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育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后重点关注的科目,其教学状况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小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与探究能力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重要时期加强数学教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贯彻的原则与相关方法进行论述分析,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均逐渐与以互联网為依托的新媒体进行融合,教育事业亦是如此。小学数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点培养科目,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的探究能力起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不仅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模式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路径。为此,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机结合势在必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術整合的目的旨在为了能够让教师提供更好的课堂教学服务质量,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在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其相关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教育模式逐渐得到革新与进步。小学数学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将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了革新,形成了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有效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让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将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并非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否定,而是借此来强化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性与自主性,进而完善教学质量。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实质上是指课堂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转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不强,只能被动的接受“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此模式背景下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完善,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受到了破坏,使数学教学的质量下降。而启发性原则即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设计时,一定要转变传统数学教学的单一性,本着启发性的原则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引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良好的课堂互动来让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得到锻炼。
(三)针对原则
现代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多种新媒体,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针对性原则进行教学,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知识点的教学形式针对性的进行多媒体教学器具进行选择。在教学效果相同时,对多媒体进行选择也要遵循着选用最少、最简的手段,以达到最理想的表现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拓展数学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知识结构,更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进而更加科学与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点。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的《圆》这一章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圆的面积推导公式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全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尚在发展阶段,对抽象的公式推导过程难以有效的掌握。其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很难想象到等分的份数越多,其所拼凑的圆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化圆为方这个道理。为此,我们在进行这一章节教学时要尽量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PPT将圆进行分割成8个小扇形,然后将8个小扇形按顺序排列使其接近成一个长方形;接着再将图形按照16与32的分数进行二次分割,并逐次进行补充,让整个图形的割补与替换能够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空间想象图形得以视觉化,增进学生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在对各个图形进行分割的时候尽量让不同的图形以不同的颜色存在,这样能够使图形的变化视觉更加明晰。通过PPT对圆进行分隔的图形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确圆越是无限地分割便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凭借着个人的空间想象来了解圆的面积可以转换成一个等面积的长方形,这样圆的面积公式便能够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难度系数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笔者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的难点反而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碰到重难点知识点要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从而有效的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育大纲中的重点任务是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圆柱体面积的算法。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三维立体图形的切割与变化,教师可以通过3D max软件将圆柱体的整体进行分离,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圆柱中间分离后中间所呈现出的长方形。教师通过镜头的转化让学生再直观的对整个分离过程进行观察,这样便很容易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进行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为一个侧面面积(长方形面积)加上两个上下圆的面积之和,即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 底面积×2 =3.14×直径×高 3.14×半径?×2。
(三)创设数学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无论是任何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良好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开始。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做好新课的导入并创设良好的教学场景,进而最快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对信息技术进行引入,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开启“知识大门”,让自身学习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的同时增进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可以通过一些格外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新认知。在对小学六年级《图形与几何》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利用多媒体的形、像、声、色等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图形环境,并通过动态图像的变化自动推导出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在绚丽多彩的教学视角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的重点。革新数学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要做到“因时而变,乘势而上”,积极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不断革新发展,与现代化教育接轨,进而更进一步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栾庆芳.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2(06):110-113.
[2]杨荣花.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5(22):50-51.
[3]李凤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赤子(中旬),2014,12(03):182-183.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均逐渐与以互联网為依托的新媒体进行融合,教育事业亦是如此。小学数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点培养科目,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的探究能力起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不仅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模式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路径。为此,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机结合势在必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術整合的目的旨在为了能够让教师提供更好的课堂教学服务质量,让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有效的学习数学知识。在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其相关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教育模式逐渐得到革新与进步。小学数学教育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将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了革新,形成了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还有效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让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将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并非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否定,而是借此来强化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性与自主性,进而完善教学质量。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实质上是指课堂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转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学生课堂的参与性不强,只能被动的接受“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此模式背景下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完善,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受到了破坏,使数学教学的质量下降。而启发性原则即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设计时,一定要转变传统数学教学的单一性,本着启发性的原则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引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良好的课堂互动来让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得到锻炼。
(三)针对原则
现代化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多种新媒体,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针对性原则进行教学,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根据知识点的教学形式针对性的进行多媒体教学器具进行选择。在教学效果相同时,对多媒体进行选择也要遵循着选用最少、最简的手段,以达到最理想的表现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拓展数学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知识结构,更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进而更加科学与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点。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的《圆》这一章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圆的面积推导公式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全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尚在发展阶段,对抽象的公式推导过程难以有效的掌握。其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很难想象到等分的份数越多,其所拼凑的圆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化圆为方这个道理。为此,我们在进行这一章节教学时要尽量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PPT将圆进行分割成8个小扇形,然后将8个小扇形按顺序排列使其接近成一个长方形;接着再将图形按照16与32的分数进行二次分割,并逐次进行补充,让整个图形的割补与替换能够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空间想象图形得以视觉化,增进学生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在对各个图形进行分割的时候尽量让不同的图形以不同的颜色存在,这样能够使图形的变化视觉更加明晰。通过PPT对圆进行分隔的图形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确圆越是无限地分割便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凭借着个人的空间想象来了解圆的面积可以转换成一个等面积的长方形,这样圆的面积公式便能够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难度系数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笔者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的难点反而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碰到重难点知识点要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从而有效的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育大纲中的重点任务是要求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圆柱体面积的算法。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三维立体图形的切割与变化,教师可以通过3D max软件将圆柱体的整体进行分离,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圆柱中间分离后中间所呈现出的长方形。教师通过镜头的转化让学生再直观的对整个分离过程进行观察,这样便很容易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进行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为一个侧面面积(长方形面积)加上两个上下圆的面积之和,即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 底面积×2 =3.14×直径×高 3.14×半径?×2。
(三)创设数学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无论是任何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良好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开始。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做好新课的导入并创设良好的教学场景,进而最快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对信息技术进行引入,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开启“知识大门”,让自身学习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的同时增进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可以通过一些格外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新认知。在对小学六年级《图形与几何》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利用多媒体的形、像、声、色等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图形环境,并通过动态图像的变化自动推导出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在绚丽多彩的教学视角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的重点。革新数学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要做到“因时而变,乘势而上”,积极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不断革新发展,与现代化教育接轨,进而更进一步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栾庆芳.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2(06):110-113.
[2]杨荣花.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5(22):50-51.
[3]李凤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赤子(中旬),2014,12(03):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