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英语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每个学生都对英语感兴趣,都能学好英语是每个英语教师的理想。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教师如果能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的,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英语文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英语文化的渗透。初中生的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印象深,来自异域国度人们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风情习俗,一定能起到激发兴趣,营造氛围的双重效果。
  1.1 在教学中直接运用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距。如对“Thank you”的不同回应,对询问生活状态的不同看法等。
  1.2 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内容加以图解和讲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西方文化。例如,在介绍圣诞节时,就可以收集各种相关图片或放映有关录像,边展示边解释说:“人们在庆祝圣诞节时会装饰美丽的圣诞树,母亲会准备一顿丰盛的圣诞大餐,还有欢乐的圣歌声在街上飘扬,白胡子的圣诞老人会送来小孩子们喜欢的圣诞礼物。”自然地引出相关的语言知识。
  1.3 运用相关的教学材料,让学生直接融入英语文化氛围。卡通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那些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人幽默乐观的性格。如Snoopy、Mickey Mouse、Domald Duck,这些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学生对此也是如数家珍。教师可将它们适时引入课堂,运用一些面具、木偶手套、头饰等进行情景式圣诞练习。
  2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英语课堂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给人以舒适、整洁、美观的感觉,还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营造出富有浓浓的英语氛围的课堂环境,调动学习的情绪,让孩子们真正有学语言的感觉,能够轻松愉快地展开交际活动,交流思想感情。如让语音语调好的学生每天下午进行英语广播,或播放英文歌曲。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发挥,还能烘托热烈的英语学习氛围。还可以让学生自制单词“标签”,在家里和教室墙壁上贴起包含英语文化的图片,文字介绍。在教室里开辟出学生喜爱的日常英语交流角、异国风景区、名人角、生物角……为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此外,充分利用黑板报刊登名人名言,或刊登异国风土人情的稿件,也能陶冶学生情操,发挥学生特长。
  3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方法
  3.1 在英语学习中充分調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则能记住65%。因此在新授课时,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将使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如在教“What time did you see him?”一课时,先根据多媒体课件,结合已有的知识谈论职业,引出本课的关键词——thief,再用录音机以听新闻的形式输入语言材料,并让学生听新闻完成相关的对话,把语言使用的环境同时输入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逼真的生活情景,在看、听、说、写的多维环境中储存、建构自己的语言。
  3.2 在英语学习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牢牢印下所学知识的痕迹。比如,教学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带来“全家福”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教学人体部位的词汇时,可让学生相互做“摸鼻子、摸眼睛”等游戏;教学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的服装、学习用具等物品。
  3.3 在英语学习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前,我们总认为只要学生跟着读、照着说,把老师教授的内容全记下来就行了,所以教师的教法总使学生处于机械学习的被动状态。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实践中更是不会用。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学习英语要靠学生自己实践,在交际化活动中掌握英语的特点。因此,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如以课本内容为素材,表演小品、讲故事、说笑话,发动学生每周学唱一首英文歌,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就学会了不少英文歌。每月阅读欣赏一篇美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读。为了使每一位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口语,每节课前5分钟可让一名学生做值日报告,这样,既可以营造深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沟通情感,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桥梁和润滑剂。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老师对话时,教师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老师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这样学生很快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1 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期刊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的中学语文教材也将进入课堂。作为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其意义和精神,并努力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淡化语文的工具性和训练性,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和情感性。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但在应试教育导引下的现时语文教学却没有注重其基础性,而是偏离了其本来的方向,从而使语文学科失去了本身应有的魅力,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因此,我就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感悟
期刊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教育者或教师企图不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知识,却将知识品德要求加到儿童身上,这样做的结果只会破坏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精神发展。”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并发挥这种已有的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发现科学原理的过程。对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展以及情感培养、意志锻炼
期刊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一贯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的情感态度应该是“喜欢”与“主动”。如何让小学生做到自主识字呢?  1 采用多种形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他们模仿力强,想像力丰富,敢想敢
期刊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自己都感动得流泪了。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
期刊
【摘 要】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如何用课改新观念指导活动课教学,创造性地上好活动课就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探索能力,让学生注重体验,参与实践,才能充分发挥活动课的实效。  【关键词】 活动教学 主体参与 综合能力 思想政治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
期刊
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积累和运用语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和根本,也是小學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不断收集信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笔者在英学习的亲身经历,体验了英国语言教学方法, 对比了英国中学语言教学与自己的语言教学,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明确了自己在语言教学中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尊重分享别人观点 自主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自己解决问题     1 学习内容及体会   二零零九年二月至五月我受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选派赴英国里丁大学语言中心参加了中学英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第十三期学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一直从事农村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经调查:90%左右的小学毕业生书写潦草,难以得到“书写规范、端庄、整洁、行款整齐”的硬笔书写要求。究其原因:先前有部分教师认为主要是“应试教学”所至。可实施素质教育、全社会竭尽全力倡导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10余年,然而任不见小学生书写能力的普遍提高。又有教师和社会人士认为:这是由于电脑进入农村小学课堂所至,电脑也将像计算器替代算盘一样
期刊
发散性思维是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信息,即从问题的多种可能方向扩散出来探索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就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形式。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1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联想是由给定材料分化成多种因素,形成发散性中间环节。运用联想有定向联想、可逆联想、等价联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等。  例1、证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