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控制测量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应用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金华~温州铁路工程永康江连续梁施工实例,具体介绍了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线形控制测量技术,本方案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了施工工期,为今后类似连续梁的线形监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续梁;线形控制;挂篮法施工
  一、工程概况
  永康江特大桥80m连续箱梁悬臂结构采用挂篮法施工。跨永康江连续梁全长417.3米,跨度为48.65+4×80+48.65米,主墩墩号依次为#83~#89。主墩上梁高6.4米,跨中2米直线段及边跨9.65米直线段梁高3.89米。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65米,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5.3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4.3m。
  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11处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桥面防护墙内侧净宽9.0米,桥上人行道钢栏杆内侧净宽12.0米,桥面宽度为12.2米。
  梁体砼采用C50砼,封锚采用C50无收缩砼。箱梁1#~10#块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施工,现浇段采用支架现浇。主墩5个T构梁段对称划分,墩顶0#段长8.00m,两侧1#~10#梁段长度分别有3.0m、3.5m、4.0m;现浇梁段长7.65m;合龙段长2.00m。现浇段体积116.93m3,重量299.6t。具体箱梁节段参数见表1-1。
  表1-1 箱梁各节段主要参数
  二、线形控制依据
  (1)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跨度:48+4×80+48m连续梁,直线线间距4.6m);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
  (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
  (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
  (6)《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99);
  (7)《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 10203-2002);
  (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
  (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10)《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3-2005);
  三、线形控制必要性及方法
  3.1监控必要性
  在施工过程,由于受混凝土浇筑、挂篮移动、施工荷载、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温度以及体系转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控制不当会使悬浇梁段的合龙误差大和成桥线型与设计目标不相吻合。为了使施工能按照设计意图进行,确保施工安全并最终达到设计的理想成桥状态,应对本桥进行线形控制,以保证最终线形平顺。
  3.2监控方法
  桥梁的施工控制是一个预告-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施工控制的要求首先是确保施工中结构的安全,其次是保证结构的内力合理和外型美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桥梁结构内力(如主梁应力)和主梁标高进行双控。采用悬臂浇筑的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是静定结构,只要严格按桥梁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内力状态一般能够得到保证,主要问题是施工中及长期徐变挠度的控制。由于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及合龙时不具备斜拉桥的索力调整能力,一旦发生线形误差,将永远存在于结构中,因此,及时发现误差原因,尽量减小误差发生的可能性是连续梁施工控制的关键。所以,对于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系统除了要求具备常规的结构分析计算手段外,具有在施工现场消除设计与实际不一致的自适应能力就成为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提供控制标高和控制内力的修正值。
  四、线形控制测量测点布设及观测方法
  由于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施工法,每施工节段的标高即每个结点坐标位置的变化与偏离都会造成合龙困难,影响最终成桥线形。为保证连续梁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在主梁施工过程中进行线形控制。
  测量主要内容包括:主梁变形监测、墩顶沉降和水平位移的测量。
  4.1控制网的建立与复测
  把控制点引至0#块梁顶面上,标上明显标记并保护好。在以后的施工期就以此点为基准,作为其它水准测量的后视点,得出所测梁顶的高程。
  每一墩顶至少应布置两个基准点,每次测试时首先应进行基准点之间的相互校核。对于这些基准点,要求每隔两个月复测一次。
  4.2测点布置
  4.2.1梁顶高程测点
  梁顶高程测点布置在中线及腹板上的顶面上,每个梁段前端设一个测试断面,每断面顶面设三到四个测点。测点布置见图所示
  图4-2a 标高测点布置图
  测点采用?16的短钢筋制作,底部焊于梁体钢筋上,顶部磨圆露出砼面1.5~2.5cm,采用红油漆标记。观测设备采用水准仪精度级别S1,配备使用3m的板尺。观测时间定在温度相对恒定的时间段测量,一般在夜间22:00~凌晨7:00之间,随季节调整。
  4.2.2主梁应力测点
  纵桥向每施工节段设一测试截面,每测试截面布置四个测点,每节段浇筑前设置在梁底,在每节段施工完成后转移至梁顶,见图4-2b,测点在梁顶的横向位置可以适当横移,以不挡视线、不影响挂篮移动;
  图4-2b
  4.3考察大气温度对主桥线形影响
  由于主桥线型易受大气温度影响。考察大气温度对主桥线型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便于设计人员正确定出施工架设阶段的主要技术参数,需在施工初期、施工中期和施工末期,各选2个气温变化较大(或阴晴或冬夏)的工作日,对主梁和主墩各测点的线型变化进行24小时连续测量,白天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夜晚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找出大气温度对桥梁线型的影响规律。另合龙前悬臂端均应进行24小时连测。   五、线形控制具体流程
  (1)桥墩及0号块施工阶段
  建立观测测点的初始值,浇筑0号段混凝土前预埋支架钢管应力测试传感器,按测量小组提供的0号块底面立模标高立模浇筑0号块,建立墩顶水平位移测点的初始值,在0号块拼装挂篮,挂篮预压试验,测量小组记录下挂篮预压试验变形结果,立模绑扎1号段钢筋。
  (2)循环悬臂浇筑阶段
  按照预报的挂篮定位标高定位挂篮,测量定位后的挂篮标高,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前,测量所有已施工梁段上的高程测点,记录应力传感器监控读数,复测挂篮定位标高,测量小组分析测量结果,如需调整,给出调整后的标高,浇筑完混凝土后第二天测量所有梁段上的测点标高,记录应力传感器监控读数,张拉预应力钢筋前,测量所有梁段上的测点标高,记录应力传感器监控读数,张拉预应力钢筋后,测量所有已施工梁段上的高程测点,记录传感器读数,测量小组分析测量结果,根据上一施工周期标高测量值预报下一施工周期的挂篮定位标高,如果须进行压重,预报值经设计单位认可。
  六、测量数据分析
  以永康江特大桥85#墩线形监控实测数据为例:
  主梁0#块传感器应力监控一览表
  序号 部位 1#浇砼前 1#浇砼后 1#张拉前 1#张拉后 1#挂篮
  移走后
  KHz2 ℃ KHz2 ℃ KHz2 ℃ KHz2 ℃ KHz2 ℃
  1 上 4315.3 18.8 4871.3 5.0 4870.5 6.2 4829.5 5.5 4847.3 4.2
  4315.3 18.8 4870.9 5.0 4870.5 6.2 4829.4 5.5 4847.3 4.2
  4315.3 18.8 4871.3 5.0 4870.5 6.2 4829.5 5.5 4847.2 4.2
  下 3998.9 15.2 4055.4 10.3 4054.6 9.7 4118.6 4.8 4101.1 5.7
  3998.9 15.2 4055.4 10.1 4054.6 9.7 4118.6 4.6 4101.1 5.6
  3998.7 15.2 4055.4 10.0 4054.6 9.7 4118.6 4.7 4101.0 5.5
  2 上 4193.7 17.3 4356.1 4.9 4358.3 5.4 4327.9 5.0 4344.1 3.7
  4193.8 17.3 4356.1 4.9 4358.3 5.4 4327.7 5.0 4343.9 3.7
  4193.0 17.3 4356.1 4.9 4358.3 5.4 4328.0 5.0 4344.1 3.7
  下 4034.8 15.4 4062.9 10.8 4058.5 8.5 4088.4 9.8 4070.2 8.4
  4034.9 15.4 4062.8 10.7 4058.5 8.5 4088.4 8.4 4070.7 7.8
  4034.8 15.4 4062.8 10.6 4058.5 8.5 4088.3 7.9 4070.7 7.5
  3 上 4259.7 15.8 4361.9 4.4 4364.2 5.7 4340.5 2.9 4362.6 3.6
  4259.7 15.8 4362.0 4.4 4364.2 5.7 4340.3 2.9 4362.6 3.6
  4259.7 15.8 4362.0 4.4 4364.2 5.7 4340.4 2.9 4362.5 3.6
  下 3885.8 14.9 3709.7 9.4 3704.8 8.8 3679.2 5.9 3697.1 4.5
  3885.9 14.9 3709.8 9.1 3704.8 8.8 3679.2 5.9 3696.9 4.3
  3885.8 14.9 3709.8 9.0 3704.8 8.8 3679.2 5.9 3697.1 4.2
  4 上 3976.6 16.0 4455.2 4.2 4457.4 6.5 4384.2 3.4 4370.7 6.8
  3976.7 16.0 4455.2 4.2 4457.4 6.5 4384.2 3.4 4370.8 6.8
  3976.7 16.0 4455.3 4.2 4457.4 6.5 4384.1 3.4 4370.6 6.8
  下 4216.7 14.8 3986.4 9.7 3987.9 8.4 3990.6 6.2 3984.2 5.4
  4216.7 14.8 3986.3 9.7 3987.9 8.4 3990.4 6.2 3984.2 5.4
  4217.0 14.8 3986.5 9.7 3987.9 8.4 3990.5 6.2 3984.3 5.1
  1#块顶面标高变化一览表
  测点编号 高程(m) 变化值(mm)浇筑后-本次实测值 备注
  1 142.111 0 1#浇砼前
  2 142.095 0
  3 141.940 0
  4 141.948 0
  1 142.109 2 1#浇砼后
  2 142.090 5
  3 141.935 5
  4 141.943 5
  1 142.108 -1 1#张拉前
  2 142.091 1
  3 141.935 0
  4 141.943 0
  1 142.111 -2 1#张拉后
  2 142.093 -3
  3 141.936 -1
  4 141.944 -1
  1 142.109 0 1#挂篮移走后
  2 142.091 -1
  3 141.935 0
  4 141.944 -1
  根据监测数据结果,可了解施工阶段主梁的受力状态,对下一阶段施工进行指导和控制,保证施工安全。同时,成桥后亦可继续测量各点应力,验证大桥的设计承载能力。
  施工控制总目标是成桥后梁底曲线与设计值误差控制在1.5cm以内,挂篮定位标高与预报标高之差控制在0.5cm以内,预应力索张拉完后,如梁端测点标高与预报标高之差不超过±1cm。
  七、结束语
  连续梁线形监控是个连续动态的系统过程,施工时,根据环境温度、预应力张拉情况、混凝土原材料差异导致的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差异等实际情况,以及各阶段的应力监测值等进行相应的修正,同时每节段完成后,对线形进行复测,分析,以指导下一节段的施工。本文以永康江特大桥线形监控为例,讨论了连续梁线形监控的设置原则及方法,降低了安全风险,确保了施工质量,为在类似条件下连续梁线形监控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但由此对建筑暖通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主要论述了暖通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并针对暖通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建筑;暖通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在建筑施工中,暖通工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做好该项施工有利于充分发挥采暖、通风设备的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正因为如此,提高暖通工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摘 要】 因为实现建筑外观、建筑功能的是幕墙,负载建筑效能的也是幕墙,又因为幕墙施工的基础是幕墙设计,所以幕墙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幕墙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所以把握好幕墙设计的发展方向,对现代建筑设计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建筑幕墙;现状;发展;设计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幕墙工业已发展成世界第一幕墙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国内企业已能为各种不同的建筑提供所需的各种类型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恩平侨星国际酒店深基坑工程实例,介绍了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和排桩支护两种支护结构的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相关验算,符合规范要求,且切实可行的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方案;施工工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各个城市的大型和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迄今为止,全国高度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已达30余幢。基坑工程呈现出紧(场地紧凑)、近(工程距离近)、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程项目要求的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投入到工程管理中来,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项目工程研发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同时也对我国的高校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由于历史原因和教育体系等一些原因使得我国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与现实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建设管理将会带来反向的推动作用,因此,对我国高校的工程管理学科进行关注已经成
期刊
【摘 要】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实现施工现场的有序管理,应该加强对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如增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确保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手段落实到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确保工程项目的成本处于合理范围内,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现象,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本文主要对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存在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现场施
期刊
【摘 要】 在当今时代,由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建筑建设步伐。同时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主要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  引言:  我国是全世界房屋建设大国之一,目前我国不仅掌握了大量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而且有些处理技术已经超过了国际水平。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但是,由于经济发展
期刊
【摘 要】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逐步发展形成,在实践中,又被称为“公共财政投资项目”或者“国家建设项目”。本文主要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探究  引言:  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投入资金用以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政府投资的范围主要包括:
期刊
【摘 要】 能够较好的对公路路基沉陷进行预防和治理,从而保证公路路基及路面的完好,就能够保障公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同时防止路基的沉陷还能很好的保障公路长期使用的质量。本文探讨了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关键词】 公路;路基沉陷;原因;处理技术  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公路路基沉陷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促进了新的公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各种各样关于公路路基沉陷问题的新工艺不断应用于公路建设,
期刊
【摘 要】 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电气自动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研究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取得较大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可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进而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了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技术与通讯技术的交叉运用促使建筑电气安装技术不断发展,这也使得智能建筑系统技术不断提高,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智能建筑的含义、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及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气;技术;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发展依托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智能建筑的构建一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