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绝购书”,这是笔者前些天从《文汇报》上看到的一则“口号”,我相信不只是我,肯定有很多读者都会和我一样由衷地产生共鸣。
确实,目前图书价格越来越涨得离谱了,对于囊中羞涩的普通读者来说,对一路飙升的书价,唯一的对策就是不掏腰包,当然这是一种无奈的下策。
我从小就爱读书,更是购书的积极分子。只要看到一本好书,总会激起购买的冲动。每每看到身旁四壁书架上那比肩的书,无疑是一种精神享受。不过,这些年来,工资稳定,书价却与时俱进的“繁荣”,几乎达到天价的高位,我的藏书出现了“零增长”。一次我在北京图书大厦看到一本《市长与城市》,翻了几页,觉得此书资料翔实,论述精当,特色鲜明,但一看书价,倒吸了一口冷气:乖乖,72元,实在是太贵了,也只能望“价”却步了!
书价如此之高,不仅读者怨声四起,难以承受,甚至连作者本人也感同身受。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著名作家凌解放(二月河),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发言中也感叹:“现在书太贵了!”他说,一套《二月河全集》,最便宜的简装本也要300多元,有喜欢他的读者正版买不起,只能去买价格便宜的盗版书了。你看,连作家本人都嫌自己的书太贵了,至于读者的感受更不用说了。
人人都说现在书太贵了,那么为什么那么贵呢?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跟出版行业很少打交道,一直困惑不解。上周末我们一帮大学里的同窗聚会也热议起这一话题。一位朋友在谈及他的遭遇时,我才了解其中的一二。
我的朋友打算将近20年来发表的杂文汇集成书,于是和出版社有了亲密接触。本来32开本,20万字的容量,成本也只有7元。但没想到开出的定价却是23元,后来又追加了3元。因为他的书被纳入丛书之列,为了平衡,只能向上追加。他真担心,即使书印出来,由于价格太高,将无人问津,他只能将原来的出书计划暂时搁浅!
曾在出版社从业多年的朋友也道出了一些行情:原来我国图书销售实行的是按印张为基础的定价模式,源于1956年2月18日文化部颁发的标准,这一举措在那个时代曾对扩大图书销售,提高普及国民的文化水平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但至今已过去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市场化时代,逐步形成了新华书店、出版社和非国有书店三足鼎立的格局。由于在发行渠道上各自为政,流行环节过多,出版社在定价时往往为书商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书价的构成为:印刷费及纸张成本约占25%左右;作者稿酬占8%左右;出版社利润约10%左右。三者加起来还不足一半,另一半则被批发商合法地占有。在一本书的定价上,书商占居顶端,出版社居中间,作者在最低层,钱大都被中间环节赚走了,这就是书价居高不下的缘由,而最后买单的则是读者了。
此外,在书价与购书环节上,还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书价发烧似的猛涨,而另一方面我国图书消费的水平又在年年滑坡。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人均年购书为5.5册,人均图书消费为44元,约占美国人均图书消费的2.9%;2006年第四次全国公众阅读购买倾向调查的结果是:人均购书为6.3册,人均图书消费为48元,约占美国人均图书消费的3.1%。上述数据表明,在五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均年购书的涨幅为0.8%,人均图书消费也只增加了4元。虽然从绝对数上看,略有增长,但如果扣除五年来人均工资的涨幅,那实际是一个负增长。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购书少和图书价码高划上等号,但书价畸高致使相当多的读者抑制了图书消费的欲望是不争的事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购书是阅读的前提,如果人民大众不买书、不读书的倾向长此发展下去,它必将会阻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这决不是一件小事!
如今是市场经济,但图书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又是崇高的精神食粮。别忘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出版行业不应是纯粹谋利的商业组织,它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如果一味地向钱看,唯利是图,使图书异化为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那不只会引起读者对图书定价市场的信任危机,最终会危及整个图书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何况,图书毕竟不是如粮、油、菜,是人们生存中不可缺失的必需品,即使没有纸质图书,亦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知识。读者是消费者,但又是神圣的上帝,一旦把他们得罪了,都采取拒绝购书的对策,那最终倒霉的是出版社行业自己。
我国图书价格居高不下的现状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最近就有一则好消息: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透露,我国将出台图书分类定价机制。具体说来是,大类分公益性服务类和市场竞争类;小类分学术著作、科技图书、教辅教材、政治理论学习图书等。国家发改委和新闻出版总署正在调查研究,考虑出台各类出版物适应市场的定价机制,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待以时日高书价的状况有望打破!
确实,目前图书价格越来越涨得离谱了,对于囊中羞涩的普通读者来说,对一路飙升的书价,唯一的对策就是不掏腰包,当然这是一种无奈的下策。
我从小就爱读书,更是购书的积极分子。只要看到一本好书,总会激起购买的冲动。每每看到身旁四壁书架上那比肩的书,无疑是一种精神享受。不过,这些年来,工资稳定,书价却与时俱进的“繁荣”,几乎达到天价的高位,我的藏书出现了“零增长”。一次我在北京图书大厦看到一本《市长与城市》,翻了几页,觉得此书资料翔实,论述精当,特色鲜明,但一看书价,倒吸了一口冷气:乖乖,72元,实在是太贵了,也只能望“价”却步了!
书价如此之高,不仅读者怨声四起,难以承受,甚至连作者本人也感同身受。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著名作家凌解放(二月河),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发言中也感叹:“现在书太贵了!”他说,一套《二月河全集》,最便宜的简装本也要300多元,有喜欢他的读者正版买不起,只能去买价格便宜的盗版书了。你看,连作家本人都嫌自己的书太贵了,至于读者的感受更不用说了。
人人都说现在书太贵了,那么为什么那么贵呢?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跟出版行业很少打交道,一直困惑不解。上周末我们一帮大学里的同窗聚会也热议起这一话题。一位朋友在谈及他的遭遇时,我才了解其中的一二。
我的朋友打算将近20年来发表的杂文汇集成书,于是和出版社有了亲密接触。本来32开本,20万字的容量,成本也只有7元。但没想到开出的定价却是23元,后来又追加了3元。因为他的书被纳入丛书之列,为了平衡,只能向上追加。他真担心,即使书印出来,由于价格太高,将无人问津,他只能将原来的出书计划暂时搁浅!
曾在出版社从业多年的朋友也道出了一些行情:原来我国图书销售实行的是按印张为基础的定价模式,源于1956年2月18日文化部颁发的标准,这一举措在那个时代曾对扩大图书销售,提高普及国民的文化水平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但至今已过去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市场化时代,逐步形成了新华书店、出版社和非国有书店三足鼎立的格局。由于在发行渠道上各自为政,流行环节过多,出版社在定价时往往为书商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书价的构成为:印刷费及纸张成本约占25%左右;作者稿酬占8%左右;出版社利润约10%左右。三者加起来还不足一半,另一半则被批发商合法地占有。在一本书的定价上,书商占居顶端,出版社居中间,作者在最低层,钱大都被中间环节赚走了,这就是书价居高不下的缘由,而最后买单的则是读者了。
此外,在书价与购书环节上,还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书价发烧似的猛涨,而另一方面我国图书消费的水平又在年年滑坡。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人均年购书为5.5册,人均图书消费为44元,约占美国人均图书消费的2.9%;2006年第四次全国公众阅读购买倾向调查的结果是:人均购书为6.3册,人均图书消费为48元,约占美国人均图书消费的3.1%。上述数据表明,在五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均年购书的涨幅为0.8%,人均图书消费也只增加了4元。虽然从绝对数上看,略有增长,但如果扣除五年来人均工资的涨幅,那实际是一个负增长。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购书少和图书价码高划上等号,但书价畸高致使相当多的读者抑制了图书消费的欲望是不争的事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购书是阅读的前提,如果人民大众不买书、不读书的倾向长此发展下去,它必将会阻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这决不是一件小事!
如今是市场经济,但图书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它又是崇高的精神食粮。别忘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出版行业不应是纯粹谋利的商业组织,它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如果一味地向钱看,唯利是图,使图书异化为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那不只会引起读者对图书定价市场的信任危机,最终会危及整个图书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何况,图书毕竟不是如粮、油、菜,是人们生存中不可缺失的必需品,即使没有纸质图书,亦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知识。读者是消费者,但又是神圣的上帝,一旦把他们得罪了,都采取拒绝购书的对策,那最终倒霉的是出版社行业自己。
我国图书价格居高不下的现状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最近就有一则好消息: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透露,我国将出台图书分类定价机制。具体说来是,大类分公益性服务类和市场竞争类;小类分学术著作、科技图书、教辅教材、政治理论学习图书等。国家发改委和新闻出版总署正在调查研究,考虑出台各类出版物适应市场的定价机制,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待以时日高书价的状况有望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