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品牌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投资。当然,有些投资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回报,需要等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够看到成效,有长远目光的人懂得在品牌建设上加大投入,因为他有耐心。而有些人看到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短期内没有回报便心灰意冷,觉得还不如炒股、买楼来得实惠。
“追求”不同
中国企业家对赚钱感兴趣 VS 日本企业家对产品感兴趣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家,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企业家,似乎对赚钱有着某种天赋。所以,很多人在主业上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马开始“多元化”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证券。而日本的企业家似乎对产品本身更感兴趣。我这次去日本,和日本一个青年企业家交流,他的公司是做汽车轴承的。说实话,汽车轴承在我们眼里确实是一个小产品。但他一说到他的产品就开始手舞足蹈,两眼发光。我一问,原来他父亲是公司董事长,他哥哥是总经理,他是主管技术的董事、副总。公司规模不大,100来人,但是服务的客户却是丰田、本田、铃木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们家里好像也没有别的生意。他说,光轴承需要研究的东西就太多了,几代人都研究不透,哪有精力再去做别的?
而我们的企业,包括海尔、联想在内的中国领军品牌,也开始投资,做房地产,甚至做保健品。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品牌和日本品牌之间的差距所在。记得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浙江某个地区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迅速拥有某个产品全球前几名的加工生产能力,但他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放弃了原来的行业,成为另一个行业里的前3名。但是无论做什么行业,厂房永远是那么破旧,设备永远是那么简陋,所以他们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他们确实是赚了一些钱,但是这种财富的积累是不可持续的,他们也没有获得同行的尊敬。
我在东京中小企业促进中心考察的时候,带领我们参观的领导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现在你们中国人太厉害了,你们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就像跑步一样,我们在前面跑,你们在后面追,你们追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担心被你们追上,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创新。要创新,就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就必须提高价格,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微弱的优势,我们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必须专注,我们必须创新,我们必须精益求精,这也是你们逼的呀。”
说实话,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脸火辣辣的。他的话表面上看是在表扬我们,说我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实际上是在批评我们不懂得专注和创新。所以我要说,企业家爱的应该是产品和品牌,而不是钱。赚钱应该是经营的结果,而不是经营的目标。
对“技术”的理解不同
中国企业家技术等于先进设备 VS 日本企业家技术等于对技术的消化学习
在中国企业家眼里,技术基本上等同于先进的设备,所以如今中国老板的设备一个比一个先进,但花钱培训技术员却舍不得,而培训全员的中国老板则更是少之又少。
日本人跟中国人不太一样,他们在买设备上可能精打细算,但是在学习技术上比较舍得花钱,而在消化技术上则更舍得花钱和精力。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的设备是100分,他们的设备可能是80分,我们使用设备的能力可能只有30分,人家则有80分,这样,100分乘以30%,只有30分,而80分乘以80%有64分。他们用80分的设备胜过我们100分的设备,这就是技术的差距,也是软实力的差距。
所以,设备并不是最重要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而技术的关键是全面消化和全员掌握。事实上,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从事某种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就一定越来越有优势,任何一个新的进入者要想在短期内赶超他们是不可能的。
对“速度”的理解不同
中国古语云:欲速则不达,何为快,何为慢?
中国人做事喜欢讲究立竿见影,讲究效率和速度,而日本人似乎和我们不同。我们的领导介绍说,日本国民中A型血的人占很大的比例,所以日本人看起来比较程序化、呆板,而中国人大都比较灵活。但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经济的发展还是走在我们前面的,而且,发展的质量比我们要好得多。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重视,和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何为快,何为慢?
在我看来,所谓“快”,首先要以保证品质为前提,只有这样的快才有意义。否则来得快去得也快,生得快死得也快,建得快倒得也快。任何的发展都应该遵循自然科学规律,不要总想一蹴而就,违背自然规律的拔苗助长注定要以失败告终,做品牌也是如此。
那么品牌是什么?品牌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种体验,或者是一种可以信赖的承诺,对企业而言就是获利的工具。所以,做品牌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投资。当然,有些投资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回报,需要等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够看到成效,有长远目光的人懂得在品牌建设上加大投入,因为他有耐心。而有些人看到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短期内没有回报便心灰意冷,觉得还不如炒股、买楼来得实惠。久而久之,他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而到时候,这个错误已经无法挽回。
编辑观察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品牌的建立,也是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过程。要在创建品牌之初,就坚定做百年老店的思路,关注产品,关注产品力,加上适度的市场营销,唯有建立在好的产品力基础上的品牌,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凤凰涅槃,孤独的坚守是品牌者的写照。
OEM企业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应该获得应有的尊敬,只是我们的制造要更有技术,更专注,更名副其实。提高效率,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过硬的团队。现代社会强调专业分工,专注您的长项,在优势上建立优势。下一个十年,中国制造正当道。为他人做嫁衣也是自己实力的一种证明。
作为关注国内钟表业的媒体,我们希望无论是做品牌的还是做OEM的都找到正确的思路,并坚持下去,媒体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钟表消费氛围,让我们的钟表环境少一点急功近利,我们的消费者更懂本土品牌,我们的制造更上一层楼。
“追求”不同
中国企业家对赚钱感兴趣 VS 日本企业家对产品感兴趣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家,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企业家,似乎对赚钱有着某种天赋。所以,很多人在主业上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马开始“多元化”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证券。而日本的企业家似乎对产品本身更感兴趣。我这次去日本,和日本一个青年企业家交流,他的公司是做汽车轴承的。说实话,汽车轴承在我们眼里确实是一个小产品。但他一说到他的产品就开始手舞足蹈,两眼发光。我一问,原来他父亲是公司董事长,他哥哥是总经理,他是主管技术的董事、副总。公司规模不大,100来人,但是服务的客户却是丰田、本田、铃木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们家里好像也没有别的生意。他说,光轴承需要研究的东西就太多了,几代人都研究不透,哪有精力再去做别的?
而我们的企业,包括海尔、联想在内的中国领军品牌,也开始投资,做房地产,甚至做保健品。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品牌和日本品牌之间的差距所在。记得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浙江某个地区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迅速拥有某个产品全球前几名的加工生产能力,但他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放弃了原来的行业,成为另一个行业里的前3名。但是无论做什么行业,厂房永远是那么破旧,设备永远是那么简陋,所以他们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他们确实是赚了一些钱,但是这种财富的积累是不可持续的,他们也没有获得同行的尊敬。
我在东京中小企业促进中心考察的时候,带领我们参观的领导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现在你们中国人太厉害了,你们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就像跑步一样,我们在前面跑,你们在后面追,你们追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担心被你们追上,所以,我们就不得不创新。要创新,就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就必须提高价格,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微弱的优势,我们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必须专注,我们必须创新,我们必须精益求精,这也是你们逼的呀。”
说实话,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脸火辣辣的。他的话表面上看是在表扬我们,说我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实际上是在批评我们不懂得专注和创新。所以我要说,企业家爱的应该是产品和品牌,而不是钱。赚钱应该是经营的结果,而不是经营的目标。
对“技术”的理解不同
中国企业家技术等于先进设备 VS 日本企业家技术等于对技术的消化学习
在中国企业家眼里,技术基本上等同于先进的设备,所以如今中国老板的设备一个比一个先进,但花钱培训技术员却舍不得,而培训全员的中国老板则更是少之又少。
日本人跟中国人不太一样,他们在买设备上可能精打细算,但是在学习技术上比较舍得花钱,而在消化技术上则更舍得花钱和精力。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的设备是100分,他们的设备可能是80分,我们使用设备的能力可能只有30分,人家则有80分,这样,100分乘以30%,只有30分,而80分乘以80%有64分。他们用80分的设备胜过我们100分的设备,这就是技术的差距,也是软实力的差距。
所以,设备并不是最重要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而技术的关键是全面消化和全员掌握。事实上,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从事某种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他们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就一定越来越有优势,任何一个新的进入者要想在短期内赶超他们是不可能的。
对“速度”的理解不同
中国古语云:欲速则不达,何为快,何为慢?
中国人做事喜欢讲究立竿见影,讲究效率和速度,而日本人似乎和我们不同。我们的领导介绍说,日本国民中A型血的人占很大的比例,所以日本人看起来比较程序化、呆板,而中国人大都比较灵活。但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经济的发展还是走在我们前面的,而且,发展的质量比我们要好得多。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重视,和我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何为快,何为慢?
在我看来,所谓“快”,首先要以保证品质为前提,只有这样的快才有意义。否则来得快去得也快,生得快死得也快,建得快倒得也快。任何的发展都应该遵循自然科学规律,不要总想一蹴而就,违背自然规律的拔苗助长注定要以失败告终,做品牌也是如此。
那么品牌是什么?品牌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种体验,或者是一种可以信赖的承诺,对企业而言就是获利的工具。所以,做品牌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投资。当然,有些投资可能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回报,需要等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够看到成效,有长远目光的人懂得在品牌建设上加大投入,因为他有耐心。而有些人看到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短期内没有回报便心灰意冷,觉得还不如炒股、买楼来得实惠。久而久之,他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而到时候,这个错误已经无法挽回。
编辑观察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品牌的建立,也是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过程。要在创建品牌之初,就坚定做百年老店的思路,关注产品,关注产品力,加上适度的市场营销,唯有建立在好的产品力基础上的品牌,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凤凰涅槃,孤独的坚守是品牌者的写照。
OEM企业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应该获得应有的尊敬,只是我们的制造要更有技术,更专注,更名副其实。提高效率,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过硬的团队。现代社会强调专业分工,专注您的长项,在优势上建立优势。下一个十年,中国制造正当道。为他人做嫁衣也是自己实力的一种证明。
作为关注国内钟表业的媒体,我们希望无论是做品牌的还是做OEM的都找到正确的思路,并坚持下去,媒体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钟表消费氛围,让我们的钟表环境少一点急功近利,我们的消费者更懂本土品牌,我们的制造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