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性评价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h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整合三维目标,实施数学多维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凋“三维”目标,是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早在前几年我们昆山市教研室就针对全市小学创造性地推出了“数学多维评价”的方式,要求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要从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等几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每个年级制订出不同的评价体系,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备案。学期末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分别进行自评、互评,最后再由教师评价,以此作为一学期的数学学习成绩发放到家长手中。
  实施多维评价以来,因为列入了很多学科知识本身以外的因素,如学习的态度、情感的投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我们渴望看到的是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积极情感的投入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多维评价的推出正是适应了教师和学生的这种需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数学多维评价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评价模式,颠覆了传统的以分数论好差的方式,更多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真正体现了数学评价的有效性。
  2 改进评价方式,注重数学过程评价
  倡导过程性评价,要着重在评价方法上进行改进,努力做到“三适”,即:适时、适当、适人。评价要适时适度:既不能滥用评价,也不能吝啬评价语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语言,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过程性评价可采取的方式有:
  2.1 现场笔记与学习档案相结合。“现场笔记”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种及时反馈,可采用记录卡的形式把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记录下来。在具体操作时,可由教师记录、小组记录或是自己记录。数学学习档案是用来记录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与“现场笔记”相结合,可以全程、多样、有效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2 二次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做出判断的方法。
  如果学生对某次测验的答卷或作业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教师可以据此对学生进行第二次评价。这种“延迟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延迟评价”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给学生提供二次评价或延迟评价,是保护学生学习自信心和热情的有效手段。
  2.3 实践评价与家庭评价相结合。将实践性评价与有趣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能增添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乐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类评价,先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自由选择,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外活动、游戏运用这些知识,待学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提出评价。反复几次后,慢慢过渡到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演练,直至提出评价。家庭评价,这不仅是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态度、数学知识的应用情况,还可以了,解到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满意程度,从而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时做出调整。
  3 增强发展意识,倡导数学多元评价
  从评价的指导思想来看,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评价的方法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是校内外的、综合性的,并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多元评价网。如可以经常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课余时间,都应用言语或非言语形式与学生交流,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多倾听学生对学习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与学生交往时,应充满爱心和耐心,提高对自己和学生的活动及言语的敏感性,争取建立一种合作、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弃单一的给学生打“综合分”这种评价形式,可结合“课堂日记”、“现场笔记”和“档案袋”等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情况。同时,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各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都应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体。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制订自我评估计划,养成自我评估的习惯,在学完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如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何种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让学生养成自己检测学习的习惯。
其他文献
在数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落笔、快快乐乐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充实生活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心声来自何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  1.1 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劳动中撷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众所周知,今天的小学是家里的“小
期刊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而不是把教师讲得是否精彩和课堂知识容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乌申斯基曾讲过:如果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出他的教育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令人不可理解。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追问和考虑的。作为一线的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效呢?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都能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话,那收到的效果将是事半功倍。小学生的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反馈,作业批改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这一要求同样也体现在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批改方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业批改 人文教育  1
期刊
【摘 要】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的出发点,只有使学生理解了概念,能自觉地掌握数学规律,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加强概念的教学,即可使学生加强对数学系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文本的阅读能力和自觉钻研的精神。  【关键词】 概念 生活经验 创设情景 清楚 准确   概念教学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概念
期刊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与探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 根据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不再是单纯依据化学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描述内容目标,而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社会生活实际来选取化学知识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案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尤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行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1 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允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而和谐发展和素质全而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尚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可见,学生
期刊
【摘 要】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两年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经历了理论学习、实践探索、活动反思等阶段之后,对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也有一点肤浅的思考。本文主要谈对语文综合实活动课的认识和在进行实践活动中一些探索性的做法。希望通过实践,积极摸索新的教学经验,使农村初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局面。  【关键词】 语文 综合实践 探究  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大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  1 多说几句话,联系生活谈论数学   淡论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清晰,逻辑性强,表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透彻、算理明确。在一定情境下准确、完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但常常发现课堂上的一些讨论、合作等方式还流于形式,表面上看上去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很少。有的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号令下被动地、机械地讨论、交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