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归来》是2014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的一部文艺片,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场景不多,情节简单: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打为右派的知识分子陆焉识,文革结束后平反回家,却发现他深爱的妻子,因患病已然不再认识眼前的他。他强压住心中的悲痛,希望通过旧信件、钢琴曲子、车站接人等情景再现唤醒妻子,最终却没能成功,于是,他只好举着写有“陆焉识”的牌子一次次陪妻子去火车站——以一种在外人看来最荒诞对他而言却最合理的方式选择了留在妻子身边。
表面上看,影片似乎只是讲述了陆焉识和冯婉喻两人忠贞不渝、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这也是饰演两位主人公的演员陈道明和巩俐通过真挚演技打动人心的地方。但是,张艺谋作为一个导演大家,仅仅是给观众讲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爱情故事?觀众在看完之后对两人凄美的爱情结局有什么样的思考呢?这或许才是导演张艺谋想达到的效果。
首先,影片的题目“归来”就带有深意。归来,到底是谁的归来呢?有四类理解。
一是可以理解为陆焉识从农场归来(影片的英文内容是Goying home,可能更为贴切),这是影片画面传递给我们最直接的一种信息。二是可以理解为妻子冯婉喻的“苏醒”归来。冯婉喻在外界环境的压力下,得了选择性失忆症,逃避苦难,躲避现实,陆焉识需要做的就是把她从阴暗中解救出来,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归来”。三是张艺谋自己的归来。张艺谋是以《红高粱》等一系列文艺片而走上影坛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影片的崛起,张艺谋在近些年拍摄了许多高投资、大场景、片面追求票房的电影,效果并不理想,而《归来》来袭,或许也有其回归文艺片的暗喻。四是对那一段历史的呼唤。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质的提高,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所经历的风雨、苦难仍埋在那一代人的脑海之中,或许是基于舆论压力抑或是政策要求,很多人对自己所经历的苦与痛都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张艺谋也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而且骨子里有北方人那种天然的直爽之气,是否有借助此影片而唤起那一段沉睡的历史记忆呢?我们不得而知。
其实,无论“归来”具体指哪一类,抑或几者兼而有之,有一点不可抹杀,就是张艺谋对那一段沉痛历史的再次提及,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造成这一家庭悲剧的原因在哪里?这也许是张艺谋拍摄此片早就谋划好的一个问题。
其次,纵观影片的内容会发现,妻子冯婉喻的“失忆”是剧情讲述的关键点、支撑点,同时也是事件发展的一个主要转折点,如果冯婉喻不失忆,陆焉识也就不会一遍遍唤醒妻子(影片的主要内容),那么是谁让她失忆或者说强迫她失忆的呢?影片通过主治大夫的口道出,冯婉喻得的是“选择性失忆”,是一个人受到外部刺激或者脑部受到碰撞后,遗忘了一些自己不愿意记得的事情或者逃避的事情或人或物。在心理学讲是一个防御机制,通俗的说,假如人遇到一个强大的刺激,这个刺激让这人无法接受,那么,潜意识他就会选择忘掉这件事情,就会形成“选择性失忆”。无疑,这个强大的刺激来自影片开头部分:多年没回家的陆焉识因思家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中偷偷跑回家,女儿丹丹因怕受到牵连而影响自己的舞蹈前程进行了举报,使得冯婉瑜与陆焉识夫妻俩近在咫尺却只能相隔天涯。从此,冯婉喻对“陆焉识”进行了有意识的逃避,直到真的陆焉识归来,她也认不出来。
另外,影片中还有一个人虽未出现,对冯婉喻造成的影响力却不小——方师傅,这个人在冯婉喻的脑海中是“有忆”的。影片通过女儿丹丹反映,这个人打过、侮辱过冯婉喻,现实中的陆焉识出现在冯婉喻房间里时,她也老是会误认成这个人,为此既惊慌又怒不可遏,可见方师傅这个人在其脑海中的根深蒂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按理说,应该受到谴责,可就在陆焉识手里拿着铁勺想狠狠教训他一顿时,情节却进行了一次翻转:方师傅没找到,其老婆却大喊大叫起来,说老方是个好人,把老方抓去,弄得他一家妻离子散……方师傅也是受害者,那个时代的受害者。那谁为那些受过冤屈、苦难的人买单呢?也许只能归结于当时大环境的影响。
再次,看一下影片结尾,陆焉识举着写有“陆焉识”的牌子与冯婉喻一起去火车站接自己,目的是为了和妻子在一起,但这种相聚,是让人痛苦的,他只能作为一个好邻居而不是一个好丈夫陪在妻子身边,更不能唤醒妻子对自己沉睡的记忆,他只是一个符号印在妻子的记忆里,为了妻子能醒来,他必须坚持不懈地“装”下去,可何时才能“装”到头呢,电影在此戛然而止,留了太多空白,让人意犹未尽,甚至不能接受,以至于很多观众觉得结尾不像结尾。其实,这才是老谋子的高明之处,他故意留下那段空白让观众去反思去思考。
其实,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冯婉喻恢复记忆,合家团圆;另一种是依然失忆,认不出陆焉识,陆焉识还要默默等下去,还要继续忍受“不识”的痛苦。从作者的意图看,很明显倾向于后面一种,也就是说陆焉识的痛苦依旧。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不知有多少个“陆焉识”,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所经历的那一代人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选择了沉默,对自己的经历和所遭受的痛苦三缄其口,尽管现在国家富强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但其所遭受的精神创痛却不一定能抚慰,“失忆”的往往正是自己心里对过去打不开的结。
话说回来,张艺谋这部电影激起了人们对那一段历史的回忆,让人们对历史进行重新审视和思索,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并不一定代表《归来》就取得了成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事实上,很多观众在看完后,批评之声不绝入耳。有人认为,张艺谋没有将严歌苓《陆犯焉识》丰满厚重的内容表达出来(张只是选取原著的结尾部分),即使受电影篇幅限制,也应该将陆焉识在农场中的相关经历有所展现,而张艺谋将这部分内容都通通略去,对那段历史的描绘更是遮遮掩掩、浅尝辄止,所以,这部影片顶多是揭开了那个时代的一条缝。的确,相比原著,张艺谋的这部电影确实少了太多的内容,及时与他前期的文艺作品相比,也含蓄了不少(譬如《活着》),但是他能通过陆冯二人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点破那段尘封的历史唤起人民的记忆就已足够了。有时,一个人需要做的,仅仅是点破一层窗户纸。
近些年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得我们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一段历史讳莫如深,很少提及,这表现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往往是片言只语,一带而过,更有甚者,还会对那一段历史高唱赞歌,把它作为激励人生的一部分,实在荒谬。过错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敢于正视过错,从过错中吸取教训,尽管历史就像一页纸一样翻过去了,但我们还要多总结,多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了解过去的历史,才会真正有助于明天社会的发展。
表面上看,影片似乎只是讲述了陆焉识和冯婉喻两人忠贞不渝、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这也是饰演两位主人公的演员陈道明和巩俐通过真挚演技打动人心的地方。但是,张艺谋作为一个导演大家,仅仅是给观众讲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爱情故事?觀众在看完之后对两人凄美的爱情结局有什么样的思考呢?这或许才是导演张艺谋想达到的效果。
首先,影片的题目“归来”就带有深意。归来,到底是谁的归来呢?有四类理解。
一是可以理解为陆焉识从农场归来(影片的英文内容是Goying home,可能更为贴切),这是影片画面传递给我们最直接的一种信息。二是可以理解为妻子冯婉喻的“苏醒”归来。冯婉喻在外界环境的压力下,得了选择性失忆症,逃避苦难,躲避现实,陆焉识需要做的就是把她从阴暗中解救出来,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归来”。三是张艺谋自己的归来。张艺谋是以《红高粱》等一系列文艺片而走上影坛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影片的崛起,张艺谋在近些年拍摄了许多高投资、大场景、片面追求票房的电影,效果并不理想,而《归来》来袭,或许也有其回归文艺片的暗喻。四是对那一段历史的呼唤。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质的提高,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所经历的风雨、苦难仍埋在那一代人的脑海之中,或许是基于舆论压力抑或是政策要求,很多人对自己所经历的苦与痛都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张艺谋也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而且骨子里有北方人那种天然的直爽之气,是否有借助此影片而唤起那一段沉睡的历史记忆呢?我们不得而知。
其实,无论“归来”具体指哪一类,抑或几者兼而有之,有一点不可抹杀,就是张艺谋对那一段沉痛历史的再次提及,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造成这一家庭悲剧的原因在哪里?这也许是张艺谋拍摄此片早就谋划好的一个问题。
其次,纵观影片的内容会发现,妻子冯婉喻的“失忆”是剧情讲述的关键点、支撑点,同时也是事件发展的一个主要转折点,如果冯婉喻不失忆,陆焉识也就不会一遍遍唤醒妻子(影片的主要内容),那么是谁让她失忆或者说强迫她失忆的呢?影片通过主治大夫的口道出,冯婉喻得的是“选择性失忆”,是一个人受到外部刺激或者脑部受到碰撞后,遗忘了一些自己不愿意记得的事情或者逃避的事情或人或物。在心理学讲是一个防御机制,通俗的说,假如人遇到一个强大的刺激,这个刺激让这人无法接受,那么,潜意识他就会选择忘掉这件事情,就会形成“选择性失忆”。无疑,这个强大的刺激来自影片开头部分:多年没回家的陆焉识因思家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中偷偷跑回家,女儿丹丹因怕受到牵连而影响自己的舞蹈前程进行了举报,使得冯婉瑜与陆焉识夫妻俩近在咫尺却只能相隔天涯。从此,冯婉喻对“陆焉识”进行了有意识的逃避,直到真的陆焉识归来,她也认不出来。
另外,影片中还有一个人虽未出现,对冯婉喻造成的影响力却不小——方师傅,这个人在冯婉喻的脑海中是“有忆”的。影片通过女儿丹丹反映,这个人打过、侮辱过冯婉喻,现实中的陆焉识出现在冯婉喻房间里时,她也老是会误认成这个人,为此既惊慌又怒不可遏,可见方师傅这个人在其脑海中的根深蒂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按理说,应该受到谴责,可就在陆焉识手里拿着铁勺想狠狠教训他一顿时,情节却进行了一次翻转:方师傅没找到,其老婆却大喊大叫起来,说老方是个好人,把老方抓去,弄得他一家妻离子散……方师傅也是受害者,那个时代的受害者。那谁为那些受过冤屈、苦难的人买单呢?也许只能归结于当时大环境的影响。
再次,看一下影片结尾,陆焉识举着写有“陆焉识”的牌子与冯婉喻一起去火车站接自己,目的是为了和妻子在一起,但这种相聚,是让人痛苦的,他只能作为一个好邻居而不是一个好丈夫陪在妻子身边,更不能唤醒妻子对自己沉睡的记忆,他只是一个符号印在妻子的记忆里,为了妻子能醒来,他必须坚持不懈地“装”下去,可何时才能“装”到头呢,电影在此戛然而止,留了太多空白,让人意犹未尽,甚至不能接受,以至于很多观众觉得结尾不像结尾。其实,这才是老谋子的高明之处,他故意留下那段空白让观众去反思去思考。
其实,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冯婉喻恢复记忆,合家团圆;另一种是依然失忆,认不出陆焉识,陆焉识还要默默等下去,还要继续忍受“不识”的痛苦。从作者的意图看,很明显倾向于后面一种,也就是说陆焉识的痛苦依旧。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不知有多少个“陆焉识”,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所经历的那一代人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选择了沉默,对自己的经历和所遭受的痛苦三缄其口,尽管现在国家富强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但其所遭受的精神创痛却不一定能抚慰,“失忆”的往往正是自己心里对过去打不开的结。
话说回来,张艺谋这部电影激起了人们对那一段历史的回忆,让人们对历史进行重新审视和思索,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并不一定代表《归来》就取得了成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事实上,很多观众在看完后,批评之声不绝入耳。有人认为,张艺谋没有将严歌苓《陆犯焉识》丰满厚重的内容表达出来(张只是选取原著的结尾部分),即使受电影篇幅限制,也应该将陆焉识在农场中的相关经历有所展现,而张艺谋将这部分内容都通通略去,对那段历史的描绘更是遮遮掩掩、浅尝辄止,所以,这部影片顶多是揭开了那个时代的一条缝。的确,相比原著,张艺谋的这部电影确实少了太多的内容,及时与他前期的文艺作品相比,也含蓄了不少(譬如《活着》),但是他能通过陆冯二人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点破那段尘封的历史唤起人民的记忆就已足够了。有时,一个人需要做的,仅仅是点破一层窗户纸。
近些年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得我们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一段历史讳莫如深,很少提及,这表现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往往是片言只语,一带而过,更有甚者,还会对那一段历史高唱赞歌,把它作为激励人生的一部分,实在荒谬。过错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敢于正视过错,从过错中吸取教训,尽管历史就像一页纸一样翻过去了,但我们还要多总结,多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了解过去的历史,才会真正有助于明天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