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数学与数学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代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养成好疑好问的习惯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
尼尔·波斯特曼曾这样批评教育:“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句话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醒,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旧的教育观的弊端。新世纪需要各类创新型人才,这对于我们基础教育来说则更具有紧迫性。而鼓励和培养每一位学生去疑、去问、去探索,是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立足于“自主”、落脚于“创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
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闪现,必须加以珍惜。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扬和鼓励。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时能够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首先,我用“变形金刚”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引入课题,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接着,我给每一个学生一套立体图形学具,学生接到后发现只不过是一些药盒、易拉罐、皮球等,如此而已,有什么巧妙之处呢?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更加强烈了。这时,我不急于讲授新知识,只是引导学生像玩“变形金刚”那样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那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拼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同学们把各小组的学具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呢?”这次场面更加热烈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有那么丰富,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由现实的到虚拟的,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是应有尽有。其中有一个学生竟把全班同学的学具集中在一起拼出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这难道不是创新思维的萌动吗?
我想,一堂好课不仅仅是学生学会某个知识,更应该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起点。“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节,学生听到下课铃响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神态,发出的是不情愿的长叹,这都说明学生的创新活动没有停止。
三、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例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时,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判断他们两个谁高、高矮。学生们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了。紧接着,我又请了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接着判断谁高、谁矮。这一下学生们可判断不出来了,该怎么办呢?“比个儿!”一个学生大声说。“大家会比个儿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可以互相比一比。”听到指令,学生立刻行动起来了。嘿,学生们的想法还真多,有的背靠背站着比,有的共同靠着墙站然后标个记号比,有的面对面站着比,还有的并排站着比……
然后,我让比得最好的学生介绍并演示自己的方法。正当比得不好的学生因为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遗憾时,我却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是怎样比的,总结一下自己没有比好的原因。这样,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创造行为。
四、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节“按不同标准来分类”时,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例如:1.按铅笔的颜色分;2.按铅笔的长短分;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7.按有铅笔尖和没有铅笔尖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当我把学生的方法介绍给其他教师时,他们无不为学生的创造才能而惊叹、称赞。
我认为,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引发更多新的问题。让我们努力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上课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吧。试想,如果我们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一个问号,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创新人才辈出。
尼尔·波斯特曼曾这样批评教育:“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句话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醒,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旧的教育观的弊端。新世纪需要各类创新型人才,这对于我们基础教育来说则更具有紧迫性。而鼓励和培养每一位学生去疑、去问、去探索,是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立足于“自主”、落脚于“创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
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闪现,必须加以珍惜。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扬和鼓励。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时能够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首先,我用“变形金刚”这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引入课题,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接着,我给每一个学生一套立体图形学具,学生接到后发现只不过是一些药盒、易拉罐、皮球等,如此而已,有什么巧妙之处呢?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更加强烈了。这时,我不急于讲授新知识,只是引导学生像玩“变形金刚”那样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那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拼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同学们把各小组的学具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呢?”这次场面更加热烈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有那么丰富,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由现实的到虚拟的,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是应有尽有。其中有一个学生竟把全班同学的学具集中在一起拼出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这难道不是创新思维的萌动吗?
我想,一堂好课不仅仅是学生学会某个知识,更应该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起点。“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节,学生听到下课铃响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神态,发出的是不情愿的长叹,这都说明学生的创新活动没有停止。
三、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例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时,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判断他们两个谁高、高矮。学生们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了。紧接着,我又请了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接着判断谁高、谁矮。这一下学生们可判断不出来了,该怎么办呢?“比个儿!”一个学生大声说。“大家会比个儿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可以互相比一比。”听到指令,学生立刻行动起来了。嘿,学生们的想法还真多,有的背靠背站着比,有的共同靠着墙站然后标个记号比,有的面对面站着比,还有的并排站着比……
然后,我让比得最好的学生介绍并演示自己的方法。正当比得不好的学生因为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遗憾时,我却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是怎样比的,总结一下自己没有比好的原因。这样,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创造行为。
四、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节“按不同标准来分类”时,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例如:1.按铅笔的颜色分;2.按铅笔的长短分;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7.按有铅笔尖和没有铅笔尖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当我把学生的方法介绍给其他教师时,他们无不为学生的创造才能而惊叹、称赞。
我认为,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引发更多新的问题。让我们努力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上课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吧。试想,如果我们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一个问号,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创新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