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的双向选择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hui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由于教育评价机制的单一,或者说缺失,教育发展呈现有失公平的现象。“道”与“术”的双向评价机制尚未建立,或者说尚不完善,致使教育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教育现状不得不令人深思。
  教育评价应该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但是,几张零散的试卷就成了学生的道德心理走向;几个随意的分数就成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最终评判;几句漫不经心的话语就成了学生个性心理的终极裁定……教育评价一直停留在“术”的层面。
  “道”应该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教育的任务之一应该是在对一个个生命敬畏之余的照应与呼唤,照应与呼唤个体生命的崇高。文化知识如果缺失了这种对应,那只能是一种装饰。现代教育评价失落了与生命相连的诸多对应关系,失落了教育成为教育的那份真实,实在太“虚脱”了,“虚脱”得让人无可奈何。所以,教育在关注生命的同时,应该与生命的典雅相对应,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生命深处的旷野,才是我们遗失已久的宏大课本。
  应该说,现代教育的评价机制是“道”与“术”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启用“道”的内容作为教育评价的选项才是教育评价的根本。
  现实中,用知识装饰起来的美丽的草包难道还少?用水平掩盖起来的英俊的低能儿也还很多。文化人格与文化人性成了课堂上的奢谈,情感素质与兴趣爱好成了教育浪潮中被冷落的浪花。素质教育成了人人皆知的美丽的谎言。应试教育以无可阻挡的强劲势头,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传承的文化知识到底有多少“道”的内容在现实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并应用?我们致力于对“术“的追求,堂而皇之的追求到底有多少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教育评价在“道”方面的淡漠与缺失,其实质就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人性的戕害,我们还在名正言顺、义无反顾地实施这种戕害。
  知识的胸腔必须用“道”来填充,文化知识的载体方能神形兼备。
  现代教育总是义愤填膺地指责传统教育的种种不是,诸如“存天理,灭人性”、“读死书,死读书”……现代教育难道没有慷慨激昂地步入后尘?再说,传统教育真有种种不是、诸多弊端,现代教育真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改革又为何步履维艰?又为何无数次遭到民众的猜忌、怀疑,甚至指责?从教育基因可以看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术”的层面上确实有过让人欣慰的碰撞、交流与融合;而两者在“道”的本质上也有过碰撞、交流与融合。但现代教育“道”的内容比传统教育丰富得多、厚实得多。这毕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古代的教育理念从社会实用性上可归结在“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中,对人性的忽视、对生命格局的淡漠显然是为了增强教育的实用功能,即教育的政治动能。这种相应的社会人才选拔机制和评价机制只要与当时单一的社会功能性一粘贴,也就可以理解了。而现代教育的内涵涉及自然、人性、人格、人生、生命、情感、兴趣、爱好、社会、人类……方方面面都要与教育发生息息相关的联系,虽然我们同样重视“道 ”的内涵及其作用,可落实到教育评价机制中的又有多少?我们过多地偏重于文化知识的结构,即对“术”的追求,而在文化素养、人格人性、兴趣爱好、非智力因素等“道”的方面的评价缺失过多。
  这样一来,考试就成了教育对学生、教师、学校最主要、最可依据、最有效的评价标准。
  每一次考试,月考、半期考试、期末考试、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至少包括了两种以上的评价,即学业评价和道德评价。一个分数从一个方面确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成绩,也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绩效,但从哪个角度完全体现了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道”的水平呢?高一级的学校,理所应当要录取考分高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是硬道理,而考生的“道”的评价弹性太大,无法进行硬性逻辑思维的操作,只作可有可无的参考。这样一来,“道”就成了“术”的附属。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术”的结果与功效就成了学生、教师、学校趋之若鹜的正常现象,至于“道”所统领下的个性发展、人格构建、兴趣爱好、生存能力、生活能力、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等,都可以不要,都可以弃之不顾。学生在被动或极不情愿追求“术”的结果的过程中,不得已去完成“术”的终极使命。结果,教育迷失了坐标,教育评价机制走向了单一,走向了苍白。
  而值得我们尊敬的教师,在这种教育的“二律背反”中叫苦连连。“道”的重任与“术”的重担均落在教师的肩上,但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还是重“术”轻“道”。考得好,教师理所应当成为教学骨干,成为学科带头人,但是否可以成为道德骨干,成为文化素养的带头人已经不重要了,至于没考好的教师在“道”上所尽的责任、所付出的心血,也都不重要了。学期结束,一张张学生成绩统计表所带给教师的除了一声声的叹息、一阵阵的羞愧,还有一句句若明若暗的对评价不公平的埋怨与指责。这样,教育评价的秤杆又一次失衡了。
  由此而产生的进一步的联想与简单的逻辑推理,校与校之间在教育评价机制设置的擂台上进行着一场场教学质量即“术”的生死大比拼,以击打的点数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点数越多,胜算越大。由于“道”不像“术”那样可以依据分数,具有硬性指标参数,故取消对“道”的实际上的博弈。
  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些学校高举着胜利的旗帜,上面醒目的是人数与分数,高唱着胜利的凯歌,脸上洋溢着迷人的微笑,在大街小巷里里,在巨幅广告上,在电视媒体上,风风光光、风风火火地吸引着全社会的眼球。他们的耳畔充斥着无数的赞誉、无尽的恭维和无穷的羡慕。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资源源源不断的强势性的灌入。
  而另一些学校,则丢盔卸甲、灰头土脸,如斗败的公鸡,尽力躲闪着全社会投来的刺目的眼光——当然,耳边也充斥着无数的声音,只不过那是嘲讽,那是呵斥,那是指责。至于这些学校所尽的社会义务,至于这些学校所付出的教育心血,至于这些学校在全民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全都不重要了,全都可以漠然视之。教育评价中,“术”终于以绝对的优势取代了“道”。教育评价的天平终于又一次全面倾斜了,全方位的社会资源强悍地走到了天平的一端,而天平的另一端承载着全方位的社会压力。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将融化冰雪的第一场春雨当作仇敌,也没有必要将秋风中飘落的最后一片落叶当作楷模。就自身而言,校与校之间教学质量大比拼不存在简单的对错,遵循以教学质量求生存的逻辑惯例本身就是合理的,但对教育整体行进的“大道”而言,却成了阻力。即便如此,我们教育厚实的基座还在,我们的教育良知还未丢失,教育不是简单的黑白思维、对错判断。我们呈现出以上种种现象,不是为了对追求“术”的行为作无端的指责,更不是为了对“道 ”的作用作无谓的夸张,而是为了构思、寻找、建立教育合理的、有效的、公平的评价机制——毕竟“术”与“道”均为教育的两个方面,厚此薄彼,有失公允。所以,教育评价应该是“术”与“道”的双向结合。
其他文献
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层出不穷的硬件、软件和新技术不断冲击着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把计算机当成一种学习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原理与网络知识,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编程、维修和系统维护的初、中级人才,培养社会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但是,近年来,由于高中大面积扩大招生,导致
期刊
语文是学生学习各学科的基础,可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学好语文的方法很多,我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好语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研究性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一、要研究作者的写作特性  由于作家的经历、文化、修养等不同,作品的个性也会有所不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同是小学六年级的课文,如果只是依照参考书,认为应该批判的只是旧社会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研究两篇作品的写作角度、不同的的语言特色、不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训练后恢复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加之多种科学的综合利用,已将训练后的恢复放到了与各种训练手段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及逻辑分析、教学体会,对学生运动后疲劳的形成、表现及预防和恢复进行初步研究和讨论,为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部分依据。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广泛查阅有关资料,深入了解研究的现状
期刊
北洋军阀是近代一个具有政治、军事特性的反动统治集团。北洋军阀是怎样兴起的?其反动性表现为什么?在它统治时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转变是怎样实现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北洋军阀的起源  “北洋”最初仅仅以一个与“南洋”相对的地理概念出现,“北洋”被用于政治命名是在第二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适应《天津条约》的需要在通商口岸设立北洋通商大臣开始的。1901年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由于他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实际就是国家、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因而,担任基础教育重要功能的语文教学,在培植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新一代具有创新性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创新 个性 实践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期刊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总是具有一定的权威,学生必须言听计从,唯师是从。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几千年的封建家长制的影响,使学生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充分发挥,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进程迅速发展,网络、计算机、资源库等信息化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迅速浸透到学校教育中,使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学习方法都发
期刊
多媒体以其强劲、猛烈的势头走进了农村中学。欣喜之余,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怎样让多媒体走进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  一、用直观生动的视听材料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例如:《周庄水韵》、《苏州园林》、《游恒山记》等写景抒情或介绍景物的课文,文中所描绘或介绍的地方是我们农村大多数孩子未曾见识过
期刊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它将为后续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观察能力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要让小学生明白“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细致的观察结果。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
期刊
数学教育家威费登塔尔提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再创造,而只有以反思为核心的数学教育才能使学生实现再创造。”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当我们以创造性意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作为衡量与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优劣的主要标准时,更应该重视引导和激励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行反思性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有效教学。  一、反思性学习的意义  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期刊
早就折服于李镇西老师幽默的语言、谦恭的态度、睿智的思想和不漏痕迹的教育,再次拜读他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师》,更加领会了李老师的学生观、教育观和人生观的独特魅力。  一、李老师是一位爱心教育大师  李老师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让他走进了儿童的心灵,爱心让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