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总是在英语学习中穿插并同进行,学生在这四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才能促成学生英语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其中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其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大数学生而言,阅读是他们大量接触英语的主要手段,又是提高英语能力的 重要方面,它在中考试卷中也占有大量的比分。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教材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每位老师基本上都已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呢?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讲授阅读课文整体可分为三个步骤。
1、(Pre—reading) 阅读前是阅读课的第一步骤,也是阅读的导入阶段。教师可先就课文的单词、句型、语法进行巧妙的处理,再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有关内容的插图及图表等进行仔细观察,并对此进行一些看图说话之类的活动。这一阅读环节可通过预测、想像、游戏、推想性提问、图片展示对比、动作表演、简笔画等一系列交际活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下一步更有效地阅读铺平了道路。
2、(While—reading) 阅读中,这是阅读过程的第二步骤。在阅读课文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有效地阅读。初中一般常用的技巧是“略读(skimming ) ”和“扫读(scanning ) ”等。阅读过程至少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阅读中可限时阅读,培养学生skimming略读和guessing猜读技巧。略读是以最快的速度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掠过细节描写,目光跳跃式,扫描式前进,对每段的第一句通常是主题句及关键词句要多加注意,以便得出文章的中心大意。猜读是在阅读时通过上句、上段推测下句、下段的内容,在遇到生词时不中断阅读过程,而是通过上下文或词义猜测生词的意思,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在课堂上我们还要改变个别学生发音阅读或指字阅读等影响快速阅读的不良习惯,指导学生养成意群和词义为单位的视读。
在指导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时,我们要精心设计理解性练习,提出更深、更细致的问题,以便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提问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多项选择、判断对错、找出答案、填空等。但无论提问方式怎样变换,这时的问题要包括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在指导学生通过第二次阅读查找答案时,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训练在阅读时的扫读scanning技巧。扫读是带着问题从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一般分四步:记住要查找的材料;选择寻找的线索,如词语、符号、字母和数字的顺序等;快速移动视线,进行寻找;阅读含有线索的部分,分析所寻找的资料。
3、(After—reading) 阅读后这是阅读课的最后阶段,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可采用许多方式进行检验。分角色朗读、表演,小组互动方式,猜谜、做游戏,概括性提问、评价性提问等。如:“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一课中可采取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能使人们更紧密的在一起,并举现实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二、教学阅读课过程中有五个要点。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疑启智、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应设置合理的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2、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猜测词义法。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重复标记词(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列举标记词(for example, such as,…) 以及同义词、 反义词或词根等。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当然,有的时候很难猜出一个词的真正意义,这时只要我们能看出它的词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响阅读就足够了。
(2)整体阅读法。整体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要从整体把握句子的含义。而不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停顿阅读。
(3)用英语思维阅读。养成整体阅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英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英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阅读时要把母语抛在脑后,指导学生逐步确立英语思维的习惯,而非母语英语之间的翻译转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之后,要在阅读课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语感。
3、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教会学生学会合作。阅读课上,教师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和阅读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学会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有一组科学调查非常有趣: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
各类教学方式的记住率:
教师讲授 5%;
学生阅读 10%;
学生讨论 50%;
学生实践 70%;
学生教别人 95%。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4、创设最佳课堂情景,激励学习动机。学方法、学知识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一位好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所有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而不是单纯的演讲者的角色。只有激发了学生潜力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只有激发了学生潜力的老师也才是成功的教师。
5、坚持养成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训练应坚持前面提过的步骤、要点。只有坚持了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再多点训练养成一定的习惯后,学生的阅读技能才能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三步骤和六要素,结合运用听说读写等各类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积累词汇量并扩大知识面。以上为个人浅薄见解,如有缺点,望同行不吝指正。
一、讲授阅读课文整体可分为三个步骤。
1、(Pre—reading) 阅读前是阅读课的第一步骤,也是阅读的导入阶段。教师可先就课文的单词、句型、语法进行巧妙的处理,再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有关内容的插图及图表等进行仔细观察,并对此进行一些看图说话之类的活动。这一阅读环节可通过预测、想像、游戏、推想性提问、图片展示对比、动作表演、简笔画等一系列交际活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下一步更有效地阅读铺平了道路。
2、(While—reading) 阅读中,这是阅读过程的第二步骤。在阅读课文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有效地阅读。初中一般常用的技巧是“略读(skimming ) ”和“扫读(scanning ) ”等。阅读过程至少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阅读中可限时阅读,培养学生skimming略读和guessing猜读技巧。略读是以最快的速度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掠过细节描写,目光跳跃式,扫描式前进,对每段的第一句通常是主题句及关键词句要多加注意,以便得出文章的中心大意。猜读是在阅读时通过上句、上段推测下句、下段的内容,在遇到生词时不中断阅读过程,而是通过上下文或词义猜测生词的意思,从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在课堂上我们还要改变个别学生发音阅读或指字阅读等影响快速阅读的不良习惯,指导学生养成意群和词义为单位的视读。
在指导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时,我们要精心设计理解性练习,提出更深、更细致的问题,以便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提问的方式可多样化,如多项选择、判断对错、找出答案、填空等。但无论提问方式怎样变换,这时的问题要包括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在指导学生通过第二次阅读查找答案时,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训练在阅读时的扫读scanning技巧。扫读是带着问题从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一般分四步:记住要查找的材料;选择寻找的线索,如词语、符号、字母和数字的顺序等;快速移动视线,进行寻找;阅读含有线索的部分,分析所寻找的资料。
3、(After—reading) 阅读后这是阅读课的最后阶段,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可采用许多方式进行检验。分角色朗读、表演,小组互动方式,猜谜、做游戏,概括性提问、评价性提问等。如:“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一课中可采取小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能使人们更紧密的在一起,并举现实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二、教学阅读课过程中有五个要点。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疑启智、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应设置合理的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2、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猜测词义法。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重复标记词(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列举标记词(for example, such as,…) 以及同义词、 反义词或词根等。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当然,有的时候很难猜出一个词的真正意义,这时只要我们能看出它的词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响阅读就足够了。
(2)整体阅读法。整体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要从整体把握句子的含义。而不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停顿阅读。
(3)用英语思维阅读。养成整体阅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英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英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阅读时要把母语抛在脑后,指导学生逐步确立英语思维的习惯,而非母语英语之间的翻译转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之后,要在阅读课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语感。
3、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教会学生学会合作。阅读课上,教师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和阅读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学会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有一组科学调查非常有趣: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
各类教学方式的记住率:
教师讲授 5%;
学生阅读 10%;
学生讨论 50%;
学生实践 70%;
学生教别人 95%。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4、创设最佳课堂情景,激励学习动机。学方法、学知识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一位好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所有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而不是单纯的演讲者的角色。只有激发了学生潜力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只有激发了学生潜力的老师也才是成功的教师。
5、坚持养成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训练应坚持前面提过的步骤、要点。只有坚持了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再多点训练养成一定的习惯后,学生的阅读技能才能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三步骤和六要素,结合运用听说读写等各类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积累词汇量并扩大知识面。以上为个人浅薄见解,如有缺点,望同行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