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莲上访团”始末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把你搞臭不可!
  
  上世纪80年代末,京城曾经出现一个轰动一时的“秦香莲上访团”。一面红色的小旗上,写着“秦香莲上访团”六个字,小旗旁常簇拥着几十个脸色憔悴、神情忧悒的女人,有的蓬头散发,有的衣装整洁,有的抱着孩子……
  这个由36名妇女组成的“秦香莲上访团”,“团长”是北京人薛桂荣,团员则来自全国各地。她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上告她们当了“陈世美”的丈夫。
  薛桂荣原本是北京一家服装厂的女工,22岁那年,由父母包办嫁给了同厂
  工人黑冠宇。二十多年了,日子尽管不是过得有滋有味,一家人却也相安无事。
  谁料,年过半百,孩子也快成人了,黑冠宇在家里话却变得越来越少,后来发展到三天两头不着家。
  薛桂荣起了疑心,开始做起了“侦探”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原来,黑冠宇在外头已经有了相好了。
  “我二十几年含辛茹苦为了这个家,为了照顾你和儿女操碎了心。临到老了,你居然玩起了‘第三者插足’!”薛桂荣很早就听说了“第三者插足”这个新词汇,只是压根儿就没想到它会硬生生砸进自己的生活。
  她委屈,愤怒,失望,但却没有哭。性格火暴的她,先是将娘家人召来把黑冠宇揍了个鼻青眼肿,然后再把家里值钱的东西一裹而尽,自己搬到厂里住了。
  不久,黑冠宇便以新婚姻法中的新条款“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和薛桂荣离婚。薛桂荣一听,更是火冒三丈:你在外面搞女人,还要跟我闹离婚,没门!我非把你搞臭不可!你要离,除非我死了!
  从此,薛桂荣便开始了漫长的告状之路,妇联、法院、公安局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同仇敌忾 一致“对内”
  
  慢慢地薛桂荣发现,每天到妇联、法院、公安局告这种状的,还有不少同她一样命运的女人。大家在一起一交流,泪是同样的泪,仇是同样的仇,都是因为丈夫花了心,或在外面拈花惹草,或已另建“爱屋”。
  有的人怀着和薛桂荣一样的目的,报复,把丈夫搞臭。她们认为丈夫名声臭了,自然“第三者”也不会要了,他就会回到自己身边。有的则是想利用单位、社会的压力,迫使丈夫回归……想法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不想离婚。
  想起自己年纪都不小了,婚姻还会遭遇“第三者插足”,丈夫还要和自己离婚,自己和孩子将来怎么办。说到伤心处,女人们~个个哭得比“秦香莲”还凄惨。
  哭,哭能救得了自己?薛桂荣最看不起眼泪了。于是,她倡议大家团结起来,组织一个“秦香莲上访团”,联合上访。同是天涯受苦人,姐妹们自然再愿意不过了,并以百分之百的选票推举薛桂荣为“团长”。
  从此之后,薛桂荣义不容辞地带领“秦香莲上访团”的姐妹们,肩负着解放自己同时解放与她们同样遭遇的姐妹命运的神圣使命。她们到妇联上访,法院上访,报社上访,接待站上访,踏上漫长的上访路……她们坚信,团结才有力量。
  薛桂荣带领的这个“秦香莲上访团”很快成了一大社会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但基本都对其持同情和认可的态度。而几乎所有媒体也都曾对此事进行过报道,组织过讨论。舆论导向也几乎都是一边倒:同情当代“秦香莲”,唾弃当代“陈世美”,批判“第三者插足”!
  
  把状告到了中南海
  
  到后来,上访成了这群女人每日必干的事,她们甚至不惜放弃各自的工作和对孩子的照顾。激情悲愤在重复不停的诉苦和上访中日益麻木。一切为说而说,一切为干而干,眼泪为流而流。
  直到1 982年,“秦香莲”上访团的36名成员,联合署名写了这样一封信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这封信究竟有没有送到胡总书记手里,不得而知。但后来,“秦香莲上访团”的官司倒是真打到了中央。在中央领导人的过问下,36个“陈世美”没有一个离成婚。
  “秦香莲上访团”的“成功”,很快刺激了更多“秦香莲”们的“崛起”……据负责离婚庭的法院人士回忆:那时上诉离婚的男方,只要被女方抓住“第三者插足”的证据,女方不同意离,一般不判离。即便没有证据,只有嫌疑,三五年也别想离。而如果是女方提出来,反映男方酗酒、虐待等,只要程度没有特别严重,一般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调解。
  然而,此后10年之内,36个“陈世美”却仍旧毅然选择和他们的“秦香莲”们离婚了。
  
  链接:事件
  1 1980年新《婚姻法》的新意之一在于将“感情破裂”规定为离婚要件,由此,中国人似乎开始意识到,爱情也是婚姻中颇为重要的东西。而其另一个突出贡献是增加了计划生育原则,这条原则对后来中国人婚姻观念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2 “遇罗锦离婚案”轰动一时。作家遇罗锦在最倒霉的时候与工人蔡钟培结婚,平反回原单位后即以“没有感情”为由提出离婚,引起了一场关于婚姻是以政治、物质条件还是以爱情为基础,以及离婚标准究竟应该是“理由论”还是“感情论”的社会大讨论。
  
  文学
  舒婷的爱情诗《致橡树》在大学校园里流行一时;一个叫琼瑶的台湾女作家同样有名,其代表作《我是一片云》、《一颗红豆》、《紫贝壳》等,以生活中很难寻觅的浪漫唯美、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故事,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电影
  1980年,中国第一部爱情偶像电影《庐山恋》,让年轻人一次又一次地涌入电影院。而另一部关于政治婚姻题材的电影《天云山传奇》则引起了巨大争议。
  1981年最成功的影片《没有爱情的角落》,深深刺痛了中国人的内心。那一年好看的电影还有《知音》、《小街》、《沙鸥》、《伤逝》等,普遍弥漫着悲剧性的影子。
  与历史的沉重相比,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婚姻的影片显得诙谐轻松,其代表是1981年的《嫁不出去的姑娘》和《喜盈门》。歌曲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难忘今宵》、《血染的风采》、《月亮走,我也走》、《我的中国心》、《驼铃》、《一个美丽的传说》、《恋曲1980》等。
其他文献
如同没有不生病的人,世上也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婚姻。  放眼周围,也许真的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外人看来光鲜无比、恩爱和谐的家庭,关上门也会有想象不到的矛盾和烦恼。建国60年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婚姻观多元、婚姻问题复杂化的倾向。  婚姻出现问题不可怕,就如同人的身体,只要不是病入膏肓,就还有健康的希望。然而我们不少人总是不愿谈及,更无法正视婚姻问题。不是我们意识不到,而是深以问题婚姻
期刊
如今,大家都喜欢供奉财神,这样下去,财神很快要变成众神之神了。    做饭的时候想到,也许该买个灶王爷放在厨房里。  今日之灶王爷,应该是倍感寂寥的。在新式厨房里,没有木柴燃烧释放的黑烟和香气,过去人们只需勤勉地收集柴禾就能做饭,但在今天,却需要有钱购买天然气和煤气罐才行。厨房里也不再有木头燃烧时轻微的噼啪声,只有抽油烟机隆隆作响,灶王爷一定觉得很吵,又嫌煤气味太过难闻,坐在那里暗自生气吧。他应该
期刊
建国6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短暂一瞬。对于中国,却是一场亘古未有之变。婚恋之变,无疑是这场巨变的一个侧面和缩影。  60年婚恋,最大的特征是两个字:激荡。多变、颠覆、震撼、深刻,勾勒出这段情史不同凡响的大轮廓。  婚恋问题,世上的人谁也躲不开。情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需求。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不管是出于生理需要,还是心理慰藉,或者传宗接代,很难找出一个正常人是婚恋的绝缘体。  婚恋问题,是人生很重
期刊
60年风云激荡,中国人的婚恋观一个甲子走完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路程:传统颠覆,婚恋多元,幸福成为唯一。60年变迁史,镌刻着众多具有时代印记的流行词,连缀起来,绘就了60年的婚恋图卷。  60年过去了,“刘巧儿”仍然会被人提起,这是个曾经蜚声全国的名字,能瞬间唤起父辈们心中那个熟悉的形象。而这个形象的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叫封芝琴。  我们几经周折,联系上这位已85岁的老人。和黑白相框里那张娟
期刊
朱凤琴:63岁  郭常信:68岁    1967年深秋,我和妻子朱凤琴的婚恋在“文化大革命”响彻云霄的革命口号中开始了。  我1965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辽宁美术出版社,按规定“下去”参加了一年“四清”。1966年9月回来,正赶上“文化大革命”。1967年,我已是27岁的大龄青年了,还没有女朋友,好心的老同志吕燕就帮我介绍对象。  对象是比我小5岁的女孩朱凤琴,在太原街一个食品商店工作,各
期刊
口述:和慕娟 整理:许 芳    我叫和慕娟,是沈阳市第一食品厂一名退休工人。1956年8月和老伴蒲文和登记结婚,这张结婚证陪伴我们携手走过了52年的风雨历程。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我们,坚强的母亲带着我们兄妹4人艰难的生活。因为家里穷,缺劳力,小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学习的机会,安心在农村参加劳动。  两年后,有亲属在城市里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叫蒲文和,是辽宁
期刊
男人没有女人就没有家。丁乃钧直到40岁仍然单身一人。  1980年年底的一天晚上,整个学校一片冷清,年近40岁的丁乃钧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一份《人民日报》。无意间,他看到了一则广告,便突发奇想:既然产品能在报纸上登广告,单身的我是否也可以在报上刊登一则征婚广告呢?于是,丁乃钧连夜给《人民日报》的编辑写了封长信,请求给他登一则征婚广告……  1981年初,《市场》报刊登了这则征婚启事,丁乃钧也
期刊
泡泡是位二奶。  当然,在我认识二奶泡泡之前,泡泡只是泡泡,一个多梦、善感,雅致并且漂亮得有些离谱的女孩。  那是1993年11月底的某个黄昏,我刚来深圳不到一个月,因赶一个特别的采访(采访内容我忘了),破天荒打了一部的士。抵达目的地之后,我猛地一掀车门,撞翻了一位骑车上夜校的少女。天啊,因为我的莽撞、焦躁,竟将这位美女的小拇指撞成了骨折。  我放弃了采访,陪她去了医院。等待的间隙中,我们相互谈论
期刊
李爽,52岁,画家。1984年在巴黎结婚,定居至今。    李爽躲在法国人白天祥的公寓里。尽管公寓就在北京,她踩着的是自己国家的土地,但她依然有些心里没底。每当有陌生人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她都忍不住一阵紧张。  这是1980年的秋天,李爽刚刚23岁,身份是自由画家,最辉煌的职业经历是参加了中国美术馆的星星画展。“窝藏”她的白天祥是她的情人,时任法国驻北京使馆文化处的外交官。1979年,两人在一次画展
期刊
褚芳莲与徐先桃,恋爱始于1976年的秋天。那时候,21岁的徐先桃,是全村唯一的高中毕业生,他幼年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与胞妹相依为命。加之徐弱不禁风,常年患病,亲友们都为他未来的婚事担忧。  不久,经人介绍,徐先桃认识了邻近的昌松公社松山四队褚芳莲姑娘。她身材匀称,眉清目秀。两人一照面,都暗暗相中了对方。8月,两家热热闹闹地将这门亲事订了下来。  同年10月,大学恢复招考的消息传开了,徐跃跃欲试,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