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先生教学法是指在高中数学学科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上讲台讲课与教师点评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小先生教学法是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学法;自主学习
一、名称的来历
“先生”一词有宽泛的含义,对学校而言,先生者,从事教学的老师也.学生上讲台授课,可谓“小先生”了.于是就有了“小先生教学法”的名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使用过“小先生”一词.
二、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这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意识与能力的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才的主体意识与能力.没有主体意识与能力的公民,将会在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被淘汰.
三、实验过程
小先生教学法的操作程序有七步:
1. 思想动员.即向学生阐述充当小先生上讲台讲课的意义.
2. 典型引路.教师可找几位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指导他们上讲台讲课,使同学们亲身感受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实际作用.
3. 安排授课计划.即将教材的基础知识或社会热点逐一落实到要讲课的学生,并将小先生授课计划公示全班.
4. 指导备课.即对要讲课的学生准备好的讲稿进行课前指导,纠正讲稿中的失误,理顺讲课思路,提高讲稿水平.
5. “小先生”讲课.
6. 教师点评.即对“小先生” 的讲课进行评价,肯定成绩,纠正可能出现的失误.
7. 深化指导.即教师在“小先生”讲课的基础上拓宽引申同学们对教材知识或社会热点新闻的理解和把握.
四、实验成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本教学法的成功基础
1. 高中学生的智力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果,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在具体活动中存在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等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能力,为自己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小先生教学法”与高中学生的智力能力相适应,学生能够参与,并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使其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 高中学生的成就动机
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其中知识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占主要地位的.知识内驱力是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学习中问题的需要,它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因而称之为内部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通过胜任某项工作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把成就看作是赢得自尊心的根源,因而称之为外部动机.“引导参与式”教学法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胜任学习中赢得自尊提供了机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愿意参与,就是在成功动机驱使下去做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很有价值的事情,并力求达到完善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小先生教学法特点对比分析
毋庸置疑,小先生教学法正是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产生的,并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方针.小先生教学法的初步实践证明它是提高我们高中数学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教学基本功的重要途径.按照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是可以自我锁定的.如今实施小先生教学法,要指导小先生备课,就出现了如何整合知识的问题;小先生在讲课中总会出现一些失误或不完整的情况,教师需要过程监控,在小先生讲完课后及时点评;小先生教学法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法指导,及时总结交流同学们的学习经验.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困难.小先生教学法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从行动上真正转变教育理念.
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仍然存在着心理障碍.
第一个心理障碍是不放心.一些教师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但总是担心学生在新模式下学不会知识.尤其高三教师对新方法、新模式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视高中毕业班为禁区.打破这一禁区是提高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可信度的重要前提.如今,已经有了高三班对小先生教学法的成功尝试.
第二个心理障碍是怕麻烦.实施小先生教学法需要指导小先生提前预习、准备讲稿,安排较长周期讲课计划,的确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件麻烦的事情.但是,不麻烦就不能革除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新的教学运行机制.
只要坚持不懈地反复实验、总结,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小先生教学法的内在规律,使这种方法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 教学法;自主学习
一、名称的来历
“先生”一词有宽泛的含义,对学校而言,先生者,从事教学的老师也.学生上讲台授课,可谓“小先生”了.于是就有了“小先生教学法”的名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使用过“小先生”一词.
二、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这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意识与能力的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集中到一点,就是人才的主体意识与能力.没有主体意识与能力的公民,将会在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被淘汰.
三、实验过程
小先生教学法的操作程序有七步:
1. 思想动员.即向学生阐述充当小先生上讲台讲课的意义.
2. 典型引路.教师可找几位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指导他们上讲台讲课,使同学们亲身感受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实际作用.
3. 安排授课计划.即将教材的基础知识或社会热点逐一落实到要讲课的学生,并将小先生授课计划公示全班.
4. 指导备课.即对要讲课的学生准备好的讲稿进行课前指导,纠正讲稿中的失误,理顺讲课思路,提高讲稿水平.
5. “小先生”讲课.
6. 教师点评.即对“小先生” 的讲课进行评价,肯定成绩,纠正可能出现的失误.
7. 深化指导.即教师在“小先生”讲课的基础上拓宽引申同学们对教材知识或社会热点新闻的理解和把握.
四、实验成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本教学法的成功基础
1. 高中学生的智力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果,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在具体活动中存在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等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能力,为自己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小先生教学法”与高中学生的智力能力相适应,学生能够参与,并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使其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 高中学生的成就动机
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其中知识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占主要地位的.知识内驱力是掌握知识技能和解决学习中问题的需要,它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因而称之为内部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通过胜任某项工作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把成就看作是赢得自尊心的根源,因而称之为外部动机.“引导参与式”教学法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胜任学习中赢得自尊提供了机会.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愿意参与,就是在成功动机驱使下去做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很有价值的事情,并力求达到完善的一种内部推动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小先生教学法特点对比分析
毋庸置疑,小先生教学法正是在教育部制定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产生的,并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方针.小先生教学法的初步实践证明它是提高我们高中数学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教学基本功的重要途径.按照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难度是可以自我锁定的.如今实施小先生教学法,要指导小先生备课,就出现了如何整合知识的问题;小先生在讲课中总会出现一些失误或不完整的情况,教师需要过程监控,在小先生讲完课后及时点评;小先生教学法要求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法指导,及时总结交流同学们的学习经验.所有这些,都增加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困难.小先生教学法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从行动上真正转变教育理念.
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仍然存在着心理障碍.
第一个心理障碍是不放心.一些教师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但总是担心学生在新模式下学不会知识.尤其高三教师对新方法、新模式的可信度存在一定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视高中毕业班为禁区.打破这一禁区是提高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可信度的重要前提.如今,已经有了高三班对小先生教学法的成功尝试.
第二个心理障碍是怕麻烦.实施小先生教学法需要指导小先生提前预习、准备讲稿,安排较长周期讲课计划,的确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件麻烦的事情.但是,不麻烦就不能革除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弊端,建立新的教学运行机制.
只要坚持不懈地反复实验、总结,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住小先生教学法的内在规律,使这种方法成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