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设情境, 体验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发现是科学研究的开始, 它能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 给予学生自主发现、提问的机会, 是叩开探究学习之门的前提。沟通交流, 追求探究学习的研究性。未来的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 探究学习需要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 课堂上合作的对象可以是同学, 也可以是教师。沟通交流, 使得学生有了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 并可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认可; 沟通交流, 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 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 更利于建构更深层次的理解; 而学生个人的发现毕竟是有限的, 合作交流才得以互补。
  关键词:探究性 学习 活动 理解
  探究性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主要通过个体和群体的自主学习活动, 主动掌握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 具有开放性、研究性、过程性等鲜明的特点。探究性学习的引入, 彻底改变教师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的方式和学生被动的“学”的方式, 它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给数学堂教学带来新的光彩, 并带来一系列的思索。
  观看了赵老师《生活中的负数》一课,这节课上得非常有特色,我深有感触。他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是吃透了。在课一开始,让学生记录足球比赛,转学情况、帐目结算三个事例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三组数量,这三个情境的创设是非常精彩的,既把握了知识的本质,又有机地创造了一个问题探究的情境,因为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通过情境创设,可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所以,学生在探究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用数据,单纯记录 ,有的用文字描述,有的加图标和符号 ,有的用小笑脸 ,还有的用“+”“-”号记录,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真的能探究起来,真的有自己的思考和有自己的想法。之后,老师又利用很有价值的资源,把他们按四类进行分类,有序地进行反馈,来引导学生对这些鲜活的素材,进行充分的辨认和讨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究。教师实施点拨和引导之后,两个数量的相反意义,始终凸显在学生眼前,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有意义地数学思考。从这个事实看,非常有数学味,感悟到用一种统一的形式,来区分这些相反意义的量,这样便于我们共同交流。这时,负数的概念就呼之欲出。在解决不断产生的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学生们带着正负数的意义,一直在感悟体验着由具体抽象这种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个体认识,从模糊逐渐地到了清晰,从而感悟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产生这种学习的需求,短短地环节实际上是教师带着学生们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数学课教学,能够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知道其然并其所以然,这样就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实现了对数学的再创造,促进了学生潜能发展。
  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片段时,教学伊始,开门见山地出示例题:1/4+3/8,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后畅所欲言,说说怎样计算?片刻后,学生举手发言了。此时,我进行归类:第一,、将1/4化为2/8,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来进行计算。第二、,把“分数”化成“小数” 来进行计算。第三、,1/4+3/8=1+3/4+8(1+3作分子,4+8作分母)。第四、分母不相同,不会计算。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情况后,进行分层处理,因人而异:第一类学生已经会计算了,就引导深入探究,让他们拿出白纸折一折、画一画,自己搞清楚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第二类学生采用的是特殊方法计算,我出示“2/7+1/3”让他们讨论,用把“分数”化成“小数” 来进行计算,可不可以?学生探究后,明白了這种方法不能普遍适用;第三、四类学生需要引导和帮助,引领他们从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开始,使他们懂得,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让他们完成3/8+2/8后,再将题目变化成“1/4+3/8”,通过学生的前后观察、比较,使他们弄清楚可以通过通分将“异分母”转化成为“同分母”,从而将新知识转化成为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类推。同时也体现了探究学习活动的实用价值。
  探究学习活动的实用价值有以下几点。:
  1、一是探究能够真正地把学生至于这样的一个主体地位上,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下,老师的引导下,他能够主动地参与,自主实践,主动探究,拉扯从而促进了学生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2、二是探究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一个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学渣问题的策略,探究结论的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他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获得了这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当今社会这种能力非常重要。
  3、三是探究性学习,是把探究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比较、思考、猜测、推理和与别人交流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增强这种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学生从中知道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与别人合作。
  4、四是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合作学习中,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你想到的我没想到,你想到这儿,我能想得更深一些,做到智能互补,尤其在组内,能够得到同龄人更多的帮助,可能更贴切,更有效,同学之间的交流,语言是特定的,更容易接受一些。所以运用自主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既符合学生的特点,也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方式,在这种过程中,能增强学生体验,展开方法策略的探究,形成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在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总之,作为教师, 我们也应当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在前进中思考, 在思考中前进”, 每一次反思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对自己而言, 将是一次心灵感悟,更将是下一次自我尝试和飞跃的新起点, 我们要立足新课程, 积极思考, 要“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让我们带着激情在长期的教学中, 实践探究性学习, 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 让课堂动起来, 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和一生发展的基础,可见语文的重要性。可是却经常听到老师间交流,现在的孩子情商高,智商也高,可就是有的孩子语文方面问题多多:抄点生字词吧,不是照着把字抄错就是把词语抄反;背点书吧,别人都背了一个单元了他连一课都背不着;写篇作文吧错字百出,狗屁不通,甚至写都写不出来……读书的习惯就更差了,要么唱读,要么有气无力,要么读望天书……一点语感都没有。这一类孩子有这么多的语
期刊
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班上的一些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为了提高这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第一,利用直观教学、形象化教学,发挥形象思维的艺术感染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事物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
期刊
本学期,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很多的低结构材料,其中一个低结构材料就是泡沫圈。  场景一:  一天, 浩浩和几个小伙伴看着空旷的场地,不知道玩什么游戏才好,无目的的走了一会,随手翻翻材料架,发现了一个圆形的软木垫,握在手里转了两下,嘿!还真像方向盘呢!走,开车去咯!于是,自己搬了一个小椅子,握着方向盘,当起了汽车司机。“滴滴~嘟嘟~~我是小司机,谁要来乘车?”丁丁走过来,很不屑的说,“你这个算什么小汽车
期刊
内容提要:班主任要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变教师权威为尊重学生,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换位思考,与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要我學”转变为“我要学”,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班主任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又影响自己工作的成效。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
期刊
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可以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可以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么,如何让我们语文老师成为学生书海遨游的领航人,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  一、激发兴趣,优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这些科学技术走进教育教学领域也势在必行,本文就移动终端进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困扰以及给学生老师带来什么利益进行分析,旨在寻找一个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方式去接受高新技术。  【关键词】移动终端 信息技术 利弊  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
期刊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
期刊
摘要:开心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心里状态,作为教师能把不开心的课堂状况很快调节成快乐的氛围,可以使教学效果成倍的增加,这对教师课堂控制调节能力是一个大考验,我这回的考验,合格了。  关键词: 好情景 骚乱 骚扰源撤离 表扬 乐呵呵 更难的练习 忘记 开心果 爱生之心 愉快教学 情感共鸣  今天第二节我上四班的地理课,窗外哗啦啦的雨声映衬着我上课的内容《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样的天气环境应该是学习这节内容
期刊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的基础与素材。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占了三分之一,而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实际上是对元素化合物在“性”和“量”上的研究,有机化学实际上是对碳元素的化合物的系统研究。这部分内容虽然知识本身的难度不大,看似简单易学,但知识比较零碎、分散,难于记忆,要掌握好并非易事。而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又不得法,只是停留在知识
期刊
在高考试卷中,选考类文本阅读是学生的重要得分点。虽然阅读难度不大,但学生仍感到比较吃力,原因是学生对文本进行割裂式阅读、片段化阅读,缺乏结构意识、整体意识。所以在复习选考类文本阅读时,让学生培养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意识很有必要,对理解句子含义,确定句、段的作用,把握人物性格和形象,把握主旨和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下面将结合高考题,谈谈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对解答选考类文本阅读题的作用。: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