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一场雪的到来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木枯荣,时序更替,立冬的脚步虽早已悄然来临,但在这江淮流域,冬只是刚刚踏进来一只脚,它的身形还没有完全地显露,依然不见那洼地的白霜,无从感慨“霜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景致。
  这几天的温度始终在几至十几摄氏度之间徘徊。蒲公英依然盛开着黄色的小花,而那些谢花后成熟的朵儿,像一顶顶小绒帽似的,白白的,静候着,等待朔风吹来,它们便可飘游天下,重新寻找它们新的落脚点、安置新的家。牵牛花的朵儿,也依然像喇叭似的开放着,它们在早晚的冷风中挺立着,给人以鼓舞向上的激情。菜畦里的萝卜、白菜等,也不畏低温寒冷,依然长势不减,青翠欲滴。而那些随处可见的香樟等树木,则敞开深绿的胸襟,接纳鸟儿热烈地拥抱。槐树和杨树呢,不等严冬的朔风到来,绿叶就已被秋风扫荡得差不多了,远远望去,萧条万状,在夕里静默着,宛若垂暮的老人,有点凄凉的光景——它们的枝条,似乎在等待着雪的装饰,等待着严冬的纤手弄枝。
  那真正意义上的冬天啊,另一只脚始终姗姗来迟。现在,我只有在回忆与展望中去揣摩、领略它的韵致、它的不凡!
  雪,是严冬的最好象征。
  想那西北风劲吹,天气乍寒还暖,天空彤云密布,雪便在你不经意间悄悄地飘落。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这是孙道绚笔下的雪,好似就在我的身边正悄悄地下着。
  那雪后将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而每当我念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想到这些有着高雅格调的古人,他们行为怪异,不可思议!这大雪天能垂钓到什么呢?有时我会困惑地在想:或许那时的钓鱼人不怕冷,鱼在大冷天也肯上钩,如今绝迹了?
  从这些古诗词里,我们可以窥得古人的行踪,亦能领略古时的雪景。
  记忆中,每每在雪夜,外面银装素裹时,雪那清亮的光透过窗帘,屋内便四壁清辉,宛如撒满月华。于是,想着外面的雪景,听着外面的雪声,怎么也睡不着了。早晨便早早地起来,打开门,洁白的雪地上,猫狗的爪印在上面早已留下了印记——像怕我不知道它们同我一样,经历了一个无眠的夜。当初那些枝丫萧条的槐树、杨树,终于等来了冬天的纤手弄枝,将它们琼枝玉叶般地装饰一新。一阵寒风,树梢摇落,碎屑纷纷,如同撒落一地的碎银。同时发出“沙沙”声,似乎在应和着才女孙道绚吟雪的诗篇,发出千年的回音。信步来到田野,你会发现野兔的踪迹,那清晰的梅花瓣似的脚踪延伸向远方,顿时便会萌生出逮野兔、吃野味的念头。
  忽然又想起了去年冬天下雪的事情来。
  那一天,夜半时分,老家迎来了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天亮了。到处是银白的世界。雪花儿,还在悠悠扬扬地下着。盈耳不绝的是雪花儿亲吻万物的喋唼声。我下班了,骑着电动车,小心地走着。雪花儿,调皮地撩拨着我的眼睑,似乎在和我热络着:“我来了,亲爱的!”那些下班的轿车,前方的玻璃上,正有雪花儿在“叮叮叮”地叩击着,似乎在告诫着司机们:“雪天路滑,慢点,再慢点……”
  我喜欢雪的洁白,喜欢它的轻灵,它的调皮。村庄的屋檐上,青的瓦,红的瓦,一律都被雪悄悄地换成了天然的银。几只不畏寒冷的麻雀,在檐上蹦跶着,在和飘舞的雪花儿媲美着舞姿。田野里,青梗梗的麦苗,深埋在雪褥里,微微地透出隐隐约约的浅绿。雪片儿,还在给这雪褥加厚,加厚,是怕麦苗儿不够满意?不够暖和?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才能枕着馒头睡——我乐得见到这雪在加厚。
  有位早起的老农,站在门口,眺望着路边的玉树琼枝。随即,又把目光移向了苗田。他那笑眯眯的眼神,愉悦的表情,在诉说着他的心声,他的愿望——枕着馒头睡的希冀!他大概和我一样,也乐得见到这雪在加厚吧?
  谁家不怕冷的两条土狗,黑的毛皮上粘着层白雪,正在麦田上转悠。它们转了几圈,便欢快地跑向了村庄,留下了一串串琐碎而复杂的脚印。我怀疑它们不会是主人派来视察麦田的特使吧?
  雪,下出了乡村无声的美。我呢,却被下出了诗意来,由衷地口占道:“忽如春暖花谢时,东风吹得杏花翻。遥想古代酒旗风,想去沽酒御雪寒。”
  我随手把它发在了微信上。友人说,把“翻”改成“飞”更好。我说,改了不押韵,写出心情就好。情随雪舞,我高兴着呢!何必咬文嚼字,坏了雅兴。雪,还在飘,在舞,在调皮着。它,下出了来年的新希望,下出了來年的好年景……
  哦,那即将到来的严冬,现在的我也只能隔着未可知的时空,揣摩着你的雪景。这种揣摩,有它的美妙,有如远距离的美女,不见瑕疵,唯见白净婀娜,秀发如瀑……是一种不寻常的感触。美,也尽在其中!
  我在展望中,有期待。期待中,严冬与美景并存,严冬也将不觉是严冬了——那是一幅幅寒天的风景画,冷艳的,让人心动的。这便是美好事物的效应,这便是生命中的真谛,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
  您准备好了吗?当严冬来临时,我们一起去欣赏曼妙的雪景哟……
  作者简介:刘喜权,江苏省灌南县刘庄村人,系连云港市作协会员。有文章见于《参花》《散文选刊·下半月》《散文百家》等。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公元418年,重阳节这天,五十四岁的陶渊明午睡起床后,摇摇头、拍拍肩、踢踢腿,几乎去掉了上午田间劳作的疲乏,不自觉吟诵起自己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很满意父母给了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虽然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但身体还是很硬朗的。当然,这跟辞官归隐十三年来一直从事农耕也有一定关系。比他大五岁的邻居陶耿明身体也很棒,可陶耿明却认定,他身体好不是因为劳动,而是因为
期刊
像一颗颗铁钉  刚劲钻破坚木  如一棵棵大树  根扎祖国沃土  是一声声号角  激扬奋进脚步  似一道道闪电  锻造非凡气度  朝气蓬勃青春  最美脸上汗珠  世界顶级奖台  展示中国高度  铁的榔头笑了  隊友海啸山呼  仰望五星红旗  泪花晶莹如注  喜讯像雨像风  掠过高山大路  业绩惊天动地  掀起巨浪无数  今天又是起点  继续新的征途  更好更美更强  伟大精神永驻  作者简介:狄北平
期刊
红肿的双眼和一包纸巾  范静姝认识赵铭辰还是在大一迎新晚会那天,那时候的范静姝刚刚十八岁,活脱脱一副富家女的做派。  范静姝和男朋友陈晓阳吵架的时候,赵铭辰正在露天的舞台上弹吉他,薄薄的一层刘海乖巧地盖在星辰一般的眼睛上。  陈晓阳当着范静姝的面直接拉着林瑶的手,“拜托你成熟一点好吗?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你的大小姐脾气。对,我现在移情别恋了,你满意了吧?”  范静姝直接拿起一杯香槟倒在了陈晓阳头上,
期刊
娇娇成天黏在妈妈的怀里,三岁的她,总是追着妈妈央求:“抱抱,抱抱!”  “这孩子,妈妈总抱着你不累吗?来,换爸爸抱一会儿。”可是娇娇更喜欢赖在妈妈的怀抱里,她用小手推开爸爸:“我要妈妈抱,我要妈妈抱!”  “唉!你这孩子,也不知道心疼妈妈,这不得把妈妈累坏了?”  爸爸是一个网络作家,整天宅在家里;妈妈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所以,在娇娇上幼儿园之前,娇娇白天就围着爸爸转。但只要到了下午妈妈快回到家
期刊
夏日的午后  我坐上了一辆绿皮火车  在中间的座位上眯着觉  左边的妈妈在教小孩子认著车上的字  右边的爷爷跟他对面的奶奶  用方言聊着天  对面的小闺蜜在窃窃私语地笑着  不远处还有婴儿的哭声  我听着也睡着  窗外的太阳大概很大  我想着  下车一定要吃一根冰棍  才配得上这样的夏天  (作者单位:辛集市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期刊
做一朵云  去天际漫游  去听萧萧风过  去寻潇湘雨落  去绘彩练千条  去草原  在凌空飞蹄之上  去汪洋  在漫天碧波之间  去远山  在峰脊锐利处呼啸  你若想寻我  请仰头  在碧水浸染的  苍茫梦中  在太初伊始的  混沌之里  你会看见我  看见这世间最纯洁的  最肮脏的  最多情的  最无情的  看见我烁烁的白衣  漠漠的眼  淺浅的愁  我会漂流  于无边荒芜  会归依  向万物渊
期刊
作者简介:华小克,本名董英,系吉林省作协会员。先后毕业于吉林化工学校、东北师范大学。曾在《演讲与口才》刊业集团从事编辑、记者工作,现于北京从事图书出版及企业形象策划。从9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多篇散文、小说获奖。已出版专著《领导者掌控全局的说话方略》《幸福奇迹》等企业家传记、心理励志类书籍11部。电影剧本《女魔术师》获2017年“第2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创意奖;2018年1月《金荷花》在工信部
期刊
村后有座大山,山上的松树挺拔,郁郁葱葱。李大爷常去山上采药。  这天,李大爷正在采药,忽然从远处传来“咚咚咚”的声音,他便寻声走去。  “住手——这里的松树不能砍!”李大爷朝正在砍树的王三喊道,“王三,你好大的胆子!”  王三直起腰,轻蔑一笑:“李大爷,你釆你的药,我砍我的树,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这是村里的树,人人有责,我不能不管!”李大爷紧盯着王三。  “你少管闲事啊!我又没砍你家的树!”
期刊
梦中,我家三代为农。一天晚上,我的手臂突然获得了强大的力量,我坐上《跑跑卡丁车》里一辆没有天窗的吉普车回到家。没有工作的我回到家后,受到了家人质疑,问我的车是哪里来的。含蓄不答的我被家人误解:“快把你偷来的车还回去!”悲愤的我开车跑到城市的郊区,张开手,掌心朝上地爆发出一句:“为什么连你们也都看不起我(即使我获得力量,只是你们不知道)!”爆发中,有蓝色电流在我的手臂上乱窜,白雾的清晨在我呐喊的回声
期刊
南方热起来真要命。烈日毫不留情地灼着人们的头面,非要烤出一层油来,大街上的人无一不皱着眉头,无论如何都舒展不开,仿佛别人欠了他许多钱。几小股汗水从头发上顺着脸庞流下来,夹带着姑娘们出门前精心涂抹的粉脂,在脸上留下一道又一道乳白色的沟壑。水泥地宛如一个巨大的蒸笼,持续不断地向上冒着透明的热气,直往脚底钻,简直叫人在滚水上行走。如果不是想做个指甲,谁会挑这个天气出门呢?还好马上就要走到了,我的脚恐怕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