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在阅读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触摸文本,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可从课堂上的巧设情景、鼓励质疑、比较阅读、唤起想象等多方面,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实现教学互动,从而引发学生与教师、文本的深层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创新型的人才。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探究性学习 能力培养 中职生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独立思考、研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逐渐获得阅读能力和探求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提出的学习方式。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级技能人才、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中职教育目标体现了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那么,无论中职生的专业技能还是文化学习,都必须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现结合教学体会,谈一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感受情感熏陶,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一、巧设情景,激发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部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探求新知。如教《论语十则》一课,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同班的同学,同样的老师和课程,可有的同学能轻轻松松学好功课,有的同学很努力却成绩总不见起色,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一经提出,便很快激发了学生的讨论:“是有的同学天生聪明,有的天生愚笨,有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满脸疑惑,陷入思考,于是,教师趁机引出:“这是由于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造成的,你们想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吗?请大家阅读《论语十则》”。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感悟、发现,激发探究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鼓励质疑,积极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怀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从一定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学习就应该有敢于反驳的气概,才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以根据内容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当学生看文章提出问题后,教师进行筛选,确立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为什么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让学生在自读中探究问题,慢慢地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最后,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因为大堰河死前承受了数不尽的苦难,命运悲惨、凄凉,因而她的灵魂才高贵华美。盘剥人的人,死后肯定不高贵。”在这里,不仅使学生弄清了“紫色”的象征意义,也自然地教育了学生一种为人处事之道。学生在阅读探究中展现了独立思考的个性之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精神。
三、比较阅读,深入探究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阅读是理解、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引导学生回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比较阅读,深入探究:“两首词都写了长江,诗人笔下的长江各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在阅读比较中,就自然地发现出两词的写作方法、写作背景及表达主旨的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长江的激荡、雄伟、刚健和粗犷,诗人这样写是用长江衬托古英雄轰轰烈烈的业绩,表达一种不平静的心情。《水调歌头·游泳》描写了长江的浩大宽阔、动静相宜,诗人这样写也是根据题旨的需要,用长江来展现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以及广阔前景,抒发轻松、愉悦与自信、自豪之情。两词都是描写长江,但苏轼采用的是直接描写,毛泽东采用的是间接描写。通过多角度的比较,使学生有目的地深入阅读,不断发现问题,了解不同的作者,所处的背景不同,为了表达不同的意思,赋予了同一描写对象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阅读,也使学生对长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技巧。这样的比较阅读,远比单独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方法、写作背景及表达主旨的印象来得深刻,效果也好得多。
四、展开想象,引发探究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都是探究性学习,引发探究就是将学生的语言学习由探究现实存在的问题引向探究虚拟假设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可以抓住两个重点,让学生展开想象,深入阅读探究,使学生与文本、教师互动交流。问题一、作家莫泊桑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留给全世界的读者?问题二、按小说情节的发展,如何合理续写小说的结尾?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回答好,必须具有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探索、富于想象的精神,要查找相关材料,对相关资料梳理概括,然后形成个人的观点。第一个问题是再造想象,第二个问题是创造想象。前者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引发对小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性格的深刻认识,除了了解原作的情节描写,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还是“吃苦耐劳,诚实讲信用”等人物形象,那就是见仁见智了。后者可以说是为原文续编一个新的结局,是对阅读中语言符号所唤起的表象进行再加工,进而创造新的形象,也是对作品主人公的将来进行推测。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理念,它不仅是教育观念的创新,也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学会了相互取长补短,获得了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教学交流,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更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探究性学习 能力培养 中职生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独立思考、研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逐渐获得阅读能力和探求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提出的学习方式。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级技能人才、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中职教育目标体现了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那么,无论中职生的专业技能还是文化学习,都必须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现结合教学体会,谈一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感受情感熏陶,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一、巧设情景,激发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部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探求新知。如教《论语十则》一课,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同班的同学,同样的老师和课程,可有的同学能轻轻松松学好功课,有的同学很努力却成绩总不见起色,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一经提出,便很快激发了学生的讨论:“是有的同学天生聪明,有的天生愚笨,有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满脸疑惑,陷入思考,于是,教师趁机引出:“这是由于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造成的,你们想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吗?请大家阅读《论语十则》”。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感悟、发现,激发探究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鼓励质疑,积极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怀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从一定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学习就应该有敢于反驳的气概,才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以根据内容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当学生看文章提出问题后,教师进行筛选,确立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为什么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让学生在自读中探究问题,慢慢地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最后,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因为大堰河死前承受了数不尽的苦难,命运悲惨、凄凉,因而她的灵魂才高贵华美。盘剥人的人,死后肯定不高贵。”在这里,不仅使学生弄清了“紫色”的象征意义,也自然地教育了学生一种为人处事之道。学生在阅读探究中展现了独立思考的个性之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精神。
三、比较阅读,深入探究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阅读是理解、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引导学生回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比较阅读,深入探究:“两首词都写了长江,诗人笔下的长江各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在阅读比较中,就自然地发现出两词的写作方法、写作背景及表达主旨的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长江的激荡、雄伟、刚健和粗犷,诗人这样写是用长江衬托古英雄轰轰烈烈的业绩,表达一种不平静的心情。《水调歌头·游泳》描写了长江的浩大宽阔、动静相宜,诗人这样写也是根据题旨的需要,用长江来展现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以及广阔前景,抒发轻松、愉悦与自信、自豪之情。两词都是描写长江,但苏轼采用的是直接描写,毛泽东采用的是间接描写。通过多角度的比较,使学生有目的地深入阅读,不断发现问题,了解不同的作者,所处的背景不同,为了表达不同的意思,赋予了同一描写对象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阅读,也使学生对长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技巧。这样的比较阅读,远比单独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方法、写作背景及表达主旨的印象来得深刻,效果也好得多。
四、展开想象,引发探究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都是探究性学习,引发探究就是将学生的语言学习由探究现实存在的问题引向探究虚拟假设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可以抓住两个重点,让学生展开想象,深入阅读探究,使学生与文本、教师互动交流。问题一、作家莫泊桑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留给全世界的读者?问题二、按小说情节的发展,如何合理续写小说的结尾?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回答好,必须具有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探索、富于想象的精神,要查找相关材料,对相关资料梳理概括,然后形成个人的观点。第一个问题是再造想象,第二个问题是创造想象。前者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引发对小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性格的深刻认识,除了了解原作的情节描写,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还是“吃苦耐劳,诚实讲信用”等人物形象,那就是见仁见智了。后者可以说是为原文续编一个新的结局,是对阅读中语言符号所唤起的表象进行再加工,进而创造新的形象,也是对作品主人公的将来进行推测。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理念,它不仅是教育观念的创新,也是教育实践的创新。学生在学习讨论中,学会了相互取长补短,获得了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多边的教学交流,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更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