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自主探究式学习。历史地图教学在课堂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课堂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当前新课改环境之下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新课改 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是由人类与时间、空间共同组成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人类创造的活动脱离不了具体的环境,可以说地图通过具象的符号展现了人类自然和社会动态变化的痕迹,是对历史进程最直观的表现。因此,理解人类生存繁衍的大地,对于探究人类的历史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环境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地图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地图概括而言是对地球表面物象和分布的说明,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式通过符号性的概括和取舍地球的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展现地球上的平面图形。历史地图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中各种活动的演示,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地理环境和活动状态。历史地图的种类众多,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划分为政治形势图、战争形势图、水利工程图、经济发展图、交通路线图等;根据不同的史事可以划分为综合性历史地图、局部性历史地图和专题性历史地图;根据不同的教学性质可以划分为鸟瞰图、全图和运用多媒体烘托制图等。
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中学历史新课改中运用历史地图,能够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目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而且历史地图简练的语言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关键字更容易领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交叉学科的认知理念。《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历史内容表现出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要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其实,学生对交叉学科的进一步认知反映了时代变化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历史地图中包括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比如历史地图中地名的古今读音、古代地势和气候的变化等,这些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主要表现及存在问题
尽管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有良好的积极意义,但是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原因,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还存在严重问题。
第一,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相关历史地图教材投入不够。由于目前高考考试制度对历史学科不重视,比如广东省在高考试卷中合并政治、历史、地理试卷,这样导致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更加不重视历史学科中有关历史地图的学习。有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历史学科或者由班主任兼任等,这些都会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导致对历史学科资金投入不够,在订阅一些历史挂图、历史地图册等教学用品时甚至会出现订阅盗版、印刷错误的历史地图集,从而影响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在历史地圖应用上不能够用多媒体对其进行辅助,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地图的兴趣。
第二,教师教学积极性低,历史地图应用不够。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一些教师仍然向学生“灌输式”地普及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历史;二是教师在应用历史地图方面积极性不够,历史教师并没有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揣测学生的心理特征,即便利用历史地图,也是敷衍了事,并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其对历史地图深刻了解,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三是极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自身素质很低下,根本不具有应用历史版画、历史版图的能力,由此影响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知,从而影响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
第三,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学习,学习历史不积极。一是学生由于升学的因素,学习压力过大,历史学科在高考中比例不大,学生自然对其不重视;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形成了机械接受历史知识的程式,注意力很难吸引到历史地图上;三是学生受到社会上“历史无用论”的思维影响,即便有些学生喜欢研究历史,对历史地图兴趣很浓厚,但家长和教师会认为其“不务正业”,由此导致学生只能被迫放弃有关历史地图的学习。
三、新课改环境下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策略分析
新课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教学,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历史地图在新课改环境下的运用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学校角度而言,优秀的教学资源和计算机多媒体软件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激发学生兴趣。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各个学校已经成为现实,建议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相关资源予以展示,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暂时没有配备多媒体的学校,希望学校能够克服实际困难,加大投资力度,订购一些与历史课堂相关的地图、图册、挂图。或者采取与其他兄弟学校进行合作的方式,取长补短。
第二,从教师角度而言,在新课改环境之下,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学生为本”,将研究式学习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组织者转变。在历史地图教学方面,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时刻将历史地图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理解能力,并充分利用地理、政治等学科加强学生对于历史地图的掌握。
第三,从学生角度而言。历史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识别、理解、利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并能够从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1]。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阅读历史地图,了解图例的基本含义,培养看图先读图例的良好习惯,并将所学知识与历史地图进行良好应用,形成科学的时空概念。除此之外,学生应该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历史地图分析能力,做到以图学史、以史读图。
笔者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历史教师应该主动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地图素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学生应主动学习历史地图,养成读图、绘图的良好学习习惯。笔者认为,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历史地图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之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新课改 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
历史是由人类与时间、空间共同组成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人类创造的活动脱离不了具体的环境,可以说地图通过具象的符号展现了人类自然和社会动态变化的痕迹,是对历史进程最直观的表现。因此,理解人类生存繁衍的大地,对于探究人类的历史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环境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地图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地图概括而言是对地球表面物象和分布的说明,是按照特定的数学方式通过符号性的概括和取舍地球的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展现地球上的平面图形。历史地图是对人类历史进程中各种活动的演示,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地理环境和活动状态。历史地图的种类众多,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划分为政治形势图、战争形势图、水利工程图、经济发展图、交通路线图等;根据不同的史事可以划分为综合性历史地图、局部性历史地图和专题性历史地图;根据不同的教学性质可以划分为鸟瞰图、全图和运用多媒体烘托制图等。
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中学历史新课改中运用历史地图,能够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目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而且历史地图简练的语言也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关键字更容易领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交叉学科的认知理念。《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历史内容表现出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要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其实,学生对交叉学科的进一步认知反映了时代变化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历史地图中包括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比如历史地图中地名的古今读音、古代地势和气候的变化等,这些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的主要表现及存在问题
尽管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有良好的积极意义,但是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原因,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用还存在严重问题。
第一,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相关历史地图教材投入不够。由于目前高考考试制度对历史学科不重视,比如广东省在高考试卷中合并政治、历史、地理试卷,这样导致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更加不重视历史学科中有关历史地图的学习。有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历史学科或者由班主任兼任等,这些都会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导致对历史学科资金投入不够,在订阅一些历史挂图、历史地图册等教学用品时甚至会出现订阅盗版、印刷错误的历史地图集,从而影响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在历史地圖应用上不能够用多媒体对其进行辅助,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地图的兴趣。
第二,教师教学积极性低,历史地图应用不够。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一些教师仍然向学生“灌输式”地普及历史知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历史;二是教师在应用历史地图方面积极性不够,历史教师并没有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揣测学生的心理特征,即便利用历史地图,也是敷衍了事,并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其对历史地图深刻了解,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三是极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自身素质很低下,根本不具有应用历史版画、历史版图的能力,由此影响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知,从而影响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
第三,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学习,学习历史不积极。一是学生由于升学的因素,学习压力过大,历史学科在高考中比例不大,学生自然对其不重视;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形成了机械接受历史知识的程式,注意力很难吸引到历史地图上;三是学生受到社会上“历史无用论”的思维影响,即便有些学生喜欢研究历史,对历史地图兴趣很浓厚,但家长和教师会认为其“不务正业”,由此导致学生只能被迫放弃有关历史地图的学习。
三、新课改环境下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策略分析
新课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教学,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历史地图在新课改环境下的运用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学校角度而言,优秀的教学资源和计算机多媒体软件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激发学生兴趣。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各个学校已经成为现实,建议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相关资源予以展示,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暂时没有配备多媒体的学校,希望学校能够克服实际困难,加大投资力度,订购一些与历史课堂相关的地图、图册、挂图。或者采取与其他兄弟学校进行合作的方式,取长补短。
第二,从教师角度而言,在新课改环境之下,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学生为本”,将研究式学习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组织者转变。在历史地图教学方面,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时刻将历史地图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理解能力,并充分利用地理、政治等学科加强学生对于历史地图的掌握。
第三,从学生角度而言。历史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识别、理解、利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并能够从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1]。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阅读历史地图,了解图例的基本含义,培养看图先读图例的良好习惯,并将所学知识与历史地图进行良好应用,形成科学的时空概念。除此之外,学生应该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历史地图分析能力,做到以图学史、以史读图。
笔者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前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历史教师应该主动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地图素养,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学生应主动学习历史地图,养成读图、绘图的良好学习习惯。笔者认为,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历史地图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之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