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经过3年试验研究和调查总结,探索总结出一套番茄越夏再生高效且易操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生产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作用。番茄越夏再生第1生长期关键技术是选择再生能力强、耐高温和抗TY病毒病的番茄品种,适期提早栽培;第2生长期(再生期)关键技术是适时选留再生枝、激素促侧枝生长、培土压蔓、遮阳降温保湿、加强肥水管理、预防烟粉虱和青枯病。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越夏再生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8900-02
番茄具有茎分枝能力强和侧枝生长旺盛的习性。自19世纪80年代就相继有学者开展番茄再生的试验研究,并指出番茄再生栽培技术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技术,主要表现在番茄再生省时、省工、节种;再生株较新增植株抗病能力强;再生后结果上市较换茬栽培早30~40 d,伏淡补缺,经济效益显著。但目前该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湖北地区也还没有应用推广的相关报道,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多雨,番茄育苗增植栽培难度大,番茄越夏再生栽培与前季番茄栽培管理、再生处理、再生后管理紧密相关,因此栽培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1-7]。为此,笔者经过3年试验研究和调查总结,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番茄越夏再生高效且易操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生产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作用。
1 第1生长期
1.1 品种选择
宜选择无限生长型、生长势旺盛、不易早衰、侧枝萌发力强、耐高温、耐高湿、抗病毒病且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海泽拉优质种子公司抗TY品种飞跃、忠诚,华中农业大学抗TY品种华番11号,先正达抗TY品种齐达利等。上述推荐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美观,分枝性好,高抗TY病毒病,坐果率高,果实大红,圆形或微扁,硬果型,单果重220~280 g,春茬和再生茬番茄总产量13.5万~16.5万kg/hm2。
1.2 培育壮苗
适时培育壮苗,提倡温室工厂化育苗,播种育苗期为12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苗龄55~65 d,多炼苗以保证成活率。农户自主育苗宜在11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种子消毒是关键,晒种1~2 d后,温汤浸种1 h,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1 h,最后温水浸种4 h。冷床育苗1月上中旬假植到育苗钵中,当室外温度低于5 ℃时,需“3膜1被”覆盖,即小拱膜上用薄棉被盖1层,再套中拱膜,外层大棚膜。苗期追施2~3次复合肥250倍液,拌多菌灵1 000倍液或恶霉灵1 000倍液等杀菌剂喷施2~3次叶面肥。
1.3 整地、施肥
保护地栽培,单个大棚面积不宜超过666.7 m2。整地前先清洁田园,然后底施有机肥2.25万~3.00万kg/hm2、三元复合肥(17∶17∶17)375~450 kg/hm2、尿素150~225 kg/hm2、锌肥30 kg/hm2、硼肥15 kg/hm2,撒施灭线虫药剂225 kg/hm2,再深耕翻地25~30 cm,1.7 m包沟开厢,厢面宽1.2 m,深沟高畦,畦高25 cm左右,耙平整细畦面土,再将畦面均匀喷施500倍液多菌灵,最后盖上地膜并扣棚提温。
1.4 适期定植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定植前1~2 d向番茄苗喷施一次杀菌杀虫混合剂。单行定植,株距20~25 cm,種植密度2.7万~3.3万株/hm2。定植时壮苗定植深度以子叶节与地面相平为宜,对徒长苗可将其顺行向斜卧放在定植穴内,将基部数节培土。定植后及时浇水,最好边定植边浇水,以促缓苗,并且宜人工逐株较灌,一次浇足浇透,定根水可加入适宜浓度的杀菌剂。
1.5 田间管理
1.5.1 温度控制。
3月上中旬一般温度尚低,如温度低于10 ℃,定植后采用“3膜”覆盖,且闭棚保温7 d,以促幼苗缓苗成活。之后视天气温度情况适时揭膜、通风、换气,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夜温控制在15 ℃左右。3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暖,可敞开两边棚门或适当卷起两边边膜,5月上旬即可揭开棚头薄膜加大通气降温。
番茄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白天为20~25 ℃,夜间为15~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建议棚内悬挂1个温湿度计,实时观察温度变化情况,做好降温保温措施。
1.5.2 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定植当日,浇水应人工逐株浇灌为好。之后见干浇水,宜采用微喷或滴灌浇灌。幼苗成活7~10 d应追肥提苗,可追施尿素75
kg/hm2或高氮高钾型冲施肥75 kg/hm2。番茄第1穗果坐住后,开始追第2次肥,之后每一穗果开始膨大时追肥1次,结合浇水追施氮钾复合肥150~225 kg/hm2或用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追施,追肥后7~10 d用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1.5.3 吊绳、绑蔓、整枝、打顶。
番茄长至30~40 cm高时,棚室内拉好铁丝并吊绳,单行定植的植株左右间隔绑蔓,绑蔓时茎基部往上10~15 cm稍贴近地面,以便植株再生时压蔓培土。单秆整枝,及时除去侧枝和黄老病叶。第5花序开放后打顶。
1.5.4 保花保果、疏花疏果。建议采用熊蜂或授粉器授粉,可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和保证果实质量。如用2,4-D、番茄灵等激素授粉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浓度操作。果实坐住后注意疏花疏果,第1穗果留3~4个,其他可留果4~5个。
1.5.5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重在预防。主要病虫害及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如下:
苗期注重防治瘁倒病,喷施64%恶霉灵+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2.2%普力克1 500倍液,5~7 d 1次,连续防治3次。田间主要防治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茎基部腐病。早疫病用400 g/L嘧霉胺800倍液或50%百泰600倍液或20%氟吗啉1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用50%腐霉利或25%啶菌噁唑或10%氟硅唑防治;叶霉病用25%嘧菌酯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防治;茎基部腐病用72.2%普力克600倍液或或72%克抗灵800倍液防治;交替用药,5~7 d防治1次。采收前10 d不打药。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越夏再生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8900-02
番茄具有茎分枝能力强和侧枝生长旺盛的习性。自19世纪80年代就相继有学者开展番茄再生的试验研究,并指出番茄再生栽培技术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技术,主要表现在番茄再生省时、省工、节种;再生株较新增植株抗病能力强;再生后结果上市较换茬栽培早30~40 d,伏淡补缺,经济效益显著。但目前该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湖北地区也还没有应用推广的相关报道,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多雨,番茄育苗增植栽培难度大,番茄越夏再生栽培与前季番茄栽培管理、再生处理、再生后管理紧密相关,因此栽培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1-7]。为此,笔者经过3年试验研究和调查总结,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番茄越夏再生高效且易操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生产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作用。
1 第1生长期
1.1 品种选择
宜选择无限生长型、生长势旺盛、不易早衰、侧枝萌发力强、耐高温、耐高湿、抗病毒病且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海泽拉优质种子公司抗TY品种飞跃、忠诚,华中农业大学抗TY品种华番11号,先正达抗TY品种齐达利等。上述推荐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美观,分枝性好,高抗TY病毒病,坐果率高,果实大红,圆形或微扁,硬果型,单果重220~280 g,春茬和再生茬番茄总产量13.5万~16.5万kg/hm2。
1.2 培育壮苗
适时培育壮苗,提倡温室工厂化育苗,播种育苗期为12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苗龄55~65 d,多炼苗以保证成活率。农户自主育苗宜在11月上中旬播种,播种前种子消毒是关键,晒种1~2 d后,温汤浸种1 h,再用10%磷酸三钠浸种1 h,最后温水浸种4 h。冷床育苗1月上中旬假植到育苗钵中,当室外温度低于5 ℃时,需“3膜1被”覆盖,即小拱膜上用薄棉被盖1层,再套中拱膜,外层大棚膜。苗期追施2~3次复合肥250倍液,拌多菌灵1 000倍液或恶霉灵1 000倍液等杀菌剂喷施2~3次叶面肥。
1.3 整地、施肥
保护地栽培,单个大棚面积不宜超过666.7 m2。整地前先清洁田园,然后底施有机肥2.25万~3.00万kg/hm2、三元复合肥(17∶17∶17)375~450 kg/hm2、尿素150~225 kg/hm2、锌肥30 kg/hm2、硼肥15 kg/hm2,撒施灭线虫药剂225 kg/hm2,再深耕翻地25~30 cm,1.7 m包沟开厢,厢面宽1.2 m,深沟高畦,畦高25 cm左右,耙平整细畦面土,再将畦面均匀喷施500倍液多菌灵,最后盖上地膜并扣棚提温。
1.4 适期定植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定植前1~2 d向番茄苗喷施一次杀菌杀虫混合剂。单行定植,株距20~25 cm,種植密度2.7万~3.3万株/hm2。定植时壮苗定植深度以子叶节与地面相平为宜,对徒长苗可将其顺行向斜卧放在定植穴内,将基部数节培土。定植后及时浇水,最好边定植边浇水,以促缓苗,并且宜人工逐株较灌,一次浇足浇透,定根水可加入适宜浓度的杀菌剂。
1.5 田间管理
1.5.1 温度控制。
3月上中旬一般温度尚低,如温度低于10 ℃,定植后采用“3膜”覆盖,且闭棚保温7 d,以促幼苗缓苗成活。之后视天气温度情况适时揭膜、通风、换气,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夜温控制在15 ℃左右。3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暖,可敞开两边棚门或适当卷起两边边膜,5月上旬即可揭开棚头薄膜加大通气降温。
番茄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白天为20~25 ℃,夜间为15~18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建议棚内悬挂1个温湿度计,实时观察温度变化情况,做好降温保温措施。
1.5.2 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定植当日,浇水应人工逐株浇灌为好。之后见干浇水,宜采用微喷或滴灌浇灌。幼苗成活7~10 d应追肥提苗,可追施尿素75
kg/hm2或高氮高钾型冲施肥75 kg/hm2。番茄第1穗果坐住后,开始追第2次肥,之后每一穗果开始膨大时追肥1次,结合浇水追施氮钾复合肥150~225 kg/hm2或用尿素和硫酸钾各150 kg/hm2追施,追肥后7~10 d用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1.5.3 吊绳、绑蔓、整枝、打顶。
番茄长至30~40 cm高时,棚室内拉好铁丝并吊绳,单行定植的植株左右间隔绑蔓,绑蔓时茎基部往上10~15 cm稍贴近地面,以便植株再生时压蔓培土。单秆整枝,及时除去侧枝和黄老病叶。第5花序开放后打顶。
1.5.4 保花保果、疏花疏果。建议采用熊蜂或授粉器授粉,可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和保证果实质量。如用2,4-D、番茄灵等激素授粉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浓度操作。果实坐住后注意疏花疏果,第1穗果留3~4个,其他可留果4~5个。
1.5.5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重在预防。主要病虫害及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如下:
苗期注重防治瘁倒病,喷施64%恶霉灵+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2.2%普力克1 500倍液,5~7 d 1次,连续防治3次。田间主要防治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茎基部腐病。早疫病用400 g/L嘧霉胺800倍液或50%百泰600倍液或20%氟吗啉1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用50%腐霉利或25%啶菌噁唑或10%氟硅唑防治;叶霉病用25%嘧菌酯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防治;茎基部腐病用72.2%普力克600倍液或或72%克抗灵800倍液防治;交替用药,5~7 d防治1次。采收前10 d不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