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航龙小学 558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苏教版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除了安排学科类课程板块外,还增加了活动类课程这一板块。活动类课程板块的内容往往通过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本文试就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活动
1 开设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意义。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丰富多采的数学活动课,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受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但活动课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重复。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活动课有着自己的特点。它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比堂教学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能够加深和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它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和发展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勇于追求新知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2 注重学科整合,强化综合性。
我们提出了“生活化的教育”强调课堂内外的沟通、融合,倡导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大学科”观、“大课堂”观的思想,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全部,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如商品促销会中把教室改造成了商场的一角,以对话和购买行为来代替问题。通过活动沟通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孩子们的学习渠道。使“生活化、活动化”的课堂得到拓展与延伸。
3 小学数学活动课与学科课的联系。
小学数学活动课和学科课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又有紧密的联系。①是在教学目标上虽各有侧重,但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②是课程内容相辅相成。例如,小学数学学科课就为活动课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基础和一定的内容来源;反过来,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又会受到学科课内容和教学进程的制约。③是在育人功能上相互补充,使学生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特色发展。
4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体验成功,增强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如果能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发挥的巨大作用,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更高。在《小发票学问大》活动课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认识发票结构,了解发票填写方法,懂得其作用,更能利用所学知识去破解破损的发票,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运用所学的发票的有关知识,很好的解决了破损发票的问题,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在《奇妙的剪纸》一课中,介绍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我们扬州剪纸全国闻名。以纸为材,经剪成艺,或贴于窗户,或点缀于礼品,或装饰灯彩,或绣于衣履。学生倾倒于这一民间艺术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让学生通过欣赏奇妙的剪纸艺术,引导学生创作漂亮的剪纸图案,融趣味性、思维性、创造性为一体。奇妙的剪纸,丰富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增强!
5 要了解数学活动课的课型特点。
开展好数学活动课,除了要考虑其具有的目的性和原则性之外,还要进一步了解数学活动课所具有的课型特点。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第一学段共安排了21个实践活动,第二学段共安排了24个应用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活动课所具有的特点,将其简单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5.1 有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的游戏型数学活动课。
5.2 有体验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操作型活动课。
5.3 具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型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应以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活动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数学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在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你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时,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自己也在教学设计中与学生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华财. 略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1年08期
[2] 马正英,徐幼明. 小学数学复习课初步尝试[J]. 小学教学参考 2008年18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苏教版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除了安排学科类课程板块外,还增加了活动类课程这一板块。活动类课程板块的内容往往通过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例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本文试就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活动
1 开设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意义。
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丰富多采的数学活动课,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受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但活动课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重复。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活动课有着自己的特点。它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比堂教学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能够加深和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它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满足和发展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与习惯,勇于追求新知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2 注重学科整合,强化综合性。
我们提出了“生活化的教育”强调课堂内外的沟通、融合,倡导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要求每位教师要树立“大学科”观、“大课堂”观的思想,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全部,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如商品促销会中把教室改造成了商场的一角,以对话和购买行为来代替问题。通过活动沟通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孩子们的学习渠道。使“生活化、活动化”的课堂得到拓展与延伸。
3 小学数学活动课与学科课的联系。
小学数学活动课和学科课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又有紧密的联系。①是在教学目标上虽各有侧重,但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②是课程内容相辅相成。例如,小学数学学科课就为活动课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基础和一定的内容来源;反过来,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又会受到学科课内容和教学进程的制约。③是在育人功能上相互补充,使学生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特色发展。
4 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体验成功,增强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如果能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发挥的巨大作用,让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更高。在《小发票学问大》活动课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认识发票结构,了解发票填写方法,懂得其作用,更能利用所学知识去破解破损的发票,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运用所学的发票的有关知识,很好的解决了破损发票的问题,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在《奇妙的剪纸》一课中,介绍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我们扬州剪纸全国闻名。以纸为材,经剪成艺,或贴于窗户,或点缀于礼品,或装饰灯彩,或绣于衣履。学生倾倒于这一民间艺术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让学生通过欣赏奇妙的剪纸艺术,引导学生创作漂亮的剪纸图案,融趣味性、思维性、创造性为一体。奇妙的剪纸,丰富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增强!
5 要了解数学活动课的课型特点。
开展好数学活动课,除了要考虑其具有的目的性和原则性之外,还要进一步了解数学活动课所具有的课型特点。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第一学段共安排了21个实践活动,第二学段共安排了24个应用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活动课所具有的特点,将其简单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5.1 有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的游戏型数学活动课。
5.2 有体验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操作型活动课。
5.3 具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型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应以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活动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数学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在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你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时,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自己也在教学设计中与学生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华财. 略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1年08期
[2] 马正英,徐幼明. 小学数学复习课初步尝试[J]. 小学教学参考 2008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