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国际贸易企业面临很大的生存挑战,越来越多的对外贸易企业开始使用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实施营销。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有巨大的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需要。从跨境电商的大环境出发,探讨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并基于校、行、企合作视角提供可行思路及建议。
[关 键 词] 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校行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12-02
当前我国进出口交易在其总体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小额订单量增加,面对其碎片化的需求,跨境电子商务因其低成本、操作简单、便捷性强以及利润高等特点,成为当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贸易形式,发展迅速。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相对应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然而目前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够匹配。基于此,本文从跨境电商的背景出发,探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并基于校、行、企视角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基于跨境电商背景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率逐年下滑的背景下,随着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因其一系列优势成为当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贸易形式,发展迅速。跨境电商行业改变了外贸行业的经营模式,成为外贸行业寻求突破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主日益显著。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的小微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贸企业等都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表现出巨大的需求,而我国目前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下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匹配度较低,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呈现專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据此,基于跨境电商视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整体性的转变。
二、当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问题
跨境电商企业需要有一定英语基础、外贸能力以及具备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各高校均未设置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完全匹配的专业,本科院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中高级人才成为进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主力军。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对人才的语言能力和国际业务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为宽泛,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对接的时候存在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对接
跨境电商行业需要人才兼具良好的外语能力、熟练的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外贸能力,但是高校输送给用人单位的多数学生只会其中一至两项技能,这反映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对接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目前,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分离了“商务”和“英语”,采取“商务知识+英语”的课程模式设置培养目标,课程由教师独立任教,课程之间分散建设,多数课程的培养目标局限于本课程,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跨境电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匹配,导致学生无法掌握企业所需的系统、全面的技能和知识,毕业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实习期才能正式投入工作。
(二)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要求不对应
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课程集中于对学生语言技能如国际商务谈判以及对国际贸易操作技能等内容的培训,主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基本的外贸商务操作知识。其中,有关国际贸易操作技能方面的实训主要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熟悉模拟平台上国际贸易的相关流程。然而,模拟操作平台由于其成立时间、更新速度、场景设置等局限性,不可能把真实工作场景中遇到的情况都考虑到,与市场上真实的外贸交易存在较大差异,缺少真实工作中的互动性,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
跨境电商行业要求高校培养出兼具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以及对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实践经验,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理论内容偏多,实训课程较少,这也导致学生所学技能无法与企业所需相匹配,学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性差。虽然较多高校聘请企业家进入课堂,向学生介绍最前沿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最新的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但由于企业家进入课堂的次数较少,难以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三、基于校行企合作视角构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同时,其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以及能够熟练运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复合型人才被企业争抢。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对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设置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创新校企合作,开拓一条特色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迫在眉睫。因此,相关高校应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实施“行业指导,校企主导”这一措施,构建校、行、企三方对接平台,促进高校适应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行企三方合作
对高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的问题,高校应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在跨境电商行业的整体标准要求下,构建与行业、企业对接的课程体系。跨境电商行业整体的营运流程基本包括:企业发布产品相关信息、用户浏览产品信息、用户选购及下单、电商投递运输、海关商检以及终端客户。因此,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有一定的外贸沟通技能以及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而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集中于商务英语类和外贸业务类。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这些人才需求特征,高校应对课程设置进行相应调整、创新和优化,强化跨境电商实务相关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跨境支付、国际物流的技能以及运用国贸技能进行沟通的能力,实现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以及国际贸易业务三类课程的完美融合,并逐步建立与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相对接的课程体系。 此外,各地高校应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的实际业务状况,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与当地经济环境相适应,对各地区的支柱行业和主导产品进行充分调研并在课程模块中增加相应内容。针对我国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语言要求和礼仪要求,高校可以适当增设适用的小语种课程并在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等培养商务交际的课程中增加所涉及国
家的历史、风土、宗教以及贸易习俗等内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优化实训平台,强化校企合作
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整体缺乏相应人才,许多企业愿意把人才培养放到学院,为学生提供公司的跨境电商操作平台进行实训,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寻找对应的企业并构建校企合作平台。跨境电商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基础的专业理论之后,应进一步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跨境电商交易技能。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难以了解跨境电商平台的各项具体操作,在跨境电商行业的新背景下,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建立双向合作机制。基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共同制定商务英语专业实训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学习,推进学生就业。以往高校开展的实训课程大多通过模拟操作平台让学生练习,但由于这些平台和实际业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所学习到的技能不适用于今后的工作。新的跨境电商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寻求和电商企业进行合作,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执导学生校内的实训课程,通过电商企业带来的适用于实际的操作平台,如速买通、ebay等让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培训下进行实际操作,全面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包括运费设置、评价反馈、业务谈判等整个产业链,为学生将来更快适应岗位打下基础,也为合作企业储備足量的合格人才。校企之间的双向合作既可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陷,也可以减少企业对学生就业前培训的时间与成本,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对口率,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三)引进企业骨干,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由于高校教师在跨境电子商务操作平台的使用上不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保证。基于此,高校可以开设专题讲座,邀请跨境电商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传授学生最新的行业信息。此外,高校与电商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跨境电子商务培训以及进入企业实践,帮助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融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实际业务,并将这些内容带入课堂教学,最终打造一支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保证高校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敏.跨境电商视野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6):179-180.
[2]郑窕娜.跨境电商视角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2-13.
[3]王琼.“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1):44-47.
[4]周银新,程忠国,李霜.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育,2016(1):42-45.
◎编辑 赵瑞峰
[关 键 词] 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校行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012-02
当前我国进出口交易在其总体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小额订单量增加,面对其碎片化的需求,跨境电子商务因其低成本、操作简单、便捷性强以及利润高等特点,成为当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贸易形式,发展迅速。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相对应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然而目前商务英语专业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够匹配。基于此,本文从跨境电商的背景出发,探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并基于校、行、企视角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基于跨境电商背景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
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率逐年下滑的背景下,随着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因其一系列优势成为当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贸易形式,发展迅速。跨境电商行业改变了外贸行业的经营模式,成为外贸行业寻求突破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主日益显著。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的小微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贸企业等都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表现出巨大的需求,而我国目前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数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当下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匹配度较低,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呈现專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据此,基于跨境电商视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整体性的转变。
二、当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问题
跨境电商企业需要有一定英语基础、外贸能力以及具备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各高校均未设置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完全匹配的专业,本科院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中高级人才成为进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主力军。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普遍对人才的语言能力和国际业务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为宽泛,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和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对接的时候存在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对接
跨境电商行业需要人才兼具良好的外语能力、熟练的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外贸能力,但是高校输送给用人单位的多数学生只会其中一至两项技能,这反映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对接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目前,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分离了“商务”和“英语”,采取“商务知识+英语”的课程模式设置培养目标,课程由教师独立任教,课程之间分散建设,多数课程的培养目标局限于本课程,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跨境电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匹配,导致学生无法掌握企业所需的系统、全面的技能和知识,毕业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实习期才能正式投入工作。
(二)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要求不对应
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课程集中于对学生语言技能如国际商务谈判以及对国际贸易操作技能等内容的培训,主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基本的外贸商务操作知识。其中,有关国际贸易操作技能方面的实训主要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熟悉模拟平台上国际贸易的相关流程。然而,模拟操作平台由于其成立时间、更新速度、场景设置等局限性,不可能把真实工作场景中遇到的情况都考虑到,与市场上真实的外贸交易存在较大差异,缺少真实工作中的互动性,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师资水平与人才培养需求不匹配
跨境电商行业要求高校培养出兼具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一定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以及对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的师资队伍普遍缺乏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实践经验,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理论内容偏多,实训课程较少,这也导致学生所学技能无法与企业所需相匹配,学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性差。虽然较多高校聘请企业家进入课堂,向学生介绍最前沿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最新的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但由于企业家进入课堂的次数较少,难以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三、基于校行企合作视角构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的同时,其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以及能够熟练运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复合型人才被企业争抢。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对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设置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创新校企合作,开拓一条特色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迫在眉睫。因此,相关高校应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实施“行业指导,校企主导”这一措施,构建校、行、企三方对接平台,促进高校适应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行企三方合作
对高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的问题,高校应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在跨境电商行业的整体标准要求下,构建与行业、企业对接的课程体系。跨境电商行业整体的营运流程基本包括:企业发布产品相关信息、用户浏览产品信息、用户选购及下单、电商投递运输、海关商检以及终端客户。因此,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有一定的外贸沟通技能以及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而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集中于商务英语类和外贸业务类。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这些人才需求特征,高校应对课程设置进行相应调整、创新和优化,强化跨境电商实务相关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跨境支付、国际物流的技能以及运用国贸技能进行沟通的能力,实现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以及国际贸易业务三类课程的完美融合,并逐步建立与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相对接的课程体系。 此外,各地高校应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的实际业务状况,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与当地经济环境相适应,对各地区的支柱行业和主导产品进行充分调研并在课程模块中增加相应内容。针对我国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语言要求和礼仪要求,高校可以适当增设适用的小语种课程并在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谈判等培养商务交际的课程中增加所涉及国
家的历史、风土、宗教以及贸易习俗等内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优化实训平台,强化校企合作
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整体缺乏相应人才,许多企业愿意把人才培养放到学院,为学生提供公司的跨境电商操作平台进行实训,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寻找对应的企业并构建校企合作平台。跨境电商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基础的专业理论之后,应进一步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跨境电商交易技能。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难以了解跨境电商平台的各项具体操作,在跨境电商行业的新背景下,高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建立双向合作机制。基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共同制定商务英语专业实训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学习,推进学生就业。以往高校开展的实训课程大多通过模拟操作平台让学生练习,但由于这些平台和实际业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所学习到的技能不适用于今后的工作。新的跨境电商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寻求和电商企业进行合作,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执导学生校内的实训课程,通过电商企业带来的适用于实际的操作平台,如速买通、ebay等让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培训下进行实际操作,全面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包括运费设置、评价反馈、业务谈判等整个产业链,为学生将来更快适应岗位打下基础,也为合作企业储備足量的合格人才。校企之间的双向合作既可以解决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缺陷,也可以减少企业对学生就业前培训的时间与成本,提高学生就业率与就业对口率,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三)引进企业骨干,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由于高校教师在跨境电子商务操作平台的使用上不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保证。基于此,高校可以开设专题讲座,邀请跨境电商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传授学生最新的行业信息。此外,高校与电商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组织教师参加跨境电子商务培训以及进入企业实践,帮助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融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实际业务,并将这些内容带入课堂教学,最终打造一支专业知识精、业务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保证高校的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敏.跨境电商视野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6):179-180.
[2]郑窕娜.跨境电商视角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12-13.
[3]王琼.“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7(1):44-47.
[4]周银新,程忠国,李霜.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育,2016(1):42-45.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