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民意识是公民真正拥有主人翁精神,我国公民的这种意识一直缺乏。网络时代的到来,催醒了人们公民意识的苏醒,网络成为民众和政府之间的桥梁,同时也要对网络加强规范建设,防止公民意识的异化。
关键词:网络时代;公民意识;苏醒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真正拥有主人翁精神,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并且有机会就会试着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而不是漠不关心或者逆来顺受逆来,公民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不随声附和。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公民意识单薄的国家。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统治,给人们精神上烙下了浓厚的臣民意识,新社会制度的到来,推翻了旧政权,解放人民思想,但是几千年的思想沉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不夸张地说,现在多数国人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臣民意识。他们内心感觉不到自己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上世纪90年代,网络时代的开启,宣布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爆炸网络时代,人们的参与热情逐渐高涨,表现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一切说明公众的公民意识正在逐渐觉醒,纷纷呐喊出自己的声音。
1网络催醒了公民的意识的苏醒,网络开辟成公民意识的新领地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对网民对网络生活形态总体认同度 调查显示,将近七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利用网络可以减少办事中亲临实地的麻烦,更是有76.9%的人认为通过网络,他们迅速的得到各种最新消息,让他们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事件了。同时,专门从事网络工作的IT工作者,依靠网络和利用网络谋生的人们,从网络上发出了自己不同的声音,带来了更多思想的交锋。
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曾经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长生”。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并强势崛起,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网络的便捷性、隐蔽性、交互性的特点,变革了媒介与民主的关系,为人们的公共参与社会生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人们不再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宁愿待在卧室、沙发里幻想,也不愿花费时间讨论公共决策和社会事务。人们的公民意识在不断觉醒,人们正在慢慢熟悉和习惯用网络这一工具来为自己的权利呼喊。
2007年6月,一篇名为《罪恶的“黑人”之路!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四百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在网络发表后,马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时间转发无数,这也成为了揭开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导火索。这篇转发无数帖子,揭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黑砖窑骗拐童工的事情,而这只是冰山一角。随之而来的是在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一次次道德和法制的追问下,以及人们对公共事件又一次的群体热情参与,对孩子们的不忍心,对黑砖窑的人性的泯灭的谴责,形成了一种人们积极为维护自己权利而呼喊的行为。正是这种公民意识的促使下,一场 “打击黑砖窑主、解救被拐骗农民工”的专项行动紧急启动,在那些偏远地区的黑砖窑中成功解救出几十名被拐童工和几百名苦工。这些人被解救后,无不喜极而泣。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公众逐渐认识到了网络所有的强大力量,这也使人们在之后遇到难以以个人力量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想到了借助于网络,而不是其他方式。网络让我们在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和养成的路上的更进一步。
2 网络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新桥梁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作为杜会的主体,不仅要有物质生活,在公民意识觉醒后,还要有参与公共决策等精神生活的需要。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传统的大众媒介虽然具有较大的政治能量,但让它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交流互动桥梁,同样也面临许多困境,特别是在服务公民对政府决策,建议等一系列的公共参与上,它们可谓举步维艰。而今天,人们在网络上可以顺畅的实现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的。网络,它不仅改变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也变革了公民参与的模式。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技术的帮助,看到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更加畅通无阻的表达出来,参与进去。
网络让政府和民众怎样建立桥梁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打破了固有社会思想禁锢,为人们的意见交流提供了“公共论坛”,网络的互动性和超时空的传播特征,又为民众的公共参与和交流提供了场地——公共空间。公共论坛和公共空间的出现,让民众有了和政府直接对话的途径,在这里民众可以对政府的决策及某些制度实施的不合理处,进行畅所欲言,真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政府也在公共论坛中获益很多,可以听到群众心底的呼声,使政府更好的为民众工作。网络为公民政参政、议政开辟了新的通道,成为推动公民参与意识发展的重动力。正如美国学者托夫勒所言,“网络媒介不再只是传递信息,它为公民公共参与建筑了一个虚拟“电子广场”,为官民互动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电子平台”。
3 依法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为公共意识成长创造良好的空间
福祸总相依,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为广大公民提供了一个抒发情感、畅所欲言的空间。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网络空间内,自由主义泛滥,公众理性精神缺乏,“网络暴力”之类的网络群体事件也是层出不窮。如果对网络上的这些不良现象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网络必将推动公共意识走向异化。因此,我们要为公民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加强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加强网络中的法律规范建设。同时提醒公民要理性使用网络,不过分依赖网络。
网络对我国公民意识的觉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有作用,此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发展。随着网络向前发展,我国公民的意识的觉醒也会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杜俊飞、黄煌.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总)第一卷第一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2008
关键词:网络时代;公民意识;苏醒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真正拥有主人翁精神,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并且有机会就会试着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而不是漠不关心或者逆来顺受逆来,公民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不随声附和。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公民意识单薄的国家。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统治,给人们精神上烙下了浓厚的臣民意识,新社会制度的到来,推翻了旧政权,解放人民思想,但是几千年的思想沉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不夸张地说,现在多数国人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臣民意识。他们内心感觉不到自己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上世纪90年代,网络时代的开启,宣布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爆炸网络时代,人们的参与热情逐渐高涨,表现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一切说明公众的公民意识正在逐渐觉醒,纷纷呐喊出自己的声音。
1网络催醒了公民的意识的苏醒,网络开辟成公民意识的新领地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对网民对网络生活形态总体认同度 调查显示,将近七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利用网络可以减少办事中亲临实地的麻烦,更是有76.9%的人认为通过网络,他们迅速的得到各种最新消息,让他们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事件了。同时,专门从事网络工作的IT工作者,依靠网络和利用网络谋生的人们,从网络上发出了自己不同的声音,带来了更多思想的交锋。
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曾经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长生”。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并强势崛起,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网络的便捷性、隐蔽性、交互性的特点,变革了媒介与民主的关系,为人们的公共参与社会生活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人们不再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宁愿待在卧室、沙发里幻想,也不愿花费时间讨论公共决策和社会事务。人们的公民意识在不断觉醒,人们正在慢慢熟悉和习惯用网络这一工具来为自己的权利呼喊。
2007年6月,一篇名为《罪恶的“黑人”之路!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四百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在网络发表后,马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时间转发无数,这也成为了揭开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导火索。这篇转发无数帖子,揭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黑砖窑骗拐童工的事情,而这只是冰山一角。随之而来的是在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一次次道德和法制的追问下,以及人们对公共事件又一次的群体热情参与,对孩子们的不忍心,对黑砖窑的人性的泯灭的谴责,形成了一种人们积极为维护自己权利而呼喊的行为。正是这种公民意识的促使下,一场 “打击黑砖窑主、解救被拐骗农民工”的专项行动紧急启动,在那些偏远地区的黑砖窑中成功解救出几十名被拐童工和几百名苦工。这些人被解救后,无不喜极而泣。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公众逐渐认识到了网络所有的强大力量,这也使人们在之后遇到难以以个人力量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想到了借助于网络,而不是其他方式。网络让我们在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和养成的路上的更进一步。
2 网络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新桥梁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作为杜会的主体,不仅要有物质生活,在公民意识觉醒后,还要有参与公共决策等精神生活的需要。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传统的大众媒介虽然具有较大的政治能量,但让它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交流互动桥梁,同样也面临许多困境,特别是在服务公民对政府决策,建议等一系列的公共参与上,它们可谓举步维艰。而今天,人们在网络上可以顺畅的实现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的。网络,它不仅改变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也变革了公民参与的模式。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技术的帮助,看到自己的思想和主张,更加畅通无阻的表达出来,参与进去。
网络让政府和民众怎样建立桥梁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打破了固有社会思想禁锢,为人们的意见交流提供了“公共论坛”,网络的互动性和超时空的传播特征,又为民众的公共参与和交流提供了场地——公共空间。公共论坛和公共空间的出现,让民众有了和政府直接对话的途径,在这里民众可以对政府的决策及某些制度实施的不合理处,进行畅所欲言,真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政府也在公共论坛中获益很多,可以听到群众心底的呼声,使政府更好的为民众工作。网络为公民政参政、议政开辟了新的通道,成为推动公民参与意识发展的重动力。正如美国学者托夫勒所言,“网络媒介不再只是传递信息,它为公民公共参与建筑了一个虚拟“电子广场”,为官民互动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电子平台”。
3 依法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为公共意识成长创造良好的空间
福祸总相依,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为广大公民提供了一个抒发情感、畅所欲言的空间。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网络空间内,自由主义泛滥,公众理性精神缺乏,“网络暴力”之类的网络群体事件也是层出不窮。如果对网络上的这些不良现象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网络必将推动公共意识走向异化。因此,我们要为公民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加强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加强网络中的法律规范建设。同时提醒公民要理性使用网络,不过分依赖网络。
网络对我国公民意识的觉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有作用,此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发展。随着网络向前发展,我国公民的意识的觉醒也会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杜俊飞、黄煌.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总)第一卷第一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