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教师要做到真诚以待、用爱感化,并通过家校合作、有效互动,让沉迷网络的学生回归学习,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叛逆的学生在温暖的爱中感化,让问题学生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师爱;家校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爱是教育的法宝。那么在工作中,如何用师爱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育新形势下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用爱唤醒。让沉迷网络的学生回归学习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网络,爱玩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等,家长对此束手无策。班主任常常接到家长的电话,说孩子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习,学习退步了,不知如何是好?作为班主任,不得不想办法帮助学生。
例如小杨同学,本来成绩不错,但最近上课都打瞌睡。每次都以作业忘带为理由,经常迟交或不交。笔者了解情况后发现,原来小杨回到家也顾不上吃饭,第一时间就是上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找其谈心,列举一些青少年沉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导致走上歧途等案例来教育他。经过循循善诱,并与家长联手追踪学生的情况,小杨终于被笔者耐心的教导和爱心所感化,学习习惯和成绩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又如我班上的小陈,向来学习成绩中上,但最近上课总是分神或打瞌睡,找他谈话,他总说没什么事,考虑到他的情绪,笔者也不急于追问原因,而是在课堂上多关注他,多提问他,有一点点进步,及时表扬他,课后多跟他聊天。慢慢地,笔者发现他上课大胆举手,在各科的周测中,其他教师都反映他有进步了。
一天课后,无意在操场发现他掏出手机玩游戏,笔者来到他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玩什么来着,咱们比一比,看谁能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比得过老师呢?”“别说输赢,我连怎么玩都不会”,笔者告诉他,“在玩游戏方面老师绝不是你的对手,得找个时间再‘拜你为师’。”笔者见到他笑了,于是向他提出“要正确使用手机,不能因沉迷游戏耽误功课”的建议。他欣然接受了笔者的提议,以后到学校就把手机交给老师保管,有需要时,再找老师要手机。
二、用欣赏的眼光。挖掘“问题”学生的亮点
美国曾有一位教师面对问题学生这样说过:“孩子,不是你不好,而是老师没有把你教育好,这是老师的错。”这位教师面对问题学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问题学生,孜孜不倦地寻找方法。因此,在遇到问题学生的时候,教师应从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他们的成因,要改变当局者迷的这种状态。用心去想,用心去做,用爱去感化学生。
如我班有个学生小吴,是个令人头痛的学生。有一次,笔者走进课堂就见他大声喧哗,敲击书桌。笔者赶紧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让他回去好好改正,他满口答应就走了。后来他并没有改正,有一次同学们正在读书,他又故意敲书桌,当笔者准备批评他时,突然想起其他学生提过他很爱唱歌。于是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师发现你很有音乐天赋,‘五四’节快到了,推荐你为我们班的代表,参选‘校园十大歌手’。”他满脸困惑地看着笔者,以为老师跟他开玩笑,笔者拉着他的手说:“凡事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切皆有可能。”他会心一笑说:“那我试试吧。”从那天起,笔者总看到他满脸自信,下课后常见他戴着耳塞,在校园、在宿舍哼哼唱唱。在“校园十大歌手”选拔赛那天,班上所有同学都为他加油。最后他以总分第一名赢得了“校园十大歌手”的冠军。当他捧着奖杯的那一刻,笔者看到了他闪亮的眼睛。走下舞台,他激动地说了不知多少遍“谢谢老师”。从此他不但更加热爱音乐,也更加热爱学习,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
这件事之后,筆者认识到当我们面对一个顽强对抗的问题学生时,不要一味批评学生或呵斥学生,要善于改变自己的言行,改变方法,走进学生的心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光发亮。
三、亦师亦友,用爱感化,让叛逆的学生在温暖的爱中感化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既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指导帮助解决,坐下来陪他们谈心,耐心地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可能会经常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对于这些犯错误的学生,我们要抱着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真诚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找出犯错的原因,走进他们的内心,认真细致地引导他们反思、总结,使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慢慢改正。
同时,那些问题家庭的学生,心理更加脆弱和敏感,班主任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关爱,同时要发动其他学生关心他们。曾经有一名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小郑,由年迈的奶奶带着,是位非常懂事的孩子。可是其父母突然离婚了,这位学生知道后,马上把自己锁了起来,无论如何都不肯开门。接到她奶奶的电话后,笔者立刻去了她家,安慰、引导她。可是,无论笔者怎么说,她依然不肯开门。后来,经过笔者的引导,她开门出来,抱着笔者痛哭了一场,并说出了她内心的彷徨。后来,笔者有意识地让同学关心她,让她感受到老师、同学的温暖。
四、用爱感化,培养问题学生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人在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会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关心和爱护。个别学生缺少班集体荣誉感,常违反纪律。如我班的小谢总爱在课堂上打岔,也不愿意参与班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但是对于个别问题学生来说,要让他们融人这个集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班主任必须想办法鼓励这类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班级,从而建立起我们同属一个班的“归属感”。其次,让班级成员与问题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对成败荣辱共同体验,使他们之间产生情感依赖关系。本学期笔者借着运动会的契机,鼓励小谢参与800米接力赛,与同学合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再次让班级成员对问题学生进行肯定、鼓励和支持,使问题学生从生活或者学习的困境中走出来。班主任要不断塑造自我形象,提高自身素养,建立与维护班级归属感的稳定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摆正自己的位置,具有班级的荣辱感。
每一名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耐心、细心地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时,不断探索出新的方法与策略,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师爱;家校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爱是教育的法宝。那么在工作中,如何用师爱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育新形势下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用爱唤醒。让沉迷网络的学生回归学习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网络,爱玩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等,家长对此束手无策。班主任常常接到家长的电话,说孩子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习,学习退步了,不知如何是好?作为班主任,不得不想办法帮助学生。
例如小杨同学,本来成绩不错,但最近上课都打瞌睡。每次都以作业忘带为理由,经常迟交或不交。笔者了解情况后发现,原来小杨回到家也顾不上吃饭,第一时间就是上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找其谈心,列举一些青少年沉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导致走上歧途等案例来教育他。经过循循善诱,并与家长联手追踪学生的情况,小杨终于被笔者耐心的教导和爱心所感化,学习习惯和成绩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又如我班上的小陈,向来学习成绩中上,但最近上课总是分神或打瞌睡,找他谈话,他总说没什么事,考虑到他的情绪,笔者也不急于追问原因,而是在课堂上多关注他,多提问他,有一点点进步,及时表扬他,课后多跟他聊天。慢慢地,笔者发现他上课大胆举手,在各科的周测中,其他教师都反映他有进步了。
一天课后,无意在操场发现他掏出手机玩游戏,笔者来到他的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玩什么来着,咱们比一比,看谁能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比得过老师呢?”“别说输赢,我连怎么玩都不会”,笔者告诉他,“在玩游戏方面老师绝不是你的对手,得找个时间再‘拜你为师’。”笔者见到他笑了,于是向他提出“要正确使用手机,不能因沉迷游戏耽误功课”的建议。他欣然接受了笔者的提议,以后到学校就把手机交给老师保管,有需要时,再找老师要手机。
二、用欣赏的眼光。挖掘“问题”学生的亮点
美国曾有一位教师面对问题学生这样说过:“孩子,不是你不好,而是老师没有把你教育好,这是老师的错。”这位教师面对问题学生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问题学生,孜孜不倦地寻找方法。因此,在遇到问题学生的时候,教师应从多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他们的成因,要改变当局者迷的这种状态。用心去想,用心去做,用爱去感化学生。
如我班有个学生小吴,是个令人头痛的学生。有一次,笔者走进课堂就见他大声喧哗,敲击书桌。笔者赶紧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让他回去好好改正,他满口答应就走了。后来他并没有改正,有一次同学们正在读书,他又故意敲书桌,当笔者准备批评他时,突然想起其他学生提过他很爱唱歌。于是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师发现你很有音乐天赋,‘五四’节快到了,推荐你为我们班的代表,参选‘校园十大歌手’。”他满脸困惑地看着笔者,以为老师跟他开玩笑,笔者拉着他的手说:“凡事相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切皆有可能。”他会心一笑说:“那我试试吧。”从那天起,笔者总看到他满脸自信,下课后常见他戴着耳塞,在校园、在宿舍哼哼唱唱。在“校园十大歌手”选拔赛那天,班上所有同学都为他加油。最后他以总分第一名赢得了“校园十大歌手”的冠军。当他捧着奖杯的那一刻,笔者看到了他闪亮的眼睛。走下舞台,他激动地说了不知多少遍“谢谢老师”。从此他不但更加热爱音乐,也更加热爱学习,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
这件事之后,筆者认识到当我们面对一个顽强对抗的问题学生时,不要一味批评学生或呵斥学生,要善于改变自己的言行,改变方法,走进学生的心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光发亮。
三、亦师亦友,用爱感化,让叛逆的学生在温暖的爱中感化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教师既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指导帮助解决,坐下来陪他们谈心,耐心地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可能会经常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对于这些犯错误的学生,我们要抱着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真诚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找出犯错的原因,走进他们的内心,认真细致地引导他们反思、总结,使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慢慢改正。
同时,那些问题家庭的学生,心理更加脆弱和敏感,班主任要对他们付出更多的关爱,同时要发动其他学生关心他们。曾经有一名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小郑,由年迈的奶奶带着,是位非常懂事的孩子。可是其父母突然离婚了,这位学生知道后,马上把自己锁了起来,无论如何都不肯开门。接到她奶奶的电话后,笔者立刻去了她家,安慰、引导她。可是,无论笔者怎么说,她依然不肯开门。后来,经过笔者的引导,她开门出来,抱着笔者痛哭了一场,并说出了她内心的彷徨。后来,笔者有意识地让同学关心她,让她感受到老师、同学的温暖。
四、用爱感化,培养问题学生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
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人在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会寻求一个自己所归属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关心和爱护。个别学生缺少班集体荣誉感,常违反纪律。如我班的小谢总爱在课堂上打岔,也不愿意参与班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但是对于个别问题学生来说,要让他们融人这个集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班主任必须想办法鼓励这类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班级,从而建立起我们同属一个班的“归属感”。其次,让班级成员与问题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对成败荣辱共同体验,使他们之间产生情感依赖关系。本学期笔者借着运动会的契机,鼓励小谢参与800米接力赛,与同学合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再次让班级成员对问题学生进行肯定、鼓励和支持,使问题学生从生活或者学习的困境中走出来。班主任要不断塑造自我形象,提高自身素养,建立与维护班级归属感的稳定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摆正自己的位置,具有班级的荣辱感。
每一名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耐心、细心地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时,不断探索出新的方法与策略,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