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化信息时代已经悄然无声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给予我们穿越时空、快捷、智能化的优质服务。随着数字化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年来,大型恶意病毒曾多次出现人们的视野,主要分为软件、攻击、勒索等方面。由于恶意病毒的侵入,使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开放和网络信息方面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方案和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对策,从而避免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中数据丢失或串改等隐患。网络信息安全是一所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文献资源利用过程中首要考虑的一个问题。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管理员需要在大数据数字化时代中,把握好网络舆情及形式,合理制定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各项防控措施,提升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中网络信息安全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
一、高校图书馆中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一)概念分析
数字化技术是通过将传统数据转变为信息数据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和利用。作为一所高校,图书馆为是学子们最大的知识海洋,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营运趋势为传统模式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模式记录、共享文献数据。网络信息给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更多的安全隐患及威胁。主要表现在信息泄露、黑客盗用、软件病毒等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此类现象将给予图书馆数据存储造成直接影响也同时破坏图书馆管理系统中馆藏文献和读者信息数据。所以,网络信息安全是保障图书馆正常运营的最核心工具,也为读者提供服务的重要保障。
(二)影响情况分析
1.软件因素分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是通过系统检索相关读者或书籍数据、或其他相关内容。由于系统自身在开发中设计或部署上或系统自带的插件或其他辅助软件缺失安全性插件的问题出现漏洞,使得黑客将通过漏洞进行恶意侵入并攻击系统。
2.硬件因素分析
硬件设施因素主要表现在服务器、主机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使用期限范围或其他物理环境出现隐患问题。常见问题为设备是否有防火、防静电、防盗用等功能,以及是否在安全的机房环境下存放。高校图书馆针对硬件设备加以管控可以减少隐患的发生。
3.外围因素分析
外文因素除了传统形式下的软、硬件因素外出现的其他安全性隐患,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病毒及图书馆管理上。病毒产生是一段通过计算机编译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或指令,该代码程序可以在用户不经意间驻入用户的操作系统中造成用户数据损失。管理因素主要在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学习深度不够而导致工作中各环节未能考虑周全,使数据信息受到威胁。
二、完善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一)提升软、硬件设备基础建设
软、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将成为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系统的稳定运行既离不开高端硬件设备支撑同时也不能缺少具有防控措施的软件系统的辅助。 首先,做好硬件设备所存放的工作环境符合应有的标准,减少设备所产生的自身因温度或者潮湿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其次,防火墙软件具有优良的网络防护和拦截作用,可根据它安全防控的特性作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拦截工具,以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所以,在软件管理方面应做到所有系统安装对应或通用型防火墙软件,确保系统在运行中遭遇恶性病毒攻击时候能第一拦截并查杀,确保系统软件在安全无隐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再次,软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每周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避免出现主机出现系统卡顿或其他异常情况。最后,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防火墙软件定期升级。网络病毒程序传播具有隐蔽性且破坏力度及大,只有定期更新防火墙等软件的病毒库数据才能够最有效的对病毒程序作出判断,以免出现误判或漏判的情况。基于以上几方面的部署,才能够使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加安全、稳定
(二)提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的安全在高校图书馆设备升级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对于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人为因素所引发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最难控制的,且出现的隐患几率也远超系统自身出现的异常。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树立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控意识,并加大对信息安全方面相关书籍或视频资料的学习,改变对网络信息认识的误区,杜绝侥幸心理的出现。系统管理员应该定期收集国内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例,给所有工作人员及其他学生团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加深馆内服务者对网络信息安全认识与意识。
(三)完善高校图书馆读者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作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控过程中,除了软、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及馆内人员安全意识提升中,也要同时提高来访读者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把控和防护意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可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共知、共享。读者在图书馆内使用网络进行查阅资料的同时,如对网络信息安全把控不当将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其他更大的安全隐患。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引导工作实施
在图书馆进门LED电子屏给出相应的安全提示语,让广大读者到访后快速了解到馆内的相关网络安全要领,提升安全意识;
2.监管工作实施
高校图书馆在传统的引导工作开展后,需要有工作人员或学生团队对读者进行有效的监管及巡查。例如: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内使用主机上时,作为管理人员应及时咨询并巡查读者的网络使用情况,如遇异常需立即妥善处理;
3.定期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活动
高校图书馆网络管理工作人员可根据实事热点定期发布活动公告并组织读者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领会数字化时代下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提升个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把控能力。
三、总结
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也在逐步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把控是需要不断积累、总结、思考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安全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各项管理体系和个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运用好网络技术手段,建立稳定的网络工作环境,从而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更好地发展高校图书馆文献事业。
参考文獻
[1]刘娟.浅析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246.
[2]苏天弘.A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电子测试,2018(14):76-77.
(南昌工学院图书馆 江西 南昌 330108)
关键词: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
一、高校图书馆中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一)概念分析
数字化技术是通过将传统数据转变为信息数据在互联网上实现共享和利用。作为一所高校,图书馆为是学子们最大的知识海洋,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营运趋势为传统模式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模式记录、共享文献数据。网络信息给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更多的安全隐患及威胁。主要表现在信息泄露、黑客盗用、软件病毒等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此类现象将给予图书馆数据存储造成直接影响也同时破坏图书馆管理系统中馆藏文献和读者信息数据。所以,网络信息安全是保障图书馆正常运营的最核心工具,也为读者提供服务的重要保障。
(二)影响情况分析
1.软件因素分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是通过系统检索相关读者或书籍数据、或其他相关内容。由于系统自身在开发中设计或部署上或系统自带的插件或其他辅助软件缺失安全性插件的问题出现漏洞,使得黑客将通过漏洞进行恶意侵入并攻击系统。
2.硬件因素分析
硬件设施因素主要表现在服务器、主机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使用期限范围或其他物理环境出现隐患问题。常见问题为设备是否有防火、防静电、防盗用等功能,以及是否在安全的机房环境下存放。高校图书馆针对硬件设备加以管控可以减少隐患的发生。
3.外围因素分析
外文因素除了传统形式下的软、硬件因素外出现的其他安全性隐患,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病毒及图书馆管理上。病毒产生是一段通过计算机编译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或指令,该代码程序可以在用户不经意间驻入用户的操作系统中造成用户数据损失。管理因素主要在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学习深度不够而导致工作中各环节未能考虑周全,使数据信息受到威胁。
二、完善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一)提升软、硬件设备基础建设
软、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将成为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系统的稳定运行既离不开高端硬件设备支撑同时也不能缺少具有防控措施的软件系统的辅助。 首先,做好硬件设备所存放的工作环境符合应有的标准,减少设备所产生的自身因温度或者潮湿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其次,防火墙软件具有优良的网络防护和拦截作用,可根据它安全防控的特性作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拦截工具,以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所以,在软件管理方面应做到所有系统安装对应或通用型防火墙软件,确保系统在运行中遭遇恶性病毒攻击时候能第一拦截并查杀,确保系统软件在安全无隐患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再次,软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每周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测,避免出现主机出现系统卡顿或其他异常情况。最后,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防火墙软件定期升级。网络病毒程序传播具有隐蔽性且破坏力度及大,只有定期更新防火墙等软件的病毒库数据才能够最有效的对病毒程序作出判断,以免出现误判或漏判的情况。基于以上几方面的部署,才能够使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加安全、稳定
(二)提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的安全在高校图书馆设备升级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对于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人为因素所引发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是最难控制的,且出现的隐患几率也远超系统自身出现的异常。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树立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控意识,并加大对信息安全方面相关书籍或视频资料的学习,改变对网络信息认识的误区,杜绝侥幸心理的出现。系统管理员应该定期收集国内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例,给所有工作人员及其他学生团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加深馆内服务者对网络信息安全认识与意识。
(三)完善高校图书馆读者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作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控过程中,除了软、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及馆内人员安全意识提升中,也要同时提高来访读者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把控和防护意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可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共知、共享。读者在图书馆内使用网络进行查阅资料的同时,如对网络信息安全把控不当将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其他更大的安全隐患。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引导工作实施
在图书馆进门LED电子屏给出相应的安全提示语,让广大读者到访后快速了解到馆内的相关网络安全要领,提升安全意识;
2.监管工作实施
高校图书馆在传统的引导工作开展后,需要有工作人员或学生团队对读者进行有效的监管及巡查。例如: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内使用主机上时,作为管理人员应及时咨询并巡查读者的网络使用情况,如遇异常需立即妥善处理;
3.定期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活动
高校图书馆网络管理工作人员可根据实事热点定期发布活动公告并组织读者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领会数字化时代下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提升个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把控能力。
三、总结
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也在逐步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把控是需要不断积累、总结、思考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安全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各项管理体系和个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运用好网络技术手段,建立稳定的网络工作环境,从而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更好地发展高校图书馆文献事业。
参考文獻
[1]刘娟.浅析高校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246.
[2]苏天弘.A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电子测试,2018(14):76-77.
(南昌工学院图书馆 江西 南昌 3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