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国际化创新引智与特色学科建设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814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内涵,阐述了国际化创新引智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分析了盐城工学院在学校学科发展过程中国际化创新引智与特色学科的有效结合与利用。同时提出了地方高校需将引智工作与特色学科建设充分对接,树立长期引智的发展理念及目标,积极构建项目——集群——平台层级式引智模式,加强国际协同,拓宽引智渠道,推动引智效益最大化以有效助力学科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国际化;创新引智;特色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9-0008-03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学科建设是高校最具根本性、长期性、全局性及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因此,全国高校都纷纷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学科建设,地方高校要意识到特色学科建设是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脱颖而出的重要措施,是必须打造好的牵头工程,决定着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理念,也彰显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特色学科建设内涵丰富,如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形成特色,但是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与核心。2015年国务院出台高校“双一流”建设计划,此举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大力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实现国外引进人才与国内智力发展的有效融合,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以全面提升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
  一、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引智的目标指向
  近年来,地方高校抢抓“双一流”发展机遇,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学科方向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密切、学科带头人及骨干力量得到充分发展、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稳步增长、学科学位点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但是,相比“双一流”建设高校,地方高校在学科经费支持、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学科建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学科方向特色不明显,学科建设育人功能弱化,学科队伍建设不均衡、学科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自身学科发展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新举措、新办法,推动学校整体学科的进步与发展。拓宽引智思路,创新引智方法手段,打造高水平学科人才队伍,是提升地方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地方高校的创新引智应该围绕国家及地方的社会经濟发展目标,为地方高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等的全面发展服务。通过引进“外智”,培育“内智”,培养高校学科骨干、领军人物,加强学科团队的建设;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优先服务于学校特色学科领域的建设,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学科的发展;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校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二、国际化创新引智助力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意义
  盐城工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学校主动适应江苏沿海开发、地方经济建设和建材行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努力形成以服务建材行业为特色,服务江苏沿海发展为重点,以工为主、理工交融,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学校紧密围绕当地建材、汽车、海洋滩涂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五大特色学科群,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及环境科学与工程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建有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63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学校设有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4年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17项,省部级项目400多项。
  2018年,盐城工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了学校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培养层次的提升,凸显了学科建设引领作用。
  在学科建设实施过程中,盐城工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引进了大批国内外教学、科研及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以引进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优先服务于特色学科的发展,尤其在“如何利用国际化创新引智服务特色学科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积极推进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
  (一)国际化创新引智有利于学科层次的提高以及高水平学科队伍的建设
  国外优秀智力的引进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为学科的教学科研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科前沿信息,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研究灵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向他们展示本学科最新的研究理念或成果,并将这些成果推向有需求的国家,从而使本学科的科研骨干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增加学科话语权和影响力。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埃及博士研究员Hamdy先生来校合作科研,积极参与固废资源化学科研,团队开发出的基于废弃钢渣和水泥行业CO2废气综合利用的新型水泥块体建筑材料在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完成了中试研究,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样性固废高值化关键技术”也成功实现产业化,推动了水泥建材行业向低碳、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作为技术研发合作方,Hamdy博士又通过埃及国家石油研究院成功进行了技术推广。2021年6月,该校工程学学科ESI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令人欣喜地步入国际高水平行列。当然这不单是引进国外智力带来的直接成效,但毫无疑问,近些年学校加强学科国际合作、引进国外智力加速了学科建设。2019年央视二台专门报道点赞了埃塞俄比亚学者在盐城工学院外国专家工作室的工作,该学者还代表盐城工学院参加国家科技部“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青年论坛报告,并受到科技部部长的接见,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及相关学科的影响力。   特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科队伍的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引进国外智力是地方高校优化学科队伍结构的重要渠道,聚焦人才兴校,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实现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建设。地方高校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进国外专家,并号召相关领域的中青年教师加入,建设高水平的学科研究团队。借助外国专家先进的教学理念及丰富的经验指导学校中青年教师,不断提升学科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盐城工学院借助“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引进大批外国专家,这些专家联合并指导本学科中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合作与创新,开拓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研究人员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信心,从我要紧跟国际研究热点转变为我要引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这种逐步培养起来的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将是推动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石。得益于此,近三年来,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教师与外国专家紧密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合作发表论文35篇,并获得“国家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科技部国际杰青计划”14项、“江苏外专百人计划”2项、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一带一路”创新合作项目1项,有力地提升了我校材料学科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学术水平。
  (二)国际化创新引智有助于提高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推进学科平台建设,促进有特色的高质量人才培养
  相较其他学科而言,特色学科的发展更需要注重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产出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拉动特色学科前进的步伐。引进本学科领域拥有一定学术地位的、科研能力和管理理念丰富的国外智力,可以快速与国际先进科研理念与技术接触,组建研究团队攻破学科及行业难题,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助力地方发展。2017-2019年期间,盐城工学院共引进来自韩国、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18名外国专家来校开展长期科研合作,外国专家参与省级及以上科技项目19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际技术转移1项。同时,盐城工学院与韩国汉阳大学校(ERICA校区)合作共建“盐工-汉阳环境光催化国际联合实验室”,邀请韩方教授及专家定期来校进行联合实验及技术分享,有力地推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成立“固体粉料处理智能化设计平台”,该平台的建设获批江苏省教育厅首批中外合作办学平台联合科研项目,双方在教师互访、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地方本科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学科建设应“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培养有特色的高质量人才是体现特色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高校引智在促进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直接而又重要的作用。例如,盐城工学院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及电气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英方专业课程及工程人才培养理念,每年英方派多名专业教师来校进行授课及讲座,可以让学生置身国际化的教学课堂中,体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近三年,该项目赴英国学习的47名学生全部获得中英双学士学位,其中26人获得格林威治大学一等荣誉学位,85%的学生申请到英国的帝国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世界名校攻读硕士的资格。该校机械工程学院与国际知名企业西门子深度合作,邀请专家参与课程共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活动及督导等过程,将西门子等工业软件应用技术与专业教学内容相融合,使教学活动能够适应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国际发展潮流,出版教育部-西门子资助教材8部,出版外文教材、双语教材2部,开设双语、外语课程15门,参加双语课程学习的学生近6000人,有力地促进了本学科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外,盐城工学院与埃塞俄比亚AmboUniversity大学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备忘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提供高层次人才培训平台,2019年接受来自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尼泊尔、埃及、肯尼亚、伊朗等16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水行业和高校院所等相关机构的33名学员,在我校进行“发展中国家水与卫生国际培训班”学习。对接大型、知名国际企业,提升对外国际化服务水平,2018年与印尼德龙镍业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其集团29名员工开展语言提升班。
  三、启示与建议
  (一)学校应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树立长期的引智的发展理念及目标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引智工作在自身建设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对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引智过程中,坚持“学科引领,按需引进,融合并进”的基本原则,确定长期引智的理念,提升引智的质量和层次,拓宽引智的渠道。外事部门要与二级学院、人事处、教务处、后勤处等相关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完善引智管理机制体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引智的作用与效益。
  (二)将引智工作与特色学科建设充分对接,避免“帽子”人才现象的出现
  地方高校在推进学校整体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帽子”人才、过分强调“高端”人才等现象,要充分注意引智工作与学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引智过程中要对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与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充分考虑二级学院的引智需求,增强引智工作的针对性与关联性。外事部门在制定引智计划时,应积极走进二级学院倾听学科团队的意见,以确定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引智目标与规划。
  (三)积极构建项目-集群-平台层级式引智模式,服务学校特色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引智工作要以学科发展规划为导向,探索建立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引智渠道与平台。地方高校不同于“985”“211”高校,国家“千人计划”“国际学术大师校园行”等高端引智渠道并符合学校实际,而要从本校实情出发,首先鼓励本校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外专局设立的引智项目,引进相关外籍专家来校参与合作科研,最后再实现引智平台的建立,例如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搭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为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深特色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真正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增强学科育人功能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办学项目、联合举办学术会议、联合共建实验室、互派学者等形式拓宽引智渠道,丰富学科建設路径,推动引智效益最大化发展。同时,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单纯靠引进外国专家来开设相关课程不现实,需要真正将先进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引进来,形成地方高校的特色教学及科研平台,以加强学科的育人功能。
  在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实施过程中,国际化创新引智在提高学科影响力、国际化学科队伍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及平台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引智的重要性,拓宽引智渠道,完善引智模式,将引智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实现引智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助力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智力引进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J].中国高校科技,2014(10):38-39.
  [2]颜翠英,靳占忠,王洋.地方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效能管理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4(2):20-23.
  [3]郭雅慧.国际化视域下高校引智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17,30(2):82-85.
  [4]周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5]杨帆,郑淳.国际化战略对高校特色型外专引智工作的影响分析—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0(2):25-30.
  [6]高宇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国际化创新引智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2021(04):16-17.
  (责任编辑:刘洁)
其他文献
摘 要: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教学实践共同体是学科教学论教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其实质是为了让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师和一线学科教学名师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协同创新。这能够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实践知识的发展、获得身份认同并形成合作文化。其保障体系由内、外保障体系构成,其中内部保障体系则要强调思想先导、文化融合,外部保障体系分为组织管理系统、资源保障系统、评价激励系统三个子系统。  关键词:学科教学论教师;
期刊
摘 要:高校新进教师初入教学岗位,大部分缺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规章制度、教学规范以及教学技能等内容的了解。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选取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新入职的61名教师从讲授教育理论,介绍学校概况,指导职业规划,分享教材教法和考核教学实训这五个阶段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校本培训。通过结业试题考核新进教师对学校概况、教学理论知识的了解;从教学实训掌握新进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师
期刊
摘 要:近年随着我国随班就读全纳教育模式的推进,社会各界对全纳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关注度普遍提高。世界较早开展全纳教育的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在全纳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三个划分维度均取得优秀成果。鉴此,基于管理学需要理论中的ERG理论视角,分别从入职指导、在职培养和树立全纳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提升途径。  关键词:全纳教师;专业素养;ERG理论;全纳价值观  中
期刊
摘 要:当前,中日韩三国高等教育走到了相近的发展阶段,深入推进合作势在必行。“亚洲校园”计划是中日韩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一个创新性品牌项目,通过分析该计划的产生条件、发展路径、成功经验、面临困境等,可以为未来中日韩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日韩高等教育合作; 亚洲校园; 学生交流; 评估  中图分类号:G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18)11-0063-06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与考试大纲的一致性,体现着该科目考试命题的宗旨和质量,亦影响着考生的考试结果。本文基于“SEC一致性研究模式”对2017年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与考试大纲的一致性进行定量分析,发现:2017年(上、下半年)试题与考试大纲的一致性不显著,主要表现在:(1)在“知识维度”上,2017年(上、下半年)试题各模块考查比例与考试大纲规定
期刊
摘 要:全日制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乎未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基础教育的质量。全日制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强化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加大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导师工作制度建设;着力提高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优化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 质量;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0
期刊
摘要:全球化是自变量,国际化是因变量,自变量是因变量的发端和起因,全球化作为当下时代的基本特征,引发国际化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视角的发展。通过阐释新加坡全球化城市发展战略及其选择,以及该战略下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思路、脉络和成功经验,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给出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全球化城市;国际化战略;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地方红色史迹承载着重要的红色历史价值和建筑学层面的研究价值,是建筑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优质资源。要将红色史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提升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是关键。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建筑学专业课程内容,寻找红色史迹适合的融入点,同时创新教学设计,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实现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红色史迹;建筑学;课程思政   [中图
期刊
[摘 要] 21世纪初,创造、创新与创业所构成的“三创”理念开始在我国教育界萌生,逐步进入到高等教育的主体环节,借助人才培养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灵魂,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文章以福建商学院为例,分析实施“三创”教育的时代背景,进行“三创”教育深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创新;创业;创造;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期刊
[摘 要] 目的:调查支教师范生自我和谐在其价值观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自我和谐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在山西省某高校随机选取容量为433的支教大三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支教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122,p<0.05);②支教师范生的价值观与自我和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84,p<0.05);③支教师范生自我和谐总分与应对方式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