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数学作业要进行科学合理、分层次的设计,减少重复训练、题海训练内容。在此指导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建立在学情分析基础上,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并据此作为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依据,最终提升数学作业应用成效。因此,本文对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展开了分析与讨论,从而让作业能够更好地辅助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特点,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做到的,因为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分层教学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而在初中的教学中,这个问题有时候会被忽略。如果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进行评估没有得到重视,这不仅不利于老师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分层教学的运用,做到“量体裁衣”,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1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作业的分层设计是基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和知识水平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精心准备,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不断的、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吸引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反思和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努力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发展,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其次,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业的分层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功课需求,也可以开发数学能力和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地缓解了优等生与贫困生之间因为数学作业的难易程度所导致的矛盾。最后,有利于奠定学生基础。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而为了使不同層次的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那么作业的分层设计是必要的选择。有人认为分层设计作业是知识点的欠缺,而恰恰相反,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多角度、多思维的,有的学生可以用一种非常快捷的方法获得,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联系来探究其中的算理,从而就要比别人多一些“弯路”,需要从更浅显的问题出发来掌握基础知识。
2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策略
2.1 针对学生个体的分层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对象的个体情况和学习能力差异是教师分层的基础和关键。
教师可以根据学習能力、思维活跃度、数学考试成绩把全体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处于A等级的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好;处于B等级的学生各方面均衡,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处于班级中游;处于C等级的学生各方面都欠缺,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有待提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层以后,要注意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开展分组教学活动时,每个组别应该兼顾A、B、C等级的学生,使各方面均衡。
2.2 针对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
教师在完成了对学生的个体的分层以后,要着手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分层。教师要重视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体状况和学习程度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实施作业分层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师对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主要分为三个等级,第一,学生的基础性作业:对于处在C等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数学课程的重点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解,就是学会将数学课本规律、定理、规则等熟练使用和深刻记忆;第二,提升性作业:针对B等级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要求稍微高一点点,不但要完成课本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的灵活应用,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拓展性作业:对A等级的学生而言,完成数学的基本作业,已经不能满足这类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再加工和深刻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2.3 对教师反馈和评价的分层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时,也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方面进行分层设计。教师的鼓励和积极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方面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面对C等级的学生,要注意积极、正面的引导和表扬,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知到表扬的喜悦,焕发新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对于B等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多支持和指导,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前进和进步目标,不断的推进自己的发展,将学生向A等级优等生方面发展;对于A等级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但同时也应该对他们保持高标准的要求,适当的严厉,提醒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和学习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反馈和评价的合理使用,学生的分层是发展变化着的。当学生能力提升和数学成绩提高时,教师可以灵活调整学生的层次,如果学生在哪一层次出现不适应或者压力较大,教师要进行及时调整,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科学、轻松的范围内完成数学作业,进行数学课程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有利于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发掘其学习的潜力。尤其是对于学困生和优等生,分层作业与传统作业相比,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分层作业,在作业中设置明显的层次,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茂尧.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01):92-93.
[2] 陈阳.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J]. 学周刊,2011(19):185.
[3] 俞伟东.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基础教育论坛,2019(10):35-36.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特点,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做到的,因为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分层教学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而在初中的教学中,这个问题有时候会被忽略。如果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进行评估没有得到重视,这不仅不利于老师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分层教学的运用,做到“量体裁衣”,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
1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作业的分层设计是基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和知识水平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精心准备,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不断的、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吸引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反思和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努力促进自己专业能力的发展,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其次,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业的分层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功课需求,也可以开发数学能力和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地缓解了优等生与贫困生之间因为数学作业的难易程度所导致的矛盾。最后,有利于奠定学生基础。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而为了使不同層次的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那么作业的分层设计是必要的选择。有人认为分层设计作业是知识点的欠缺,而恰恰相反,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多角度、多思维的,有的学生可以用一种非常快捷的方法获得,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联系来探究其中的算理,从而就要比别人多一些“弯路”,需要从更浅显的问题出发来掌握基础知识。
2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策略
2.1 针对学生个体的分层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对象的个体情况和学习能力差异是教师分层的基础和关键。
教师可以根据学習能力、思维活跃度、数学考试成绩把全体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处于A等级的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好;处于B等级的学生各方面均衡,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都处于班级中游;处于C等级的学生各方面都欠缺,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有待提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层以后,要注意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开展分组教学活动时,每个组别应该兼顾A、B、C等级的学生,使各方面均衡。
2.2 针对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
教师在完成了对学生的个体的分层以后,要着手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分层。教师要重视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体状况和学习程度以及学习能力。教师实施作业分层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师对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主要分为三个等级,第一,学生的基础性作业:对于处在C等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数学课程的重点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解,就是学会将数学课本规律、定理、规则等熟练使用和深刻记忆;第二,提升性作业:针对B等级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要求稍微高一点点,不但要完成课本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的灵活应用,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拓展性作业:对A等级的学生而言,完成数学的基本作业,已经不能满足这类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再加工和深刻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2.3 对教师反馈和评价的分层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时,也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方面进行分层设计。教师的鼓励和积极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方面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面对C等级的学生,要注意积极、正面的引导和表扬,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知到表扬的喜悦,焕发新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对于B等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多支持和指导,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前进和进步目标,不断的推进自己的发展,将学生向A等级优等生方面发展;对于A等级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但同时也应该对他们保持高标准的要求,适当的严厉,提醒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和学习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反馈和评价的合理使用,学生的分层是发展变化着的。当学生能力提升和数学成绩提高时,教师可以灵活调整学生的层次,如果学生在哪一层次出现不适应或者压力较大,教师要进行及时调整,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科学、轻松的范围内完成数学作业,进行数学课程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业分层有利于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发掘其学习的潜力。尤其是对于学困生和优等生,分层作业与传统作业相比,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分层作业,在作业中设置明显的层次,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茂尧.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01):92-93.
[2] 陈阳.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J]. 学周刊,2011(19):185.
[3] 俞伟东.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基础教育论坛,2019(1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