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剧精神进行探究,需从上古时期人们的思想认知着手,对戏剧、小说、诗歌等文学类别中蕴涵的悲剧精神进行剖析,体味我国历史长河中文人学者的悲剧思想。本文首先对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体现的感伤主义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剧性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古典文学中悲剧精神的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 悲剧精神 感伤主义
  一 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的感伤主义
  感伤主义自产生到发展阶段主要有两部代表作品——《诗经》和《楚辞》。这两部作品是中国纯文学作品的鼻祖。《诗经》将古时老百姓面对残酷的封建统治,不但没有反抗情绪,且十分顺从的心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诗经》中的各个故事通常用四言诗的形式表达,描绘出了一个个感人伤怀的故事,如“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对人生白云过隙、转瞬即逝进行了感叹,并体现了作者在受到威迫时心情抑郁、低落的悲伤心情。《离骚》将屈原抱负难平、忧国忧民的心情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屈原由于被贵族排斥,导致在楚国危难、人们生活处于灾难中时之时,他却在被流放,诗句中处处流露着忧心、愤恨的情绪,所以便产生了悲剧的效果。“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心之呐喊,业已流传千古,并已深深隽刻在所有爱国仁人的心中。
  《史记》中也有一些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司马迁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颇费笔墨,如伍子胥、项羽等人物,虽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但却极具个人魅力,所以作者对其悲伤情感进行了浓墨渲染。以汉朝为分界点,其后文学作品中悲剧精神的体现有所转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学者在营造文学气氛时,不再仅是单纯的情感表达,而是用出世的态度待人接物,这种理念下,一种新的文化格局——玄学,应运而生。嵇康的“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陶渊明的“悟以往之不可谏,知来者之犹可追”等,表达了他们对事物全新的认知、态度。他们对现实采取逃避、远离的态度,对国家政事不再关注。在他们的作品中隐含着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但这种情绪被刻意淡化,他们将心中的政治抱负封存在某个角落,将人生目标设定为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为当时纷乱的社会,留下了思想、文学上的财富。
  历经盛唐之后,安史之乱紧随其后,民众的生活再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体现,“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诗中体现了人们同时面对战争灾难和封建压迫的双重窘境。在这种苦难的生活境况下,人们为了生存四处流亡,生活重覆早已压得人们难以呼吸。他们只有静待自身悲剧的发生,在极度困苦中流逝生命。所以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呐喊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一生都奉行国家至上的理念,所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之于他如影随形。中唐之后,由于唐朝社会由盛转衰,所以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此情此景的悲伤情绪。白居易、杜牧等人的作品,这种悲伤情绪随处可见。到南宋时期,陆游和辛弃疾承袭了晚唐诗人的悲伤色彩,成为感伤主义的代表人物。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可见,像元曲中的《窦娥冤》、《赵氏孤儿》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样以悲天悯人的悲剧情怀展现在世人面前,让观众为之动容。
  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作品中,悲剧题材的作品比比皆是,《红楼梦》堪称此类作品中的典范。林黛玉之所以愁绪难解,原因在于她不能融入周遭人群。时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贾府中人并未对林黛玉存恶意,林黛玉却以为别人在伤害自己,偶有别人向她传递好意,也会被她误解,从而陷入伤感,难以自拔,加之宝黛之间不被贾府所接受的爱情,便上演了一场爱情悲剧。由于宝黛二人自幼同食同住,二人经过对彼此深入了解后,进一步产生了爱意,这种爱情始于了解,稳固于思想一致,所以他们的爱情与近代爱情观相吻合,完全有悖于当时的封建婚姻。在彼时的社会,宝玉与宝钗的结合是被世人认同的,所以宝黛的爱情只能用悲剧来收场。
  二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性因素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通常会对人的主观思想进行详细刻画。作者在表达感伤情怀时,经常会借助一些文学手法将悲剧意识进行放大。《诗经》借助赋、比、兴文学手法,将当时社会人们对人生困惑、对统治不满却无力反抗等悲剧元素融入作品中,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诗句。《离骚》、《史记》中忧国忧民之感随处可见,加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难平鸿沟,使多数人的理想难以实现、报复难以施展,当一切理想都成为空想,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都成为泡影,唯有叹息以对之了。伍子胥、屈原、项羽等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都经历过非比常人的艰难困苦。在处于困境中时,他们没有被生活打败,而是心怀理想,在逆境中不断抗争,在抗争的过程中历经人生点滴。这些悲情之感由文字传递给读者,使读者深切感悟到他们的复杂情感。
  在《离骚》这一作品中,屈原多次流露了他欲离开本国的念头,经过多番思想斗争后,最终还是留下的念头获胜了。留下是由于屈原想一展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之情,但从作品中,还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兴亡和家族命运的担忧。身为一个大宗族的后代,他深刻意识到,值此危难之际,应付出自己的一切来帮助宗族摆脱困境,改变国家的颓势。
  陆游是一位爱国志士,他的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做着努力,为此竭尽自己的全力,奈何一人之力过于微薄,无法改变战争失败的结果。凌云壮志无法实现的愁绪、想要改变现状却又无力改变的失败感,在其作品中也有所体现,读者能感受到其中的哀婉情怀。陆游终极一生的追求就是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全部。可以说,这种为国家随时献身的爱国热情,是使陆游作品充满豪情的原因所在。但国家理想的实现靠一人之力实难成事,他只能在无法改变国运的残酷现实中耗尽自己的生命。陆游的爱国理想在生命终结时仍未消失,其在临终前的心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也仅能算是他的夙愿了,终究还是不能实现。这便是陆游的悲剧所在。   正是由于封建社会对民众思想、生活的压抑,才让人们在痛苦中产生了反抗情绪。在压迫和自由两者之间,更多的人选择了面对现实、接受压迫、顺从统治,还有一些人选择了远离俗世纷争,过起了隐居生活,用出世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出世的代表人物有陶渊明、孟浩然等,这些人皆有个共同点,基本都没有参与过国家政事,都对大自然一心向往。他们将过往人们的悲剧元素进行整理,并融入自己的诗中,体现出隐性的悲剧精神。在他们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也可以有美好的生活,从人生的悲剧中感悟人生并不一定是悲情的,也可以是和谐、明亮、鲜活的。
  三 中国古典文学悲剧精神的价值所在
  中国文人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所割裂开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中国人强调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苦难中表现出乐观。他们在这条主线上努力地实践着传统的儒家精神,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恰在此沉沦掉了。文人们大部分终归为庸人,小部分则被道教救赎,姑且冷眼旁观;不过,即便作了隐士,他们仍想着的是再遇礼贤下士的明君。他们大多走着“身虽隐,而心系朝廷”式的终南捷径,其底子依然是中国儒家实践的质地。
  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具有隐性特征,它根植在民众的心中,隐藏在民众的内骨中。在面对残忍的剥削、非人的对待、巨大的压迫时,隐性的悲剧精神便显现出来,使人们不至因为悲伤过度而失去活下去的动力。文人学者通过文字的魅力、生动的描写,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阅读文学作品,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性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一个是亡国,一个是人生受到重创。在亡国时,文学通过悲剧性的体现,将人活于世的意义给抹杀了。此时,在天下统一、昌盛的美好愿望再受打击之后,宗族赋予的责任也难再实现,那些文人只有忧国忧民、感慨满腹了。
  国家灭亡了,则宗族也会不保,宗族整体的血缘关系便难以保全,宗族的各方利益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我国古代在国将亡时的悲剧性便产生于此。很多爱国仁人在看到国家败势难挡时,心中便气愤难平,这种心绪只能借由文字、诗句才能得到抒发、宣泄。当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且存在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时,之于文人学者来说,唯一能够实现的理想便是随心创作,这种仇恨、怨忿、不平的情绪,便形成一种悲剧。政治与人生是古典文学中永恒的旋律,在政治和人生都不顺时,思想上的落差会触动文人很多的情感。
  中国古曲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反映的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生活、思想所处的状态。如《红楼梦》,从古至今,很多学者对其潜心研究,其中蕴含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小说中,将封建礼教压抑人性、束缚思想的一面展现出来,同时人们在些许挣扎中却也无法改变分毫,这种悲观的情绪在作品中便深化为一场以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
  中国人通常比较抵触人生中的悲情部分,对和谐、美好的生活具有一种偏执的向往。对待人生,国人始终坚信因果伦回,善恶终会有天报,所以中国人的悲观主义往往具有回弹性。文人对未来总是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而不是对现实一味逃避或是极度悲伤、无法抽离的愁绪。正如胡适所说:“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这便是说谎的文学。”胡适是在通过用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古典文学进行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来说明事实。我们知道,《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等等,都真实地再现了人生某个阶段的绝对悲伤,但是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中和的基因,凡事都不会导向绝对的状态。我们的祖先善于用潜藏在人心中的力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中国人的理想就是用这种不极端的态度融合更多的民族,建立伟大的祖国,从人心、精神层面上感化所有的人,将充满悲剧色彩的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区域都感化,以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
  四 结语
  在远中、中古到近古这段历史时期,我国疆土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外族侵占,文人学者把对本族的热爱之情和对外族的反抗情绪,均融入其文学作品之中,在字里行间展情怀、抒胸意;战争带来的萧索、动荡给文人的个人前途带来了极大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悲伤之感多有流露,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唯美的图画。屈原、杜甫、司马迁等文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悲伤情感,能够指引我们如何更好地热爱祖国,引导我们要踏实、坚定地走好未来之路,为国家发展贡献己力。
  参考文献:
  [1] 胡晓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剧精神》,《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2] 焦鑫:《中国古典文学女性婚恋悲剧探讨》,《文学教育》(中),2012年第8期。
  [3] 曹清林:《古典文学中的命运悲剧透析》,《名作欣赏》,2010年第21期。
  [4] 陈建华:《失实与泥实:古典文学研究的两个常见误区——以苏力的〈窦娥的悲剧〉为例》,《晋阳学刊》,2009年第1期。
  [5] 刘婷:《简论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精神——以神话、杂剧等为例》,《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陈熙熙,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书中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意蕴,其中引用了许多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也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本文探讨了《瓦尔登湖》与儒家和道家两种学派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从简朴的生活方式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亨利·大卫·梭罗 《瓦尔登湖》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  人类与自然之间一直是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生态文化正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价
期刊
摘要 苏轼《答张文潜书》有云:“其文如其为人。”如今我们一般也认为,在探析一名作者的价值观时,从其作品入手往往是最有效也是最正确的方法之一。作为当代文坛最炙手可热的女作家,J·K·罗琳所创作的《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为她赢得了无数喜爱与荣誉。随后出版的《偶发空缺》也在文学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收获众多争议。毫无疑问,这两部著作是J·K·罗琳最重要的作品。本文旨在以《哈利·波特》和《偶发空缺》两部作品
期刊
摘要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相貌平平,身世凄凉的“孤女”,其平凡的外表之下,却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本文从《简·爱》的社会背景着手,试图探讨女主人公平凡外表下的不凡之处。  关键词:夏洛蒂 《简·爱》 女权主义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自出版以来,便受到中外读者所追捧,经久不衰。究其原因,就是勃朗特用富有激情和诗意的语言、具体的形象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刻画出了简·爱这
期刊
摘要 安东尼·特罗洛普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英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窗。著名作家特罗洛普笔下的女性角色被刻画得格外传神而又富有个性,从她们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内心的痛苦挣扎可以窥见当时英国社会女性的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她们不再如同传统女性那样保守、封闭,而是表现出对于自由、爱情的强烈追求以及金钱财富、政治
期刊
摘要 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剧作刻画了许多悲剧家庭以及各样悲剧人生,展现了现代人为寻觅幸福生活所承受的艰辛和痛苦。本文通过分析奥尼尔中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大神布朗》《榆树下的欲望》《奇异的插曲》和《漫长黑夜的旅程》中的人性以阐释善美的人性才是幸福的基石。坚守自己的灵魂,追求善美的人性,才能享有真正的幸福。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人性 灵魂 幸福  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已成为当代人热切探
期刊
摘要 惠特曼是19世纪中期优秀的美国诗人,其诗作历来被后人称赞,在文学评论界,也一直认为惠特曼的诗作具有一种超越于文学本位的价值和概念,即具有新的民主思维。但实际上,惠特曼的作品不仅带有政治色彩和社会思想色彩,更有一种诗人本人的哲学观在其中,是其自然观的体现,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延续在北美大陆的新进展,因而值得关注。本文将从惠特曼的生平和创作出发,重点分析他的《草叶集》中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思维,并逐步说
期刊
摘要 先秦儒学作为儒学的源头,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先秦儒学“兴于诗,立于礼”的观点确立了文学创作以“政教”为目的,“可以兴,可以怨”的观点指出文学创作有“诗可以怨”的功用,“直而温,宽而栗”的观点提倡文学审美以“中和”为追求,“有德者,必有言”的观点引导文艺批评以“德行”为标准,对后世文学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先秦儒学 文学 文艺批评  一 “兴于诗
期刊
摘要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特的《格列佛游记》在世界文学都是极其著名的小说,虽然各种社会文化、所处地域及时代不尽相同,但二者的讽刺艺术为读者所熟知。讽刺艺术是这两部作品最独特也最显著的特点,本文试以这两部作品为例,浅谈一下中西文学艺术特征。  关键词:《西游记》 《格列佛游记》 讽刺艺术  《西游记》是中国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题材、形象塑造及审美情趣等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具
期刊
摘要 安东尼奥·马查多,西班牙“黄金时代”著名的诗人,青年时期推崇华丽的拉丁美洲现代主义诗歌,主张追求个人的内心世界。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马查多逐渐转型为典型的“98年一代”诗人,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对祖国山川人民的热爱,期盼祖国可以重振昔日雄风。马查多借由祖国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来表达对卡斯蒂利亚深厚的情感。  关键词:安东尼奥·马查多 现代主义 “98年一代” 《孤
期刊
摘要 悬念设置是小说可读性的重要标识,古今小说作者往往采用不同的形式。然而实实在在存在却被忽略的重要方式——诗词设置悬念——却不被重视。本文试图从明清优秀古体小说中寻找诗词在小说中的悬念设置功用,以此来说明诗词的这一古朴却未引起关注的功能。  关键词:诗词 悬念 总括式悬念 预叙式悬念 提炼式悬念  一 悬念设置与诗词的功用  悬念在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中,内涵略有区别,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但手法近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