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夏深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夏:夏虫语冰的情话
  我躺在那张棕绳木床上,身体里的节气缓缓而过,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喻成节气,那么属于我的春天已经过去。童年代表春天,代表出生与萌芽,我从母亲的那株老树的树枝上跌落,变成一个单一的个体。在此间,母亲用柔和的风唤我,用细细的雨丝润我,让我在乡村的泥土中扎下根来。
  “天务覆施,地务长养。”是说天负责施予风霜雪雨,以考验万物的精神与思想,地负责诞生与哺育,以养长万物的筋骨与血肉。
  如此,夏天开始,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立夏是节气告别了童年,花朵般的面容一闪而过,清澈一如婴孩眼神的流水匆匆而过。村庄一隅的那株杏树,在时间的催促声中结满了青杏,有无知的孩童踮起脚尖摘下一枚,牙齿轻咬,倒吸了一口凉气——却原来世间还有如此酸涩、怪异的味道。池塘边的桃树,闪烁的毛桃在枝叶中若隐若现,几株上了年头的老梨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结出的梨子生涩、丑陋,失去了原有的水润。
  我在告别童年时略有感伤,那张小小的木床承载了一整个童年。冬日到来,母亲絮上松软的麦草,翻跟斗,打滚儿,像跌落在轻柔的云层之上。不知不觉,骨骼渐长,脚丫子伸到床外。父亲跟木根爷说了,哪天再打一张木床,小床也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是我的立夏,一夜醒来,嘴唇上生出细细的绒毛,嗓子开始变声,像一只刚刚学会啼鸣的小公鸡,站在土墙上,并不相信适才在风中流转的是自己的声音。
  当然,发生变化的还有体重。一枚果实的成长,饮风,饮露,汲取大地的营养,让日光晒红了脸庞,于某日轻轻跌落,完成生长的过程。而生在村庄里的我们,不同之处在于有着刁钻的味蕾,食五谷,食肉糜,攫获他者的营养或生命,才能完成自己生长的方程。这是一个并不对等的链条,人高高站在食物链的顶端,露出胜利者高傲的笑容。
  立夏称体重,来源于一种传说。三国时代,苏州是东吴孙权的势力范围,大意失荆州,孙权对刘备借而不还很是不满。先施嫁妹之计,后又说母亲病重,想把妹妹孙尚香骗回东吴。刘备担心夫人在東吴吃不好穿不好,派使臣去东吴问候,并要求称称体重,以此判断夫人到底过得如何。哪知东吴人根本不称体重。使臣便想出一个主意,在立夏日派人在苏州的大街小巷设了大秤。小孩称了送一只咸鸭蛋,鸭蛋放在彩色丝线的网兜里,挂在孩子脖子上,并传言:小孩称了长得快,大人称了叫称心,胃口好,不疰夏。如此,刘夫人也非常乐意地称了体重,刘备这才放下心来。
  一种习俗的诞生,往往有其历史深处的根源,到了民间,被赋予更为形象的祝福与祈愿。我们村里大秤少,只有屠夫胡大海家有一杆百斤大秤。地点,村东胡大海家,早晨从被窝里爬出来就被母亲牵着在院子里排队。平时里的猪喊羊叫变成了男女老幼的欢声笑语,称完之后,大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孩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并不在意体重轻了还是重了。
  我能想起自己孩童时的模样,母亲在某个立夏的黄昏让我把衣服脱下来清洗,而后鼓励我说出去转转,迎着立夏的风,吹吹见长。我站在村口,一树一树的樗树花开,浓郁的气息直入鼻孔,让人直想站在云朵般的枝头。而现在已是少年,躺在那张小小的棕床上,听蛙鸣一波波传来。
  在乡下,蛙鸣最能代表夏天,藏匿了一冬,憋了一冬,抖落身上的泥土,一跃跳进打着漩涡的河流中。蝼蝈词条有解:《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郑玄注:蝼蝈,蛙也。”《逸周书·时训》:“立夏之日,蝼蝈鸣。”朱右曾校释:“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诗:“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可见已成一桩公案,而我更倾向于蝼蝈只是蛙的一种,单从二十四节气物候上来说,每个物候中通常只涉及到单一事物。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麦花香里也一样。此时的麦子停止了生长的脚步,在研花之后进入重要的灌浆期。蛙声如鼓,蛙声是自然的唱和,沿着宽阔的老河滩,漫过河堤,漫过麦浪起伏的麦田。蛙所求甚少,一片水,一片田野,就是自由的天地。蛙为农人之友,在浪漫主义的抒怀中捕捉爬行或飞翔的小虫,长长的舌头一伸一收,在瞬间完成自己的使命。
  天父地母,从春到夏的转换中万物改变了容颜,由花而果,由婉约到豪放,气象从阴柔而趋向于阳刚。在古人看来,气象更迭要依照规律,遵循天地的规则与秩序,要讲求一个信字。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也就是该冷时冷,该热时热,而不至于气象反常。气象与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四月八日浴佛节,大致在立夏节气前后,传说是佛主释迦牟尼的诞生日,《东京梦华录》载,在这一天,京城里的十大禅院都要举行浴佛斋会,人们将煎香药的糖水相互赠送,这种糖水叫“浴佛水”。而在民间则有立夏放生的习俗,我在日照海滩见过这样的场景,人们手持小桶,将一尾尾小鱼放归大海,并许下心中的祈愿,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平安。
  夏虫语冰的含义有些偏狭,而我情愿将其划归为一种浪漫的文学表达。冰是冬天的物候,水凝而成冰,将寒冷与生命的空间隔离,草隐藏于地下,鱼藏匿于水中,蛙虫深眠于泥土,人围坐于泥炉之前,这是生命的等待,在节气的轮回中休憩与积蓄着力量。与之相反的是当下的生活,寒冷的节气,人们把草木围困在温室,把自己囿于一方温暖的牢笼,在时光错乱中,赋予其奋斗的字眼,而忘记自然轮转的节气时钟。
  如此,我情愿是出自《庄子·秋水》里的那只夏虫,偏要在孟夏之月发出斑驳的虫鸣。村庄在脚下,道路在大地上伸延,凡有出口处必将通向一方广阔的天地。而天地不曾改变,在节气的轮转中风霜雪雨;而时间的方向不曾改变,在人世变幻中固守一个痴痴的梦想,在泛黄的时间册页上写下痴痴的情话。
  两株槐
  槐中有鬼,这是造字者设下的埋伏,让你在一株草木里看见鬼怪或神灵。槐下亦有三槐九棘,这时的槐与棘就成了地位的象征。人心有贪欲,偏要借助沉默的树木表达,槐不同意;槐树长在我家的墙根儿旁,更像一位隐居乡间的布衣秀士。   我家院子里有两株槐,一株是刺槐,长在西墙根儿,一株是国槐,长在东墙根儿。
  刺槐也叫洋槐,槐花开时,正是谷雨时节。夜色浓黑,空气中弥漫着麦子拔节的气息,你几乎看不见槐花开放的过程,只是感觉某种神秘的气息在夜色中流转,蛰醒的小虫儿在无数次冲撞光芒之后恹恹睡去,也许明天依然保持着执拗的秉性。光,一粒粒灿若繁星的光芒在枝叶间闪烁——这时刺槐树的叶子尚未浓密,在繁花到来之前做好最后的热身。
  黎明似乎是被开放的花朵唤醒的,当窗外透来第一缕微光,村庄里的槐花像约会般齐刷刷开满枝头。我喜欢在槐树的密林中行走,头顶是触手可及的花朵和白云,脚下是坚实的乡野的土地。不用风,每一株槐树上都溢满了香气,枝条盛放不下,头顶的天空盛放不下,一丝丝,一缕缕,沿着狭窄的胡同散布到村庄的每个角落。
  这是一场槐花的盛宴。槐花可食,说的就是刺槐树的花朵。花朵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洗净之后淡淡撒上一层面粉,入锅蒸,片刻工夫即可出锅,这叫蒸槐花,要的就是那股子花儿的鲜嫩,入口清新。亦可煎,入面粉鸡蛋,充分搅拌均匀,放入油锅,至金黄即可,口味酥香、绵长。还可以做槐花汤,撒上面粉的槐花微煎之后,加水,细盐,几乎不用添加任何佐料,就可以喝到爽嫩可口的槐花汤。
  我家刺槐树,除了西墙根儿的那株,河堤上还有两株,小时父亲带着我在树上削下一块皮,涂抹油漆,算是做了记号——这是我家的私有财产。槐花开,却不能太过吝啬,母亲会把多余的分给没有刺槐树的人家,以分享春天的喜悦。后来村庄里的刺槐树越来越少,其中一株由于采摘过度枯萎而死。另外一株因为常有人在树的根部取土,遒劲的根裸露出来,渐渐呈木质化发展。我每次回老家总会去看上几眼,思忖着可以做成一个什么形状的根雕。
  事发突然。前年我在鲁院上学的间隙回家,侄媳送来两百元钱,说是卖树的钱。哪里的树?我问。她说河堤上的槐树。我就有些气急败坏,跟树贩子打电话,问谁要卖的树;跟三哥打电话,说那树我原是要留着的,问树根的去向。到了,我也没再见到那株刺槐树,想来树枝已被截断,树根也被分解得七零八碎,一树槐花成梦,只能在梦中相遇。
  刺槐是舶来品,原产北美,公元1877年引入中国。不知马尔克斯的老家是否也有一株高大的刺槐树,穿过春天的光影,记录下走过人间的旷世孤独。
  严肃意义上的槐说的是国槐,大概原产地在中国的原因,所以起了这样一个稍觉空荡的名字。《说文》称:“槐,木也,从木,鬼声”。树中有鬼魂,就具备了某种神秘感与象征。三槐九棘,意思是公卿大夫分坐其下,面对着三槐者为三公座位,多在门前、院中栽植,有祈望子孙位列三公之意。
  我家的槐显得清贫,或是因为栽植的数目不够,以至于到最后也没能出来一个显赫人物。这并不妨碍我童年的欢乐,常在暮色中看院子里的鸡沿着一架老去的犁杖上墙,然后飞向浓密的枝叶间。也有壁虎沿着二娘家的屋檐,纵身一跃,划出一个流畅的轨迹,落在树枝上。我不知道壁虎上树的目的,只知道那些会上树的鸡肯定通晓某种神义,在黑稠的夜色中播报着更次。
  国槐开花较晚,细小的花苞被叫做槐米。常有收购槐米的小贩上门,一开始还好,枝叶稠密,结出的槐米也多,母亲会跟在小贩后面说别折下太多,以免伤了树的元气。后来说不上由于蟲蛀还是什么原因,槐米越来越少,再有小贩来时,母亲说什么也不再让采摘。
  槐米,“性微寒,味苦。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原来却在小小的花朵中蕴含着悬壶济世之道。
  如此看来,槐米也不是不可食用,只是可能味道不如刺槐花的味道适口。但国槐树的叶子我是吃过的,初夏,采其嫩叶,入水焯,可凉拌,亦可做汤。而槐叶冷淘更是大有来历。杜甫有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即是说的吃槐叶冷淘的场景,从槐树高高的枝条上采下嫩叶,交付厨子,面与槐叶加水揉在一起,做出来的凉面清爽适口,可谓消夏上品。
  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说的就是国槐,一个个槐树的子民,因为历史的原因,不得不拖家带口与家乡作别,这一别就是天高地远。据《明史》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18次,移民迁往河北河南山东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
  写到这里,蓦然心惊,那些遍植乡野的槐树是不是寄托了迁移者的思乡之情?回家的路太远,只能站在一株大槐树下遥寄深深的眷念与愁思。
  小满:乡村嘉年华
  小满,我默默念叨着这样一个词语,心中渐渐生出一层暖。名字叫小满的应该是乡下女孩,到了及笄之年,反而比往常害羞了,马尾辫高高扎起,白球鞋刷得不见一丝灰尘,面颊上生出一层细细的茸毛,因为步子走得急,细密的汗珠儿挂在鼻尖上。小时候在一起疯呀闹呀打呀的野孩子喊——小满,你娘喊你去赶集。也不理,低下头走得更快了,一不小心又看见微微胀起的胸部,目光散乱起来。
  风吹麦浪,只有这个时候用才更合适。风在大地上奔跑,冬天从北方来,携着冷,携着雪花,给村庄披上一件白白的衣;春天从东方来,春风不负东君信,遍拆群芳,给老河滩带来一片桃红柳绿;小满时节的风只打南方来,脚步不轻不重,喘息不急不缓,一阵风吹来,麦田成了一面绿色的海,村庄成了一艘最后的方舟,人在上面,草木在上面,生灵在上面,不怕颠簸,不怕山高水远,驶向时间遥远的彼岸。
  稻要热,麦要凉;稻要泡,麦要燥。说是那么说,虽然麦子喜燥,但小满时节容易刮来一阵热干风,又热又干,会把日渐充盈的麦子里的汁水带走,让小麦变得干瘪、枯萎。这是老天爷的事情,摊上这样的天气,二大爷也没办法,掏出掖在裤腰上的毛巾擦把汗,思忖着下一茬作物何时开始下种。
  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它的关注点不在于气,而在于物,“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是说春天里的瓜果梨桃到了这个时候圆润了,丰盈了,褪去了细密的茸毛,再等上一些日子就会成熟。青黄不接说的就是现在,去年打下的粮食基本见了底,有窘迫人家,比如水生家,孩子多嘴多,水声娘不得已隔着墙头喊,小满娘,借你家两瓢面来,等麦收过了就还。小满隔着墙头递,水生隔着墙头接,两个乡下孩子一对眼,田野上的麦子黄了稍。   我也是乡下孩子,我的记忆里只有吃。燎麦,你肯定没听说过,吃了一冬一春的白菜萝卜,嘴里淡出个鸟来,眼看着槐花落,眼看着枣花开,就盼着有那么一天,田野上的麦子灌浆饱满,一口气掐来一大把,让母亲放在灶膛口上燎。燎是一个缓慢的动作,三声,符合字的本义:挨近火而烧焦。火焰在升腾,麦香在飘散,燎好的麦穗被母亲放在簸箕里,搓出青青的麦粒。这时麦子是柔软的,有谷物的焦香草木的青味,试着咀嚼,就把一段荒寒的日子过渡过去,就品尝出时间的芳香与酸涩,就想一转身住进一粒粮食的深处,和村庄,和亲人……
  古人名节气之意,皆为麦也。是说在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时候,皆以麦子的生长为线索,这也符合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的说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在当时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立一根直杆)来测量正午影子的长短,用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所以,也就不奇怪在2016年11月30日由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能顺利获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郑玄注:“旧说云靡草,荠、葶苈之属。”孔颖达疏:“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是说靡草只是一个节气上的概念,到了麦收季节,那些枝叶纤弱的草类,诸如麦瓶草、离子草、播娘蒿、荠菜,就会在田野上死去,把种子散播于泥土,等待下一个轮回。严格说来,麦子也算野草的一种,从遥远的西亚、西南亚,从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由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以及节节麦进化而来。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像《小王子》里小王子与狐狸、玫瑰的彼此驯化,“你驯化了我,我们就彼此依赖”。这近似童话的生存依赖,才让大地充满生机。
  对我们而言,小满是夏天,但对麦子而言,小满是秋天,即所谓的麦秋。这时苦菜秀,苦菜作为草类的另外一个谱系,适时登场,莠草、飞廉、灰灰菜,都是稍微高大的草种,长满田间沟渠。二大爷这时也不再担心,热干风只吹了一夜,吹黄了麦梢,掐一个麦穗搓了搓,麦粒沉实饱满,和二大娘准备打营养钵,在麦田里套种棉花。节气是催人的鼓,春争日夏争时,夏播作物最关键的不是什么狗屁技术,不是种子,也不是化肥,一个字就是要早。早,早,早,这时的麦田里你经常会看见缓慢移动的人头,套种棉花的,为了一家人的暖;套种玉米的,为了青黄不接时的玉米面饽饽;套种花生、大豆的,算是经济作物,收了站在集市的一隅换取一些安稳心神的票子。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我们生在乡间长在田野呢,土地就是所有,庄稼就是一生的依靠。一边是收,一边是种,作为承上启下的芒种就要到来,小满会成了庄户人家的一个小高潮。
  集市不远,出村只有二里地,一脚踏着两县。集市不算太大,卖水煎包的妇人围着围裙双手面粉,也不忘招呼来来往往的客人——水煎包、胡辣汤来,包你吃得满嘴流油浑身冒汗。卖案板、木凳的是木根爷,一锅旱烟衔在嘴里,双眼眯着看人流中有没有多日不见的老伙计,下了集,收了摊,一盘热炒大肠一壶老酒醺醺然,说的都是过去的窘迫流离。最热闹的是种子农具市场,有卖镰刀的,一把亮闪闪的镰刀在风中舞——我的镰刀能切风,能断雨,赛似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吹毛立刃,削铁如泥。有人喊——别吹牛吧马三,能刮你家婆姨的×毛不。惹得一帮将要去南乡收麦的麦客哈哈大笑,笑声传了十几里。
  跟着凑热闹的还有孩子们,我算一个,牵着母亲的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看见卖水煎包的流口水,看见卖糖葫芦的眼睛直放光。母亲也少有的大方,买了烧饼夹肉,牵着我的手走过一个无水的大深坑,坑的对面有一处四四方方的空地,是徐州来的柳琴戏。一人敲梆子,一人弹琴,也叫拉魂腔。唱至哀婉处那弹琴的女子站起身来,悲悲切切,两眼泪光,就好像《三卷寒桥》里的党母,儿子党金龙进京赶考赢得头名状元,却忘记了家里的母亲,老母亲找到京城,发起怒来三脚把这个不孝子踹下寒桥。我是听不懂,母亲为了省下一毛钱在敲梆子的男人摘下帽子开始收钱时拽着我赶紧离去。唉,你看那时的光景呀,一年到头也只能填饱肚皮。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春蚕此时走到生命的尽头,吐尽洁白的丝线把自己藏进一方小小的蚕茧中,没有什么可以遗憾,在时间中来来去去我们又一次迎来“小得圆满”。那个叫小满的姑娘,过了不久经媒人撺掇,和水生交换了写着生辰八字的龙凤帖,过不了几年两家合成了一家人。
  生死蕉叶儿
  雨打芭蕉声声慢,我说的是一段断肠之事。留声机里在唱《陈州放粮》,国舅庞昱荼毒生灵,包大人一口铡刀月光寒,判断人间。大姐不懂,面粉、芝麻、青盐,捞出炸好的蕉叶儿,酥脆绵香,一段长夜生死间,忘不了的血脉亲缘。
  我对时间的定格,往往局限于对若干场景的复原与认知,这就造成了叙述上的掣肘,以至于在描述一件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像一个很好的讲故事的人,以生动的语调、动作,巧妙衔接;这样的唯一好处就是我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老老实实,复原那些碎片化的场景,以及某些静物所带来的思索。
  小满节气,我按照母亲的叮嘱走出家门,满眼是森森的绿,村庄被绿的浓郁所包围。母亲似乎怕我走丢,一遍遍告诉我,沿着老河滩一直向东,走过两座青石板小桥,就到了大姐所在的村庄。我无所顾忌,在童年时态中,我似乎把自己也活成了某种静物,走动不过是漂移,手舞足蹈不过是作为静物在漂移过程中的机械式表达。我应该明白,多年之后当我对自己有了充分认知,才知道世間还有另外一个自己,作为影子或灵魂,亦步亦趋陪伴在左右。
  蕉叶像是一种隐喻在空气中漂浮,像一片金黄的落叶,游弋,易碎,所以难以保持从容。我把焦叶写作蕉叶是一种故意,原因是大姐家门口长着一丛芭蕉。入夜,黑暗准时抵达,姐夫把留声机装上干电池,在黑暗中放了一面《陈州放粮》。当然,我很难听懂那些在别人听起来多么精彩的章节,听留声机的人渐渐散去,八仙桌上的蜡烛被风吹熄。
  或许是梦,我躺在堂屋的空地上,硌得脊梁生疼,孩子们都睡了——在大姐有限的生命中,生育了四个孩子,却在某一天撒手而去,丢下他们在风雨中苦熬。   我似乎在与大姐做一次长谈,芭蕉的样子浓黑,在黑暗中张开巨大的手掌,花朵开放,尽管只有散落的星光,仍然能看出火焰的形状,向着无尽的夜色,向着未知的远方,克制住哀伤,倾诉。大姐坐在西面,我坐在大姐的对面,她把一缕发丝用粗糙的手指掖在耳后,说,家还好吧,娘还好吧?
  我只看了一眼,在大姐有生的年月里,我仅有两次仔细看过她的样子。一次是出嫁,应该是秋天,秋风旋着落叶,堆积,又胡乱散开。我什么也不知道——你可知道那时我的年纪尚小,在村后的一个干涸的池塘里,我家的老狗不知什么缘故瘫痪在秋风里,我需要每天过来喂食。老狗浑浊的眼睛看了我一眼,又低垂下去。这时听见凄凉的唢呐,大姐挎着一只红布包袱,掩面泣着,上了一辆来迎亲的倒骑驴。没有,真的没有,我好像从来没有看见大姐年轻时的样子,一直停留在破碎的中年。
  一次就是现在,此刻以前,我走过两座青石板小桥来到大姐家,大姐便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你知道,那是乡间最为窘迫的时节。大姐佝偻着腰,用擀面杖努力把一团面擀薄,而后切割成匀称的面片。铁锅里的油在热着,只需要把这些切成蕉叶形状的面片丢进锅里,瞬间就有了美味的吃食。我在想那些孩子呢,我年纪小,他们更小,三个外甥女,大的只比我小了几岁;最小的外甥是个男孩,刚刚学会走路。
  他们在哪里?我问在夜色中掩面的大姐。大姐的身体在颤抖,双手在颤抖,始终没有说出话来。某些时刻,我把大姐当成了母亲的延续,怀抱,或者仅有的短暂的陪伴。我在老河滩上行走,我把锅盖背在身上,一手拿着炊帚,一手拿着扫帚——这是母亲手工制作的,母亲在时,常常把高粱秆上的梃子与穗头做成日常器物,它们整洁,散发着草木的气息,用来陪伴儿女们的烟火时光。
  我在日午时分抵达,大姐经过一番忙碌把蕉叶从油锅里捞出,笊篱上滴着透明的油脂。她的孩子们一定在看着,看着这个不知从哪里来的舅舅贪吃的模样。
  大姐抬起头来,也许在我的叙述中终于看见了她的往日时光,匆匆出嫁,匆匆生育,匆匆离去——这一切都是如此简洁,行云流水。她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为一个乡间女子的所有使命,而后藏身于光阴背面,看母亲如何哭泣,看儿女们如何挂肚牵肠,看我如何在乡村成长,并试图复原那些破碎的记忆。
  我需要努力才能踩住脚蹬,母亲在尚未抵达大姐所在的村庄时悲声大放,母亲的一生是漫长的一生,相较于大姐,始终没能忍心删减后来的旅程。大姐去世之后,几个孩娃的冷暖全都托付与母亲,直到现在,外甥女还在梦中遇见,说姥姥大概又想了,哪天去烧几张黄表纸。院子里是乱的,大姐的走几乎没有任何预兆,头疼,在送去医院的路上停止呼吸。最小的男孩在一个碾盘上用麻绳绑着,说是留命。
  唉,谁的命能留下呢,谁又能留住谁的命?大姐你说。我看见大姐在夜色中起身,用衣角擦了一下眼眶,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大姐家院子里的枣花开了,三株还是四株我的记忆有些模糊,只是窗前的那丛芭蕉仍然在绿着,墨绿,流淌的绿,一直森绿在我的记忆之中。每个人似乎都进入了梦境,每个人似乎都还醒着,我赤着脚跨过门槛,走进堂屋里躺下来,硌的感觉似乎已经消失。
  亲爱的你,我只是在说一种吃食,流行于鲁西南的一种油炸小食品。原料为:面粉,鸡蛋,芝麻,盐和糖。均匀搅拌,和成面团。一定要乡间女子的手,比如大姐,擀成薄薄的面皮,入锅,待焦黄可成。入口酥脆,甜香,或有光阴之味。
  芒种:追赶时间的人
  这是芒种之前发生的事情。天还没亮,探花爷窸窸窣窣从被窝里爬起,火把点亮了村庄,十几个汉子站在村口,年纪最小的狗剩叔,气喘吁吁从探花爷家的方向跑回来,狗皮帽子歪向一边。麦收的节气夜里还冷,但一路小跑还是让狗剩叔敞开对襟小袄,“看见了,看见探花婶子白花花的奶子了,像两个又白又软的棉花垛。”木根爷就笑:“你个小狗日的,啥时候了还有工夫看女人,过两天有你受的,管保看见大姑娘也翘不起来”。众人一阵哄笑,探花爷系着扣子走进火光里来。
  芒种就到了,布谷鸟在树梢叫得欢实。没有人看见过这只神奇的鸟儿,好像谁也不知道公鸡如何知道每一个更次,总能按时啼鸣。布谷鸟一叫,人心就慌慌起来,好像憋了很久,预备了很久,还是没能做好预备动作,麦收咋眨眼就到了!清晨的麦田,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像万家炊烟集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低矮的云层,勤快人家,已经完成了套种玉米花生的工作,一家人起了个大早,来在地头,薅场。薅场是一个语境广阔的词语,把一片麦子连根带土薅下来,用水浇,用牛拉着石磙轧,一遍又一遍,直到松软的泥土平整如镜,就形成了一片麦场。一整个夏天,村庄里的人们大多都在麦場上度过,吃饭、睡觉、割麦打场,直到扬出最后一粒麦子。这时,已近立秋。
  探花爷率领的麦客,在芒种几天前就已经开始出发,目的地不算近也不算远,有去安徽亳州的,有去河南漯河的,这些土生土长的庄稼汉,一身谷物长养的腱子肉,脚步踢踏,扬起一路风尘,肩膀上的镰刀在闪光,额头上的汗珠在闪光,走着走着,看见大片大片的成熟麦田,决定让一个人——当然是识文断字的探花爷——到村子里探探风声。往年就是这个村,往年就是这片地,只是不知道今年是否早有别的麦客赶来,打问下村里的长老就可知道。价钱还是往年的价钱,都是庄户人家,都知道庄户人家的日子难熬,多少算是个帮衬,若不然一场风来一场雨至一年的庄稼就会泡汤。
  五月麦黄杏,也是梅雨即将到来的节气。“五月节,谓有芒之谷可稼穑矣。”种之为稼,敛之为穑,芒种是亦稼亦穑的时节,所以村庄显得格外忙。“麦收农忙,秀女出房”,这时没有作天捣蛋的工夫,但凡能拿起镰刀的必须磨刀霍霍向麦田,提不起拿不动的孩子老妪,烧水做饭,支应一家人的粮草伙食。
  我第一次割麦,是在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姓侯,说今天不上课了体验生活,每人从家拿一把镰刀。一个个娃儿欢呼雀跃,以为要去割草。队伍歪歪扭扭向太阳,小汗衫湿透,来到一块麦田里。侯老师说了,不用急,今天中午把这一片麦子割完,割不完下午割,再割不完明天再割。中午吃粉条炖肉。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弯下腰来,累倒没觉得多累,反正那天的粉条炖肉吃得一干二净。侯老师家的小女儿长得好看,专管给一帮小屁孩送水,白底碎花的衣裙,双手捧着一碗水,声音脆脆地说:“歇一会儿吧,喝口水。”于是就有人喝了一肚子水饱,回去的路上说,肚子里喤喤啷啷,像只移动的大水桶。   我割麦子专会偷懒,眼看母亲弯下腰低下头,镰刀蹭蹭蹭走了很远,我就把镰刀甩在了一边。芒种一候螳螂生,去年产下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破壳而出的小螳螂在草间游走——它不可能找到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去年的那个秋天,螳螂母亲怀孕之后就吃掉了螳螂父亲,只留下一双透明的翅膀随黄叶飘零。母亲也走了,接下来的日子小螳螂只能自己一天天长大,在风中呼喊,在面对危机时挥舞手中的砍刀,挥向这虚无的时间。
  我是指望不了的,一家人在麦地里风一般弯腰前行,瘫了半個肢体的父亲在家烧火做饭,我负责运送水和食物。伯劳凶猛,从天际飞过,这个比麻雀大不了多少的家伙,却是鸟类中的屠夫,不止以蝗虫、土蜂为食,还在蜥蜴、老鼠或其它小型鸟类防不胜防的一刻猛然一击,然后将其悬挂于窠巢,慢慢享用。
  三候反舌无声,鸟是百舌鸟,可以模仿很多种鸟鸣。没有人见过,只是在故纸堆中发现的记载:孔颖达疏:“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南朝梁沉约《反舌鸟赋》:“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鸟。乏佳容之可翫(通玩),因繁声以自表。” 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后代指张口结舌,可见鸟类中也有巧舌如簧者,只是到了最后还是露出马脚。
  探花爷最后也露了马脚。白天在南乡的种田大户刘大荒家割麦,晚上住进了村口一处破窑。木根爷看见了没说,刘大荒家的姑娘青禾擦黑时来过,窑门口咳嗽了一声,探花爷慌忙擦了一把脸,月光下两个人影子就一前一后走到了一起。过程毋庸赘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刘大荒在麦客们往回赶的前一日摆了大桌,算是成就了一桩芒种发生的姻缘,青禾就成了探花奶。倒是狗剩叔每每讲起时眉飞色舞,那夜的月光明呀,那夜的苦楝花儿香,那天收割完麦子的田野里没有一丝儿风,只听见河湾里传来的蛙鸣。木根爷说,小狗日的也不怕害眼睛,你还看见啥了?狗剩叔就打着哈哈用脚踢起漫天的尘土。该往回返了,这一程河南、安徽、江苏转了一圈圈,心底打算着家里的麦子就要熟透了,一行人紧行慢赶,在端午这天赶回了家。
  端午总是要过的,大人无所谓,一帮娃儿瞪着眼睛盼呢。当母亲的,昨夜黑去老河滩上掐来一把芦苇叶子,用麦子换了一斗米,包好蒸好,一个个吃得小肚溜圆。其实端午在古时是防疫之节,阴气初生,虫蠹并生。《红楼梦》有记:“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晋周处也有记载:“五月五日,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散也。”由此看来,祭奠屈子是后来之事,事由端午而起,被后人赋予太多形而上的意义。
  我们村简洁,吃了端午粽,不赛舟,不喝雄黄酒,不带五色丝线,一抹嘴还要重返麦收现场。
  风是雨头,那时收麦不像现在机械化,一溜烟儿颗粒归仓,人便可以坐在大树下喝茶乘凉。风从西北来,卷起田野里的麦秸、枯草,逐渐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旋风,越旋越大,竟然遮天蔽日起来。父亲停下手中的鞭子,把黑犍牛拴在树上,母亲拿起木叉,我和三姐二姐赶紧把尚未碾好的麦秸堆起,重点是麦子——这是一季的收成,也是一家人一年活命的粮食。雨滴落下来,豆大的雨滴落在尘土上砸出一个大坑,砸在人脸上生疼,风就雨势,雨伴风声。老天爷有时也捣蛋,一场雨过去,人淋成了落汤鸡,一地麦子浸泡在水里,太阳竟然从黑压压的云层中钻出,今天的时间就荒了,用塑料布把麦垛盖好,趁着把没下种的玉米种上。
  时间缓慢前行,一个麦收季节下来人就瘦下来一圈,收了种,种了除草,旱了浇,雨下大了排涝。如此下来,等颗粒归仓竟然需要小一个月时间。
  麦客等不得,麦客是一群追赶时间的人,眼看自家的麦子收完,入仓,哥几个约了下某天的夜晚在探花爷家喝了一场酒,探花奶在昏黄的灯影中忙来忙去,偶尔搭下狗剩叔的茬——怪不得你小子现在还说不下一门亲事,老娘们的裤腰憋不住的嘴,赶去北乡收麦收拾立正点儿,把谁家的黄花大闺女领来才是本事。
  夜色就醉了,百花落尽,接下来是万物疯长的日子。是时候与花神饯别了,时间在时间的内部炸裂、蓬勃。
  一枚青果
  “咸蛋以高邮为佳”是袁枚说的,大概汪曾祺也认同此意。我不认同,一支青莲开在村东的池塘里,我们家的鸭子鸭戏莲叶东,鸭戏莲叶西,绾了裤腿在水中摸出一枚时间的青果。母亲腌蛋善用黄泥,加了食盐和花椒水以黄泥包裹,敲开蛋壳,可见云蒸霞蔚。
  鸭是村庄的坚守者,走起路来一摇三晃,春江水暖鸭先知,芒种时节老河滩上的已是一片青绿。草青青长,水缓缓流,一群鸭子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游到尽兴,一个猛子扎进去,从另一个地方钻出来,甩甩头,水珠在阳光下光芒四射。
  母亲也养鸭,典型的散养式,清晨起来,把鸭子赶出圈,就像被放逐的野孩子,散布在村庄的角角落落。捉虫子,拧草,和谁家的土狗友好地打上一架,而后摇摇摆摆归来在黄昏的光影中。
  有鸭就不愁鸭蛋,春月开始,鸭下蛋下得勤快,一天一个,没多少日子草篓子就被装满。也不是不舍得吃,一家人的零散用度就在这零零碎碎的积攒里。母亲拣选好一些个头大、成色足够好看的去赶集,守在集市的一隅。有人来,两毛还是一毛五便一个个数了去。眼看着到了立夏,麦子开始打苞、研花,母亲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腌鸭蛋。
  那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家的孩子说咸鸭蛋是咸鸭子下的,不禁莞尔,在孩子眼里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逻辑上好像也看不出来什么毛病。只是咸鸭蛋不服。咸鸭蛋在古代叫做咸杬子,民间又叫盐鸭蛋、腌鸭蛋,大概是因为外形的原因,蛋壳天青色,所以又叫青果。咸杬子这个名字颇有些来历,杬是一种树,只出现在古书里,落叶乔木,皮汁可用于贮藏和腌制水果、蛋类,是原生态保鲜剂。陶宗仪的《南村缀耕录》里有记载:“今人以米汤和入盐草灰以团鸭卵,谓曰咸杬子。按《齐民要术》:‘用杬木皮淹渍,故名之。’”
  这与我们村的黄泥腌蛋法略有不同,母亲深谙其法。土是老河滩上的泥土,很多年前从黄河上游滚滚而下,沉淀,寂灭,在时间的暗流之下保持处子之心,在某天被母亲从老河滩上挖来。盐是岁月的结晶,与泪水和汗水有着同样的质地,入水融化,等待再一次深入时间的肌理。油要少量,用以密封与裹藏。加了青盐、食油和水的黄泥搅拌成糊状,把洗净晾干的鸭蛋以黄泥包裹,摆放在一口经年的陶罐里,无需等待太久,二十几天后就可以吃上黄油四溢的咸鸭蛋。   一直以来江苏高邮咸鸭蛋颇有盛名,大概是因为湖多水多的原因,野鸭与家鸭也就成了当地一景。袁枚的《随园食单》有腌蛋一条:“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是说咸鸭蛋的食用之法,到了汪曾祺先生那里,却落下口实:“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看来写作一事,还真是不能糊弄。
  比如现在,我循着节气的线索按图索骥,想要把故乡的食味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在案。既不能有地方保守主义,只说自己家乡好,也不能以偏概全,忽略了他人情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便有了一个地方的口味和风俗习惯。
  村东有池塘,夏日里荷叶青青展展铺满水面,这也是鸭子们的栖居地之一,有时母亲忙时会忘了召唤鸭子回家,一清早匆匆赶往村东的池塘,鸭子们刚从睡梦中醒来。母亲站在岸上嗔骂:“玩野了是吧,一夜也不知道回家。”鸭儿们好像害了羞,在母亲的眼神里摇着蹼的桨远去,一边划出一道散开的波纹,一边回头回应母亲几句嘎嘎声,那声音里仿佛有歉意,在说——放心吧,我们认得回家的路。
  鸭子在池塘里玩野了,憋不住,时不时会看见隐约的水下有椭圆形、青青白白的物件,水波在闪烁,一枚鸭蛋折射的光芒唤醒内心的惊呼。绾了裤管下去,一摸一个准,塞进怀里回家让母亲裹了泥巴埋在尚未燃透的火烬里,放学回来准能吃上喷香的烧鸭蛋。
  芒种准时到来,母亲在立夏时节腌下的鸭蛋已经浸透了滋味。开镰,仿佛是一个发自腔子里的动词,在老河滩上闪烁光芒。每一株麦子都在迎向时间的青锋,每一个村庄里的人都在大地上挥舞着肢体与汗水。
  一枚青果是光阴的恩赐,母亲在夏日的光影中来到田间。贫寒光景,一人一枚咸鸭蛋即是最高的褒奖,天青色,圆润润,打开,有近似鸿蒙初开的悸动,流溢的黄油仿若灿烂的云霞。
  夏至:苦夏谣
  我抽烟的样子有些笨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烟蒂,猛劲抽了一口,辣得嗓子难受。这是短暂的休息时间,砖窑厂处处是升腾的热浪,一根粗大的烟囱直直地钻入天空,白色的浓烟,追随风的脚步,飞向更高更远处,与空中的流云混淆、纠缠在一起,让你很难分辨哪一团是烟雾的颗粒,哪一团可以凝云致雨。
  这是夏至节气,与冬至互为照应,代表了天文上的一种极致,这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古人认为,所谓夏至,“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助阴气之始至,三以见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意思就是阳气将衰,阴气始萌,阳光的直射抵达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我清晰记得辍学回家的日子,母亲不言不语,父亲赶着几只羊去了老河滩,没有具体的理由,以至于现在想来依旧混混沌沌。我只知道,一年的高中学业,耗尽了家里的粮食,还有河堤上最初的那株白杨树,一百八十元,买树的汉子递过几张单薄的票子,我转身交到了学校的教务处。仅此而已。我感觉是我在消耗这个九口之家的元气,终于在某一天形销骨立,满面愁容。这不是我要的结局——也许,你说慢慢会好的,终有一天会喘过气来,终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而我要的没有那么远,我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每日满面愁容的母亲。
  嗯,不上就不上了,不是有句话叫“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么?但砖窑厂实在出不了什么狗屁状元。砖窑厂只出砖,一堆小山样的土堆,泥土钻进制砖机出来是方方正正的泥条,钢丝割开就成了砖坯;砖坯装进砖窑里,被火焰热情拥抱。细胞在裂变,泥土中的微生物瞬间燃烧——这是泥土的炼狱,一粒泥土的微尘经过火焰的历练终将脱胎换骨,变成了构筑社会主义大厦的一块红砖。我掐灭手中的烟蒂,冒出白色浓烟的烟囱似要倾塌而来,很多年前写上去的“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仍赫然在目,只是已非当年燃情岁月。
  夏至是时间的燃情岁月,村庄里的麦收已进入扫尾阶段,木根爷把最后一袋晒干的麦子运回家,把板结的老场一下一下用抓钩掀开。乡下没有闲置的土地,有如乡间从来没有到处游荡的闲人。玉米在生长,一天一个模样,向天空敞开高亢吹奏的喇叭口;棉花苗褪去了稚气,圆圆的叶片被巴掌形的叶子替代,向越来越烈的日光招手;地瓜秧蔓延,这个呆头呆脑的家伙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病毒般迅速占领自己的地盘。
  我没有自己的地盘,我的地盘已为他人掠夺;或者说是我自己拱手相让,像熄灭的火焰,经不起虚无的时间深处某个强大的对手连连痛击,双手呈上沦陷的城池。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鹿角朝前生,属阳,阴气生而阳气衰,致使鹿角开始脱落。依我看跟我们家的土狗老黑差不多,身上土黄色的绒毛开始脱落,一块一块掉,像长了一身牛皮癣,就这,还伸出长长的舌头,躲在树荫里喊热。我不能喊热,喊热也没用,别人都拉着装满砖坯的板车在烈日下奔跑,我也在奔跑。学校就在砖窑厂的对面,这座学校也因砖窑的存在而被叫成了南窑中学,我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初中时光。在灯光下读书,在操场上奔跑,在月光下练习吐纳之功——以至于后来能在很短的时间入定,快速进入冥想状态。
  二候蝉始鸣,“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这个从《诗经》里悄悄出走的精灵开始现身,每当暮色降临,敲开大地的城门,向树梢进发。它在逡巡,它在寻找最短的路径,以期逃脱猎食者的灯光与目光,而后在一片树叶下脱变。裂开的头部,裂开的脊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坚硬的甲胄中脱离。翅膀在伸展,颜色从婴孩肌肤般的鲜嫩变成冷色调的青黑。它要歌唱,它要飞翔,它要在短暂的轮回谱唱生命的歌谣。我没有歌唱的时间,我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奔跑上,在炎炎的日光下跑掉了鞋子,汗水飛舞,包工头陈三一说话就扬起手臂,好像在挥舞一条虚无的鞭子,浓烈的狐臭顺着一股燥热的风在空气中流窜,直让人反胃。我在歇工的间隙写了一首小诗,去找我当年的语文老师,老师咬着颌骨,太阳穴一突一突地跳着,目光冷峻。他不置可否,但我仍然在这个夏天的县城小报的夹缝里看见了自己的名字。太远了,一望三十年,我听见自己几可忽略的歌谣,混杂在一缕缥缈的蝉鸣中,模糊而清晰。   三候半夏生,《礼记·月令》载:“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守田会意,水玉因形。”夏天过去了一半,砖窑厂没有半夏,深深的窑坑里有葳蕤的芦苇在生长,细密的叶子、纤细的茎秆在水中飘摇。正是梅雨季节,风说来就来,雨说下就下。雨是分龙雨,随着季节的变化,兴云致雨的龙的性情也发生了改变。古时,农历五月二十即夏至前后为分龙日。“自此以后,分方行雨”。一阵风来,团团的乌云从西北方向集聚过来,你能听见龙的怒吼,你能看见接天连地的闪电的利剑顺势劈下,正是吃饭的当口,包工头陈三大手一挥,浓烈的狐臭竟然被风吹散——狗日的,还吃,看不见要下雨啦!那雨滴就扑簌簌落下,砸在窑坑里,砸在脚面上,最要命的是砸在尚未晒干的砖坯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坯架,塑料纸这边压住那边刮起,眼看着就要泡汤——一春半夏的工资也要泡汤。梅子姐比我大不了几岁,也是高考失利,跟着哥哥在砖窑厂干活,看我招架不住,一赌气站在滂泼的大雨里,分不清泪水汗水,赶紧招呼几个姐妹帮我。雨哗哗下着,我们站在低矮的屋檐下,浑身是水;而对面的砖窑上,几个野小子在手舞足蹈,方寸之地,竟然没有落下一滴雨。
  哦,我似乎想了起来,母亲的生日就在关二爷磨刀这天,五月十三日。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有雨,便是关二爷在磨刀,磨刀不为别意,只为震慑行雨之龙,万不可玩忽职守,“夏至水满塘,秋天谷满仓”,雨水丰沛,才不至于耽误庄稼成长。
  我也在成长,只是母亲再也看不见了。今天夏天回家,路过母亲乡间的院落,丝瓜藤、木瓜藤爬满院墙,白的花、黄的花挨挨挤挤。厨房旁边的那株杨树,不知什么原因已经枯死,在一场夏雨后生出小小的木耳,像一只只在风中打探消息的耳朵。运输泥土的渣土车轰鸣而过,掠过一阵煙尘,那只耸立在空中的烟囱倒塌了,上面书写的一行大字大概飘在了天空。深深窑坑没有了,已为泥土掩埋,飘摇的芦苇没有了,怕是一转身隐进了蒹葭深处。只剩下孤零零的那所镇中学,早早晚晚可看见上学放学的孩子。
  苦夏尚未过去,苦夏正在伸延,我恍惚看见那个在烈日下奔跑的少年,站在一场滂沱的大雨里,吟唱着一首无人听懂的歌谣。
  至味与清欢
  苦瓜出南番,也生长在我家的理发店门口,夏日来临,蓊蓊郁郁,遮住我的孤独与羞愧。苦瓜和尚大概也有愧意,“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何为小乘何为大乘呢?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饮不完的人间清苦,道不尽的俗世清欢。
  苦瓜的命有多苦有谁知道,随便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就能暂时存身,不怕风吹,不怕草长,某天夜里打了一个激灵,藤蔓爬上了树梢。苦瓜在寻找自己的制空权,一个孱弱的生命只有掌握了主动才有可能看见更高更远的天空。可以是门前的一株老榆树,爬过了夏爬过了秋,一边攀爬一边开花,粉黄的花朵开满一路;可以是低矮的乡村屋檐,纤细的触角牢牢抓紧木格窗棂,终于爬上了房顶,喘口气,歇歇脚,开始结青青的果儿。
  “苦瓜出南番,今闽、广皆种之。”是说苦瓜原来生长在南方,也叫锦荔枝,但绝对不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那种,那种荔枝太过奢华,一骑红尘不知跑死了多少匹驿马,只为换取佳人一笑。苦瓜属于民间,只有民间的血泪与苦难才配得上绵延不绝的清苦。又有一名癞葡萄,大概是因为成熟之后的苦瓜自己坦露胸膛给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皮肉翻张,果肉鲜红、直至腐烂,果实形如赤色葡萄,散发着红颜的光芒。
  开始我是拒绝的,无论如何烹饪也不能去掉入心的清苦,舌尖是苦的,回味是苦的,好像掉进了苦难的窠臼。瓤还好,一点点用小刀刮下来,竟然有蜜样的清甜,莫非物极必反,反应在苦瓜上也如此灵验。我宁愿想作是苦瓜的狡黠,清苦的果肉是为保护自身的成长,以免被来往的野物觊觎;甜蜜的瓤和种子是为了便于种族的传播,飞鸟掠过,将一粒种子播种在另一片土地。
  理发店门口,到了暮春季节栽上了两株苦瓜苗,风吹苗长,很快就沿着架设好的铁丝爬到牌匾上、线杆上。肥水不用太勤,两捧油渣营养便可供给充足。苦瓜藤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洗头盆就在藤蔓的下方,一片清凉。常有顾客理完发看着闪烁其间的苦瓜不走,这时完全可以递上一句:“想吃就摘了去。”确实,一整个夏天都可以吃上理发店自产的苦瓜。炒腊肉,腊肉香,苦瓜苦,香苦兼之才算是平常人家的日子;炒鸡蛋,苦瓜青,鸡蛋黄,青青黄黄才是一个多情的人间;白砂糖凉拌苦瓜片,砂糖甘甜,苦瓜悠远,人间至味是清欢。
  在北京,我有一次吃苦瓜蘸蜂蜜,苦瓜是打薄成纸片样的薄,透过去可以看见文学馆路上的车水马龙,鲁迅文学院门口的槐花开着,米黄色的花朵淡落一地。我并非把自己看成一个异类,种田、理发、写作,三点一线,没有丝毫冲突。只是有时想起从前,难免也会黯然神伤,下海捕鱼,上山采石,在水泥厂粉尘弥漫的车间劳作,感觉胸口像堵住了一块大石。薄薄的苦瓜片蘸上蜂蜜,有入口即化的感觉,让人嗓子眼一哽,有文学深处苦难的意蕴。
  深知苦瓜意蕴的石涛应该算是鼻祖,一个苦瓜和尚的别号几乎道出一生的清苦与悲怆。石涛苦,源于家族的败亡,生于帝王胄裔,却不得不从幼年开始踏上颠簸流离之路,虽则后来心存侥幸,在康熙南巡时曾两次接驾,山呼万岁,并主动进京结交达官显贵,也还是功败垂成。幸好还有一只画笔,幸好还有苦瓜作伴。《苦瓜和尚画语录》:“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夫画者,从于心者也。”这是苦瓜给予的启示,所谓的艺术表达不过是遵循的“从于心者”,心在,灵魂在,精神在,意蕴便在,除此无他。
  我写作亦无成法,常于一点起笔,蔓延,伸展,辅以记忆的线索,注入血肉情感,或长或短,能表情达意即可。苦瓜谦虚,或者说苦瓜本身所具有的卑微酿就了清苦,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价值的体现。“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于冰。”这是石涛的自白,借由苦瓜之口,说出内心的凄苦与清醒。
  苦瓜也叫凉瓜,是从植物属性上来说的,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就像一位隐于乡野的智者开出一剂处世良方。苦瓜有一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秉性,意即从来不会喋喋   不休诉说心中的苦难,只说这乡野清风,只说这光阴清长,只说这欲说还休的至味与清欢。
  小暑:阳谋与阴谋
  小暑还小,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只是性子有点烈,河堤上的树啊,老河滩上的草,田野里的庄稼,像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往上长。小河里的水汹涌,从上游冲下来的破木头烂箱子浮浮沉沉,一眨眼就消失在滚滚的浊流中。昨天唱莲花落的花大脚,一早起来赶路,才发现河水淹没了小桥,气得一跺脚,头上插着的一朵木槿花掉下来。有人喊瓜爷,说赶紧脱了裤子,背花大脚过河。瓜爷木讷笑笑,一个猛子钻向了对岸。
  这是小暑节气,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溽湿的土地向上蒸腾着热气。应该叫地气吧,我从小就对这个感到好奇,日光在头顶,泥土在脚下,升腾的地气妖魅般从泥土里钻了出来,扭动着腰肢。有时我想,若是万物皆有灵,那一定是幻化的灵魂。草木的灵魂,腐草为萤,化作点点飘渺的灯火,游荡在田野深处;人与生灵的灵魂,在大地上劳作,朽化的骨殖变成深夜的磷火,在寻找家的方向;那些老旧器物的灵魂,陶土的、木质纹理的,乃至于某些坚硬的金属器皿,最后都化作尘埃,变成田野上蒸腾的地气,扶摇中,返归昨日的天堂。
  小暑时节,翻卷的热浪一波接着一波,最为明显的气候表征为出梅入伏。出梅,是走出滂沱的梅雨季节,水够用了,沟满壕平,深眠在地下的蝉弹指间就可破洞而出,去寻找俗世的爱情。入伏,“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考验生命的时候到了,就连诗人们也按捺不住溽热的心情,“坐觉蒸炊釜甑中”(苏轼)“如坐深甑遭蒸炊”(韩愈),由此可见伏天之热,可以把人蒸成一块香酥透烂的红烧肉。
  世有阳谋与阴谋,在小暑节气表達得最为生动。
  首先是吃与穿,孩子们不用说了,能少则少,如果还不解渴干脆丢了衣裳去,上下光溜溜,活像一尾刚出水的泥鳅。水大不怕,瞅准了爹娘无暇顾及,一溜烟跑到小桥上,水静止,桥在走,一闭眼睛一闭嘴成了浪里白条,一时半刻从水里摸上来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鲤鱼。这时的大姑娘小媳妇好看,光滑的皮肤经汗水洗过白里透红,赤着脚,挽着裤腿,手里拿着一只玻璃瓶,是从棉田里捉来的虫子,跟打趣的青年说,瞅啥瞅,拿去,让你娘煎着吃。青年就诡谲地笑了笑,眼神在空气中拐了一个弯儿,直往不该瞅的地方瞅。
  我熟悉阳光的味道,这时的阳光不但像地气般有形存在,还有一种淡淡的土腥味道。“(农历)六月徂暑,上无纤云,下有热浪。”正是晾晒衣物的好时节。母亲翻箱倒柜,把一家人的衣物、铺盖晾晒在院子里,一霎时处处旌旗招展。正午日头,把棉被里的潮湿蒸了出去,阳光丝丝缕缕钻了进去。不要动,只需躲在棉被里,闭上眼,天上的云开始绚烂,赤橙黄绿青蓝紫,发射出亿万缕彩色的线条;轻呼吸,味道里有谷物的芳香,泥土的气息,还有一种羊水般的暖,直让人怀疑是否重返了母亲的子宫。
  据《燕京岁时记》载,皇家也通常选择在六月六日前后前后将各种物什翻出晾晒,大概是受到民间的启示。内服銮驾库、皇史宬等处也会开始晾晒銮舆仪仗及历朝御制诗文书籍、经史。只是这时的阳光会不时发笑,看见那些专门定制的颂体诗文,一时羞愧唤来一片云,登时间皇朝内外一片混乱,雨点打湿了书简,流水冲淡了前朝旧事。
  这是阳谋,阳光之下无新事,大老爷们都坐在荫凉的凉亭里啖冰、饮茶,我站在北京胡同的拐角,妄图在拉脚的队伍里能发现骆驼祥子的身影,他在日光下奔跑,却不料还是没有躲过枪炮的脚步,结果还是被军阀捉了壮丁,糊口的车也被抢走。我们村里的人们也在田间忙碌,给棉花打杈、捉虫,给玉米间苗除草,这就是一年的营生啊,节气不等人,草啊虫啊也不等人,一个个嘶嘶叫着催人魂。
  阴谋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个是荫凉的阴,小暑节气的白天燠热,好歹村子里到处是荫凉,当街有一眼老井,老井的旁边有一株老槐树,槐树的叶子细密,就像撑起了一把绿色的伞,吃饭,拿来一卷凉席席地而卧,崔三姐家种西瓜,这时从井里拔上来两只井水拔凉的花皮大西瓜,方才将毛孔里嗓子眼里胸腔里的热气一点点催逼出来。
  剃头的张一刀,打从师傅李一刀死后承包了村子里的大头小头,一肩剃头挑子放下,刀子在牛皮上蹭了几蹭,砍、刨、削、掏,一套剃头手艺行云流水,把六爷的老秃瓢剃了个通泰:日你娘,恣儿呀,舒坦呀,还是比你师傅的手艺差了那么一点点;李一刀剃到舒服时人就像死了一样,趴在娘们的肚皮上。张一刀就嘟囔,早晚得见我师傅去。六奶就在一旁骂,个不省心的老秃驴。
  一笑解千愁啊,人在蒸笼里蒸着煮着还能有啥办法。一把蒲扇摇呀摇,就摇来了满天星辰,这时的天更近了,村庄上空是闪烁的星辰,一道银河亮起来,转眼七月七就快到了,隔天阻地的一条河生生将一桩美好姻缘拆开,“百索子”的七彩丝线,孩子们在端午节时戴在手上,是为了驱毒辟邪,就等“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在当院里站定,小手一使劲抛上屋顶。就等着喜鹊来,就等着七夕到,就等着七彩的鹊桥在天空搭起,“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温热的风吹来,树梢晃了几晃,蟋蟀的声音缥缈。夜色安静下来,叫了一天的知了大概也倦了,伏在树梢上暂且安眠。蛙鸣响起,这些乡间的吹鼓手,总是能按时到来,在春日蛰醒,夏日活跃于田间地头,捕捉在叶脉间游走的小虫。村东池塘里的荷,突破浮萍的绿色围困,舒展叶片,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在清晨的叶面上看见滚动的露珠,日光照射,露珠晶莹,折射出乡村蓬勃的夏日。
  智取生辰纲发生在小暑,离我们村不远的黄堆集,在《水浒传》中被称为黄泥冈。黄泥冈上有松林,此时没有一丝风声,有的只是预设的阴谋,军师吴用一把羽扇摇呀摇,神情淡然,请君入瓮。杨志们在树下歇息,白胜上场,那酒香啊,能飘二里地,那枣儿脆呀,惹人垂涎。——坏菜,这时出现一个大问题,枣儿收获在秋,却无端出现在《水浒传》的小暑节气。或许吧,我宁愿把枣子当做施耐庵的一个小小阴谋,让你在揣测中去寻找枣子的来源。   至于结局,相信大家都知道,智取,取钱,取人,取来一段小暑里的精彩章节,让人在树荫下开怀一笑,清凉又多了三分。
  唐伯虎的《事茗图》描画的是文人雅士的避暑情景,这突出了不事农耕者的一大优渥。山间有茅屋,茅屋有一人,正在伏案读书。书案上摆着一套清雅的茶具,散发出清幽的香气。靠墙处有书有画,有时间里的水墨节气。边舍有一茶童正在烹茶,一架青石小桥横跨在潺潺的溪流上,有人策杖来访。另有一琴童,抱琴相随,想来今日是有一场雅会。品茗抚琴,只为换来一方心中荫凉。
  我久居乡下,对于天气好像反应迟钝,既谋阳也谋阴。谋阳是为了田野上的庄稼,家里尚有几亩薄地,虽不能改善多少也能换取简单的吃穿用度;谋阴是每日里在深夜写下一些有关乡土乡村的文字,简洁的笔划间有草木清凉也有光阴赐予的浓阴。
  绿豆眼,冬瓜脸
  绿豆与冬瓜皆为消暑佳品,用到人身上就有了讥讽和贬义。还好我的脾气不算大,要不非得一头把摸相的盲者顶个仰八叉。且慢,且慢,莫毁了我四十年修行成真身,同时拥有绿豆和冬瓜的双重灵魂,“生来笼统君休想,腹内能容数百人。”
  绿豆是村庄的偏旁,一般种植在田埂上,或者一块形如刀把子的荒地上。绿豆喜阴,不知是不是后来能清热解毒的原因,为响应号召,桐粮间作,我们在大田栽上了一行梧桐树,好看是好看,三月开粉紫的花朵,酷夏浓荫如盖,就是在中间空出一行地来。母亲兜着布衫种上一行绿豆。
  绿豆的栽培史较早,原产地就在我们村所在的黄淮海流域一带,也就是说老河滩可能就是绿豆的故乡,只不过顺着一条大河向下,迁徙、漫游到了更多地方。伏天到来,树上的知了一直喊热,羊在老河滩上吃草,吃饱了躺在树荫下不愿起来。热,是真热,细密的汗珠从毛孔里钻出来,身上像爬满了燥热的小虫子,耐不住干渴,一口气跑到家里掀开锅盖,母亲熬煮的绿豆汤盖在锅里,喝到肚子里哐哐啷啷,好像装进去了一条河。周身渐渐清凉。
  让我想想,绿豆除了熬粥还有什么吃法。绿豆面丸子也是老河滩上的一绝,走到集上,远远就听见卖丸子汤的吆喝声——丸子,绿豆面丸子——汤来!一声悠悠长长的吆喝声把推车的挑担的箍漏锅的卖蒜的招呼到汤锅旁边,捡个位子坐下;新炸的丸子入锅,入碗,一勺辣椒油,一撮芫荽,两勺陈年老醋,吃了个红光满面。
  那时上学,常见谁家孩子半边脸肿着,糊着一层油油绿绿的东西,是绿豆,没错,生绿豆可治痄腮,又叫流行性腮腺炎。过几日消了下去,再就没人在后面跟着喊“打肿脸充胖子”了。这是绿豆的终极关怀,在医疗条件简陋的年代呵护了村庄少年的成长。绿豆可解毒,这里面包含了砒霜,想来若是武大在紧要关头抓一把绿豆嚼巴嚼巴咽下去,不知能否逃过一劫。
  如果说绿豆是村庄的偏旁,那么冬瓜就是村庄的字根,尤其在夏日,一碗绿豆汤和一锅冬瓜水,就是解暑降热的两大利器。
  冬瓜更是不择地势,河道沟渠房前屋后盡可种植,一开始还羞羞怯怯掩藏在草丛里,过不了多少日子就开始独霸天下,把藤蔓蔓延到墙根、树上,任何可以落脚的地方。我看一枚冬瓜,憨厚如村庄里的农人,寡言,沉默,将肚腹袒露在大地之上,露出一片赤诚之心。冬瓜身上有细密的绒毛,这是别的菜蔬瓜果所不具备的防御措施,游荡的猪呀羊呀,鼻子刚刚凑了上去,就被扎了一下甩头离开。
  我们家不可能冬瓜炖排骨,也不可能老冬瓜鲜荷叶煲老鸭,只是满满天上一锅水,似乎油也省了,放一勺盐,喝冬瓜水。味道虽然不是很好——但不失冬瓜原味,鲜嫩、爽滑,嗨,更主要的是清热利尿——喝了一肚子水不尿才怪。
  还是李时珍说得含蓄:“其瓤谓之瓜练,白虚如絮,可以浣练衣服。其子谓之瓜犀,在瓤中成列。霜后取之,其肉可煮为茹, 可蜜为果。其子仁亦可食。盖兼蔬、果之用。”看,简直把一枚傻乎乎的大冬瓜捧到天上。冬瓜却不谦虚,微甘,微寒,止渴利尿。“冬瓜皮半斤,紫苏根叶半斤,生姜皮三两。煎汤熏洗,暖卧取汗。洗三次,小便清长,自然胀退。”这方药出自《摘玄方》。
  我大概八岁时,刚要急匆匆出门,被母亲拦下。一位盲者拄着一根棍子站在旁边,空洞的双眼望向天空,好像能看见游弋的云彩,而后转向我所在的方位,像两个深邃的洞口。摸相,本以为能说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话来,谁知道一双污垢的手在我身上踅摸半天,一张嘴说:“绿豆眼,冬瓜脸。”母亲的脸色就不好看起来。大概是怕不给钱,接着又说:“二十三当军官,二十四上军校,腰里挎着盒子炮。”母亲这才喜笑颜开。
  不是故意惦记,一个人的长相不能全凭一个瞎子定位。后来的后来,但凡我看见此类乡间异士,就会远远躲开。至于当兵的事情,我确实准备经历,眼看着家里捉襟见肘,就想着好歹当兵还能混上一碗饭吃。那时已有文艺病的小苗头在猎猎燃烧,好像到了军营就有了另外一番天地,至少可以握笔,至少可以练习写作。验兵室,衣服脱下来,有个军官模样的人指指戳戳,说,好了,回家等着。这一等就是无期,耗费了我在渔船上打工攒下的好几百块钱,也没等到进入火热的军营。
  时间在慢慢拉长,我开始学着尝试原谅整个世界。那个年迈的盲者想来早已入土,不知母亲那天给的几角钱做了日常用度,还是走到集市的拐角吃了一碗绿豆丸子汤。我没有沿着固有的线索走下去,打工,养家糊口,而是在多年之后接续上少年时的写作梦。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余世家江西,见吉州人甚惜此果,其欲久留者,则於菉豆中藏之,可经时不变。”菉豆即绿豆,是说绿豆有贮藏保鲜之功,圆润、坚硬的颗粒之中包含着对世界的逆向思维。还是《归田录》:“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一个“三上”说出了写作的秘境。
  那么我呢,每天坐在关门歇业的理发店里,镇街上偶尔会传来沿着夜色而来的叫卖声、耍把戏震耳欲聋的喇叭声,还有邻居家妇女们打麻将时的嬉笑声、甩牌声。不得已,一副“零听”牌耳塞大致解决了眼下难题。
  看来,绿豆和冬瓜不但起到了清火去毒的作用,还拂去了我精神上的燠热。“生来笼统君休想,腹内能容数百人。”是宋朝郑清之《冬瓜》里的诗句,至少我还不想稀里糊涂活下去。   大暑:无上清凉
  老树老了,颧骨高得有些吓人,老树的头发白了,又不是全白,有一层幽幽的土黄。空气中没有一丝风,老树从幽暗的老屋中走出来,像猫了一冬的仓鼠,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抬头望望红日西沉的天空。噢,老树在门口的一棵大树下圪蹴下来,掰着手指算了算,是大暑了。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记得家宝小时候就喜欢夜空飞舞的流萤。老树就带着家宝去老河滩。老河滩很老,可那时的老树年轻,个子高高的,头发长长的,就是有点瘦,走起路来随风摇摆,一晃儿的工夫就来到老河滩。老河滩上有片芦苇坡,水声淙淙,密不透风的芦苇也在随风起伏,像涌动的浪涛。
  三伏天,对应三九,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大暑不暑,五谷不起”,是说如果这一年的伏天不热的话,庄稼的收成就不会好。《大暑赋》中写道:“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床。起屏营而东西,欲避之而无方。仰庭槐而啸风,风既至而如汤。”是形容天气之热,热到让人无处躲藏。寻常人家好说,从田里归来,趁着朦胧的月光,跳进村前的小河里。河水在流,脏腑里的懊躁之气一点点散出来,散出来,就忘记了一身的疲惫,就忘记了光阴的熬煮。
  富贵之家断然不可,娇弱的身子骨哪经得起这般炎热!冰鉴的起源较早,《周礼·天官》载:“祭祀供冰鉴”,可见在周代已有原始的冰箱。冰鉴并不制冷,采用的是物理反应,以红木、花梨木等较为细腻的树木为木胎,外形以青铜制成,冬天采集的冰块放进去,冰鉴在荫凉的地窖中,伏天来袭,皇宫贵族们就有了防暑降温的预防措施。盛夏赐冰,若是哪个王公大臣建立了功业,皇上御笔一挥——呶,赏给他两块冰。等到了隋唐,富有的中产阶层也有了相应的需求,夏天的冰就成了一种热销商品。《云仙杂记》载:“长安冰雪,夏志月则价等金璧”,曾为太子少傅的白居易因为写得一手好诗,名动京师,“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可见文章写得好也有好处,他人夏日炎炎,我且醉卧于冰簟,上有凉棚,左右修竹,泉边有人席地抚琴,其乐陶陶也。
  老树躺在老屋里,几声重重的咳阵落房梁上的尘土,屋顶露着天,一缕日光直射着照了进来,像一条闪光的利剑。老树或许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老树能感觉到体内的肌肉开始萎缩,像晾晒在窗台上失水的丝瓜,一点点挤掉体内的水分。老树甚至感觉到体内的血液越来越慢,像一条即将干涸的河床。有人问,老树,你家家宝不是在省城买了房子娶了媳妇么,你为啥不去享几天清福。老树摆摆手,咱就是生就的苦命人,哪享得了那福。说罢,一转身又钻进没人的玉米田里除草。
  老树能想见眼下的庄稼地,豆苗停止了生长,在涌动的热浪里开粉白的小花,结出一串一串毛茸茸的豆荚;玉米也长到了一定的高度,小暑那天,老树到田里转悠的时候,才发现曾经和玉米一般高的个头矮了下来,日光投影在地上,背部一座高高的隆起。唉,有多少天没去田里看看了,老树尽管掰着指头也能算清庄稼现在是什么样子,那些狗牙根不知道又長了多长,那些野稗草是不是已经齐腰,擎出长长的穗儿在风中讪笑、招摇。那些贴地而生的小虫儿卧单、马齿苋,是不是早已布满泥土的每一寸空隙,攀爬在豆秆、玉米秆上,和庄稼争夺每一片领地。
  “萤火虫,挂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是家宝在唱,甜甜的童声随着淙淙的流水飘荡,一路叮咚。老树稀罕家宝,磕了碰了,就像剜了老树心尖尖上的一块肉,有一次家宝调皮,让邻村的小子在背上挠了一块皮,很小,有针尖麦芒那么小。老树不愿意,堵在那家的门口,非得让人还回来不可。那家人一看没法惹,气冲冲把自家孩子打了个鼻青脸肿这才解了老树的气。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树家祖籍河南,三代单传,家宝就是老树的命。那一年中原大旱,铺天盖地的蝗虫飞来,刚落花的豆苗被吃了,刚抽缨的玉米成了光杆,就连树呀草呀,但凡绿色的枝叶都被蝗虫吞噬殆尽。老树爹带着老树娘,那时老树五六岁,一家人逃荒要饭来到了老河滩,这才落下脚来,成了村子里的一员。一直到后来娶妻,生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说法,《魏氏春秋》亦有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是说越是在伏天越要吃热气腾腾的汤面,原汤化原食,老树很早就学会了擀面、捏扁食。家宝娘身子更弱,自从生了家宝后里里外外全靠老树一个人撑着。和面蒸馒头,老树一手一个在案板上搓揉,蒸出来的馒头宛若孩儿面。家宝娘在一旁笑盈盈地看,家宝在门口的空地上抽陀螺,时光流转,如此温馨的光景竟若昙花一现。
  老树挣扎着从破旧的木床上爬起来,起光追随着一个弯曲的影子在地上移动。烧火,下面,煮好的热汤面老树只吃了半碗,就趴在羊圈的栅栏上呕吐,那些难闻的秽物中夹杂着血丝。老树不是没去医院,戴眼镜的老李听完老树讲述,开了一张检查单,老树问也没问,寻思着马上古稀之年还查什么查,看什么看,他关心的是他羊圈里的羊,渴了饿了,在日光下摇晃着身子割草、饮水。唉,唉,这孩子呀,咋不知道就那么忙,三年了还是五年了老树有些恍惚。那一年伏天家宝带着媳妇孩娃回来,老树忙前忙后,喊村西的屠夫胡大海杀羊。
  吃伏羊么,麦收过去,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上,接下来就是间苗除草,老树一个人能应承过来。这庄稼打下来吃不完的都给孩娃,这鸡呀羊呀喂下来也不图稀换钱,也等着孩娃们回来吃不完带走。那是老树难得的幸福时刻,看着看着孙子就浮现出家宝小时候的样子。天不假年,家宝刚刚学会喊娘的时候,家宝娘突发大脑炎,带到医院抢救也没能拉回来一条命。家宝小时候亲呀,嗲嗲地喊着跟在身后放羊种田,家宝小时候乖呀,让坐在大树底下好好读书就能一坐大半晌。村里人看见说,是个读书的好坯子。
  老树想久了头疼,心里紧似一阵地扑腾,勉强拄了根棍子去南岗子看了看庄稼。一场雨过后,野草生长凶猛,匍匐的打着滚儿向前蔓延,直立的从玉米狭小的空隙中昂扬直上,老树试着弯下腰薅草,一边薅一边骂,汗水从黄白的头发里、太阳穴、脊背上突突往外冒,最后眼前一黑栽倒在草窝里,恍恍惚惚醒转过来,恍恍惚惚想起那首萤火虫的歌谣:萤火虫,挂灯笼,飞到西来飞到东。就看见小时候的家宝了,提着一只小瓶子跟在屁股后面,瓶子里的萤火虫闪闪亮着,芦苇荡里的萤火虫也闪闪亮着。   漫长的夏日,夜来得总是太晚,老树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感觉老屋像一座巨大的蒸笼。太阳的火光熄灭了,却留下滚动的热浪,淹没了一整座村庄。老树把蒲扇别在屁股上,手上拎着一条破旧的凉席,他要去最高的地方——老河滩的河堤上。老树做了一个梦,梦里是飘摇的芦苇荡,是家宝童稚的歌谣。老树感觉到了肉体的脱离,轻轻一跃从身体里跳了出来,头发变成了年轻时的黑色,腰杆也直了,那些萎缩的地方开始充盈着力量,在老河滩上空缓缓飞升。他看见了往年,爹和娘一路踉踉跄跄走在奔赴老河滩的路上,他看见了家宝娘,虽然身子骨羸弱却陪伴了那么多快乐的时光。他甚至看见了遥远的省城,他一生也没去过的地方,那里车水马龙,那里有他流淌的血脉。
  此时,无上清凉。
  清晨,大暑的最后一天,人们看见了沉睡的老树,再没醒来。
  吃虫子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这是辩证法的胜利。我常以此为座右铭,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没办法,一天分成两天过,好像鱼与熊掌兼得。真实的结局是,研究表明人的身体超过半数由微生物组成,微生物也是虫子,我们最后不得不进入虫子的口中。
  虫子是村庄的邻居,一只会飞的虫子在光影中扑扇翅膀,折射出村庄的轮廓。它不可能离村庄太远,草木、庄稼,或者灯光下的屋檐,就是一只虫子的藏身之地。爬行的,大多是虫子的幼虫,大概和人一样尚未成年,未成年的虫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善于在草木的叶子上爬来爬去。
  我看一只虫子,和我们的幼年差不了多少,从一株植物爬向另一株植物,除了吃,偶尔会把小小的头颅昂向天空。大概在想,何时才能生出一双自由的翅膀,何时才能飞过田野飞过老河滩飞向那座简陋的村庄。这和我们的理想悖反,从像小公鸡变声那天开始就幻想远方,远方的天,远方的地,或者远方还有一个植物般清新脱俗的姑娘。
  说实话,我曾经很怕虫子。蛹藏在泥土之下,被耕耘而过的犁铧翻起,有一只曲别针的吸管,有一个类似外星人的头颅,除此之外,是一截活动的甲胄般的紫红色的壳。捏其头部还好,尚不能感觉到体内的动力;如果捏住尾部,那股挣扎的力量就渗透出来,通过敏感的神经末梢传入四肢百骸。你会觉得那是一个刚刚孕育的婴孩,无知、懵懂,只能凭一种混沌的触觉感知这个叵测的世界。
  豆虫更是骇人。那时农药尚未普及,应该算是虫族的黄金时代。它们隐藏在叶子之下,几乎听见咬啮的沙沙声,几乎能感觉到在蚕食本已千疮百孔的窘迫光阴。母亲在前面走,看见网状的叶面就停了下来,叶面如织,青嫩已化为虫子肚腹里的粮食。它们也是迫不得已,它们为了生出一双翅膀而认真努力。我要用一片叶子包裹才敢捏住偌大的豆虫,才能钝化传感周身毛骨悚然的力量。
  虫子的成长与我的成长齐头并进,只不过在蝶化的路上我永远落在了虫子后面。
  瓜爷不怕虫子,有一次在瓜田隔着田垄远远地喊,说他那里有好吃的东西。我想都没想颠颠跑了过去。焦香,仿佛空气里伸出一千只小小的香味儿的小手,擭住了我的胃囊和鼻息。我问是啥,瓜爷神情诡谲,说,吃,看好不好吃。犹豫着,到底没有忍住香味儿的诱惑,合上牙齿,酥香,清新,向食管里蜂拥流入,至今尚有余味。
  那是瓜爷的特技:火烧豆虫。用剪刀把头掐去,用一根筷子把豆虫翻卷过来,然后放在柴火上炙烤。我竟愕然,想不到吞进肚子里的是一只肥大的蠕动的豆虫,但还是因为美味原谅了自己。
  虫子可食,早有定论。在2010年5月剑桥的TED会议上昆虫学家大卫·格雷瑟就说:“想要养活全世界吗?那就吃虫子吧!”这绝非不负责任的段子,一碗蚱蜢与一碗牛肉相比,维生素的含量更高一些,且脂肪含量少。而养殖蚂蚱所需的饲料要比养牛少得多。他还说,人们感到昆虫恶心只是文化性的原因,我们平常食用的龙虾和昆虫一样,都属于节肢动物。
  这让我的罪恶感与惊悚减少了一些,原来生活在大地上的虫子们,是一个个贮藏蛋白的小仓库。这么说好像对不起虫子,一只生动的虫子在乡间生存,更无自觉意义上的破坏之心,它们要生长,要蜕变,要生出一双透明的翅膀,要爱情,更要繁衍子嗣,只不过在活着的过程中与我们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就在这时,房间里飞来一只带有甲壳的飞虫,向着灯光,执拗地起飞,落下,而后再次整理思绪,进行下一次的俯冲。或许,它是一位有灵魂的信使,在我写作的间隙突破层层封锁,要看到我如何写下这样一篇有关虫子的《悲惨世界》。
  大暑到来,蚊蚋逆光飞舞,浮游生于水间,在几个小时的生命中极尽生之欢乐与死之怆然。有着嘹亮嗓音的是蝉,我已经不止一次写到这个普通的生物,附身于葳蕤的枝叶间,用薄薄的鼓膜鼓荡出刺破苍穹的歌唱,不眠不休。
  古人也吃虫子,这在《周礼》中就有记载:将蚁卵交给醢人,用来做蚁子酱。这是古代的美味,在先秦之前为上层统治者所食,并用作祭祀的贡品。蒲松龄在《农蚕经》中亦有记述:“豆虫大,捉之可净,又可熬油。法以虫掐头,掐尽绿水,入釜少投水,烧之煠之,久则清油浮出。每虫一升,可得油四两,皮焦亦可食。”让我怀疑瓜爷是不是读过这篇文章,以至于在农作的间隙捉来一只只肥硕的虫子,修剪,炙烤,在简陋的乡野间升起一面有着奇异香味的旗子。
  堪为经典的当是曹植的《蝉赋》:“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是说蝉有和气而无求,只栖息在高高的枝桠上饮食朝露。在稠绿的桑叶间一如隐士般躲开尘世,用发自腔子里的歌唱避开暑热。“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既要面对黄雀的戕害,还要躲避螳螂的劲斧,原本把理想寄托在远方,冷不防被毒蜘蛛设好的陷阱所网罗。这是一只虫子的悲哀,也是曹植借一只鸣蝉之口说出内心的凄凉,煮豆燃豆萁,该如何才能逃脱这自相残杀的境遇?
  一只蝉的命运多舛,最后落在狡童的手里,“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粘而我缠。欲翻飞而逾滞兮,知性命之长捐。”我以为说的就是年少时的我们,手持竹竿,用缠了蛛网的顶端渐渐靠近一只无辜的鸣蝉。
  “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是说蝉的食用方式,这在黄淮海平原是一件再也不过平常的事情。《蝉赋》说的是老了的蝉,吃起来虽然香但口感不适,吃多了会觉得喉咙里有异物感,像百千片碎玻璃扎扎拉拉,让人很不舒服。幼虫的蝉(也叫知了猴)稍好一些,被叫做油炸金蝉,写《昆虫记》的法布尔也知道蝉的美味,想来小时候一定没少吃過。昨夜黑捉来的用水泡了,撒以精盐,使其入味,油热七成倒入锅里,最好用锅铲按压,让知了猴变成驴皮影的形状,这样出锅的知了猴虽形色差了一些,但酥透,焦香。最为鲜嫩的是刚刚脱壳的蝉,单薄的蝉羽刚刚舒展开来,大略等于处子的蝉,以勾兑了蛋清的面粉裹上薄薄一层,入锅煎炸,口味嫩而鲜。
  可以食用的虫子很多,从这里能看出人类饮食的欲望有多么强烈,蚂蚱、蝎子、蚂蚁、螳螂、蜜蜂、天牛、玉米螟,乃至后来开发养殖的蝇蛆,写下来就是一张蠕动与飞翔的虫子食单。不知虫子作何感想,看见一个个庞然大物的嘴退避不及,只好舍身捐躯。
  无辜的虫子,无奈的结局,一只只虫子从远古浩荡而来,也会浩荡而去,谁能走到时间的尽头呢——这还真是一道难解的谜题。
其他文献
一  傳说中谜一样的世界,需要  一条江,一座山来布局  彩色的风车,红色的灯笼、铁索的桥  像锦上添花的注脚  给“花山迷窟”尽力铺垫未知的惊奇  “神工鬼斧”“千古之谜”的石刻  犹如古老拙朴的广告词  在花木亭台和飞禽走兽之中不断闪现  给一段旅途注入更多悬念  二  无数的洞窟,被形态各异的石柱支撑着  清澈见底千年不涸的翡翠潭  折射如梦如幻的炫光,把奇丽的地下宫殿  装扮得璀璨而华贵 
期刊
松林叫我去他家看看,说了几次了。  其实我跟松林不熟,先是他请人吃饭,顺便请了我,然后我回请了一次。他老家在南几列岛,字写得不错。  我送过一支善琏庄的湖笔给他。有一阵他经常打电话给我。说他以前上班的公司每年有多少收入,说他怎么下决心不干了,一路打工过来,受很多白眼。说他跟家里别的人不一样,他父亲一辈子没离开过岛上一步;他三个姐姐都嫁在岛上离自己家不远的地方。说他家屋前有两株桃树,春天开白花。我就
期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是我很早就想写的一篇文章。近日,我在整理着去年9月去新疆的游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声又触动着我的心弦,是因为这首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歌,在我的想象中,这歌声也表达了当今众多的人群为追求纯真、寻找自然洁净气息和情感发出的心声;这歌声,在风靡了半个多世纪后,如今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向往,仍然在繁华的都市和美丽的乡村,在那远离人间尘嚣的冰山以及辽阔、悠远的沙漠草原和湖泊中荡漾着。 
期刊
我很庆幸我今天没有走出去。很多时候,我会无缘无故地走出去,在村庄的一个角落里溜达,或者看一只麻雀觅食,或者看一群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一个后晌。全然忘了地里的活,忘了家里的活。  早上我把一些快要熟烂了的杏子摘下来,一个一个掰开,晾晒在很光鲜的日头底下,把一些开了花的萝卜拔出来倒掉,然后坐在宽大的屋檐下砸着吃了几个杏核,又抽了三根纸烟。  这是这个季节里最悠闲的一天。  两亩地的庄稼已经收拾清舒了,十
期刊
(一)  屋漏偏逢连夜雨。苏丽云在得知丈夫宋岩不仅酗酒,而且在外面有女人,这个女人满脸雀斑、丑陋不堪。最重要的是,宋岩将自己的私房钱,总共二十万元全部给了这个女人的时候,整个人像被重锤击中似的,头一歪,身子软绵绵地朝前方晕了过去。  这,已经不是苏丽云第一次感受到被重锤击中的滋味了。  而这个重锤,并不是真的由钢铁所浇铸的攻击性武器,它是由生活这个血泪、屈辱与艰辛组合而成的大炼狱里锤炼出的一把重锤
期刊
我再次回到村庄的时候,发现磨渠沿上的果园的一堵墙又倒坍了。  这堵墙早晚要倒掉,这是预料当中的事情。一堵墙和另一堵墙是一起活了几十年的老伴儿,谁离开了谁,谁就站立不稳了。  前年我路过时,就看见园子南面的一堵墙到了,当时我也没在意,只是喊上媳妇,从不远处砍了三棵黑刺,象征性地把豁口堵住了。  我不想再费工夫用土块或者砖头把这个豁口砌起来,是因为这个园子已经成为我的负担了。  我走出村莊后,唯一的一
期刊
刘建国感觉自己才刚刚开始做梦,就被人摇醒了。梦里,他睡在了一个铁盒子里,四周冷冰冰的,没有一点声音。铁盒子突然摇晃起来,像地震。他睁开眼,看到护士戴着大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举着一支针筒对着他,像举着一把枪,冷冷地说:10号,叫什么名字?刘建国。刘建国卷着舌头回答。  这几天,刘建国已经把这三个字的普通话读音练得很标准很利索了。他纳闷的是,躺在病床上那么多天了,那些输液的、抽血的、做B超的护士都已
期刊
北海道静卧于日本国最北端,与本州岛隔海相望,从地图上看,仿佛是一片遗世独立的地方。那里的山川河流都有清晰的棱角,每一帧风光都是孤独而静谧。那里有札幌旁若无人的街巷、小樽悄然安详的容颜、函馆平静的港湾与无尽的黑夜,那里有充满童趣浪漫的旭川、深藏物哀之美的洞爷、涌动鄂霍次克流冰的网走,还有温泉之乡的登别、冰雪世界的稚内,以及弥漫着薰衣草色调的富良野美瑛与桃红色的芝樱……我一直以为北海道是属于冬天的,想
期刊
安娜·卡缅斯卡(Anna Kamienska,1920-1986),波兰著名女诗人、作家、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生于克拉斯内斯塔夫,1937年开始在华沙的教师学校接受培训,二战中德军占领期间,她在卢布林地区的地下学校教书。她曾先在卢布林天主教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然后在罗兹大学学习。她从1936年开始写诗,1945年开始发表,1949年因出版诗集《教育》而开始引起公众和评论界的注意。上世纪40年代末成
期刊
有人说,项静是个隐藏至深的小说家。是的,隐藏至深。我所熟知的项静,是活跃在当下文学现场的青年批评家,几年来一直高产量地发布着对各路作家作品的阐释和评论,很多文学研讨会上都会和她相遇。直到最近,某次见面时,项静送给我一本刚刚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集散地》,我才知道,评论之外,这姑娘一直也在写小说。  初识项静,印象就是个“静”字,在人群里,在饭桌上,静静地坐着,静静地对着酒桌上大家的高谈阔论和觥筹交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