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赫哲族的说唱音乐“伊玛堪”,我们不仅应该采取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将那些传统的“伊玛堪”曲目通过博物馆的方式保护起来。另一方面,或在普遍意义上来说,更需要的是跟上时代的发展,采取动态保护。因为动态保护其目的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出路。但这并不仅仅只是赫哲族民众的事情,更是旅游中的各种力量,包括政府、当地村民和学者等都应该携起手来,通力合作。
1 政府管理与开发的模式策略
政府在旅游开发中,首先是倡导者的角色。旅游产业作为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被各地政府广泛提倡。其次,政府是管理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各级政府要在现实中整合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平衡各种关系,共同有效地参与当地的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
首先,各级领导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意识,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以包容,各个层级的政府官员对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文化,应给予理解与尊重。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价值,以为能赚钱的就是有价值的文化,不能赚钱的就是没价值的文化,尤其是对那些人口较少,生活在交通较为偏僻,经济社会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域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不能简单地认定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落后保守”的,“奇风异俗”的,甚至是“封建迷信”的。
其次,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专业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文艺工作者去做挖掘、整理、保存、继承与发展工作,要更好的利用现代科学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必须“以人为本”,对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和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技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好传承人并重点给予扶持。如鼓励赫哲族艺术家和艺人带徒授艺,使赫哲族文化后继有人。同时,要把科学保护与人文传承结合起来,在农村基层文化管理单位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站,进行普及与提高,定期举行赛事来检阅普及提高的成果。
第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支持。如涉及到赫哲族城市的规划、新建、改造工程,如何保持原有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具体到什么可以拆,什么不可以拆等等,都应当进行法律上的限定,一定程度上地维持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原生态,以保障民族文化的稳定及发展。
2 原始族民观念取向及自主保护
有学者就民俗旅游中的文化变迁,指出:“民俗文化的传承及自主性选择与外部文化有目的的作用成为旅游地文化变迁两个方面的动力。”民俗旅游通过外力作用和自我选择双方互动,影响民俗的变迁方向。这也说明旅游中的民俗遗产保护借助当地居民的力量是必要的,资源的保护离开了他们的有效参与,最终只能是空谈。
村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主要是从经济收入出发,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够提供就业,同时旅游发展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如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卫生环境、通讯、交通运输,这些方面的建设迅速,提供了许多城镇市民才能享受到的资源。村民因此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增加,视野开阔,信息更新,更主要的是使文化遗产实现价值化,增进了民族意识、提高了主体自豪感。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开展,村民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有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旅游中,村民获得交流和向外部伸展视野的机会,并形成“文化自觉”的意识——逐渐地从不大喜欢有人旁观自己,到慢慢习以为常,进而渴望展示和交际。
而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或文化保护的角度说,只有当地居民参与进来,才能发挥他们自觉保护文化的积极性,使文化主体重视自己文化的重要性,看到文化的价值,从而珍视、保护、发扬,并努力挖掘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使之复兴。如果当地人自己不注意保护文化,也就是毁坏旅游资源,损害自身的利益。即便个别村民有急功近利的做法,社区整体的舆论也会给予规劝和监督。更进一步说,只有让村民参与到当地的旅游中去,才能不仅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还能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也就是从文化和经济两个角度、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重视保护工作。只有保存本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对得起祖先和子孙后代;只有保护好文化资源,才能可持续发展旅游。社区的全民参与,才能把保护环境和维护传统文化看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自我的责任。只有充分尊重民俗文化主体,文化拥有者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保护自我文化的积极性。
3 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
通常人们认为学者就是在书斋做学问的,旅游开发是操作性极强的领域,学者不易发挥作用,这种看法是偏颇的。钟敬文先生曾经强调应用也要研究,缺乏调查研究的学者自然不能对实际应用有指导性,但不代表学者就不能直接介入应用领域。学者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旅游开发提供最好的建议,使开发效应最大,而破坏性最小。总的来说,学者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挖掘伊玛堪的特色文化,将这种有内涵、有价值的民族智慧发扬光大,妥善保存这种文化遗产。其次,学者还可以就如何开发有意义、有深度的文化,如何使用合适的手段来彰显深刻而简单的民间智慧,来包装宣传,来对外阐释,使游客明白这些浅显凡俗的道理其实是意义深远的人生真谛,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领悟到思想,不是为了做秀,博得轻松一笑了之。再次,学者可以对现实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自己的行动和学识去影响当地的民众或者引导市场,规范市场。最后,学者还可以提供开发与保护的方案,为文化开发的尺度作一个衡量和评估,为政府对旅游的适度规范和宏观调控提供咨询意见。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要借助学者的实地调查和研究,了解当地的文化模式,寻找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管理框架,应对挑战,逐步探索出对新事物的管理道路。
总之,学者应尽自己的能力为民俗旅游产业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做出实际有用的工作。
1 政府管理与开发的模式策略
政府在旅游开发中,首先是倡导者的角色。旅游产业作为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被各地政府广泛提倡。其次,政府是管理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各级政府要在现实中整合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平衡各种关系,共同有效地参与当地的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
首先,各级领导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意识,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以包容,各个层级的政府官员对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文化,应给予理解与尊重。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文化的价值,以为能赚钱的就是有价值的文化,不能赚钱的就是没价值的文化,尤其是对那些人口较少,生活在交通较为偏僻,经济社会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域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不能简单地认定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落后保守”的,“奇风异俗”的,甚至是“封建迷信”的。
其次,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专业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文艺工作者去做挖掘、整理、保存、继承与发展工作,要更好的利用现代科学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必须“以人为本”,对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和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技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好传承人并重点给予扶持。如鼓励赫哲族艺术家和艺人带徒授艺,使赫哲族文化后继有人。同时,要把科学保护与人文传承结合起来,在农村基层文化管理单位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站,进行普及与提高,定期举行赛事来检阅普及提高的成果。
第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支持。如涉及到赫哲族城市的规划、新建、改造工程,如何保持原有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具体到什么可以拆,什么不可以拆等等,都应当进行法律上的限定,一定程度上地维持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原生态,以保障民族文化的稳定及发展。
2 原始族民观念取向及自主保护
有学者就民俗旅游中的文化变迁,指出:“民俗文化的传承及自主性选择与外部文化有目的的作用成为旅游地文化变迁两个方面的动力。”民俗旅游通过外力作用和自我选择双方互动,影响民俗的变迁方向。这也说明旅游中的民俗遗产保护借助当地居民的力量是必要的,资源的保护离开了他们的有效参与,最终只能是空谈。
村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主要是从经济收入出发,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够提供就业,同时旅游发展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如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卫生环境、通讯、交通运输,这些方面的建设迅速,提供了许多城镇市民才能享受到的资源。村民因此与外界的交流沟通增加,视野开阔,信息更新,更主要的是使文化遗产实现价值化,增进了民族意识、提高了主体自豪感。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开展,村民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有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旅游中,村民获得交流和向外部伸展视野的机会,并形成“文化自觉”的意识——逐渐地从不大喜欢有人旁观自己,到慢慢习以为常,进而渴望展示和交际。
而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或文化保护的角度说,只有当地居民参与进来,才能发挥他们自觉保护文化的积极性,使文化主体重视自己文化的重要性,看到文化的价值,从而珍视、保护、发扬,并努力挖掘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使之复兴。如果当地人自己不注意保护文化,也就是毁坏旅游资源,损害自身的利益。即便个别村民有急功近利的做法,社区整体的舆论也会给予规劝和监督。更进一步说,只有让村民参与到当地的旅游中去,才能不仅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还能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也就是从文化和经济两个角度、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重视保护工作。只有保存本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对得起祖先和子孙后代;只有保护好文化资源,才能可持续发展旅游。社区的全民参与,才能把保护环境和维护传统文化看做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自我的责任。只有充分尊重民俗文化主体,文化拥有者的主体地位,才能调动他们保护自我文化的积极性。
3 学者研究成果的影响
通常人们认为学者就是在书斋做学问的,旅游开发是操作性极强的领域,学者不易发挥作用,这种看法是偏颇的。钟敬文先生曾经强调应用也要研究,缺乏调查研究的学者自然不能对实际应用有指导性,但不代表学者就不能直接介入应用领域。学者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旅游开发提供最好的建议,使开发效应最大,而破坏性最小。总的来说,学者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挖掘伊玛堪的特色文化,将这种有内涵、有价值的民族智慧发扬光大,妥善保存这种文化遗产。其次,学者还可以就如何开发有意义、有深度的文化,如何使用合适的手段来彰显深刻而简单的民间智慧,来包装宣传,来对外阐释,使游客明白这些浅显凡俗的道理其实是意义深远的人生真谛,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领悟到思想,不是为了做秀,博得轻松一笑了之。再次,学者可以对现实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以自己的行动和学识去影响当地的民众或者引导市场,规范市场。最后,学者还可以提供开发与保护的方案,为文化开发的尺度作一个衡量和评估,为政府对旅游的适度规范和宏观调控提供咨询意见。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要借助学者的实地调查和研究,了解当地的文化模式,寻找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管理框架,应对挑战,逐步探索出对新事物的管理道路。
总之,学者应尽自己的能力为民俗旅游产业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做出实际有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