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lintianx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學建议中,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一段教学建议,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训练的目的和表达的要求都做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阐述,应该成为我们进行写作训练的指导方针。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做到“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这是一个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根本问题。其中,情境教学是作文教学的最基本的规律。为了给学生创设情境,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一、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
  
  现在的学生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式的,步入初三的学生甚至连看电视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这就使学生的信息领域越来越窄,使他们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为了解决这个“源泉枯竭”的问题,我试行了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的策略。
  1、随时向学生介绍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以增加信息来源。
  2、随时向学生通报广播电视中的重要信息,让学生的心灵和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3、利用空闲的自习课和学生聊天,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通过实践,我感觉到学生们对聊天课是十分欢迎的,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在对广泛的问题的探讨中,不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对热点、焦点问题的探讨中使他们明确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所肩负的责任,培养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为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
  
  学生作文犯愁的原因很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是最重要的原因。这和现在的学校生活枯燥乏味有关,也和学生接触社会生活渠道不畅有关。要解决这个困扰学生写作源泉的问题,我还试行了下面的做法:
  1、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进行所见所闻的信息交流
  课前两分钟微不足道,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长期坚持下来,时间还是很可观的。由于我们的班容量较小,每个月就可以轮一次,一个学期每人至少可以轮到5次的训练机会。开设的栏目有叙述事情、实话实说、观察与思考、书海泛舟、开心辞典等,有的可以提前准备,有的是临场发挥。由于学生们的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们在两分钟内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同时,间接地扩大了其他学生的生活领域,并且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现在我们的一般学生都能做到围绕话题作三分钟发言,有效地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
  2、走向社会,学会观察
  学生不会观察,关键是他们没有观察的机会,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社会,这也是拓宽学生生活领域的途径之一。比如:在学完《挥手之间》一文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场面描写的训练,如果让学生憋在教室里写,那是无法写好的。当时正值学校附近公路扩展拆迁之际,于是我们就领着学生去实地观察,回来后再写作文。通过这次观察,学生们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有的从不同角度写了很有创意的4篇作文。事实证明,只要能把学生的生活领域向社会开放,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3、利用参与各项活动的机会,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始终把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当作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每次活动后,我们都要求学生抓住活动中的某一侧面,或记叙、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不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培养了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实践证明,作文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只有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的情趣,他们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三、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写作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其中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寻找能够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课文中留有一定的“空白”,如果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就一定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开发创造潜能的机会。
  其实,只要我们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激发想象能力的“空白”比比皆是。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可以想象陆游梦中的情景;无名战士牺牲在卢进勇的怀中,可以想象卢进勇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小桔灯》中,可以想象王春林的不屈斗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只留马行处”,可以想象作者的惆怅心情……
  这些训练,不仅使写作训练与语文教学找到了结合点,更重要的是也为阅读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实践证明,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因此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师,都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坚持创新,努力探寻出一条适应培养未来人才需要的作文教学的崭新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文从“关注经验”、“重视探究”、“引导体验”、“利用媒体”四个方面介绍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教学 创设情境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强调“情境创设”与“科学探究”。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新课程
期刊
物理課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后进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开启后进生的心灵,诱发后进生的思考,开发后进生的智能,调节后进生的思维节奏,与后进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后进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
期刊
教育是艰巨的事业,教师是特殊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渡工,引领学生的航程。而我认为教师是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尤其是班主任,更是学生的导航者。所以,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有的放矢,不失时机地抓住细节教育引导他们。这样,他們才能健康向上地发展。    一、真心诚意地奉献爱心    泰戈尔如是说:“爱是理解的别名。”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只有真心诚意地理解学生,才能有效地沟通,才
期刊
一、显性文化的创建:环境育人    优美的环境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园地,良好的设施是培育学生成长的沃土。春秋战国时的荀况在《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如果一个班级,处处干净利落,各种物品措置有序,室内盆栽修剪得艺术生动,见不到飞扬的纸屑,瞧不见臭气熏人的垃圾,整个班级环境清雅宜人,则不仅有益于人的健康,也陶冶人的心灵,使人养成
期刊
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搞好这个环节呢?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应该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动之以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有感情的激发、感情的鞭策、感情的沟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动之以情”。我曾担任过班主任的班级有一个学生,他不遵守
期刊
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琐碎且神圣,要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有强大的凝集力,一直不断前进,班主任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有一颗爱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你,愿意把你当作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你交流。    一、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
期刊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和建设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而心理活动又极为复杂多变的学生,要把一个班级抓好,不能只凭着自己的力量和热情,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作用。    一、做沟通学生心灵的使者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信其人,服其理。”只有以心换心、真誠相待,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一旦师生心与心相通,学生就认为你是个可亲可敬的人,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愿意和你讲,有什么知心话愿
期刊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这种有价值的东西即美的东西毁灭的时候,对人往往有一种强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能够使人感奋起来,从而获得强烈而深刻的审美愉悦。但是,对于悲剧作品,由于时代、知识、阅历的限制,高中生往往感受不到其美之所在。  为了提高学生对“悲剧”的审美能力,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不成熟的看法:    一、以情境的创设体验情感美    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
期刊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