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形式比以往的“满堂灌”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倡导学生大量参与,自主探究。但是很多时候,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反应欠佳,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教师很是无奈。这种现象,越往高年级越普遍,以至于到九年级有的课堂又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老师的思考。下面我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以上问题。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确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恰当有效的提问,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进而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和节奏,有效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从教师提问的态度来说
(一)在提问时,尽量用探寻、商讨的语气和表情。如果态度生硬或采用质问语气,学生会应为害怕回答错误受批评而不敢举手回答,或厌恶老师的语气而产生逆反不愿思考。
(二)提问后,要留给学生较充足的安静思考的时间,不能急于得到回答而一遍遍重复问题或催问,或没等学生反应过来就叫学生回答,来不及思考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懒于思考,疏于回答。
在学生回答后要有明确的评价。回答得好,教师应毫不吝啬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回答得不对,要先分析不当之处,再鼓励继续思考。不能只说两个字——“坐下”,更不能因为回答得不好而斥责学生。
二、从问题设计方面来说
(一)目的要明确。要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每个问题的提出要有其目的,是为达到目标而设?是为了突出重点,还是为了突破难点?是为激发兴趣,还是为了点拨思路?是为了做好铺垫,还是为了引起学生质疑、争论?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心中有数。
(二)数量要适当。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频繁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影响问题应该发挥的作用。所以,课前设计时,必须抓住关键,在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关联处,在学生的困惑处设计适当而不可或缺的问题即可。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问题不问。
(三)难度要适宜。过难的、脱离学生知识基础,超越学生思维发展区的问题不问。不然,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也理不出头绪,既浪费时间又挫伤自信心。问题过于简单则失去了挑战意义,这样的问题多了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散漫,不能推动课堂进度,同样浪费时间。所以,问题设计要把握难易程度,为使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推进服务。
(四)语言要恰当。1.提问语言要简练、准确、具体,不能让学生不明所指或产生歧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学生会无处下手,无法思考。2.一个问题用不同问法,学生的反应会不一样,教师要采用学生最易于理解或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法。所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五)层次要分明。这是指问题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性。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思维特点,问题应先易后难,步步提高,螺旋式上升,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使教学内容逐步渗透到问题中,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思考知识、理解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性强的知识让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回答,较有难度的问题可点名让思维水平较好的同学回答。这就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三、从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来说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互相交流的双边活动,学生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所以除了课前充分准备外,教师在课堂中具体实施提问时,要根据自己的设计灵活把握情况,适时调节,将自己的设计落实到课堂中。还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把握时机。什么样的问题应在某节课的什么时间提出,在学生似懂非懂时提问,在学生想弄清楚而又弄不清时提问,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思考方向,让学生体验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
(二)把握提问的方法。数学历来就以严谨、准确的理性面孔出现,以至于许多还没发现这种冷艳美的人总觉得枯燥乏味;再者,提问的目的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问法,这样才可“收效显著”。否则,既不利于问题的表达又使“枯燥”感加重,所以提问方法要多样化。这样,才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提问时可直问、曲问,也可追问或反问。
综上所述,要想取得良好的提问效果,教师要有良好的提问态度,还要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中要灵活把握,巧妙提问,讲究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打造高效的课堂。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机智,让数学课堂因我们的智慧而生动。
参考文献:
[1]郑国才.对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7).
[2]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9-290.
[3]黄晓明.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确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恰当有效的提问,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引领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进而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和节奏,有效地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从教师提问的态度来说
(一)在提问时,尽量用探寻、商讨的语气和表情。如果态度生硬或采用质问语气,学生会应为害怕回答错误受批评而不敢举手回答,或厌恶老师的语气而产生逆反不愿思考。
(二)提问后,要留给学生较充足的安静思考的时间,不能急于得到回答而一遍遍重复问题或催问,或没等学生反应过来就叫学生回答,来不及思考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懒于思考,疏于回答。
在学生回答后要有明确的评价。回答得好,教师应毫不吝啬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回答得不对,要先分析不当之处,再鼓励继续思考。不能只说两个字——“坐下”,更不能因为回答得不好而斥责学生。
二、从问题设计方面来说
(一)目的要明确。要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每个问题的提出要有其目的,是为达到目标而设?是为了突出重点,还是为了突破难点?是为激发兴趣,还是为了点拨思路?是为了做好铺垫,还是为了引起学生质疑、争论?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心中有数。
(二)数量要适当。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频繁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影响问题应该发挥的作用。所以,课前设计时,必须抓住关键,在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关联处,在学生的困惑处设计适当而不可或缺的问题即可。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问题不问。
(三)难度要适宜。过难的、脱离学生知识基础,超越学生思维发展区的问题不问。不然,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也理不出头绪,既浪费时间又挫伤自信心。问题过于简单则失去了挑战意义,这样的问题多了会分散学生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散漫,不能推动课堂进度,同样浪费时间。所以,问题设计要把握难易程度,为使学生思维向更高层次推进服务。
(四)语言要恰当。1.提问语言要简练、准确、具体,不能让学生不明所指或产生歧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学生会无处下手,无法思考。2.一个问题用不同问法,学生的反应会不一样,教师要采用学生最易于理解或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法。所谓“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五)层次要分明。这是指问题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性。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思维特点,问题应先易后难,步步提高,螺旋式上升,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使教学内容逐步渗透到问题中,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思考知识、理解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性强的知识让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回答,较有难度的问题可点名让思维水平较好的同学回答。这就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三、从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来说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互相交流的双边活动,学生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所以除了课前充分准备外,教师在课堂中具体实施提问时,要根据自己的设计灵活把握情况,适时调节,将自己的设计落实到课堂中。还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把握时机。什么样的问题应在某节课的什么时间提出,在学生似懂非懂时提问,在学生想弄清楚而又弄不清时提问,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思考方向,让学生体验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
(二)把握提问的方法。数学历来就以严谨、准确的理性面孔出现,以至于许多还没发现这种冷艳美的人总觉得枯燥乏味;再者,提问的目的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的问法,这样才可“收效显著”。否则,既不利于问题的表达又使“枯燥”感加重,所以提问方法要多样化。这样,才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提问时可直问、曲问,也可追问或反问。
综上所述,要想取得良好的提问效果,教师要有良好的提问态度,还要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中要灵活把握,巧妙提问,讲究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打造高效的课堂。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机智,让数学课堂因我们的智慧而生动。
参考文献:
[1]郑国才.对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7).
[2]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89-290.
[3]黄晓明.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