学的思想,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还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将重难点直接呈现出来,微课的优点还在于可以将学习视频反复多次播放,可以进行点播,回看。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
微课的组织:“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微课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适用对象分析,微课的学习者的水平决定了微课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微课不宜太难,一个微课应该在10到20分钟之间,主要讲述一到两个知识点。教学内容分析:每一个微课的内容都是服务于宏观的课程的,因此微课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为课程服务的。教学目标:微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通过某次微课的学习应该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录制了约25个微课,并将在以后继续录制约15个微课。
在线测试和在线考试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的功能在于每次微课学习之后的课后测试,基于此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习状态。因此在线测试系统的试题库必须按照微课的知识点来组织。在线考试系统则是将微课的全部知识点试题化并保存到数据库表中,通过按照顺序、随机、均匀抽题产生试题。在线考试系统的试题要做到覆盖广、知识点比例适当、题量多、题目科学等要求。
答疑系统:答疑系统采用在线答疑平台,这是微课平台的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搭建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线答疑系统具备三个优点:首先,学生不懂的问题可以即时在系统中提问。教师、社会技术人员或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利于营造一种学术交流的氛围;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三,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教学资源建设:传统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包含教学课件、考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和课程整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也毫无例外地包含这些内容。
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功能:
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应该具备操作简单方便、互动性强,具有上传、下载、播放等基本功能。例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課程组正在建设的课程平台,将具备视频课程在线播放、下载、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功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组成员开发的精品课程资源平台采用Linux+Apache+Mysql+PHP架构,LAMP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站开发平台。
互联网+时代到来,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微信、微课、微博、考试系统、答疑系统、课程资源整合到交互性极强的课程资源平台。我们相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将会迎来质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
[2]]刘成新 王焕景.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何定华:男,1972.9,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开发、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