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5-0154-01
一、学困生的含义
所谓的“学困生”就是“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哪一个学校里都有存在,虽然他们只是极少数,但要转化他们使之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细致、耐心的工作。
二、學困生的类型
根据学困生的定义,学困生可分为“学习型”学困生、“思想品德”型学困生和“双差生”三大类。
1.学习型学困生包括:①智力不良型;②学习不得法型;③外因致差型;④自制力不足型。
2.思想品德型学困生包括:①生性好动型;②逆反心理型;③娇生惯养型;④破坏攻击型。
3.双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差的学生。
三、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学习压力大,教师只关心学习成绩不注意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尽管现在提倡抓素质教育,给学生减压减负,但目前很多学校实际上仍然在搞应试教育,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学生面临的仍然是周考、月考、期中、期末、升学考试等,真是苦不堪言。相应的,学校也仍然直接以教学成绩来考核教师,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自然是教师的光辉难以惠泽到的地方。学习上失去了自信,又缺乏教师及时与他们沟通,使他们越来越感到在学校的压力,进而产生逃避的思想。
2.心理压抑,家长责任心差。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在同学、老师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心理压抑,而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置若罔闻,更有甚者,有些家长由于两口子赌气或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拿孩子出气。学生有苦难言,连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也没有。久而久之,便自我封闭,进而自暴自弃。而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不是疏导,而是拳脚相加,甚至有的家长把责任全推给学校。
“问题学生”的产生,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社会环境影响。现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尤其念书的学生,对网络游戏既陌生又好奇,加上他们正处于第二个“断乳期”末期,善于模仿,自制力又差,很容易上网成瘾。上网玩游戏对中学生影响最大,几乎每个学期开学都有学生因上网而逃学的事件发生,并由此而引起学生偷窃、说谎等一系列问题。
四、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找“亮点”,多鼓励,因势利导。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困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一旦发现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题大做”,公开表扬,不时地夸奖,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用鼓励扬起他们人生的风帆。
2.多关心,不歧视,培养自信。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诚期望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造成戏剧性的教育后果。这句话概括了情感因素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捧出一颗爱心”,对学困生真诚关心,热情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不挖苦,真诚地跟他们交朋友,用博大的爱心,激起他们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3.因势利导,各个击破。有些学困生,任性、野蛮,而且在班上或学校有固定的同伙。对这些学生,不能吃“大锅饭”,也不能跟他们正面交锋,而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将其逐个“吃掉”。
4.抓反复,反复抓,坚定信念。由于学困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使得他们的进步总要经过一个“醒悟———转变———反复———稳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教育者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抓反复,要求教育者能够敏锐地预见学困生反复的时间,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帮助他们走出低谷。既要允许其反复,又要鼓励其进步。反复抓,要求教育者在学困生有进步时不能陶醉,在他们生旧病复发时不要灰心丧气,要坚定信心,抓住他们的悔过心理,继续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不断地激励鼓舞他们。
5.宽严相济,批评有度。对学困生的错误行为和缺点,要多宽容,但也不能纵容,仍要严格要求,对学困生的不良品行习惯,该批评还是要批评,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爱,但批评要注意批评方式。
一是避免不当的教育方式。批评不当容易使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产生逆反心理,最坏的一种批评方式就是“挖苦式”,诸如“你什么本事都没有”“这么简单的内容你都不会”之类。另一种不当的批评方式是每日反复唠叨同一件事。
二是批评不要算总账,要就事论事,点到为止,切忌无限制地上纲上线。
三是批评要有度,注意分寸,避免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必要时给学生台阶下,不要让学生过于难堪,不要得理不饶人。
四要注意批评的时间、地点、场合。尽量做到不公开批评,无意做错事不批评,做错题或回答错了问题不批评,当着家长的面不批评。
学困生的转化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配合,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三方携手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教育环境。
一、学困生的含义
所谓的“学困生”就是“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哪一个学校里都有存在,虽然他们只是极少数,但要转化他们使之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细致、耐心的工作。
二、學困生的类型
根据学困生的定义,学困生可分为“学习型”学困生、“思想品德”型学困生和“双差生”三大类。
1.学习型学困生包括:①智力不良型;②学习不得法型;③外因致差型;④自制力不足型。
2.思想品德型学困生包括:①生性好动型;②逆反心理型;③娇生惯养型;④破坏攻击型。
3.双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差的学生。
三、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学习压力大,教师只关心学习成绩不注意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尽管现在提倡抓素质教育,给学生减压减负,但目前很多学校实际上仍然在搞应试教育,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学生面临的仍然是周考、月考、期中、期末、升学考试等,真是苦不堪言。相应的,学校也仍然直接以教学成绩来考核教师,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自然是教师的光辉难以惠泽到的地方。学习上失去了自信,又缺乏教师及时与他们沟通,使他们越来越感到在学校的压力,进而产生逃避的思想。
2.心理压抑,家长责任心差。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在同学、老师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心理压抑,而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置若罔闻,更有甚者,有些家长由于两口子赌气或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拿孩子出气。学生有苦难言,连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也没有。久而久之,便自我封闭,进而自暴自弃。而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不是疏导,而是拳脚相加,甚至有的家长把责任全推给学校。
“问题学生”的产生,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社会环境影响。现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尤其念书的学生,对网络游戏既陌生又好奇,加上他们正处于第二个“断乳期”末期,善于模仿,自制力又差,很容易上网成瘾。上网玩游戏对中学生影响最大,几乎每个学期开学都有学生因上网而逃学的事件发生,并由此而引起学生偷窃、说谎等一系列问题。
四、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找“亮点”,多鼓励,因势利导。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困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一旦发现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题大做”,公开表扬,不时地夸奖,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用鼓励扬起他们人生的风帆。
2.多关心,不歧视,培养自信。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诚期望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造成戏剧性的教育后果。这句话概括了情感因素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捧出一颗爱心”,对学困生真诚关心,热情爱护,尊重学生,不歧视,不挖苦,真诚地跟他们交朋友,用博大的爱心,激起他们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3.因势利导,各个击破。有些学困生,任性、野蛮,而且在班上或学校有固定的同伙。对这些学生,不能吃“大锅饭”,也不能跟他们正面交锋,而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将其逐个“吃掉”。
4.抓反复,反复抓,坚定信念。由于学困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使得他们的进步总要经过一个“醒悟———转变———反复———稳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教育者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抓反复,要求教育者能够敏锐地预见学困生反复的时间,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帮助他们走出低谷。既要允许其反复,又要鼓励其进步。反复抓,要求教育者在学困生有进步时不能陶醉,在他们生旧病复发时不要灰心丧气,要坚定信心,抓住他们的悔过心理,继续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不断地激励鼓舞他们。
5.宽严相济,批评有度。对学困生的错误行为和缺点,要多宽容,但也不能纵容,仍要严格要求,对学困生的不良品行习惯,该批评还是要批评,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爱,但批评要注意批评方式。
一是避免不当的教育方式。批评不当容易使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产生逆反心理,最坏的一种批评方式就是“挖苦式”,诸如“你什么本事都没有”“这么简单的内容你都不会”之类。另一种不当的批评方式是每日反复唠叨同一件事。
二是批评不要算总账,要就事论事,点到为止,切忌无限制地上纲上线。
三是批评要有度,注意分寸,避免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必要时给学生台阶下,不要让学生过于难堪,不要得理不饶人。
四要注意批评的时间、地点、场合。尽量做到不公开批评,无意做错事不批评,做错题或回答错了问题不批评,当着家长的面不批评。
学困生的转化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配合,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三方携手才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