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可避免致盲的眼病。依据致盲性眼病和遗传性眼病普查结果,国内先天性白内障的群体患病率为O.5‰,其中以双眼患病居多。5~20%的儿童盲由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所致。先天性白内障主要发生在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该时期的形觉剥夺不仅可以造成患儿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如弱视、立体视觉受损、色觉受损等,严重者还可引起眼球震颤。晶状体混浊的位置和致密程度是影响视功能预后的主要因素。明确不同致密程度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以及术后视功能重建相关因素,对患儿视功能的恢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双眼视功能受到损害的先天性白内障儿童,其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仍倾向于手术方面。围内文献未能对致密性及非致密性先天性白内障分开来研究,国内外均未见到生存质量在儿童眼科中应用的相关报道。因此,本课题主要进行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系统研究双眼致密性和非致密性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视功能,明确两类患儿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术后治疗和视功能预后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制订和评价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生存质量量表,并初步评估目前国内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评价双眼致密性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视功能情况。 资料和方法: 对1992年6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行I期白内障摘除、Ⅱ期IOL植入术的18例双眼致密性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全白内障16例,核性2例。男性12例,女性6例,随访年龄为4.5岁~15岁(平均8.8±3.1岁)。记录患者的术前情况,包括可能发病原因、发现原因、发现时间、晶状体混浊的范围和致密程度、手术年龄、眼部合并症及全身情况。术后检查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色觉以及立体视觉。随访时间为48月~167月(平均100.3±34.5月)。 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儿术后较好眼的BCVA为O.05~0.4(平均O.26±0.12),较差眼的BCVA为HM~O.4(平均O.15±O.08)。白内障摘除时患儿年龄和较好眼的视力具有相关性(rs=-O.648,p=0.007)。进行弱视治疗的11例患者,治疗前单眼的BCVA为0.01~0.3(平均O.11±O.08),治疗后的BCVA为0.05~O.40(平均0.25±O.11)。弱视治疗组治疗前后BCVA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所有患儿均无立体视觉,2例具有双眼单视功能。色觉异常者5例,均为红绿色觉障碍,无全色盲者。眼球合并症以眼球震颤、斜视、瞳孔移位最为常见,其中眼球震颤18例;斜视16例;瞳孔变形移位14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1例。 结论: 双眼致密性先天性白内障行Ⅰ期白内障摘除、Ⅱ期IOL植入术后视力与白内障摘除时患儿年龄、术后弱视训练密切相关。出生后3月的手术时间较晚,患儿均合并眼球震颤,因此手术时间应尽可能提早出生后4-6周内。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对于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教学理念,其中“问题教学”是最受欢迎的方法之一。本文就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教学;应用浅析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接触科学的入门学科,学习起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老师们也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授课方式,目的是能够有
◆摘 要: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当前素质教育同时也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因此,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了当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教育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40~4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估计的能力。  3.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增强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用数表达与量化,培养估计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前准备:  教师准
期刊
第一部分多焦视网膜电图与视野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及视野检查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
◆摘 要:众所周知一节课有三部曲:前奏、高潮、结尾。今天说的就是前奏,课程的前奏是什么?答:是对课程内容的预习。预习为课上好的表现做了基础。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明确的数学课程预习的目标,让其掌握正确的数学预习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上对知识的把握,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来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就小学高年级数学科学预习方法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科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公民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承担着引导初中学生在思想理论和道德素养等方面逐步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重要任务。  1.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品德课教材  现行思想品德课教材属于课程资源中的文本资源,它不是教本,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本,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基于上述认识,对于教材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第一,要依据但不拘泥
摘 要: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应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下工夫,努力寻求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获取正确观念,形成正确理念,真正指导学生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和意义。  关键词: 教学生化化 贴近学生 探究教学 案例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