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操作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差异来考虑,是真正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新课标实施以来,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各种差异的学生接受的却是同一教学进度的不合理现象。
分层教学便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实施分层教学,体现分层次教学的优势与特点,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认为应该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进行分层教学
1.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不重视,把他视为“副科”
据笔者了解到有些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长期被“主科”挤占,几乎很少上。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基本能开齐开足,那么学生的能力差异可想而知了。
2.学习条件各不相同
部分学生自己家里已经购置了电脑,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而另外的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机会接触电脑外,没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3.学生自身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如,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习惯等。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限制,如果教师仍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会造成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区别教学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重要办法。为此,必须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最优地结合起来。
三、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1,学生层次的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自主学习能力强;相反的,接触电脑机会少的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从上面两个特点,我将学生分为三层次,A组:基础好、进步快;自信心强:B组:基础一般,自主性较低。C组:基础比较差,进步慢,自卑感强。
根据前面的三层标准,每个学期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分到三个组别中,并将他们分别安排在机房不同的位置,以便于进行分类指导。
2.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例如,在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五节《设计封面》教学中,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A组:掌握图片的插入。B组: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C组: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叠放次序”调整等。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得都相当不错,课堂效果很好。
3.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网络改变生活》这一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几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对于高层次的学生,稍微做些必要的提示,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讨论。而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演示一种博客开通方式,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对低层次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带领学生边演示、边讲解,手把手地辅导学生。
4.课堂练习的分层
信息技术课堂练习必须参照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要做到分层布置。基础和创造性相结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作业中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完《网页制作》后,我布置了如下三种类型的作业:(1)提供一个预先制作好的网页,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本。(2)提供大量素材,再提供样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样本,完成自己的作品。(3)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制作一份介绍自己家乡的网站,教师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让学生独立收集素材,完成作品。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灵活恰当地使用分层教学能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国.课堂差异分层教学策略.4版.中国教育报,2002(09):20.
[2]钟和军.中学信息技术课分层导学模式的构建和实现.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2001(01):6.
[3]辛结容.分层教学实验报告,2004(08).
编辑 王团兰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新课标实施以来,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各种差异的学生接受的却是同一教学进度的不合理现象。
分层教学便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实施分层教学,体现分层次教学的优势与特点,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认为应该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进行分层教学
1.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不重视,把他视为“副科”
据笔者了解到有些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长期被“主科”挤占,几乎很少上。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基本能开齐开足,那么学生的能力差异可想而知了。
2.学习条件各不相同
部分学生自己家里已经购置了电脑,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而另外的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机会接触电脑外,没有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3.学生自身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如,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习惯等。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限制,如果教师仍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会造成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认为,对学生进行区别教学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重要办法。为此,必须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最优地结合起来。
三、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1,学生层次的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自主学习能力强;相反的,接触电脑机会少的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从上面两个特点,我将学生分为三层次,A组:基础好、进步快;自信心强:B组:基础一般,自主性较低。C组:基础比较差,进步慢,自卑感强。
根据前面的三层标准,每个学期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将学生分到三个组别中,并将他们分别安排在机房不同的位置,以便于进行分类指导。
2.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例如,在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三章第五节《设计封面》教学中,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A组:掌握图片的插入。B组: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C组: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叠放次序”调整等。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得都相当不错,课堂效果很好。
3.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网络改变生活》这一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几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对于高层次的学生,稍微做些必要的提示,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讨论。而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演示一种博客开通方式,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对低层次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带领学生边演示、边讲解,手把手地辅导学生。
4.课堂练习的分层
信息技术课堂练习必须参照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要做到分层布置。基础和创造性相结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作业中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完《网页制作》后,我布置了如下三种类型的作业:(1)提供一个预先制作好的网页,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本。(2)提供大量素材,再提供样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样本,完成自己的作品。(3)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制作一份介绍自己家乡的网站,教师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让学生独立收集素材,完成作品。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灵活恰当地使用分层教学能促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建国.课堂差异分层教学策略.4版.中国教育报,2002(09):20.
[2]钟和军.中学信息技术课分层导学模式的构建和实现.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2001(01):6.
[3]辛结容.分层教学实验报告,2004(08).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