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班主任工作中“爱与严”界限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r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不能没有爱,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常人所理解的溺爱和宠爱,教师的爱与严是分不开的,准确地把握爱与严的界限,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作为小学低段班主任,应努力给刚步入学习生涯的小学生以适当的爱、严,当好小学生心灵的守望者,这也是我们每个低段班主任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小学低段;班主任;爱;严;界限
  一、 引言
  教育不能没有爱, 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常人所理解的溺爱和宠爱, 教师的爱与严是分不开的。爱, 表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态度;严, 表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严出于爱, 才会严而有理;爱寓于严, 才能爱而不纵。把握好师生间爱与严的界限, 做低段小学生们心灵的守望者,是促进他们未来健康成长的关键。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 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格素养等众多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经常有家长这么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理论认为:在6—8岁的儿童看来一定要尊敬权威,绝对服从父母、老师等成人或者年长者的命令。低年级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这是一个教育的佳期和关键期。他们对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成为了学习的主要动机。同时,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不仅影响其身心发展,也在无形中教给这些刚步入学习生涯的学生以对他人表达爱的方式。因此,班主任必须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合适的方式关爱教育学生,把握好爱与严的界限,做到言传身教,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曾国藩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做人的道理,坚持原则灵活互用,不可偏。太灵活就会萎靡。太坚持原则就容易折断。坚持原则不是说要残暴严厉,只不过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需强矫。争名逐利,就需谦退。”虽然他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但这番话,同样对小学低段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与严的撑控,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即在适当掌握严的情况下,也要给予爱的关怀;在爱的关怀下,同样也需要有一定的严的要求,掌握爱与严界限非常重要。
  二、 小学低段班主任的爱
  教育不能没有爱, 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前苏联经典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对学生有效的教育是从真爱出发,以学生年龄特点以及个性特征为基础,把握合适的爱的方式的,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师生关系,达到教育最高境界。
  1、“温柔”的爱
  小学低段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初期, 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形成, 特别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容易急躁、冲动。低段班主任要考虑到7、8岁儿童的心理特点,用“温柔”的爱教育学生,注重正面引导。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留给我们非常经典的教育启示:他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次,看到一个男生拿起砖头砸另一个同学,就急忙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听候处理。等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时,那个男生早已等在那里。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陶先生又陶出一块糖给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这个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于是,陶先生陶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他十分内疚地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砖砸他。”陶先生高兴地拿出第四块糖,說:“你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原本似乎该是急风暴雨般的严厉“训斥”,最后却以这样“温柔”的方式结束了,却又获得了极佳的教育效果。陶行知对学生的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待刚步入学习生涯、对学校和老师都很陌生的小学生而言,这样“温柔”的方式尤为重要。
  2、“包容”的爱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情感日益丰富,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这正是孩子形成是非观的重要时期。很多成人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思维和成人差不多,在感情上却离成人很远。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事实恰恰相反。孩子在感情上很像成人,只是在思维上离成人很远。一个孩子偶尔从同伴那里学来了一句脏话,不小心让班主任听到了,结果被班主任严厉叱责、批评。在班主任叱责前,就断定孩子懂得这句脏话的含义,于是狠很批评作为教训。其实,很多时候低年级的孩子说这类话时,他自己并不一定懂得其意义。我们班主任应该包容学生的这种错误,利用这个时机对他进行教育,班主任可以告诉他,有些话听了让人高兴,有些话让人讨厌。你说的这句话就让人讨厌。你想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孩子吗?不想那以后应该怎样做呢?这时候,班主任不要作出答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理解。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它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 她更蕴含较多的社会内容, 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把握好低段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 一种对学生积极的肯定情感, 更是一种评价和正面引导。
  三、 小学低段班主任的严
  对小学生悉心爱护、耐心帮助是爱,进行严格要求更是不可缺少。小学低段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严字当头。中国有句俗语:没有规矩, 难以成方圆。所以,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事实上,真正受到学生爱戴的老师,都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对学生的公正严明是真正人道主义的表现。教师的公正严明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然而在育人实践上, 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存在严重的曲解。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的, 但必须把严格和严厉区别开来。冷淡的面孔、尖刻的语言等“厉害”的方式使学生难堪的惩罚, 并不是严格, 反而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在一定条件下, 宽容也是一种严格, 也是一种教育, 可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自省、自责。   2、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 严要有分寸。对待不同的学生, 要提出不同的期望去严格要求。如小学低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记忆;作业工整书写、及时检查等习惯的培养需要低段班主任持之以恒、严格督促学生养成。但形成这些习惯并非一日之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低段班主任可以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孩子都沉浸在不停地向目标奋进的快乐中,让成功的喜悦转化为信心的积累。切记要把握好“度”,如果对孩子寄予超出其能力范围的期望,让他做些力不从心的事,让孩子品尝到的都是失败的苦果,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容易使孩子为焦虑所困。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 乱严一气, 乱语批人, 也会造成很不好的效果。因此, 班主任的严不是强硬和武断, 而是能公正、严格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使学生感到一种平等尊重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唯有把握好两者的界限,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没有完美的教育,但有着美丽的责任和使命。爱必严,严是爱,作为小学低段的班主任,当好小学生的朋友和母亲,做他们心灵的守望者, 做一个幸福的被学生信任的小学班主任。
  四、 爱与严的一些误区
  1、嫌贫爱富型
  有些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喜欢将学生分等级、分阵营, 即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生,对他们的爱也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如:对于优秀生, 喜爱之意常常溢于言表, 而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差生, 则完全忽视或冷处理。班主任喜欢优秀生本属正常,但这种爱变为嫌贫爱富, 则有损教育公平的主旨, 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甚至有可能挑起部分学生与老师的对立情绪, 不利于班級工作的开展。
  2、大包大揽型
  有些班主任出于自尊、利已或是虚荣的思想, 信奉服从便是美德,。特别是低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事事包办代言, 认为学生需要做的就是言听计从, 从不轻易放手, 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实际上班主任与学生的对话应该是平等的交往,共同的发展。权威式的爱是对学生能力的剥夺, 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
  3、外冷内热型
  有些班主任热爱自己的学生, 处处为学生着想, 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 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 不苟言笑, 从不“失态”,这种外冷内热“暖水瓶型”的爱学生, 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 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是学生对班主任只能是敬而远之。
  总之, 班主任的爱既应如随风潜入夜般地入微体察,又应如润物细无声般地循循善诱。班主任既要关爱学生, 又不能偏爱、私爱、蛮爱。这样, 学生会因教师的亲切、仁爱、公正, 向教师袒露思想, 教师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 以便对症下药, 开展教育工作。
  五、结语
  教育不能没有爱,而教师不同于常人所理解的溺爱和宠爱,教师的爱与严是分不开的,准确地掌控爱与严的界限,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作为小学低段班主任来说,应努力给小学生以适当的爱与严,当小学生心灵的守望者,是我们每个小学班主任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宋豫.职场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7
  [2]李新旺.教育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版社,2011.9
其他文献
摘要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关键词 教师角色 品德引导者 知识传授者 心灵培育者  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每种社会身份都伴随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当个体产生为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时便充当了角色。教师也是如此
期刊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配合耳周腧穴治疗突发性耳聋分别与单纯针刺颈夹脊穴以及单纯针刺耳周腧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相比较的疗效差异,进而进行分析,对三种针刺选穴方法做出科学客
【摘要】音乐教学课型模式的发展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职学前教育的《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活动应摒弃传统教学课型模式的不足,在新课改的指引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构建特色课型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进而有效促进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全面提升学生钢琴即兴伴奏的整体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幼教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从课型构建上对该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特色课型
期刊
摘要: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阶段中,“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很普遍。本文在此关分析了学生在学习物理这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培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影响、物理成绩、因素、学习方法
期刊
目的:为了研究针灸治疗心悸的腧穴优选及配伍方案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以心悸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现代期刊文献中以针刺治疗心悸的选穴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几千年前的孔子说的话,现在有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说明了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广的道理,所以我们今天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提倡“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  一、思品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
期刊
有人说,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缺乏活力的;一个不读书的家庭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学校是没有生机的,一个不读书的国家是没有明天的。可见,读书是极其重要的。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近几年来,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新课标中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提出:让学生喜欢阅读,
期刊
摘要:无效课堂教学是毫无意义的,追求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是美术教师的义务,避免美术课堂教学低效,查找原因,以求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美术课堂教学效果较低的成因。  通过视导和教学教研发现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高下有别,如果随机做一下美术课堂教学效果调查,我们会发现有些课即使是一堂精心设计、教学技艺娴熟、活动丰富多采、气氛热闹的美术课,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