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生活要有规律,胸襟要宽大,碰到许多困难,胸襟宽大就无所谓。
——《周有光百岁口述》
在家休产假期间,读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周有光百岁口述》,在老人平和的娓娓道来之中,体会到的也是一种人生的宁静与平和。
周有光的曾祖父在太平天国之前就开始创办实业,到了周有光小时候,家境已经大不如前了。
周有光考取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时,家里出不起学费,曾经想要放弃,最后是姐姐的同学家出了这笔钱,周有光才得以入学。
大学毕业之后的周有光一直从事经济工作,直到1955年才改行研究语言学,那一年他刚好50岁,从此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家,但老人谦虚地说,我在空白区里做工作,很容易见效。
叶圣陶曾经说过:(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由于张允和和周有光的妹妹是同学,所以经常到周有光家里玩,这样他们就认识了。到了放假的时候,两家的兄弟姐妹常常在一起出游,苏州周边的虎丘、东山等,都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周有光回忆说,从认识到结婚的八年期间,他和张允和的恋爱是慢慢的、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激烈的过程。他说,我们的恋爱,不是像现在“冲击式”的恋爱,我们是“流水式”的恋爱,不是大风大浪式的恋爱。
张允和是中国第一批女子进大学的,后来曾随周有光一起留学日本、美国。结婚前,周有光写信给张允和,说自己很穷,恐怕不能给她幸福。张允和写了一封长达十多页的回信,说女人要独立,幸福是自己求得的,女人不要依靠男人。结婚后,张允和在学校教书。她曾经应报纸的约稿,写过一篇流传颇广的文章——《女人不是花》,阐述的也是这个理念。
结婚后他们的生活经历许多的变化,平静富足的生活享受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也经历过。抗战时他们一家住在重庆,有一次周有光从外面回来,家里被炸得一点痕迹也没有了,只剩下一双下雨时穿的橡皮靴子,别的东西都烂了。那时候生活每天都有被毁灭的可能,他们的小女儿在这期间生病死去,儿子被流弹打中腹部,也差一点丢了性命。
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他们去了美国,周有光在美国的信托银行工作,有很好的待遇,但是,他每天一下班就去纽约市中心的公共图书馆读书。久而久之,那里的工作人员看他每天都去,而且那么认真,就主动给了他一个研究室。周末的时候,他到大学里听课,利用业余时间充分读书学习,张允和则在伊利诺斯大学读英国文学,是一段幸福相伴的时光。
解放后回上海工作的周有光挣三份工资,那时他们的生活比较富裕。1955年,周有光到北京来开文字改革会议。开完会应领导的要求留在北京,在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放开经济工作,开始搞语言研究,从此三份工资变成一份;张允和则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后来上海开始“反右”,已经不做经济工作的周有光算是逃过了一个大劫难。
在北京时,别人忙着搞运动,周有光则埋头读书。当时他们全家住在沙滩,离北海、故宫很近,他常常花五分钱到故宫,在里边写文章,那里环境好,空气又好。1969年周有光被下放到宁夏,张允和则一个人带着孙女在北京生活,没有收入,就靠借亲戚的钱过日子。等他们全家团聚时,回到自己的家,房子里住的都是不认识的人。老人回忆说,经历过抗战时那样的死里逃生,解放后的“文化大革命”无所谓了。家里的财产无所谓,这样的思想对他们大有帮助,生活苦一点也无所谓。他们每天在家里读书搞研究,专心做自己的事。那时候的造反派讽刺他们说:“专家专家,专门在家”。老人说,人生是很难按照计划进行的,因为历史的浪潮会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而且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的本事没有历史大。
相伴七十多年来,亲戚们常常向他们的保姆询问两夫妇是否吵架,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老人说,其实我们也是有吵架的,不过我们吵架从来不会高声谩骂,更不会让保姆听到的,也不会一闹闹几个小时的,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在北京的生活稳定之后,一直到张允和去世,他们每天上午十点左右喝茶,有时也喝咖啡,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又是午茶时间,老两口“举杯齐眉”,是互相尊重的一点表达,也是充分享受生活乐趣的一种方式。
张允和对昆曲感兴趣,周有光则喜欢西洋音乐,但是结了婚,“她听中国音乐我去参加,我听西洋音乐她去参加”,夫妻两个互相影响。许多人问他们的长寿之道,他们觉得并没有什么秘诀,可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生气,是他们生活中的原则。因为一位哲学家曾经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他们的一生,经历战乱、大的社会变革,能够有如此稳定和长久幸福的婚姻,是非常不容易的。
——《周有光百岁口述》
在家休产假期间,读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周有光百岁口述》,在老人平和的娓娓道来之中,体会到的也是一种人生的宁静与平和。
周有光的曾祖父在太平天国之前就开始创办实业,到了周有光小时候,家境已经大不如前了。
周有光考取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时,家里出不起学费,曾经想要放弃,最后是姐姐的同学家出了这笔钱,周有光才得以入学。
大学毕业之后的周有光一直从事经济工作,直到1955年才改行研究语言学,那一年他刚好50岁,从此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家,但老人谦虚地说,我在空白区里做工作,很容易见效。
叶圣陶曾经说过:(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由于张允和和周有光的妹妹是同学,所以经常到周有光家里玩,这样他们就认识了。到了放假的时候,两家的兄弟姐妹常常在一起出游,苏州周边的虎丘、东山等,都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周有光回忆说,从认识到结婚的八年期间,他和张允和的恋爱是慢慢的、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激烈的过程。他说,我们的恋爱,不是像现在“冲击式”的恋爱,我们是“流水式”的恋爱,不是大风大浪式的恋爱。
张允和是中国第一批女子进大学的,后来曾随周有光一起留学日本、美国。结婚前,周有光写信给张允和,说自己很穷,恐怕不能给她幸福。张允和写了一封长达十多页的回信,说女人要独立,幸福是自己求得的,女人不要依靠男人。结婚后,张允和在学校教书。她曾经应报纸的约稿,写过一篇流传颇广的文章——《女人不是花》,阐述的也是这个理念。
结婚后他们的生活经历许多的变化,平静富足的生活享受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也经历过。抗战时他们一家住在重庆,有一次周有光从外面回来,家里被炸得一点痕迹也没有了,只剩下一双下雨时穿的橡皮靴子,别的东西都烂了。那时候生活每天都有被毁灭的可能,他们的小女儿在这期间生病死去,儿子被流弹打中腹部,也差一点丢了性命。
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他们去了美国,周有光在美国的信托银行工作,有很好的待遇,但是,他每天一下班就去纽约市中心的公共图书馆读书。久而久之,那里的工作人员看他每天都去,而且那么认真,就主动给了他一个研究室。周末的时候,他到大学里听课,利用业余时间充分读书学习,张允和则在伊利诺斯大学读英国文学,是一段幸福相伴的时光。
解放后回上海工作的周有光挣三份工资,那时他们的生活比较富裕。1955年,周有光到北京来开文字改革会议。开完会应领导的要求留在北京,在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放开经济工作,开始搞语言研究,从此三份工资变成一份;张允和则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后来上海开始“反右”,已经不做经济工作的周有光算是逃过了一个大劫难。
在北京时,别人忙着搞运动,周有光则埋头读书。当时他们全家住在沙滩,离北海、故宫很近,他常常花五分钱到故宫,在里边写文章,那里环境好,空气又好。1969年周有光被下放到宁夏,张允和则一个人带着孙女在北京生活,没有收入,就靠借亲戚的钱过日子。等他们全家团聚时,回到自己的家,房子里住的都是不认识的人。老人回忆说,经历过抗战时那样的死里逃生,解放后的“文化大革命”无所谓了。家里的财产无所谓,这样的思想对他们大有帮助,生活苦一点也无所谓。他们每天在家里读书搞研究,专心做自己的事。那时候的造反派讽刺他们说:“专家专家,专门在家”。老人说,人生是很难按照计划进行的,因为历史的浪潮会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而且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的本事没有历史大。
相伴七十多年来,亲戚们常常向他们的保姆询问两夫妇是否吵架,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老人说,其实我们也是有吵架的,不过我们吵架从来不会高声谩骂,更不会让保姆听到的,也不会一闹闹几个小时的,一般是三两句话就吵完了。在北京的生活稳定之后,一直到张允和去世,他们每天上午十点左右喝茶,有时也喝咖啡,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又是午茶时间,老两口“举杯齐眉”,是互相尊重的一点表达,也是充分享受生活乐趣的一种方式。
张允和对昆曲感兴趣,周有光则喜欢西洋音乐,但是结了婚,“她听中国音乐我去参加,我听西洋音乐她去参加”,夫妻两个互相影响。许多人问他们的长寿之道,他们觉得并没有什么秘诀,可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生气,是他们生活中的原则。因为一位哲学家曾经说: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他们的一生,经历战乱、大的社会变革,能够有如此稳定和长久幸福的婚姻,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