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明日报》1月22日发表的《孩子,你不该走——从呼市一位初一学生轻生看家长学校社会的教育观念误区》,报道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中学14岁的初一学生强强(化名)背着书包从11楼跳下身亡的故事。据警方推测,轻生的原因是他期末考试排名从全年级的290多名落到了600多名,不堪忍受压力所致。
这是一桩惨痛的悲剧。更为惨痛的是:对这样的悲剧,人们多少已经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因为悲剧在重复之后,冲击力会被逐渐消解。感谢光明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报道,重新敲击人们的心灵,并引导开展深入的讨论。
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青少年心理问题调查》的结果显示:12.1%的受访学生表示曾考虑过自杀,2.2%的学生曾采取措施试图自杀。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中,24.4%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压力过大。2008年—2010年间,仅深圳就有16名中小学生自杀。这样惊人的数据,怎能不让人痛惜。本来,花季应该充满阳光和歌声,那应该是满怀梦想、憧憬未来的青葱岁月。是怎样的压力,让孩子们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家庭 穿过“虎妈狼爸”的喧嚣,鼓励孩子独特成才
显然,压力首先来自于他们的父母,来自于所谓最爱他们的亲人。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或把成功狭隘定义为考分,或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这样的父母,高举着“爱”的旗帜,落实着“害”的举措,根本没有把孩子看作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人。
当成长的空间被压力填满,被遏制的生命就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等到父母惊觉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哪怕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时,往往悲剧已经发生。正如强强妈所说,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绝不会逼着孩子学习,绝不会让孩子非上“名校”不可,绝不会再抢走孩子的周末……
所以,为孩子们的成长留出足够空间,首先要从家庭做起。教育是辩证的科学,在这个语不惊人誓不休、只求偏颇惹眼球的年代,我们的父母应该学会穿过“虎妈狼爸”的喧嚣,学一点基本而正确的教育理念:一方面,父母要放弃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值,尤其是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另一方面,父母要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挖掘生命的潜能,鼓励孩子自信大胆、坚定地走自己独特的成人、成才之路。父母应该坚信,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有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存在的理由,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成长为真正独一无二的自己。当孩子成为他自己,潜能必将得到发挥,孩子必将感到幸福,这时,成功就只是幸福的一个副产品。
同时,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父母应该更关注孩子的心灵和人格成长。现在,许多家庭教育是一俊遮百丑。只要考试分数好,父母就百般宠爱,给予各种奖励,甚至“教育”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其他的孩子。如果分数不理想,其他方面取得再优异的成绩,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受到惩罚。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只关注自己,甚至渐渐地会对家人都不关注。厚德方可载物,这样的孩子,就算考分再高,无疑也走不远。
学校 让知识与生活、生命共鸣,好教育不惧考试
其次,压力当然也来自于学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理想。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考试才是真功夫,分数才是硬道理”,成为学校信奉的教育哲学。在一所学校的教室,甚至写着“人生总要长眠,何必今日多睡”的“励志”语录。有人说,现在学校被“绑架”了,绑绳就是“升学率”。但是,这样的学校又绑架着谁呢?学生。这样的教育已经畸形,过于重视知识的掌握,人性的温暖在哪里?这样的教育试图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为每个人塑形,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人,最后培养成怎样的人?这样的教育用分数、用考试,用升学率、就业率等冷冰冰的单向度指标衡量,学生的个性、创造性从哪里得以成长、发挥?这样的教育用简单的分数排名代替多元的评价,逼着孩子做没完没了的作业,强迫孩子没日没夜机械重复练习,孩子的心灵如何得以丰盈?这些无疑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却打着教育的旗号,堂而皇之反复上演。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呼唤中国“好教育”的论坛。我认为,好教育首先应该让孩子有身体心灵成长的空间,与大自然亲近的时间,与社会接触的时机,应该让知识与生活、生命真正共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场所,如果学校只关心分数、成绩,而对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不闻不问,这样的学校是没有出息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走不远的。他形象地说,在这样的学校,教师的一座讲台有时会变成一堵高墙石壁,教师在墙壁后面向他的学生“敌人”发动进攻。但更多的情况则是讲台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真正的学校,一定是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远胜过关注分数的学校。与此同时,我坚信,好的教育不惧怕考试。越是能够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越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越高,成绩就越好,这已经是被反复证明的事实。
因此,为孩子们的学业成长、心灵成长留出足够空间,也要从学校做起。许多学校的校长诉苦,认为学校的空间很小,“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考试不改,教育难兴”。我一直认为,哪怕戴着“镣铐”,也可以跳出精彩的“镣铐舞”。关起学校的大门,校长就是国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勉力为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空间,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政府 教育是慢艺术,不可能“立竿见影”
最后,压力来自社会,来自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许多地方,政府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像抓GDP一样抓分数,用简单的分数、升学率甚至高考状元等指标来评价学校。社会和媒体也一哄而上,只知用这些指标衡量学校的品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教学成绩不可能像搞“政绩工程”那样“立竿见影”。而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无论评价学校还是学生,都应该看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多大的进步,而不是简单看他们的绝对分数。
所以,各级政府也应该积极行动,努力为学校松绑,从而帮学生减负。应当有效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管理学校,自觉适应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变,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分数,甚至于搞唯分数论,单纯以分数评判办学质量和效益。
教育的警钟,因孩子们的生命而鸣。这一再鸣响的警钟,是在告诫我们:认真反思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步履还不够快,步伐还不够大,现在,正是刻不容缓的关口。(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永新)
· 文章原载于《光明日报》
这是一桩惨痛的悲剧。更为惨痛的是:对这样的悲剧,人们多少已经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因为悲剧在重复之后,冲击力会被逐渐消解。感谢光明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报道,重新敲击人们的心灵,并引导开展深入的讨论。
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青少年心理问题调查》的结果显示:12.1%的受访学生表示曾考虑过自杀,2.2%的学生曾采取措施试图自杀。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中,24.4%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压力过大。2008年—2010年间,仅深圳就有16名中小学生自杀。这样惊人的数据,怎能不让人痛惜。本来,花季应该充满阳光和歌声,那应该是满怀梦想、憧憬未来的青葱岁月。是怎样的压力,让孩子们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家庭 穿过“虎妈狼爸”的喧嚣,鼓励孩子独特成才
显然,压力首先来自于他们的父母,来自于所谓最爱他们的亲人。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或把成功狭隘定义为考分,或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这样的父母,高举着“爱”的旗帜,落实着“害”的举措,根本没有把孩子看作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人。
当成长的空间被压力填满,被遏制的生命就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等到父母惊觉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哪怕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时,往往悲剧已经发生。正如强强妈所说,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绝不会逼着孩子学习,绝不会让孩子非上“名校”不可,绝不会再抢走孩子的周末……
所以,为孩子们的成长留出足够空间,首先要从家庭做起。教育是辩证的科学,在这个语不惊人誓不休、只求偏颇惹眼球的年代,我们的父母应该学会穿过“虎妈狼爸”的喧嚣,学一点基本而正确的教育理念:一方面,父母要放弃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值,尤其是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另一方面,父母要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挖掘生命的潜能,鼓励孩子自信大胆、坚定地走自己独特的成人、成才之路。父母应该坚信,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有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存在的理由,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成长为真正独一无二的自己。当孩子成为他自己,潜能必将得到发挥,孩子必将感到幸福,这时,成功就只是幸福的一个副产品。
同时,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父母应该更关注孩子的心灵和人格成长。现在,许多家庭教育是一俊遮百丑。只要考试分数好,父母就百般宠爱,给予各种奖励,甚至“教育”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其他的孩子。如果分数不理想,其他方面取得再优异的成绩,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受到惩罚。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只关注自己,甚至渐渐地会对家人都不关注。厚德方可载物,这样的孩子,就算考分再高,无疑也走不远。
学校 让知识与生活、生命共鸣,好教育不惧考试
其次,压力当然也来自于学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理想。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考试才是真功夫,分数才是硬道理”,成为学校信奉的教育哲学。在一所学校的教室,甚至写着“人生总要长眠,何必今日多睡”的“励志”语录。有人说,现在学校被“绑架”了,绑绳就是“升学率”。但是,这样的学校又绑架着谁呢?学生。这样的教育已经畸形,过于重视知识的掌握,人性的温暖在哪里?这样的教育试图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为每个人塑形,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人,最后培养成怎样的人?这样的教育用分数、用考试,用升学率、就业率等冷冰冰的单向度指标衡量,学生的个性、创造性从哪里得以成长、发挥?这样的教育用简单的分数排名代替多元的评价,逼着孩子做没完没了的作业,强迫孩子没日没夜机械重复练习,孩子的心灵如何得以丰盈?这些无疑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却打着教育的旗号,堂而皇之反复上演。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呼唤中国“好教育”的论坛。我认为,好教育首先应该让孩子有身体心灵成长的空间,与大自然亲近的时间,与社会接触的时机,应该让知识与生活、生命真正共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是儿童精神成长的场所,如果学校只关心分数、成绩,而对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不闻不问,这样的学校是没有出息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走不远的。他形象地说,在这样的学校,教师的一座讲台有时会变成一堵高墙石壁,教师在墙壁后面向他的学生“敌人”发动进攻。但更多的情况则是讲台变成被包围的堡垒,“敌人”围攻它,而躲藏在里面的“指挥官”则感到手足无措。真正的学校,一定是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远胜过关注分数的学校。与此同时,我坚信,好的教育不惧怕考试。越是能够尊重教育的内在规律,越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越高,成绩就越好,这已经是被反复证明的事实。
因此,为孩子们的学业成长、心灵成长留出足够空间,也要从学校做起。许多学校的校长诉苦,认为学校的空间很小,“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考试不改,教育难兴”。我一直认为,哪怕戴着“镣铐”,也可以跳出精彩的“镣铐舞”。关起学校的大门,校长就是国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勉力为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空间,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政府 教育是慢艺术,不可能“立竿见影”
最后,压力来自社会,来自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许多地方,政府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像抓GDP一样抓分数,用简单的分数、升学率甚至高考状元等指标来评价学校。社会和媒体也一哄而上,只知用这些指标衡量学校的品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教学成绩不可能像搞“政绩工程”那样“立竿见影”。而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无论评价学校还是学生,都应该看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多大的进步,而不是简单看他们的绝对分数。
所以,各级政府也应该积极行动,努力为学校松绑,从而帮学生减负。应当有效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管理学校,自觉适应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的转变,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分数,甚至于搞唯分数论,单纯以分数评判办学质量和效益。
教育的警钟,因孩子们的生命而鸣。这一再鸣响的警钟,是在告诫我们:认真反思和改进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步履还不够快,步伐还不够大,现在,正是刻不容缓的关口。(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永新)
· 文章原载于《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