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选取188名大学生进行情景实验。基于规范性社会行为理论,探究了他人惩罚信息以及不同社会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实验一结果表明高他人惩罚信息组的第三方惩罚力度显著高于低他人惩罚信息组。实验二结果表明社会规范中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力度有显著的影响; 同时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当描述性规范较低时,无论指令性规范处于较高或者较低的水平,第三方惩罚力度均较低,而当描述性规范的较高时,指令性规范的增强能提高第三方的惩罚力度。本研究为人们利用他人惩罚信息来塑造社会行为规范,推动第三方惩罚的执行,形成更好的社会凝聚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他人惩罚信息; 第三方惩罚; 规范性社会行为理论; 社会规范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8.004
1 前言
古语道:“路见不平,所以按剑。”它生动地描述了一个侠士偶遇不公之事,心生对作恶者的愤怒,出手帮助受害者的场面。这是一个第三方惩罚的真实画面,即个体作为无利益涉及的第三方,在目睹他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后,为了维护社会规范及公平正义,宁愿付出个人代价,也要去惩罚违反社会规范者的行为(Fehr,Fischbacher,2004)。因而第三方惩罚也被认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提高人类社会凝聚力和维持社会规范正常运作的重要制度(Marco & Emanuela,2017)。因为个体进行惩罚不是由于对方侵害了自己的实际利益,而是因为对方违反了相应的社会规范(Buckholtz & Marois,2012)。
近年来对第三方惩罚影响因素的探讨大多从个体因素(陈思静,马剑虹,2011)、情绪因素(Quervain et al., 2004)以及社会情境因素三个方面出发。在社会情境因素的研究中,大多学者从群体偏好、 社会距离等方面切入(Campanh, Minati, Fregni, & Boggio, 2011)。社会情境因素还包括对他人惩罚信息的知觉与加工。探讨个体独自进行第三方惩罚和在接受到他人惩罚信息后进行第三方惩罚的区别的研究较少。在信息透明化越来越高的今天,现实生活中个体暴露在其他群体成员信息中进行利他惩罚的现象随处可见, 而且经常会出现第三方惩罚程度过大的现象,即个体受到他人惩罚信息的影响后,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使惩罚力度变得极化,违规者承受了远高于他应受的惩罚。前人的研究发现,在独裁者博弈任务中, 独裁者分享自己的分配信息会显著影响独裁者最后的分配决定(Piazza & Bering, 2008), 而在亲社会行为中也存在同伴效应(Simon, Nosenzo, & Sefton, 2012), Marco 的研究发现第三方惩罚中存在从众的现象(Marco & Emanuela, 2017)。因此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三方惩罚是一种明确的利他惩罚,社会规范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Fehr & Gachter,2002)。前文古語所描述的发生第三方惩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平”,也就是对方做了不该做的事。该不该做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就是社会规范(Cialdini,Reno, & Kallgren,2012)。有研究表明社会规范的激活能显著影响个体的合作性水平(陈思静,何铨,马剑虹,2015)。不同社会规范的感知和唤醒,能够引导个体的第三方惩罚行为,他人惩罚信息可以激活个体的社会规范,进而使个体产生更多的惩罚行为(陈思静,2011)。规范性社会行为理论认为存在两种常见的社会规范:代表“大多人数怎么做”的描述性规范以及代表“怎么做才是合理”的指令性规范(郭沁, 2019)。Schwartz认为社会规范虽然时时存在,但是它们并不是一直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只有当个体在某个特殊场景下关注到某一具体的社会规范时,这个社会规范才会显著地影响个体行为(Schwartz, 1977)。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以上的社会规范,被激活或者被聚焦的规范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Kallgren, Reno, & Cialdini,2000)。陈思静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描述性规范低时,个体违背命令性规范选择不合作也不会有负面情绪(陈思静, 2011)。那么当社会规范不是以规范违背形式呈现时,不同的社会规范对第三方惩罚行为的影响有何不同?
本研究通过两个由独裁者博弈任务改编的场景化实验,探讨了他人惩罚信息是否会使个体改变其原有的第三方惩罚力度,以及他人惩罚信息是否是通过影响个体知觉到的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进而影响个体的第三方惩罚力度这两个问题。关注他人惩罚信息对个体行为带来的影响,为人们利用好他人惩罚信息来塑造社会行为规范、推动第三方惩罚的执行、形成更好的社会凝聚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1)个体会根据接收到的他人惩罚信息高低改变原有的第三方惩罚力度; (2)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力度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两者存在交互作用,当描述性规范较低时,无论指令性规范处于较高或者较低的水平,第三方惩罚力度均较低,而当描述性规范的较高时,指令性规范的增强能提高第三方的惩罚力度。
2 实验1: 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实验一采用由独裁者博弈任务改编的场景化实验,旨在探究个体在独立进行第三方惩罚和接收到他人的惩罚信息后进行第三方惩罚的差异。实验中被试被告知将参与一个社会评价的决策实验,且会有其他人一起参与实验,届时会提供其他人的决策信息。
2.1 方法
2.1.1 被试
选取65名非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实验,剔除1名没有完全理解实验范式的被试和3名做实验不认真的被试(每轮都付出同样的惩罚金额),筛选出61名有效数据,被试年龄分布为18~23岁(M=21.23,SD=1.71),其中男生30人,女生31人。 2.1.2 实验设计与过程
实验一是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他人惩罚信息,是被试间变量,存在高、低两个维度。因变量是第三方惩罚力度,操作定义是被试愿意付出的惩罚违规者的代币金额。被试付出的代币金额越高,则惩罚力度越大,付出的代币金额越小,则惩罚力度越小。
被试进入实验室后,主试告知他们将参与一个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与决策的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会有一个规则熟悉任务,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实验情境材料并且口头报告惩罚规则熟悉任务的答案,回答正确后开始正式实验。正式实验一共有两轮评价与决策任务,每一轮被试均拥有500元的代币,仅用于实验中的评价与决策活动的支出。第一轮任务将呈现分配者A的分配方案(留给自己900元,分给对方100元),要求被试根据分配者A的分配方案选择愿意付出的惩罚金额。然后计算机屏幕上会显示“LOADING...”字样,模拟正在计算处理数据,3s后在屏幕中央显示5个具体的惩罚金额,模拟其他知晓者C付出的惩罚金额。 高低惩罚金额信息组的平均值为实验前收集的控制组惩罚金额的平均值 ±1个标准差, 即
图1 实验一流程图 呈现高惩罚信息分别为289元、 255元、 300元、 266元、 278元; 呈现低惩罚信息为188元、165元、176元、199元、210元。被试在观看他人惩罚信息后被告知将获得一次机会对上一轮的惩罚金额进行修改,如果不需要修改,则选择同样的金额(见图1)。
实验中为平衡重复测量和顺序对实验的影响,随机抽取一轮任务中的剩余代币数额,按比例兑换成现金支付给被试作为实验报酬。
2.2 实验结果
在独裁者博弈任务范式下,对高、低惩罚信息组的前后惩罚信息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详见表1),结果表明高惩罚信息组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高于第一轮惩罚力度,p=0.009,d=0.40。低惩罚信息组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低于第一轮惩罚力度,p=0.009,d=0.19。
实验结果发现,在呈现高他人惩罚信息的条件下,被试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大于第一轮; 在呈现低他人惩罚信息的条件下,被试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低于第一轮,可见是他人惩罚信息的呈现改变了被试的惩罚意愿,进而改变其惩罚力度。
3 实验2: 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实验一探索了在违规场景下,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了第三方惩罚会根据接收到的惩罚信息的高低而产生显著的改变。被试在观察到严重违规的现象,并得知他人的惩罚信息时,激活了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规范:即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社会规范,即应该怎么做,赞成什么以及反对什么。“大多数人怎么做”以及“应该怎么做”是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经常会考虑的两个问题。实验二旨在探究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对个体第三方惩罚行为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1.1 被试
选取128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实验(男生59人,女生69人)。被试的年龄分布为18~22岁(M=20.65,SD=2.25)。
3.1.2 自變量操作
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是两种常见的行为规范,需要得到激活才能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以往研究激活社会规范的操作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让个体目睹其他人违反社会准则或者维护社会公平的行为,即通过他人的行为表现以达到激活相应社会规范的目的(Kallgren,Reno, & Cialdini,2000); 途径二是认知启发式,通过呈现材料或者其他直接告知的方式,激活被试认知中与某个相应规范符合的概念,进而达到激活相应社会规范的目的(Fehr & Gachter,2002)。途径一的方式和第三方惩罚的范式比较类似,途径二能从认知上唤起个体相应的社会规范内容,即提醒个体在当前环境下存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规范,操作更为方便简单。
因此被试需要在两轮决策任务中分别回答两个问题,用于测量描述性规范的问题是:“你认为在当前情景中大多数人对分配者A的惩罚金额是多少?”,这体现了被试在当前情景下感知到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是怎么样的; 用于指令性规范的测量问题为:“你认为在当前情景中应该给予分配者A多少金额惩罚才是合理的?”这体现了被试在当前情景下感知到的行为的合理性。
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均是被试间变量,存在高、低两个维度。描述性规范的操作定义是上一轮其他知晓者C对分配者A付出的惩罚金额的平均数。高、低描述性规范情况下分别为259.1元与113.3元; 指令性规范的操作定义是上一轮其他知晓者认为给予分配者的A合理的惩罚金额的平均值。高、低指令性规范情况下分别为273.1元与126.1元。通过对描述性和指令性规范的知觉测量,对知觉的社会规范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检验自变量操纵的有效性。
3.1.3 实验设计及过程
实验二是2(描述性规范高、低)*2(指令性规范高、低)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与实验一基本一致。实验共有2轮,第一轮任务在呈现分配者A的分配方案(900:100)后,要求被试根据分配者A的分配方案选择愿意付出的惩罚金额。然后被试需要回答2个问题用来测量两种社会规范的知觉,然后呈现上一轮所有知晓者C对分配者A进行惩罚的的钱数的平均值,以及上一轮知晓者认为给予分配者A合理的惩罚金额的平均值。告知被试可以对上一轮的惩罚金额进行修改,若不改,则选择同样金额。最后回答和第一轮一样的2个问题(见图2)。
3.1.4 实验控制
实验二中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的高低维度的数值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根据前人研究,在实验二开始之前,招募30名与实验被试同质的大学生进行预实验调查。在30名大学生了解实验二的具体实验场景后,要求他们回答用于测量两种规范的问题。结果获得描述性规范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为186.2±72.9,指令性规范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为199.6±73.5。实验中,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为高维度水平,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为低维度水平。因此实验二中的高低水平描述性规范分别为259.1和113.3; 指令性规范的高低水平分别是273.1和126.1。 为了控制两轮中被试回答问题的认真程度,告知被试,如果对两个问题的回答接近真实结果,可以获取额外奖赏。
3.2 实验结果3.2.1 自变量操作有效性检验 对实验二中第二轮的描述性规范知觉和指令性知觉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高描述性规范情境下,被试的描述性规范知觉显著高于在低描述性规范情境下被试的描述性规范知觉,t(126)=6.42, p<0.001, d=1.14; 在高指令性规范情境下, 被试的指令性规范知觉显著高于在低指令性规范情境下被试的指令性规范知觉, t(126)=4.40, p<0.001, d=0.78。 由此可知, 实验二的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实验操作是有效的。
3.2.2 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根据实验操作可以将被试分为四组,统計每组被试的第二轮第三方惩罚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当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都高时,第三方惩罚的力度也最大,当两种规范都低时,第三方惩罚的力度也最小。
对实验数据进行2(描述性规范:高、低)*2(指令性规范:高、低)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规范以及指令性规范均为被试间变量。结果证明,描述性规范的主效应显著(F(1,124)=16.36,p<0.001,η2=0.12),高描述性规范组的第三方惩罚力度显著高于低描述性规范组; 指令性规范的主效应显著(F(1,124)=7.861,p<0.001,η2=0.06),高指令性规范下的第三方惩罚力度显著高于低指令性规范组; 同时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F(1,124)=4.65,p=0.03,η2=0.04)。这说明描述性规范及指令性规范均对第三方惩罚程度有显著性影响。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当被试处于高描述性规范情况下,高指令性规范时的第三方惩罚力度显著高于低指令性规范时的第三方惩罚力度; 在低描述性规范的情况下,高指令性规范下的第三方惩罚力度和低指令性规范下的第三方惩罚力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简单斜率分析结果表明(如图3),当描述性规范比较高时,指令性规范的提高能显著增加第三方惩罚力度,而当描述性规范比较低时,指令性规范的高低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方惩罚力度都很低。
4 讨论
4.1 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研究通过对比高低他人惩罚信息组前后两次惩罚力度差异发现,当个体接收到其他同伴的惩罚信息后,个体倾向于改变自身原有的惩罚决定,使自己的惩罚程度更加符合其他同伴的惩罚信息。Simon和Nosenzo的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中存在同伴效应,即个体会根据同伴的行为决策而改变自身的亲社会行为(Simon,Nosenzo, & Sefton,2012)。研究的结果证明,同伴效应同样延伸到了对违规者的第三方惩罚。从从众理论角度分析,当个体目睹违规事件并做出第三方惩罚行为时,会由于受到他人惩罚信息影响而改变原有的决策态度,在行为上表现为惩罚力度趋向于多数人。一方面个体受到信息性从众的影响,认为在这个场景下大多数人的行为决策是更加合理或是更加安全的,另一方面个体可能感受到规范性从众的影响,认为更多人的行为方式可能是当前情景下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进而感受到了群体压力,因此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决策(赵春黎,2015)。
4.2 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实验一结果发现个体的行为决策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发生倾向性的改变。个体感知到的是大多数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中的描述性规范较为接近。规范性社会行为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同的具体的社会规范(Wesley & Cialdini,2018)。常见的具体的社会规范有两种: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因此实验二通过社会规范操作定义直接告知被试同身份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决策行为和认知态度,操纵被试感知到的描述性和指令性规范的高低程度。研究表明,个体在进行第二轮惩罚任务时,受到了不同社会规范信息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指令性规范的激活,个体因在上一轮做出的较低惩罚决策与指令性规范相反而产生羞愧情绪。这种情绪只有通过改变第二轮的惩罚力度使之符合当前的指令性规范才能降低; 另一方面,描述性规范激活后,当自身决策和描述性规范相符时,相当于个体为自身行为找到了群体支持的证据,例如当描述性规范较低时,被试因自己做出较少的惩罚决策而产生的羞愧情绪将会得到缓解,而在自身决策和描述性规范相反时,被试则会感受到群体压力。综上所述,个体在受不同社会规范影响时,优先关注当前的描述性规范,对描述性规范表现得也更为敏感,当指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相冲突时,个体更易遵守描述性规范,即大众都知道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例如“红灯停,绿灯行”,但当大多数人闯红灯时,个体的行为也更易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他们认为群体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当下情境下最安全和合理的。当指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相一致时,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大。
从实践角度出发,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第三方惩罚程度过大的现象,即旁观者受到其他惩罚者的惩罚信息的影响后,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使惩罚力度变得极化,导致违规者承受了远高于他应受的惩罚。本研究有助于在现实情境下对存在争议的问题加以控制,政府可以利用他人惩罚信息来塑造社会行为规范并促进法律法规的执行,以帮助第三方惩罚的执行,形成更好的社会凝聚力。了解不同社会规范对自身惩罚行为的影响有助于个体做出更理性的惩罚决策。
5 结论
第一,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力度有显著的影响。个体会根据他人惩罚信息的高低,进而改变原有的惩罚态度,使惩罚力度更符合其他人的期望。具体表现为在呈现高他人惩罚信息的条件下,被试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大于第一轮; 在呈现低他人惩罚信息的条件下,被试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低于第一轮。
第二,不同的社会规范对个体惩罚力度的影响不同,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交互作用显著。当描述性规范较高时,指令性规范的提高能进一步增强个体的惩罚行为,而当描述性规范较低时,无论指令性规范的高低,个体的惩罚力度都较低。
參考文献
陈思静, 何铨, 马剑虹 (2015).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规范激活的解释. 心理学报, 47(3), 389-405.
陈思静 (2011). 社会规范激活: 第三方惩罚的心理机制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陈思静, 马剑虹 (2011). 第三方惩罚与社会规范激活——社会责任感与情绪的作用. 心理科学, 34(3), 670-675.
郭沁(2019). 健康行为的社会规范性影响和从众心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9(1), 80-92.
郭禹辰(2018). 第三方惩罚的作用机制——基于认知-情绪双系统模型. 中国心理学会. 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中国心理学会, 2.
赵春黎(2015). 社会从众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科学进展, 23(11), 1956-1965.
Bernhard, H., Fischbacher, Urs, & Fehr, Ernst. (2006). Parochial altruism in humans. Nature, 442(7105), 912-915.
Buckholtz, J. W., & Marois, René. (2012). The roots of modern justice: Cognitive and neural foundations of social norms and their enforcement. Nature Neuroscience, 15(5), 655-661.
Campanha, C., Minati, L., Fregni, F., & Boggio, P. S. (2011). Responding to unfair offers made by a friend: Neuroelectrical activity changes in the anterior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1(43), 15569-15574.
Cialdini, R. B., & Goldstein, N. J. (2004). Social influence: Compliance and conform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5(1), 591-621.
Cialdini, R. B., Reno, R. R., & Kallgren, C. A. (2012). 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4(1), 201-234.
Cialdini, R. B., & Trost, M. R. (1998). Social influence: Social norms, conformity and compliance.
Falk, A., Fischbacher, U., & Gchter, S. (2012). Living in two neighborhood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the lab. Economic Inquiry, 51(1), 563-578.
Falk, A., & Fischbacher, U. (2006). A theory of reciprocity.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54(2), 293-315.
Fehr, E., & Fischbacher, U. (2004). Social norms and human coopera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8(4), 185-190.
Fehr, E. (2004). Thirdparty punishment and social norm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5(2), 63-87.
Fehr, E. & Gachter, S. (2002).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 Nature, 415, 137-140.
Fehr, E, & Rockenbach, B. (2003). Detrimental effects of sanctions on human altruism. Nature, 422(6928), 137-140.
Marco Fabbri, & Emanuela Carbonara. (2017) Social influence on third-party punishment: An experi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62, 204-230.
Kallgren, C. A., Reno, R. R., & Cialdini, R. B. (2000). 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 When norms do and do not affect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6(8), 1002-1012. Piazza, J., & Bering, J. M. (2008).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anonymity on altruistic punishmen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6(3), 6/3/147470490800600314.
Quervain, J. F. D., Fischbacher, U., Treyer, V., Schellhammer, M., Schnyder, U., ... Fehr, E. (2004). 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 305(5688), 1254-1258.
Simon Gchter, Nosenzo, D., & Sefton, M. (2012).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s on reciprocity.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4), 1346-1367.
Schultz, P. W., Nolan, J. M., Cialdini, R. B., Goldstein, N. J., & Griskevicius, V. (2018). The constructive, destructive, and reconstructive power of social norms: Repris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2), 249-254.
Schwartz, S. H. (1977). Normative influence on altruism. In L. Berkowitz (Ed. ),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10, pp. 221-27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bstract
188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or scenario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normative social behavior theory,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f other people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and different social norms on third-party punishment. Study 1 shows that the third party punishment of the high other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ow other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group. Study 2 shows that descriptive norms and prescriptive norms in social norm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ird-party penal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significant. When the descriptive norms are low,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prescriptive norms are at a higher or lower level, the three parties penalties are low, and when the descriptive norms are hig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rescriptive norms can increase the penalties of third parti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eople to use other people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to shape social behavior norms, the execution of third-party punishment, and to form a better social cohesion.
Key words: other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thirdparty punishment; theory of normative social behavior; social norms
关键词 他人惩罚信息; 第三方惩罚; 规范性社会行为理论; 社会规范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08.004
1 前言
古语道:“路见不平,所以按剑。”它生动地描述了一个侠士偶遇不公之事,心生对作恶者的愤怒,出手帮助受害者的场面。这是一个第三方惩罚的真实画面,即个体作为无利益涉及的第三方,在目睹他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后,为了维护社会规范及公平正义,宁愿付出个人代价,也要去惩罚违反社会规范者的行为(Fehr,Fischbacher,2004)。因而第三方惩罚也被认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提高人类社会凝聚力和维持社会规范正常运作的重要制度(Marco & Emanuela,2017)。因为个体进行惩罚不是由于对方侵害了自己的实际利益,而是因为对方违反了相应的社会规范(Buckholtz & Marois,2012)。
近年来对第三方惩罚影响因素的探讨大多从个体因素(陈思静,马剑虹,2011)、情绪因素(Quervain et al., 2004)以及社会情境因素三个方面出发。在社会情境因素的研究中,大多学者从群体偏好、 社会距离等方面切入(Campanh, Minati, Fregni, & Boggio, 2011)。社会情境因素还包括对他人惩罚信息的知觉与加工。探讨个体独自进行第三方惩罚和在接受到他人惩罚信息后进行第三方惩罚的区别的研究较少。在信息透明化越来越高的今天,现实生活中个体暴露在其他群体成员信息中进行利他惩罚的现象随处可见, 而且经常会出现第三方惩罚程度过大的现象,即个体受到他人惩罚信息的影响后,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使惩罚力度变得极化,违规者承受了远高于他应受的惩罚。前人的研究发现,在独裁者博弈任务中, 独裁者分享自己的分配信息会显著影响独裁者最后的分配决定(Piazza & Bering, 2008), 而在亲社会行为中也存在同伴效应(Simon, Nosenzo, & Sefton, 2012), Marco 的研究发现第三方惩罚中存在从众的现象(Marco & Emanuela, 2017)。因此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三方惩罚是一种明确的利他惩罚,社会规范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Fehr & Gachter,2002)。前文古語所描述的发生第三方惩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平”,也就是对方做了不该做的事。该不该做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在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就是社会规范(Cialdini,Reno, & Kallgren,2012)。有研究表明社会规范的激活能显著影响个体的合作性水平(陈思静,何铨,马剑虹,2015)。不同社会规范的感知和唤醒,能够引导个体的第三方惩罚行为,他人惩罚信息可以激活个体的社会规范,进而使个体产生更多的惩罚行为(陈思静,2011)。规范性社会行为理论认为存在两种常见的社会规范:代表“大多人数怎么做”的描述性规范以及代表“怎么做才是合理”的指令性规范(郭沁, 2019)。Schwartz认为社会规范虽然时时存在,但是它们并不是一直对个体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只有当个体在某个特殊场景下关注到某一具体的社会规范时,这个社会规范才会显著地影响个体行为(Schwartz, 1977)。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以上的社会规范,被激活或者被聚焦的规范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Kallgren, Reno, & Cialdini,2000)。陈思静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描述性规范低时,个体违背命令性规范选择不合作也不会有负面情绪(陈思静, 2011)。那么当社会规范不是以规范违背形式呈现时,不同的社会规范对第三方惩罚行为的影响有何不同?
本研究通过两个由独裁者博弈任务改编的场景化实验,探讨了他人惩罚信息是否会使个体改变其原有的第三方惩罚力度,以及他人惩罚信息是否是通过影响个体知觉到的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进而影响个体的第三方惩罚力度这两个问题。关注他人惩罚信息对个体行为带来的影响,为人们利用好他人惩罚信息来塑造社会行为规范、推动第三方惩罚的执行、形成更好的社会凝聚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1)个体会根据接收到的他人惩罚信息高低改变原有的第三方惩罚力度; (2)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力度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两者存在交互作用,当描述性规范较低时,无论指令性规范处于较高或者较低的水平,第三方惩罚力度均较低,而当描述性规范的较高时,指令性规范的增强能提高第三方的惩罚力度。
2 实验1: 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实验一采用由独裁者博弈任务改编的场景化实验,旨在探究个体在独立进行第三方惩罚和接收到他人的惩罚信息后进行第三方惩罚的差异。实验中被试被告知将参与一个社会评价的决策实验,且会有其他人一起参与实验,届时会提供其他人的决策信息。
2.1 方法
2.1.1 被试
选取65名非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实验,剔除1名没有完全理解实验范式的被试和3名做实验不认真的被试(每轮都付出同样的惩罚金额),筛选出61名有效数据,被试年龄分布为18~23岁(M=21.23,SD=1.71),其中男生30人,女生31人。 2.1.2 实验设计与过程
实验一是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他人惩罚信息,是被试间变量,存在高、低两个维度。因变量是第三方惩罚力度,操作定义是被试愿意付出的惩罚违规者的代币金额。被试付出的代币金额越高,则惩罚力度越大,付出的代币金额越小,则惩罚力度越小。
被试进入实验室后,主试告知他们将参与一个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与决策的实验。在实验开始之前会有一个规则熟悉任务,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实验情境材料并且口头报告惩罚规则熟悉任务的答案,回答正确后开始正式实验。正式实验一共有两轮评价与决策任务,每一轮被试均拥有500元的代币,仅用于实验中的评价与决策活动的支出。第一轮任务将呈现分配者A的分配方案(留给自己900元,分给对方100元),要求被试根据分配者A的分配方案选择愿意付出的惩罚金额。然后计算机屏幕上会显示“LOADING...”字样,模拟正在计算处理数据,3s后在屏幕中央显示5个具体的惩罚金额,模拟其他知晓者C付出的惩罚金额。 高低惩罚金额信息组的平均值为实验前收集的控制组惩罚金额的平均值 ±1个标准差, 即
图1 实验一流程图 呈现高惩罚信息分别为289元、 255元、 300元、 266元、 278元; 呈现低惩罚信息为188元、165元、176元、199元、210元。被试在观看他人惩罚信息后被告知将获得一次机会对上一轮的惩罚金额进行修改,如果不需要修改,则选择同样的金额(见图1)。
实验中为平衡重复测量和顺序对实验的影响,随机抽取一轮任务中的剩余代币数额,按比例兑换成现金支付给被试作为实验报酬。
2.2 实验结果
在独裁者博弈任务范式下,对高、低惩罚信息组的前后惩罚信息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详见表1),结果表明高惩罚信息组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高于第一轮惩罚力度,p=0.009,d=0.40。低惩罚信息组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低于第一轮惩罚力度,p=0.009,d=0.19。
实验结果发现,在呈现高他人惩罚信息的条件下,被试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大于第一轮; 在呈现低他人惩罚信息的条件下,被试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低于第一轮,可见是他人惩罚信息的呈现改变了被试的惩罚意愿,进而改变其惩罚力度。
3 实验2: 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实验一探索了在违规场景下,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了第三方惩罚会根据接收到的惩罚信息的高低而产生显著的改变。被试在观察到严重违规的现象,并得知他人的惩罚信息时,激活了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规范:即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除此以外还有另一种社会规范,即应该怎么做,赞成什么以及反对什么。“大多数人怎么做”以及“应该怎么做”是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经常会考虑的两个问题。实验二旨在探究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对个体第三方惩罚行为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1.1 被试
选取128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实验(男生59人,女生69人)。被试的年龄分布为18~22岁(M=20.65,SD=2.25)。
3.1.2 自變量操作
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是两种常见的行为规范,需要得到激活才能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以往研究激活社会规范的操作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让个体目睹其他人违反社会准则或者维护社会公平的行为,即通过他人的行为表现以达到激活相应社会规范的目的(Kallgren,Reno, & Cialdini,2000); 途径二是认知启发式,通过呈现材料或者其他直接告知的方式,激活被试认知中与某个相应规范符合的概念,进而达到激活相应社会规范的目的(Fehr & Gachter,2002)。途径一的方式和第三方惩罚的范式比较类似,途径二能从认知上唤起个体相应的社会规范内容,即提醒个体在当前环境下存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规范,操作更为方便简单。
因此被试需要在两轮决策任务中分别回答两个问题,用于测量描述性规范的问题是:“你认为在当前情景中大多数人对分配者A的惩罚金额是多少?”,这体现了被试在当前情景下感知到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是怎么样的; 用于指令性规范的测量问题为:“你认为在当前情景中应该给予分配者A多少金额惩罚才是合理的?”这体现了被试在当前情景下感知到的行为的合理性。
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均是被试间变量,存在高、低两个维度。描述性规范的操作定义是上一轮其他知晓者C对分配者A付出的惩罚金额的平均数。高、低描述性规范情况下分别为259.1元与113.3元; 指令性规范的操作定义是上一轮其他知晓者认为给予分配者的A合理的惩罚金额的平均值。高、低指令性规范情况下分别为273.1元与126.1元。通过对描述性和指令性规范的知觉测量,对知觉的社会规范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检验自变量操纵的有效性。
3.1.3 实验设计及过程
实验二是2(描述性规范高、低)*2(指令性规范高、低)的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与实验一基本一致。实验共有2轮,第一轮任务在呈现分配者A的分配方案(900:100)后,要求被试根据分配者A的分配方案选择愿意付出的惩罚金额。然后被试需要回答2个问题用来测量两种社会规范的知觉,然后呈现上一轮所有知晓者C对分配者A进行惩罚的的钱数的平均值,以及上一轮知晓者认为给予分配者A合理的惩罚金额的平均值。告知被试可以对上一轮的惩罚金额进行修改,若不改,则选择同样金额。最后回答和第一轮一样的2个问题(见图2)。
3.1.4 实验控制
实验二中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的高低维度的数值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根据前人研究,在实验二开始之前,招募30名与实验被试同质的大学生进行预实验调查。在30名大学生了解实验二的具体实验场景后,要求他们回答用于测量两种规范的问题。结果获得描述性规范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为186.2±72.9,指令性规范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为199.6±73.5。实验中,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为高维度水平,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为低维度水平。因此实验二中的高低水平描述性规范分别为259.1和113.3; 指令性规范的高低水平分别是273.1和126.1。 为了控制两轮中被试回答问题的认真程度,告知被试,如果对两个问题的回答接近真实结果,可以获取额外奖赏。
3.2 实验结果3.2.1 自变量操作有效性检验 对实验二中第二轮的描述性规范知觉和指令性知觉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高描述性规范情境下,被试的描述性规范知觉显著高于在低描述性规范情境下被试的描述性规范知觉,t(126)=6.42, p<0.001, d=1.14; 在高指令性规范情境下, 被试的指令性规范知觉显著高于在低指令性规范情境下被试的指令性规范知觉, t(126)=4.40, p<0.001, d=0.78。 由此可知, 实验二的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实验操作是有效的。
3.2.2 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根据实验操作可以将被试分为四组,统計每组被试的第二轮第三方惩罚的平均值如表2所示,当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都高时,第三方惩罚的力度也最大,当两种规范都低时,第三方惩罚的力度也最小。
对实验数据进行2(描述性规范:高、低)*2(指令性规范:高、低)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规范以及指令性规范均为被试间变量。结果证明,描述性规范的主效应显著(F(1,124)=16.36,p<0.001,η2=0.12),高描述性规范组的第三方惩罚力度显著高于低描述性规范组; 指令性规范的主效应显著(F(1,124)=7.861,p<0.001,η2=0.06),高指令性规范下的第三方惩罚力度显著高于低指令性规范组; 同时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F(1,124)=4.65,p=0.03,η2=0.04)。这说明描述性规范及指令性规范均对第三方惩罚程度有显著性影响。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当被试处于高描述性规范情况下,高指令性规范时的第三方惩罚力度显著高于低指令性规范时的第三方惩罚力度; 在低描述性规范的情况下,高指令性规范下的第三方惩罚力度和低指令性规范下的第三方惩罚力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简单斜率分析结果表明(如图3),当描述性规范比较高时,指令性规范的提高能显著增加第三方惩罚力度,而当描述性规范比较低时,指令性规范的高低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方惩罚力度都很低。
4 讨论
4.1 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研究通过对比高低他人惩罚信息组前后两次惩罚力度差异发现,当个体接收到其他同伴的惩罚信息后,个体倾向于改变自身原有的惩罚决定,使自己的惩罚程度更加符合其他同伴的惩罚信息。Simon和Nosenzo的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中存在同伴效应,即个体会根据同伴的行为决策而改变自身的亲社会行为(Simon,Nosenzo, & Sefton,2012)。研究的结果证明,同伴效应同样延伸到了对违规者的第三方惩罚。从从众理论角度分析,当个体目睹违规事件并做出第三方惩罚行为时,会由于受到他人惩罚信息影响而改变原有的决策态度,在行为上表现为惩罚力度趋向于多数人。一方面个体受到信息性从众的影响,认为在这个场景下大多数人的行为决策是更加合理或是更加安全的,另一方面个体可能感受到规范性从众的影响,认为更多人的行为方式可能是当前情景下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进而感受到了群体压力,因此调整了自己的行为决策(赵春黎,2015)。
4.2 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实验一结果发现个体的行为决策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发生倾向性的改变。个体感知到的是大多数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中的描述性规范较为接近。规范性社会行为理论认为,社会生活中存在不同的具体的社会规范(Wesley & Cialdini,2018)。常见的具体的社会规范有两种: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因此实验二通过社会规范操作定义直接告知被试同身份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决策行为和认知态度,操纵被试感知到的描述性和指令性规范的高低程度。研究表明,个体在进行第二轮惩罚任务时,受到了不同社会规范信息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指令性规范的激活,个体因在上一轮做出的较低惩罚决策与指令性规范相反而产生羞愧情绪。这种情绪只有通过改变第二轮的惩罚力度使之符合当前的指令性规范才能降低; 另一方面,描述性规范激活后,当自身决策和描述性规范相符时,相当于个体为自身行为找到了群体支持的证据,例如当描述性规范较低时,被试因自己做出较少的惩罚决策而产生的羞愧情绪将会得到缓解,而在自身决策和描述性规范相反时,被试则会感受到群体压力。综上所述,个体在受不同社会规范影响时,优先关注当前的描述性规范,对描述性规范表现得也更为敏感,当指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相冲突时,个体更易遵守描述性规范,即大众都知道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例如“红灯停,绿灯行”,但当大多数人闯红灯时,个体的行为也更易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他们认为群体大多数人的行为是当下情境下最安全和合理的。当指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相一致时,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最大。
从实践角度出发,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第三方惩罚程度过大的现象,即旁观者受到其他惩罚者的惩罚信息的影响后,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使惩罚力度变得极化,导致违规者承受了远高于他应受的惩罚。本研究有助于在现实情境下对存在争议的问题加以控制,政府可以利用他人惩罚信息来塑造社会行为规范并促进法律法规的执行,以帮助第三方惩罚的执行,形成更好的社会凝聚力。了解不同社会规范对自身惩罚行为的影响有助于个体做出更理性的惩罚决策。
5 结论
第一,他人惩罚信息对第三方惩罚力度有显著的影响。个体会根据他人惩罚信息的高低,进而改变原有的惩罚态度,使惩罚力度更符合其他人的期望。具体表现为在呈现高他人惩罚信息的条件下,被试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大于第一轮; 在呈现低他人惩罚信息的条件下,被试第二轮惩罚力度显著低于第一轮。
第二,不同的社会规范对个体惩罚力度的影响不同,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对第三方惩罚的交互作用显著。当描述性规范较高时,指令性规范的提高能进一步增强个体的惩罚行为,而当描述性规范较低时,无论指令性规范的高低,个体的惩罚力度都较低。
參考文献
陈思静, 何铨, 马剑虹 (2015).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规范激活的解释. 心理学报, 47(3), 389-405.
陈思静 (2011). 社会规范激活: 第三方惩罚的心理机制及其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陈思静, 马剑虹 (2011). 第三方惩罚与社会规范激活——社会责任感与情绪的作用. 心理科学, 34(3), 670-675.
郭沁(2019). 健康行为的社会规范性影响和从众心理.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9(1), 80-92.
郭禹辰(2018). 第三方惩罚的作用机制——基于认知-情绪双系统模型. 中国心理学会. 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中国心理学会, 2.
赵春黎(2015). 社会从众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科学进展, 23(11), 1956-1965.
Bernhard, H., Fischbacher, Urs, & Fehr, Ernst. (2006). Parochial altruism in humans. Nature, 442(7105), 912-915.
Buckholtz, J. W., & Marois, René. (2012). The roots of modern justice: Cognitive and neural foundations of social norms and their enforcement. Nature Neuroscience, 15(5), 655-661.
Campanha, C., Minati, L., Fregni, F., & Boggio, P. S. (2011). Responding to unfair offers made by a friend: Neuroelectrical activity changes in the anterior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1(43), 15569-15574.
Cialdini, R. B., & Goldstein, N. J. (2004). Social influence: Compliance and conform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5(1), 591-621.
Cialdini, R. B., Reno, R. R., & Kallgren, C. A. (2012). 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4(1), 201-234.
Cialdini, R. B., & Trost, M. R. (1998). Social influence: Social norms, conformity and compliance.
Falk, A., Fischbacher, U., & Gchter, S. (2012). Living in two neighborhood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the lab. Economic Inquiry, 51(1), 563-578.
Falk, A., & Fischbacher, U. (2006). A theory of reciprocity.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54(2), 293-315.
Fehr, E., & Fischbacher, U. (2004). Social norms and human coopera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8(4), 185-190.
Fehr, E. (2004). Thirdparty punishment and social norm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5(2), 63-87.
Fehr, E. & Gachter, S. (2002).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 Nature, 415, 137-140.
Fehr, E, & Rockenbach, B. (2003). Detrimental effects of sanctions on human altruism. Nature, 422(6928), 137-140.
Marco Fabbri, & Emanuela Carbonara. (2017) Social influence on third-party punishment: An experi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62, 204-230.
Kallgren, C. A., Reno, R. R., & Cialdini, R. B. (2000). A focus theory of normative conduct: When norms do and do not affect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6(8), 1002-1012. Piazza, J., & Bering, J. M. (2008).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anonymity on altruistic punishment. Evolutionary Psychology,6(3), 6/3/147470490800600314.
Quervain, J. F. D., Fischbacher, U., Treyer, V., Schellhammer, M., Schnyder, U., ... Fehr, E. (2004). 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 Science, 305(5688), 1254-1258.
Simon Gchter, Nosenzo, D., & Sefton, M. (2012).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s on reciprocity.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4), 1346-1367.
Schultz, P. W., Nolan, J. M., Cialdini, R. B., Goldstein, N. J., & Griskevicius, V. (2018). The constructive, destructive, and reconstructive power of social norms: Repris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2), 249-254.
Schwartz, S. H. (1977). Normative influence on altruism. In L. Berkowitz (Ed. ),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10, pp. 221-27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bstract
188 colleg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or scenario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normative social behavior theory,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f other people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and different social norms on third-party punishment. Study 1 shows that the third party punishment of the high other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ow other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group. Study 2 shows that descriptive norms and prescriptive norms in social norm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ird-party penal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significant. When the descriptive norms are low,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prescriptive norms are at a higher or lower level, the three parties penalties are low, and when the descriptive norms are hig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rescriptive norms can increase the penalties of third parti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eople to use other people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to shape social behavior norms, the execution of third-party punishment, and to form a better social cohesion.
Key words: others punishment information; thirdparty punishment; theory of normative social behavior; social n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