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我镇,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我校就读。但由于民工家长自身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较陈旧,认为读书只要学好课本知识,没有意识到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导致外来民工子女学生缺乏语文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上缺乏幸福感。本文着重针对这一现象来寻找对策。
关键词:外来民工子女; 课外阅读;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10-001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文学素养的形成,道德情操的提升,意志品质的铸炼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光课外就要阅读400万字以上。
因而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是提高农村外来民工子女学习幸福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外来民工子女的课外阅读现状
笔者对我校初中各年级民工子女抽样问卷及部分座谈了解,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以下五方面的缺陷。
1.阅读的片面性
表现为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大部分民工子女为自己兴趣所左右,加上学生年龄特征,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选择读书内容,总是选择一些内容肤浅、大众化的书籍。如男生多青睐武侠小说,动漫杂志,女生多迷恋言情小说。大多数学生即使购买了课外用书,绝大多数都是与考试有关的练习册。
2.阅读的盲目性
由于民工子女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缺乏鉴别、分析能力,更不善于根据个人文化程度来选择深浅适宜的课外读物,往往采取”“拿来主义”,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工作较繁忙,大部分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籍对文化学习帮助不大,更不会指导孩子去阅读好的课外书籍。特别是有的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总认为买课外书就是买作文书,甚至认为是跟课内相关的练习册。那些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等只能被埋没了,早已在家长与学生的视线之外了。
3.阅读的肤浅性
不少民工子女在阅读作品时,只注意情节的猎取,认为情节越离奇曲折,就越感兴趣,不会对作品的主题意义、结构、文采等方面进行分析。有的阅读速度很快,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式浏览一遍便认为是读书。往往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看下来,连作品主题思想,主人公都说不上来。
4.阅读的被动性
一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动脑思考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他们更不感兴趣,表现被动,需要教师或家长反复叮嘱,才勉强而为。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二是民工子女阅读的自觉性不够。三是有的外来民工由于受课内阅读的影响,似乎对于读书总认为是一种负担,常常不愿主动阅读课外书。
二、如何促进外来民工子女的课外阅读
1.开放课堂,培养兴趣,转变观念
教师首先向民工子女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心理上引起重视,再采取一些措施,培养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很浓时,观念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变过来的。
1.1推荐“兴趣书”。在推荐书目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
1.2开放课堂,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时,做到知识的迁移,把课外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多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也可以在学生阅读过一些书籍、文章之后,把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一堂课时间交给学生,请他们向别的同学讲授自己最喜爱、理解最深的文章或其他知识。
2.多想办法,解决课外书的来源
2.1发动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一个班级几十名同学,可能有的同学有这样的课外书,那个同学又有别的课外书,如果放在家里,自己永远也只能读那一本书。而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的书放在教室,设立一个图书角,同学们互相交换阅读,那样课外书的数量就会增加很多,民工子女也能读到许多别的课外书,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外书的来源问题。
2.2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图书室。农村学校在硬件设置建设上面可能还没有图书室,图书室里的图书也不太多。但如果有则可以充分利用,把图书室里的藏书借给民工子女,增加藏书的流通量,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加强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教师要加强指导,提高民工子女课外阅读质量,让他们多阅读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文学大师们留给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思想深刻,文字严谨,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阅读文学名著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提高一个人的品位和素质。
3.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泛读比较“粗”,只是对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故事梗概、基本情节、人物关系有个粗略的了解。精读则比较“细”,需要对作品进行仔细、反复阅读,对作品的写作特点、人物塑造深入研究。要钻进去,勤于思考,对文章开头、结尾等都要问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3.2积累与运用相结合。积累是运用的前提,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也就是要我们努力积累知识,认真研究事理以发展自己的才能。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任何资料只要积累十年,就可以成为学者。因此,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注意积累,不积累则等于白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在作文中就可以得到运用,这样,也更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
总之,当前农村外来民工子女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外来民工子女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并实现最优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些外来民工子女一定会在语文学习上获得幸福感。
关键词:外来民工子女; 课外阅读;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010-001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文学素养的形成,道德情操的提升,意志品质的铸炼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光课外就要阅读400万字以上。
因而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是提高农村外来民工子女学习幸福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外来民工子女的课外阅读现状
笔者对我校初中各年级民工子女抽样问卷及部分座谈了解,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以下五方面的缺陷。
1.阅读的片面性
表现为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大部分民工子女为自己兴趣所左右,加上学生年龄特征,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选择读书内容,总是选择一些内容肤浅、大众化的书籍。如男生多青睐武侠小说,动漫杂志,女生多迷恋言情小说。大多数学生即使购买了课外用书,绝大多数都是与考试有关的练习册。
2.阅读的盲目性
由于民工子女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缺乏鉴别、分析能力,更不善于根据个人文化程度来选择深浅适宜的课外读物,往往采取”“拿来主义”,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工作较繁忙,大部分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籍对文化学习帮助不大,更不会指导孩子去阅读好的课外书籍。特别是有的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总认为买课外书就是买作文书,甚至认为是跟课内相关的练习册。那些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等只能被埋没了,早已在家长与学生的视线之外了。
3.阅读的肤浅性
不少民工子女在阅读作品时,只注意情节的猎取,认为情节越离奇曲折,就越感兴趣,不会对作品的主题意义、结构、文采等方面进行分析。有的阅读速度很快,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式浏览一遍便认为是读书。往往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看下来,连作品主题思想,主人公都说不上来。
4.阅读的被动性
一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动脑思考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他们更不感兴趣,表现被动,需要教师或家长反复叮嘱,才勉强而为。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二是民工子女阅读的自觉性不够。三是有的外来民工由于受课内阅读的影响,似乎对于读书总认为是一种负担,常常不愿主动阅读课外书。
二、如何促进外来民工子女的课外阅读
1.开放课堂,培养兴趣,转变观念
教师首先向民工子女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心理上引起重视,再采取一些措施,培养学生兴趣,当学生兴趣很浓时,观念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变过来的。
1.1推荐“兴趣书”。在推荐书目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选择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
1.2开放课堂,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时,做到知识的迁移,把课外的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多补充一些课外知识,也可以在学生阅读过一些书籍、文章之后,把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一堂课时间交给学生,请他们向别的同学讲授自己最喜爱、理解最深的文章或其他知识。
2.多想办法,解决课外书的来源
2.1发动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一个班级几十名同学,可能有的同学有这样的课外书,那个同学又有别的课外书,如果放在家里,自己永远也只能读那一本书。而如果让学生把自己的书放在教室,设立一个图书角,同学们互相交换阅读,那样课外书的数量就会增加很多,民工子女也能读到许多别的课外书,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外书的来源问题。
2.2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图书室。农村学校在硬件设置建设上面可能还没有图书室,图书室里的图书也不太多。但如果有则可以充分利用,把图书室里的藏书借给民工子女,增加藏书的流通量,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加强指导,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教师要加强指导,提高民工子女课外阅读质量,让他们多阅读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文学大师们留给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思想深刻,文字严谨,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阅读文学名著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提高一个人的品位和素质。
3.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泛读比较“粗”,只是对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故事梗概、基本情节、人物关系有个粗略的了解。精读则比较“细”,需要对作品进行仔细、反复阅读,对作品的写作特点、人物塑造深入研究。要钻进去,勤于思考,对文章开头、结尾等都要问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3.2积累与运用相结合。积累是运用的前提,运用是积累的升华。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也就是要我们努力积累知识,认真研究事理以发展自己的才能。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任何资料只要积累十年,就可以成为学者。因此,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注意积累,不积累则等于白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在作文中就可以得到运用,这样,也更能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
总之,当前农村外来民工子女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外来民工子女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并实现最优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些外来民工子女一定会在语文学习上获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