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善于用调动情感的手法,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运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去触发学生思想感情的诱因,使之能产生共鸣,以达到“融美于心灵”的地步。在教《藤野先生》时,导入新课我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们吗?鲁迅先生在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屡遭侮辱时,一位恩师以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给鲁迅先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一段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不是那段往事,或许中国的医坛上会多一位著名的医生,文坛上就会少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件往事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去认识那位令作者一直不能忘怀的藤野先生,去了解那件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往事。”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组织学生再创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例如:《变色龙》通过对话,生动地描述了奥楚蔑洛夫因狗主人的不同,对赫留金和小狗的态度随之变化了六次的经过,揭露了其看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卑鄙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课文中“那群人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的情景提问做文章,让学生思考:那群人为什么对着他笑?
三、课堂多用曲问,提高教学效益
“曲问”顾名思义不是直接问、正面提,而是拐弯提、迂回问,即所谓问在此意在彼,是一种境界高、启发性强、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的提问方式。教《愚公移山》,为解词而提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见的提问方式。而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说:“他没有爸爸!”学生由此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这就是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而使学生开动脑筋取得答案。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意问题梯度,增强提问效果
所谓梯度,就是提问题时,应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在教《孔乙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孔乙已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采用这种有梯度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可以在学生初读文章后提出几个问题:孔乙己姓甚名谁?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抢答。再追问:一个读书人怎么连名字也没有?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故事发生的年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伴随着孔乙已的出场,“店内外总是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你认为孔乙已是个喜剧人物吗?这样学生思考就深化了。这种体现由浅入深的阅读层次的问题设置,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邱丽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善于用调动情感的手法,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运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去触发学生思想感情的诱因,使之能产生共鸣,以达到“融美于心灵”的地步。在教《藤野先生》时,导入新课我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们吗?鲁迅先生在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而屡遭侮辱时,一位恩师以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给鲁迅先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一段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不是那段往事,或许中国的医坛上会多一位著名的医生,文坛上就会少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件往事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去认识那位令作者一直不能忘怀的藤野先生,去了解那件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往事。”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组织学生再创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例如:《变色龙》通过对话,生动地描述了奥楚蔑洛夫因狗主人的不同,对赫留金和小狗的态度随之变化了六次的经过,揭露了其看风使舵阿谀奉承的卑鄙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课文中“那群人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的情景提问做文章,让学生思考:那群人为什么对着他笑?
三、课堂多用曲问,提高教学效益
“曲问”顾名思义不是直接问、正面提,而是拐弯提、迂回问,即所谓问在此意在彼,是一种境界高、启发性强、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的提问方式。教《愚公移山》,为解词而提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见的提问方式。而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说:“他没有爸爸!”学生由此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这就是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而使学生开动脑筋取得答案。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意问题梯度,增强提问效果
所谓梯度,就是提问题时,应做到由易而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在教《孔乙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孔乙已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采用这种有梯度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可以在学生初读文章后提出几个问题:孔乙己姓甚名谁?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抢答。再追问:一个读书人怎么连名字也没有?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故事发生的年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伴随着孔乙已的出场,“店内外总是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你认为孔乙已是个喜剧人物吗?这样学生思考就深化了。这种体现由浅入深的阅读层次的问题设置,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