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不隐,长吉大吉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blu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的孙洙,即蘅塘退士,其《唐诗三百首》刊行于一七六三年(乾隆28年),共收唐代七十七人的作品三百一十首。此书流布历久不衰,影响深远,超过所有其他唐诗选本。从前此书是唐诗甚至是中国传统诗的启蒙课本,现在则是中学生、大学生的唐诗甚至是中国传统诗的良佳入门书,或通识读本。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偷诗是雅贼所为,由此可见此书对促进国人文雅、风雅之气的重大作用。英国诗歌的极著名选本有一八六一年面世的《英诗金库》(Francis Palgrave编的The Golden Treasury of English Songs andLyrics),其影响有类于《唐诗三百首》;不过中英二书何者影响更大,非好好比较难以论述。无论如何,著名选本的影响大矣哉。
  二〇一三年春天,也就是距离一七六三年正好二百五十年之际,我获得李元洛之《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由岳麓书社出版,以下简称为《元洛新编》)。春夏秋冬于我都是读书天,当然也是读诗天;一读而喜,再读而更喜。
  《元洛新编》所选三百多首诗,与蘅塘退士的选本完全不重复。李氏所选,作品分为四大类,即“自然篇”、“社会篇”、“人生篇”、“艺术篇”。元洛数十年来唯精唯一专注于诗,《诗美学》、《唐诗之旅》、《宋词之旅》、《元曲之旅》等书,其以唐诗为题材的大文化散文,一版再版,久驰大誉;如今以其独到的眼光选出三百佳篇,把蘅塘的遗珠以玉盘捧出,自然令人美不暇赏。“新编”全新,至于其“今读”,则他联系社会现实,兼及现代各地汉语新诗,写来个性活现,文采斐然,若非底蕴如此、才情如此,怎能臻此高境?
  台湾版《元洛新编》赫然有余光中的序。八十六岁的诗翁,欣然命笔,力荐此书。下笔前且细细比较过蘅塘旧选和《元洛新编》的一些诗人篇目多寡,大文豪一时成为小文员,余光中一时成为余光中的秘书(余氏有妙文题为《我是余光中的秘书》),可见对此书极为看重。余翁认为此书的最大优点,是李氏在解析个别诗篇之余,还“抛珠引玉,时常买一送一,甚至买一送三”,多引古今篇句以印证、以贯通。《元洛新编》把蘅塘旧选的遗珠如张若虚、罗隐捞起,诗翁因此说“若虚不虚、罗隐不隐”了。元洛自然也补了蘅塘旧选所遗的李贺,因此我可补充说,一般读者因为《元洛新编》补入了李长吉(李贺),李诗有更多人诵读,这就“长吉大吉”、“长吉长久”了。
  蘅塘旧选影响深远,今举一例或可以说明。王兆鹏《唐诗排行榜》一书,用古今多元因素的统计方式,排出一百首名诗,杜甫诗占十七首。第四名的《登岳阳楼》至第四十四名的《蜀相》,一共六首中,有五首为蘅塘旧选所收。《元洛新编》如果永垂不朽的话,当有左右以后唐诗排行的能量。它的“自然篇”有“环保”之目,选的诗包括白居易的《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白居易论诗,认为要为时为事而作;李元洛选诗,也有时代的因素,环保诗即是。此诗见于一些儿童诗选,以后当更长传。唐宣宗的文化修养深厚,是白居易的粉丝;白氏逝世,“白粉”写诗哀悼: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这是极佳极难得的帝王诗。蘅塘选了唐玄宗的《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元洛则选这一首《吊白居易》。宣宗以帝王之尊,推崇诗人若是(这使人联想到19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时恭请佛洛斯特诵诗的盛况),读此诗,当有助于当前“文化立市”、“文化立省”、“文化立国”美政的促进。元洛新选此首,这是上面所说“眼光独到”的一例,而此诗也因此应更具阅读永续性(sustainability)。
  至于元洛兄之深爱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而选之,并为此明珠的历久灰暗抹去尘埃,代鸣不平,则我要略为商榷。此颇长之诗,中间一大部分人事缠绕不清,有《文心雕龙》所说“棼丝之乱”,而无“体必鳞次”的布局之美;用西方新批评学派的话来说,就是在“逻辑结构”上有缺失。它有佳句而不成佳篇,是一颗有大瑕疵的珠子。元洛兄是擅于剖情析采的诗学高手,或可撰文析之,释我困惑。杜甫号称诗史,社会性、现实性强烈,但《元洛新编》中竟无一首杜诗收入其“社会篇”中,我不能无憾。为蘅塘旧选所欠收的《饮中八仙歌》,非酒仙亦非酒徒的元洛兄选了,令人称快;也为蘅塘所遗的老杜《石壕吏》,不正可以像杜工部、杜子美的官职一样,作为“拾遗”,并成杜子之美吗?
  时间有限,我靠手写版的慢输入,欲速不能,难以引文举例以印证《元洛新编》“今读”的种种嘉美,只能请读者开卷悦览了。不过,读其自序,开首是“选诗如同观星。选诗如同采花。选诗如同选美。尤其是选唐诗,尤其是选唐诗三百首。”至其末段,作者自行踵事增华,呼应道:“唐诗是万古不灭的灿烂星空。唐诗是万花齐放的不败花园。唐诗是万美成集的佳人盛会……”元洛兄要与古人竞比诗采文华,我还是非引不可的。
其他文献
他早就该死了。像他这样的人,没几个活到老的。  可惜在他走红的日子里,死神日夜盘踞在战壕中,忙着搜罗那些为了夺取或守护几块荒地而丧命的灵魂。  不过,在六千字内,他还是会死。  幸好席勒(Egon schiele)是个早熟又勤奋的艺术家(图1)。他的天赋也许是遗传的,虽然他的父亲没把绘画当一回事,而是把毕生心血投入铁路事业。这么做或许缺乏野心,但和所有公务员职位一样,足以负担中产阶级的安康生活。当
期刊
二○○一年纽约“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的没几天,茱莉亚音乐学院安排几位学生到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军械制造厂(Armory)演奏,那是安置亲友、家属的地方,小提琴家哈维(William Haryey)就是现场学生中的一位,回忆当时的情景,哈维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墙上处处贴满失踪告示与失踪人照片的景象,在拥挤的人群间,他与音乐学院的同学开始演奏弦乐四重奏作品,有海顿、贝多芬、舒伯特……直到天色渐暗,同学们一一
期刊
村上春树编译了一本《生日故事集》。他在序言中已经交代,一共十三篇,十二篇出自美国当代作家之手,由孔亚雷君据英文原文译为中文。最后一篇《生日女孩》是村上本人的作品。据上海“九久读书人”的编辑介绍,作为中文版,村上事务所希望由我根据日文而非英文版译为中文,包括中文版用为序言的日文版后记和对前十二篇的日文点评。  说实话,自二〇〇五年翻译村上短篇小说集《东京奇谭集》以来,我差不多有九年没译村上的小说作品
期刊
一、“多元一体”的中国戏曲  这几年香港政府对戏曲的推广,做了不少很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康文署每年策划的“中国戏曲节”,提升本地粤剧展演水平,推广昆曲与京戏的精致表演,还系统介绍各地的地方戏,让我们看到,每个地方的表演艺术都有其文化特色,都有一些绝活,都在节骨眼上让人叹为观止。我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看了十几年的歌剧,听帕瓦罗蒂、多明戈、弗莱明、巴托丽等人演唱,享受天籁萦绕的乐趣,却总是感到歌剧重“唱
期刊
一、一幅讽刺画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芝加哥的第一位黑人市长哈罗德·华盛顿刚刚连任,却因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他在芝加哥的黑人社区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所以他去世后不久,就开始流传一张海报,微笑着的他和耶稣一起飘浮在芝加哥城市的上空;海报的标题为“Worry Ye Not"。然而芝加哥艺术学院的一位学生大卫·尼尔森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哈罗德·华盛顿已经被神化,而这是不应该的。一九八八年春天,尼
期刊
孙琴安先生是文坛闻名遐迩的诗评家,在我国现当代诗歌研究方面著述甚丰,出版有《现代诗四十家风格论》、《朦胧诗二十五年》等。而今《中国新诗三十年——当今诗人群落》又桀然问世。在我的印象中,近年来虽然诸多方家都很关注民间诗歌群体的研究,却鲜有这一论题及资料的集力呈献。它着实拓展了诗歌群落研究的新空间,为近三十年以来波谲云诡、摇曳多姿的民间诗界的风云变迁留存了一份难得的写真,其功不可没,惠益后人。  改革
期刊
鲁迅在杂文中常常“骂人”,是早已为正人君子学者教授者流所不齿、所愤愤不平,而且义形于色地声讨挞伐过的。其实,何止于杂文呢,鲁迅的小说不是也曾背上过这一罪名吗?  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六日《现代评论》(第4卷第89期),高-一涵的《闲话》一文中有云:“我记得《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
期刊
在收入《大学有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及《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的《我的“大学研究”之路》中,有这么一段话:“谈论中国大学,可以是专业论文,也可以是即兴演说,还可以是随笔、短论、答问等。之所以长枪短棒、匕首弹弓一起上,一是兼及历史与现实,努力介入当下的社会(教育)改革,二是思考尚不成熟,为文略嫌匆促。”如此自我辩解,主要是感叹没能“就北京大学撰写沉甸
期刊
鲁迅少年时候,似乎颇有点浪漫气息,在将成年尚未成年的日子,竟请人刻了一枚闲章,文曰“戎马书生”,大有长大成人投笔从戎的气概。或者,即使不投笔从戎,也志在能文能武,而不仅仅是一介书生。  这也是时势刺激的反应。清光绪二十年(1894),鲁迅十四岁,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大败于日本,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举国创痛,是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三月,鲁迅从杭州寄回绍兴给二弟的信
期刊
今天的讲题对我而言带有崇敬之意。我担任香港城市大学的校长共十一年。接任不久之后,我就正式提议在香港城市大学设立“中国文化中心”。这个中心在一九九八年正式成立,特地从美国请了台湾大学毕业的郑培凯老师当主任,开始了一系列的中国文化讲座。因为我是这个中心的创办人和推动者,又是校长,所以就有幸做了第一场演讲,时间是一九九八年十月,差不多整整十五年前,讲题就叫作“从活字版到万维网”。现在又用这个题目,不表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