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学科观,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策略 兴趣 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必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學信息技术教师,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是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教学策略,在此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
一、串好主线,留有悬念。
“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时,我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标的设置等编辑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清除“悬念”。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认识与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三、以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特别是难度较大的“动画设计”,学生往往感到非常的吃力,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便成为讲授“动画设计”知识点的关键。其实教师可以以这些知识点的实例作为切入口,去驱除学生心中的抑制因素。例如:在教学了flash中“层的操作”、“设置按指定轨迹运动的效果”这两个知识点后,可选取一个熟悉的实例让学生去练,如让学生把升旗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配上国歌。在练习实例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做,将新的知识暗藏于生动有趣的实例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四、学以致用,使学生乐学。
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首先在教小学生学计算机时,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图”,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年片送给他人;“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写通知、制课程表、写信; “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放自己喜欢的乐曲。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其次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设计练习要注意“实用性”。例如:用自选图形画一个正方形,并介绍一下各部分名称。给学生提出一些任务,既练习了各种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同时介绍了数学知识,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练习就有了动力。
五、相信学生、给他们放手实践的空间。
在学生身上有巨大的潜能,只要老师相信他们,他们定能给你意外的惊喜。在四年级学习制作演示文稿中,学习给幻灯片设置动画一课。我就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只是先让学生看一看有了动画和没有动画的效果不一样。然后就让学生在菜单栏去找相应的菜单自己摸索着看能不能成功。然后请自己设置成功的同学来给大家讲讲。在后面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进行对比。整节课都是在学生的探索、讲解、操作中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把广大的空间给了学生。而学生在这广大的空间中大显身手,体验着成功的喜悦,闪现着创新的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学科是在不断发展的,学习主体的认知体系是在不断完善的,对自主学习内容、方法及有关规律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大胆创新,方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方志伦.“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J].中国教育,2013,(3).
[2]华玉杰.浅谈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J].小学教师,2013,(12).
[3]郑英.谈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杂志,2003,(10).
【关键词】教学策略 兴趣 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必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學信息技术教师,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是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教学策略,在此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
一、串好主线,留有悬念。
“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实施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时,我把比较常规的文件编辑方法介绍给学生,对于为文字添加特殊效果、文本框的使用、文字上下标的设置等编辑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调动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探讨成功的某些操作讲给老师和其他学生听,随后教师再以总结、补充的方式把相应内容讲解清楚,清除“悬念”。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认识与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三、以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特别是难度较大的“动画设计”,学生往往感到非常的吃力,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便成为讲授“动画设计”知识点的关键。其实教师可以以这些知识点的实例作为切入口,去驱除学生心中的抑制因素。例如:在教学了flash中“层的操作”、“设置按指定轨迹运动的效果”这两个知识点后,可选取一个熟悉的实例让学生去练,如让学生把升旗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配上国歌。在练习实例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做,将新的知识暗藏于生动有趣的实例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四、学以致用,使学生乐学。
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首先在教小学生学计算机时,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图”,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年片送给他人;“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写通知、制课程表、写信; “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放自己喜欢的乐曲。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其次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设计练习要注意“实用性”。例如:用自选图形画一个正方形,并介绍一下各部分名称。给学生提出一些任务,既练习了各种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同时介绍了数学知识,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练习就有了动力。
五、相信学生、给他们放手实践的空间。
在学生身上有巨大的潜能,只要老师相信他们,他们定能给你意外的惊喜。在四年级学习制作演示文稿中,学习给幻灯片设置动画一课。我就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只是先让学生看一看有了动画和没有动画的效果不一样。然后就让学生在菜单栏去找相应的菜单自己摸索着看能不能成功。然后请自己设置成功的同学来给大家讲讲。在后面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进行对比。整节课都是在学生的探索、讲解、操作中完成的。教师在课堂上把广大的空间给了学生。而学生在这广大的空间中大显身手,体验着成功的喜悦,闪现着创新的火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学科是在不断发展的,学习主体的认知体系是在不断完善的,对自主学习内容、方法及有关规律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大胆创新,方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方志伦.“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J].中国教育,2013,(3).
[2]华玉杰.浅谈信息技术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J].小学教师,2013,(12).
[3]郑英.谈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杂志,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