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市委最近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机关干部中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意见》,要求在全市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活动。干部参加“三项活动”,既要身到,更要心到。为及时反映“三项活动”的进展,本刊从上期开始推出了专栏。本期选编的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是万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谭德成同志的调研成果(因版面有限进行了压缩,全文请见“七一网”、“中国当红网”)。希望大家都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扎实开展好“三项活动”,并及时将体会文章等成果寄给编辑部,我们将在刊物或网站及时刊出。
他们在任时,被农民群众视为官,一边忙于家务,一边料理村务;他们卸任后,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起早摸黑种地,却依然心系群众……目前,万州区共有离任村干部7790人,任村主要干部20年以上的达1964人,连续任村干部时间最长的52年。
3月26日下午6点,我乘车前往位于渝鄂交界大山深处的乡镇。这个周末,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我先后走访三个乡镇四个村五位离任老支书。他们的境界,让我又一次受到深刻的教育。
无论是在任,还是离任;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他们的心中始终装着党
白土镇五龙村年逾70岁的谭发文,年轻时事事干在前,群众个个称赞,18岁时入党,1986年担任村支书,1995年离任。
在昏黄的灯光下,坐在铁炉边,他说:“是当时的驻村干部黄绪碧介绍我入党的。”他流畅地背诵出入党誓词。
冉真福,是五龙村的一位老支书。1956年,他开始挑起村支书担子,1991年离任。走进他的家门,只見房间的墙壁上,整齐地贴着我们党四代领导人、十大元帅的画像。他说:“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党。”谈起入党,老支书眼里泛出喜悦的光芒。尽管他年岁已高,入党已达56年,可他仍清楚地记得递交入党申请书、被党组织吸纳为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确切日期。
老人一个劲地念叨党的政策好,说村里社社都通公路,有的还到了户,现在“脚不下地,到处可去”;说家里实现了电灯、电话等电气化,“儿孙们不管走多远,都喊得答应”……说着说着,他激动地站起来,动情地唱起歌:“火车在飞奔,车轮在歌唱,装载着木材和食粮,运来地下的矿藏,多装快跑快跑多装,把原料送到工厂,把机器送到农庄……”这歌声,传递着老支书对党的一往情深。
普子乡碗厂村位于七曜山谷底。86岁的老支书刘守财就住在这里。刘守财1953年入党,上世纪50年代任过两年乡党委书记,1962年回村任支书,1978年离任。老人一双脚长年肿痛,步行困难,长期吃药。虽然他的眼睛不再清朗,可每天坚持收看电视,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视力渐渐模糊后,就靠耳朵耐心地听。他将胡锦涛总书记“我们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让我们一起继续来打拼”的话,完完整整地背了下来。他感慨地说:“我要检讨,总书记要求我们打拼,我老了,不行了,愧对党啊!”字字句句,饱含着老人对党炙热的情感。
年华易老,信念不灭。岁月流逝,离任老支书们不再年轻,有的甚至过着清贫的日子,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党的挚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并没有因为境遇的改变而淡化。他们不仅口中挂念着党,更重要的是心中装着党。
他们在艰难环境中尽心竭力为农民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可他们从不索取,一心想到的是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走访的三个乡镇,距离万州城区都有上百公里,山高坡陡。
普子乡土庙村与湖北省接壤。73岁的女支书贺太芬就住在这里。她18岁入党,上世纪50年代初担任村农协会主任,后来又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那时,每月只有三块钱误工补助,孩子又小,她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背着小孩翻山越岭去开会,有时还要挨家挨户做工作。
贺太芬的老家在长江边的太龙镇,嫁到土庙村以前,在太龙镇任过九年大队长。2009年,万州区决定对早年离任村干部按任职年限给予适当补助。她老家所在村的村民在三峡移民中已全部外迁,当我主动提出帮她核查档案、解决离任补助时,她连声说:“党已经这样关怀我了,我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就是这样一位如今没有任何收入的老党员,面对本可以领取的任职补助,她没有斤斤计较,一心想到的是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任村干部期间,我带领群众打通了公路,修建了人饮池,安上了电灯,现在想起来格外开心。”谈起在任干的几件漂亮事,地宝乡龙河村老支书黄远福津津乐道。
1977年担任村干部、1979年入党的黄远福,从农业技术员一直干到村支书。上世纪90年代,他带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一道,苦干了整整一年,修通了从地宝乡场到村里的十公里公路。公路终于修通了,原来住在高山上的86户村民纷纷迁到公路两旁居住,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后来,他又争取资金,发动群众修建了人饮池,让80%的村民吃上自来水。
2001年,黄远福患上直肠息肉,不得不动手术。出院后,他又投入工作,带病坚持到2004年村级班子换届,实在撑不住了,才离开村支书岗位。
经受岁月的打磨和病痛的折磨,黄远福行动明显吃力。身体虽然垮了,可他从未对党组织提出过要求。他说:“走在公路上,无论遇到哪位村民,都会停下脚步问候我,叮嘱我注意休息,我知足了!”
在其任,尽其责,不计名利,不图回报。这些老支书们的人生境界,在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离开村干部岗位,虽然身为百姓,但他们仍然怀揣一份责任,不让党员这一荣誉褪色
老支书冉真福1991年离任后,仍在发挥余热。几年来,白土镇发展烟叶产业,农民增加了一大笔收入。去年,镇里鼓励大户承包土地种烟,在土地流转中,他带头拿出自家的一亩多承包地,为村民作出示范。村民冉瑞才不愿干,影响了土地流转进程,他蹒跚着脚步,主动上门做工作。冉瑞才终于开了窍,愉快地拿出承包地,确保了土地流转顺利推进。
普子乡碗厂村推进农民新村建设,一些村民在土地调整时漫天要价。关键时刻,老支书刘守财以每亩低于其他村民要价一万元的价格,与村里达成土地调整协议,使新村建设快速推进。
老支书谭发文有五个子女,全都在外打工。可他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仍和妻子一道辛勤劳动,一年下来,水稻、玉米收成分别达到1000多公斤。他和老伴年年喂上几头肥猪,收入超过3000元。
他们哪怕自己身陷困境,仍把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使出最大的力气帮助群众。
老支书贺太芬体弱多病,每年医药费都在2000元以上,又无收入来源,全靠儿子的赡养费过日子,每笔开支她都记在账上,生怕多花了一分钱。汶川地震后,老人交了十元特殊党费。她说,我是一名无能的共产党员,捐不出更多的钱为灾民分忧。91岁的村民何兴菊家庭贫困,儿子患有痴呆症,贺太芬每年都要买一些年货前去看望。去年下半年,贺太芬的病有所好转,勉强能够外出活动,她到山上砍了三捆柴,送给困难村民孙国秀。她说:“我只有这个能力,但这是我的一番心意,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服务群众一天。”
身为百姓,不忘责任。共产党员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老支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
他们对党充满着赤诚,从心底期盼着党群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兴旺
五位老支书都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希望党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农村发展党员的源头几近枯竭。老支书贺太芬担心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急切地建议上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
党员队伍思想和党员干部作风等问题,是五位老支书集中关注的话题。老支书刘守财动情地说:“我是清白的,没用过集体一分钱,一辈子没给党抹黑。但党内还有一些腐败分子败坏了党的声誉,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一定不能迁就,党员干部的形象好,我们身为党员也感到骄傲,也活得有面子些。”
谈到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时,老支书黄远福说:“听说一些干部担心到农民家吃住会添麻烦,其实我们不怕麻烦,从内心深处非常欢迎机关干部来村里转一转,来家里坐一坐、聊一聊,怕的是他们来了之后摆架子做样子,如果是这样,确实不如不下来。”
老支书们发自肺腑地说,希望上级党组织能正视农村面临的各种矛盾,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遗留问题,在化解矛盾中服务群众,在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在转变作风中融入群众,不断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作者系万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市委最近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机关干部中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意见》,要求在全市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活动。干部参加“三项活动”,既要身到,更要心到。为及时反映“三项活动”的进展,本刊从上期开始推出了专栏。本期选编的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是万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谭德成同志的调研成果(因版面有限进行了压缩,全文请见“七一网”、“中国当红网”)。希望大家都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扎实开展好“三项活动”,并及时将体会文章等成果寄给编辑部,我们将在刊物或网站及时刊出。
他们在任时,被农民群众视为官,一边忙于家务,一边料理村务;他们卸任后,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起早摸黑种地,却依然心系群众……目前,万州区共有离任村干部7790人,任村主要干部20年以上的达1964人,连续任村干部时间最长的52年。
3月26日下午6点,我乘车前往位于渝鄂交界大山深处的乡镇。这个周末,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我先后走访三个乡镇四个村五位离任老支书。他们的境界,让我又一次受到深刻的教育。
无论是在任,还是离任;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他们的心中始终装着党
白土镇五龙村年逾70岁的谭发文,年轻时事事干在前,群众个个称赞,18岁时入党,1986年担任村支书,1995年离任。
在昏黄的灯光下,坐在铁炉边,他说:“是当时的驻村干部黄绪碧介绍我入党的。”他流畅地背诵出入党誓词。
冉真福,是五龙村的一位老支书。1956年,他开始挑起村支书担子,1991年离任。走进他的家门,只見房间的墙壁上,整齐地贴着我们党四代领导人、十大元帅的画像。他说:“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党。”谈起入党,老支书眼里泛出喜悦的光芒。尽管他年岁已高,入党已达56年,可他仍清楚地记得递交入党申请书、被党组织吸纳为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确切日期。
老人一个劲地念叨党的政策好,说村里社社都通公路,有的还到了户,现在“脚不下地,到处可去”;说家里实现了电灯、电话等电气化,“儿孙们不管走多远,都喊得答应”……说着说着,他激动地站起来,动情地唱起歌:“火车在飞奔,车轮在歌唱,装载着木材和食粮,运来地下的矿藏,多装快跑快跑多装,把原料送到工厂,把机器送到农庄……”这歌声,传递着老支书对党的一往情深。
普子乡碗厂村位于七曜山谷底。86岁的老支书刘守财就住在这里。刘守财1953年入党,上世纪50年代任过两年乡党委书记,1962年回村任支书,1978年离任。老人一双脚长年肿痛,步行困难,长期吃药。虽然他的眼睛不再清朗,可每天坚持收看电视,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视力渐渐模糊后,就靠耳朵耐心地听。他将胡锦涛总书记“我们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让我们一起继续来打拼”的话,完完整整地背了下来。他感慨地说:“我要检讨,总书记要求我们打拼,我老了,不行了,愧对党啊!”字字句句,饱含着老人对党炙热的情感。
年华易老,信念不灭。岁月流逝,离任老支书们不再年轻,有的甚至过着清贫的日子,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党的挚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并没有因为境遇的改变而淡化。他们不仅口中挂念着党,更重要的是心中装着党。
他们在艰难环境中尽心竭力为农民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可他们从不索取,一心想到的是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走访的三个乡镇,距离万州城区都有上百公里,山高坡陡。
普子乡土庙村与湖北省接壤。73岁的女支书贺太芬就住在这里。她18岁入党,上世纪50年代初担任村农协会主任,后来又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那时,每月只有三块钱误工补助,孩子又小,她白天干活挣工分,晚上背着小孩翻山越岭去开会,有时还要挨家挨户做工作。
贺太芬的老家在长江边的太龙镇,嫁到土庙村以前,在太龙镇任过九年大队长。2009年,万州区决定对早年离任村干部按任职年限给予适当补助。她老家所在村的村民在三峡移民中已全部外迁,当我主动提出帮她核查档案、解决离任补助时,她连声说:“党已经这样关怀我了,我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就是这样一位如今没有任何收入的老党员,面对本可以领取的任职补助,她没有斤斤计较,一心想到的是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任村干部期间,我带领群众打通了公路,修建了人饮池,安上了电灯,现在想起来格外开心。”谈起在任干的几件漂亮事,地宝乡龙河村老支书黄远福津津乐道。
1977年担任村干部、1979年入党的黄远福,从农业技术员一直干到村支书。上世纪90年代,他带领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一道,苦干了整整一年,修通了从地宝乡场到村里的十公里公路。公路终于修通了,原来住在高山上的86户村民纷纷迁到公路两旁居住,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后来,他又争取资金,发动群众修建了人饮池,让80%的村民吃上自来水。
2001年,黄远福患上直肠息肉,不得不动手术。出院后,他又投入工作,带病坚持到2004年村级班子换届,实在撑不住了,才离开村支书岗位。
经受岁月的打磨和病痛的折磨,黄远福行动明显吃力。身体虽然垮了,可他从未对党组织提出过要求。他说:“走在公路上,无论遇到哪位村民,都会停下脚步问候我,叮嘱我注意休息,我知足了!”
在其任,尽其责,不计名利,不图回报。这些老支书们的人生境界,在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离开村干部岗位,虽然身为百姓,但他们仍然怀揣一份责任,不让党员这一荣誉褪色
老支书冉真福1991年离任后,仍在发挥余热。几年来,白土镇发展烟叶产业,农民增加了一大笔收入。去年,镇里鼓励大户承包土地种烟,在土地流转中,他带头拿出自家的一亩多承包地,为村民作出示范。村民冉瑞才不愿干,影响了土地流转进程,他蹒跚着脚步,主动上门做工作。冉瑞才终于开了窍,愉快地拿出承包地,确保了土地流转顺利推进。
普子乡碗厂村推进农民新村建设,一些村民在土地调整时漫天要价。关键时刻,老支书刘守财以每亩低于其他村民要价一万元的价格,与村里达成土地调整协议,使新村建设快速推进。
老支书谭发文有五个子女,全都在外打工。可他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仍和妻子一道辛勤劳动,一年下来,水稻、玉米收成分别达到1000多公斤。他和老伴年年喂上几头肥猪,收入超过3000元。
他们哪怕自己身陷困境,仍把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使出最大的力气帮助群众。
老支书贺太芬体弱多病,每年医药费都在2000元以上,又无收入来源,全靠儿子的赡养费过日子,每笔开支她都记在账上,生怕多花了一分钱。汶川地震后,老人交了十元特殊党费。她说,我是一名无能的共产党员,捐不出更多的钱为灾民分忧。91岁的村民何兴菊家庭贫困,儿子患有痴呆症,贺太芬每年都要买一些年货前去看望。去年下半年,贺太芬的病有所好转,勉强能够外出活动,她到山上砍了三捆柴,送给困难村民孙国秀。她说:“我只有这个能力,但这是我的一番心意,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服务群众一天。”
身为百姓,不忘责任。共产党员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老支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
他们对党充满着赤诚,从心底期盼着党群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兴旺
五位老支书都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希望党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农村发展党员的源头几近枯竭。老支书贺太芬担心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急切地建议上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
党员队伍思想和党员干部作风等问题,是五位老支书集中关注的话题。老支书刘守财动情地说:“我是清白的,没用过集体一分钱,一辈子没给党抹黑。但党内还有一些腐败分子败坏了党的声誉,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一定不能迁就,党员干部的形象好,我们身为党员也感到骄傲,也活得有面子些。”
谈到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时,老支书黄远福说:“听说一些干部担心到农民家吃住会添麻烦,其实我们不怕麻烦,从内心深处非常欢迎机关干部来村里转一转,来家里坐一坐、聊一聊,怕的是他们来了之后摆架子做样子,如果是这样,确实不如不下来。”
老支书们发自肺腑地说,希望上级党组织能正视农村面临的各种矛盾,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遗留问题,在化解矛盾中服务群众,在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在转变作风中融入群众,不断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作者系万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