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的灵魂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生喧哗、是非颠倒、人妖相混的时代,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作家总是分外地焦灼,他们振臂高呼,他们挥舞魔杖,企图为现实生活立经正道。最后,天真的作家们不过是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幻想,只留得残梦片片。可是,捧着残梦的他们并不放弃反而更加着急地言说,他们甚至来不及构建自己系统的理论,来不及慢慢地讲述一个故事,只是不断地狂喊,拉着你东奔西跑,左看右看。他说你们看车祸,看暴力强拆,看有毒食品,看无良医院,看冷漠的人群……于是你不得不开始在他的絮絮叨叨中重新审视周边的现实。结果发现他说的现象都是事实,而这些事实你早已知道。于是你会非常诧异地看着他,作家何为?
  这是我看完《第七天》后的第一感觉,或许是很多人的感觉。这种感觉既让人感到焦躁不安,又让人感到愤怒和惋惜。二十一世纪的余华,毫无顾忌地扛起十九世纪作家们开创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奋力呼告。但是二十一世纪的生活绝然不是十九世纪的节奏可以丈量的,爆炸的信息、怪诞的现象,像洪水一样汹涌而至,层不出穷。故事在作家笔下来不及慢慢地发生,都迫不及待地在作家的转述中呈现了。于是,作家的言说成为重要的表达方式,而转述和汇总新闻事件是最惹争议的一种存在状态。面对批评和指责,作家像一个无辜的孩子,他说他不过是“借尸还魂”,他是“将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写出来”,并自我挑战,将这些故事集中到不长的篇幅里,以七天的方式,“让一位刚刚死去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让现实世界像倒影一样出现”。作家对另一个世界里人们泯灭恩仇、和谐相处、互敬互爱的描写,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对墓地里纯洁魂灵的描写有相似的诉求,但最终也不过是理想的孱弱表达。他或许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声嘶力竭地对正义的呼唤,义正言辞地对邪恶的嘲讽换回的却是大家的淡然。
  其实,在当下,小说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已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已变成内容自身。就像用蜡做成的各种食品造型,再完美吃起来仍然不过是蜡的味道一样,它怎么也抵不过馒头能解人饥饿。今天,面对现实中千奇百怪的荒诞事实,作家们要做的不是向人们再次转述荒诞的事实,而是选择一种方式真正地抵达荒诞本身。食物中毒、暴力拆迁、车祸、情杀……这些事情不是每天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吗?人们对现实的愤怒和切肤之痛,怎容得一个作家再次调侃着指点给他们看?所以,不管作家用怎样新奇的形式来转述荒诞的故事,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因为这样的故事并没有真正地在作家的笔下以能触动人们心灵的方式发生。
  这不禁让人想起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那篇长长的散文,和《第七天》中讲到的一个故事有相似之处:官员们为了自己的仕途故意瞒报死亡人数,以逃避担负重大事故责任的现实。读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让人有一种难以安坐的触动,即便她写的故事早已不再新鲜。在文章中,我们可以听到当事人隐忍的哭泣,可以听到无处可诉的冤屈魂灵的喊叫,可以感到那个现实中的一片冰冷,甚至感到当事人每走一步路、每说一句话的沉重。这种自然而沉静的叙述,这种对人物情感的切实感知与表达,正是作品成功的根本所在。正如英国现代美学家柯林伍德在他的《艺术原理》中所说:“艺术家所尝试去做的,是要表达一种他所体会过的感情。”而美国现代艺术家苏珊·朗格也认为:“所谓艺术品,说到底也就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
  相比之下,《第七天》中对大部分事件的描写都流于一种事件的复述,而缺少对生命本身存在的一种探知,更没有对生命情感的深层捕捉。相同的题材因为不同的叙述方式,在艺术表达效果方面也十分迥异,显然对故事自然而沉静的叙述比转述事件本身有力得多。所有被转述的事情都已超出事件本体,成为一种描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被转述的事实成为能指的代码,所指的形象性将被明显弱化。而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很多读者不满余华在小说中叙述,认为小说不过是对新闻事件的一种汇总和再现。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宁愿相信不是作家才华使然,而是二十一世纪生活的快节奏让企图介入现实干预现实的作家找不到让故事慢慢发生的合适步伐,他太想让读者看到这是怎样的荒诞世界了,以致于所有的故事都是只言片语碎片化地呈现。碎片化的故事和人物少了十九世纪文学中的泥土味儿和生命质感。
  缺少泥土味儿是《第七天》最显著的特征,因为小说中游荡的魂魄都是城市里的冤魂,小说的碎片化正是城市生活被切割、碎片化的一种显现。这时候我们似乎对余华在小说的前面书写《旧约·创世记》中第七日的情景有了另一层意义的解释:“到第七日,神遣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对第七日的书写与其说是为了抵达安息,不如说引导我们想象上帝在第七日之前所做的一切工作:上帝分别创造了光、天、地、植物、动物和人,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新鲜、动植物蓬勃生长的和谐世界。而小说《第七天》中主人公经历的却完全相反,第一天就以人物前往殡仪馆为始,让他经历一个空气混浊,生存空间被重重切割的逼仄而冰冷的世界。作家最后以煽情的方式写出“死无葬身之地”:“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再次展现了余华坏孩子恶作剧的一面,面对美好和邪恶他都有调侃一把的冲动。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或许向死而生、回归原初的大地是作家最坚韧的理想诉求。
  在一个急于言说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麦克风”,也是一个互联网。在这里,人声鼎沸,我们都在七嘴八舌地言说着奇诡怪诞的现象,但没有人知道并追问荒诞本身。我们习惯了调侃,习惯了嘲讽,习惯了不屑,唯独没有习惯真诚地记述这个荒诞的世界以及在荒诞中喘息的那些生灵。当言说变成转述,当所有的魂魄都失去了灵魂,当所有的故事都脱离了天空、大地和空气,不管结局如何,注定只能是失重的灵魂。
其他文献
鲁迅少年时候,似乎颇有点浪漫气息,在将成年尚未成年的日子,竟请人刻了一枚闲章,文曰“戎马书生”,大有长大成人投笔从戎的气概。或者,即使不投笔从戎,也志在能文能武,而不仅仅是一介书生。  这也是时势刺激的反应。清光绪二十年(1894),鲁迅十四岁,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大败于日本,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举国创痛,是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三月,鲁迅从杭州寄回绍兴给二弟的信
期刊
今天的讲题对我而言带有崇敬之意。我担任香港城市大学的校长共十一年。接任不久之后,我就正式提议在香港城市大学设立“中国文化中心”。这个中心在一九九八年正式成立,特地从美国请了台湾大学毕业的郑培凯老师当主任,开始了一系列的中国文化讲座。因为我是这个中心的创办人和推动者,又是校长,所以就有幸做了第一场演讲,时间是一九九八年十月,差不多整整十五年前,讲题就叫作“从活字版到万维网”。现在又用这个题目,不表示
期刊
清代的孙洙,即蘅塘退士,其《唐诗三百首》刊行于一七六三年(乾隆28年),共收唐代七十七人的作品三百一十首。此书流布历久不衰,影响深远,超过所有其他唐诗选本。从前此书是唐诗甚至是中国传统诗的启蒙课本,现在则是中学生、大学生的唐诗甚至是中国传统诗的良佳入门书,或通识读本。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偷诗是雅贼所为,由此可见此书对促进国人文雅、风雅之气的重大作用。英国诗歌的极著名选本有一八
期刊
柏拉图曾经先后三次游历叙拉古(siracusa)。公元前三六七年,他在最优秀的弟子狄翁(Dion)的劝说下第二次来到叙拉古,彼时柏拉图已经完成了《理想国》的著述,声名大噪,狄翁和一般民众都希望柏拉图能够教导年轻的戴奥尼索斯二世,在叙拉古建立真正地上的理想国,进而复兴整个希腊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普卢塔克记载说,当时的人们狂热地拥戴柏拉图,把他视作哲学王在世。不过俗世之王却并不待见哲学之王,戴奥尼索斯二
期刊
我们中的很多人活在“当下”,不知有所谓的“时代”。  城市的一些角落中,猫着几处叫作气味图书馆的地方。它是矛盾的存在——名称虽然小资,内底里却有着掩饰不住的某种非人感。雪白的四壁内摆放着整齐划一、如化学实验室中的玻璃瓶。每一个瓶上都用大小相仿的工业字体标注了中英文名称。好像有一个博物学家每天在对它们进行清点、造册和研究。那些名称或满溢异域风情,或令人浮想联翩一普罗旺斯的初夏、雨后的泥土、北国初雪等
期刊
这部二〇一三年底上映的电影讲述的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一个小女孩的经历。它和犹太人或美国人视角的二战片,比如《辛德勒名单》、《钢琴家》、《拯救大兵瑞恩》等等不同。我曾经以为,犹太人是纳粹德国那场疯狂行径中唯一的牺牲品,而雅利安人则只凭血统就可高枕无忧。而这部片子正是通过这所谓纯正高贵种族之一,一个小女孩的眼睛来描述二战中德国老百姓的遭遇。  那些聚集在广场中烧书的人们,对战争抱着狂热心态的孩子们,他们
期刊
今天一共会讲到六个原则。所谓原则,本身是很抽象的,但我们会结合实例,来看这些原则的应用。  原则一  科学在不断发展,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原则: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一个?因为这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大家肯定同意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不断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是没有考虑过的。  我估计你们中间的大部分人,相信有所谓“纯粹客观”的科学,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科学就是给
期刊
在《小溪潺潺》(原名Ru)一书卷首,加拿大女作家金翠(Kim Thuy)解释道:Ru这个词在法语中是小溪的意思,而在越南语中它是指摇篮曲。我选择了前一种释译实在是因为,这本薄薄的小说,像是在自言自语,把个人回忆的碎片串联起来,如同小溪淙淙,道出个人、家庭、移民生活中的种种。  二〇一〇年,加拿大总督文学奖颁奖,我在现场。当身材娇小、长着一双细长眼睛的金翠走上舞台,领取当年“法语小说奖”的时候,台下
期刊
我跟去年八月过世的爱尔兰著名诗人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只有几面之交。若套用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那就是抬举自己了。人家是诗坛巨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不敢高攀。况且,这年头环境污染严重,水质欠佳,再用水字来形容交情,恐怕大雅、小雅俱伤。不过,我跟希尼的那几次接触,却让我记忆犹新,永志难忘。  上世纪末最后一年,我刚读完文学博士,有幸被哈佛大学英文系
期刊
发生在“文革”中的越境故事,今人读来,有一种诡异性质;动机则由“支援世界革命”到“寻求自由”(即如泅渡香港),不一而足。虽性质迥异,却均由“青春热血”所激发,那思路或许都由“大串联”开启,无论去的是外地还是境外。由“支援外地革命派”到“支援国外革命派”,顺理成章,不过有范围大小、道途远近之别而已。  “文革”期間流行的马恩语录中,就有“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当然有适用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