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生喧哗、是非颠倒、人妖相混的时代,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作家总是分外地焦灼,他们振臂高呼,他们挥舞魔杖,企图为现实生活立经正道。最后,天真的作家们不过是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幻想,只留得残梦片片。可是,捧着残梦的他们并不放弃反而更加着急地言说,他们甚至来不及构建自己系统的理论,来不及慢慢地讲述一个故事,只是不断地狂喊,拉着你东奔西跑,左看右看。他说你们看车祸,看暴力强拆,看有毒食品,看无良医院,看冷漠的人群……于是你不得不开始在他的絮絮叨叨中重新审视周边的现实。结果发现他说的现象都是事实,而这些事实你早已知道。于是你会非常诧异地看着他,作家何为?
这是我看完《第七天》后的第一感觉,或许是很多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既让人感到焦躁不安,又让人感到愤怒和惋惜。二十一世纪的余华,毫无顾忌地扛起十九世纪作家们开创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奋力呼告。但是二十一世纪的生活绝然不是十九世纪的节奏可以丈量的,爆炸的信息、怪诞的现象,像洪水一样汹涌而至,层不出穷。故事在作家笔下来不及慢慢地发生,都迫不及待地在作家的转述中呈现了。于是,作家的言说成为重要的表达方式,而转述和汇总新闻事件是最惹争议的一种存在状态。面对批评和指责,作家像一个无辜的孩子,他说他不过是“借尸还魂”,他是“将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写出来”,并自我挑战,将这些故事集中到不长的篇幅里,以七天的方式,“让一位刚刚死去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让现实世界像倒影一样出现”。作家对另一个世界里人们泯灭恩仇、和谐相处、互敬互爱的描写,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对墓地里纯洁魂灵的描写有相似的诉求,但最终也不过是理想的孱弱表达。他或许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声嘶力竭地对正义的呼唤,义正言辞地对邪恶的嘲讽换回的却是大家的淡然。
其实,在当下,小说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已变成内容自身。就像用蜡做成的各种食品造型,再完美吃起来仍然不过是蜡的味道一样,它怎么也抵不过馒头能解人饥饿。今天,面对现实中千奇百怪的荒诞事实,作家们要做的不是向人们再次转述荒诞的事实,而是选择一种方式真正地抵达荒诞本身。食物中毒、暴力拆迁、车祸、情杀……这些事情不是每天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吗?人们对现实的愤怒和切肤之痛,怎容得一个作家再次调侃着指点给他们看?所以,不管作家用怎样新奇的形式来转述荒诞的故事,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因为这样的故事并没有真正地在作家的笔下以能触动人们心灵的方式发生。
这不禁让人想起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那篇长长的散文,和《第七天》中讲到的一个故事有相似之处:官员们为了自己的仕途故意瞒报死亡人数,以逃避担负重大事故责任的现实。读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让人有一种难以安坐的触动,即便她写的故事早已不再新鲜。在文章中,我们可以听到当事人隐忍的哭泣,可以听到无处可诉的冤屈魂灵的喊叫,可以感到那个现实中的一片冰冷,甚至感到当事人每走一步路、每说一句话的沉重。这种自然而沉静的叙述,这种对人物情感的切实感知与表达,正是作品成功的根本所在。正如英国现代美学家柯林伍德在他的《艺术原理》中所说:“艺术家所尝试去做的,是要表达一种他所体会过的感情。”而美国现代艺术家苏珊·朗格也认为:“所谓艺术品,说到底也就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
相比之下,《第七天》中对大部分事件的描写都流于一种事件的复述,而缺少对生命本身存在的一种探知,更没有对生命情感的深层捕捉。相同的题材因为不同的叙述方式,在艺术表达效果方面也十分迥异,显然对故事自然而沉静的叙述比转述事件本身有力得多。所有被转述的事情都已超出事件本体,成为一种描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被转述的事实成为能指的代码,所指的形象性将被明显弱化。而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很多读者不满余华在小说中叙述,认为小说不过是对新闻事件的一种汇总和再现。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宁愿相信不是作家才华使然,而是二十一世纪生活的快节奏让企图介入现实干预现实的作家找不到让故事慢慢发生的合适步伐,他太想让读者看到这是怎样的荒诞世界了,以致于所有的故事都是只言片语碎片化地呈现。碎片化的故事和人物少了十九世纪文学中的泥土味儿和生命质感。
缺少泥土味儿是《第七天》最显著的特征,因为小说中游荡的魂魄都是城市里的冤魂,小说的碎片化正是城市生活被切割、碎片化的一种显现。这时候我们似乎对余华在小说的前面书写《旧约·创世记》中第七日的情景有了另一层意义的解释:“到第七日,神遣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对第七日的书写与其说是为了抵达安息,不如说引导我们想象上帝在第七日之前所做的一切工作:上帝分别创造了光、天、地、植物、动物和人,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新鲜、动植物蓬勃生长的和谐世界。而小说《第七天》中主人公经历的却完全相反,第一天就以人物前往殡仪馆为始,让他经历一个空气混浊,生存空间被重重切割的逼仄而冰冷的世界。作家最后以煽情的方式写出“死无葬身之地”:“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再次展现了余华坏孩子恶作剧的一面,面对美好和邪恶他都有调侃一把的冲动。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或许向死而生、回归原初的大地是作家最坚韧的理想诉求。
在一个急于言说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麦克风”,也是一个互联网。在这里,人声鼎沸,我们都在七嘴八舌地言说着奇诡怪诞的现象,但没有人知道并追问荒诞本身。我们习惯了调侃,习惯了嘲讽,习惯了不屑,唯独没有习惯真诚地记述这个荒诞的世界以及在荒诞中喘息的那些生灵。当言说变成转述,当所有的魂魄都失去了灵魂,当所有的故事都脱离了天空、大地和空气,不管结局如何,注定只能是失重的灵魂。
这是我看完《第七天》后的第一感觉,或许是很多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既让人感到焦躁不安,又让人感到愤怒和惋惜。二十一世纪的余华,毫无顾忌地扛起十九世纪作家们开创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奋力呼告。但是二十一世纪的生活绝然不是十九世纪的节奏可以丈量的,爆炸的信息、怪诞的现象,像洪水一样汹涌而至,层不出穷。故事在作家笔下来不及慢慢地发生,都迫不及待地在作家的转述中呈现了。于是,作家的言说成为重要的表达方式,而转述和汇总新闻事件是最惹争议的一种存在状态。面对批评和指责,作家像一个无辜的孩子,他说他不过是“借尸还魂”,他是“将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写出来”,并自我挑战,将这些故事集中到不长的篇幅里,以七天的方式,“让一位刚刚死去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让现实世界像倒影一样出现”。作家对另一个世界里人们泯灭恩仇、和谐相处、互敬互爱的描写,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对墓地里纯洁魂灵的描写有相似的诉求,但最终也不过是理想的孱弱表达。他或许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声嘶力竭地对正义的呼唤,义正言辞地对邪恶的嘲讽换回的却是大家的淡然。
其实,在当下,小说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已变成内容自身。就像用蜡做成的各种食品造型,再完美吃起来仍然不过是蜡的味道一样,它怎么也抵不过馒头能解人饥饿。今天,面对现实中千奇百怪的荒诞事实,作家们要做的不是向人们再次转述荒诞的事实,而是选择一种方式真正地抵达荒诞本身。食物中毒、暴力拆迁、车祸、情杀……这些事情不是每天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吗?人们对现实的愤怒和切肤之痛,怎容得一个作家再次调侃着指点给他们看?所以,不管作家用怎样新奇的形式来转述荒诞的故事,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因为这样的故事并没有真正地在作家的笔下以能触动人们心灵的方式发生。
这不禁让人想起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那篇长长的散文,和《第七天》中讲到的一个故事有相似之处:官员们为了自己的仕途故意瞒报死亡人数,以逃避担负重大事故责任的现实。读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让人有一种难以安坐的触动,即便她写的故事早已不再新鲜。在文章中,我们可以听到当事人隐忍的哭泣,可以听到无处可诉的冤屈魂灵的喊叫,可以感到那个现实中的一片冰冷,甚至感到当事人每走一步路、每说一句话的沉重。这种自然而沉静的叙述,这种对人物情感的切实感知与表达,正是作品成功的根本所在。正如英国现代美学家柯林伍德在他的《艺术原理》中所说:“艺术家所尝试去做的,是要表达一种他所体会过的感情。”而美国现代艺术家苏珊·朗格也认为:“所谓艺术品,说到底也就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
相比之下,《第七天》中对大部分事件的描写都流于一种事件的复述,而缺少对生命本身存在的一种探知,更没有对生命情感的深层捕捉。相同的题材因为不同的叙述方式,在艺术表达效果方面也十分迥异,显然对故事自然而沉静的叙述比转述事件本身有力得多。所有被转述的事情都已超出事件本体,成为一种描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被转述的事实成为能指的代码,所指的形象性将被明显弱化。而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很多读者不满余华在小说中叙述,认为小说不过是对新闻事件的一种汇总和再现。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宁愿相信不是作家才华使然,而是二十一世纪生活的快节奏让企图介入现实干预现实的作家找不到让故事慢慢发生的合适步伐,他太想让读者看到这是怎样的荒诞世界了,以致于所有的故事都是只言片语碎片化地呈现。碎片化的故事和人物少了十九世纪文学中的泥土味儿和生命质感。
缺少泥土味儿是《第七天》最显著的特征,因为小说中游荡的魂魄都是城市里的冤魂,小说的碎片化正是城市生活被切割、碎片化的一种显现。这时候我们似乎对余华在小说的前面书写《旧约·创世记》中第七日的情景有了另一层意义的解释:“到第七日,神遣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对第七日的书写与其说是为了抵达安息,不如说引导我们想象上帝在第七日之前所做的一切工作:上帝分别创造了光、天、地、植物、动物和人,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新鲜、动植物蓬勃生长的和谐世界。而小说《第七天》中主人公经历的却完全相反,第一天就以人物前往殡仪馆为始,让他经历一个空气混浊,生存空间被重重切割的逼仄而冰冷的世界。作家最后以煽情的方式写出“死无葬身之地”:“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再次展现了余华坏孩子恶作剧的一面,面对美好和邪恶他都有调侃一把的冲动。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或许向死而生、回归原初的大地是作家最坚韧的理想诉求。
在一个急于言说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麦克风”,也是一个互联网。在这里,人声鼎沸,我们都在七嘴八舌地言说着奇诡怪诞的现象,但没有人知道并追问荒诞本身。我们习惯了调侃,习惯了嘲讽,习惯了不屑,唯独没有习惯真诚地记述这个荒诞的世界以及在荒诞中喘息的那些生灵。当言说变成转述,当所有的魂魄都失去了灵魂,当所有的故事都脱离了天空、大地和空气,不管结局如何,注定只能是失重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