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根本目的是解决学生会学习问题,也就是会自主学习。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想法。
  一、给每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
  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机会表现,在交流中能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在研读《爱之链》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围绕以“乔依醒来后……”为开头,展开想象说一段话。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各种各样的想法、说法出乎我的预料。如乔依醒来后斥责妻子的行为,让妻子把钱还给老人;他们不知老人的住处,把那笔钱捐给慈善机构;乔依夫妇非常感激老人,用那笔钱帮助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乔依夫妇生完孩子后,过着幸福的生活等等。说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在说的过程中老师的有效指导使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适当表现自己的观点。试想,没有很好地合作没有很好地交流,学生能说出这些答案吗?从以上的例子也不难看出,只要老师能提炼出有价值的,有利于学生交流的问题,学生的表现是可以得到激发的。
  第二,给性格内向的孩子表现机会。性格内向的孩子普遍不爱表现,课堂上不爱发言,久而久之对学习的兴趣就没了。我所教班级的一位男同学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胆子很小,比较敏感、孤僻。课堂上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随着学习成绩的下降,他对汉语这门课产生畏惧感。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像他这样性格内向的孩子发言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首先鼓励每一位发言的学生,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受到感染,感到安全,产生表现的欲望。其次,我随时随地地关注这类学生,及时捕捉住他们想表现的瞬间让他们表现。再次,我对他们的表现多给以表扬、肯定,不表现出不耐烦,更不讽刺、挖苦、打击,即使回答的不完整,或答错了,也要鼓励他的勇敢。
  第三,给学困生表现机会。首先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可采用轮流发言方式,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可让后进生先发言),一人也不落下。如果小组内有一人落伍、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还可以把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指定给学困生,这样一来,小组成员自然而然就会把合作中心放在这些学生身上,同时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其次,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学困生智力、挖掘其学习潜能的钥匙。学因生之所以学习有困难,是因为他们受家庭、学习习惯的影响,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符合小班化教育特点的方法,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
  1.创设情感氛围
  对于“情感”,我认为主要反映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科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认同与否。对任课教师持肯定态度时,学生就会喜欢相应学科而自觉参与教学过程,反之,就会消极抵抗。学科内容多姿多彩,教师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自觉性就会强,反之,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抑制学生的自觉性。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去年的期末考试中除了一位学生都打了90分以上,我既高兴又纳闷,问学生,她们说我对他们很亲切,像个大姐姐似的,如果不好好学觉得对不起老师,结果汉语成绩突飞猛进。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使学生尊敬你、喜欢你,而自觉参与你的教学过程;认真对待并处理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并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力求每堂课都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促成参与教学的自觉性。
  2.创设质疑氛围
  根据汉语学科的特点,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传统的教学是老师一人的“独角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没有参与教学过程的必要和机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要有了疑问学生就会去思考,思考的过程就促进了学习,而思考和讨论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应设计好问题,加以讨论甚至可以是辩论和争议,让学生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感受参与的乐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质疑我的态度永远都是鼓励引导,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老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尤其是重视鼓励后进生进行质疑,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满腔热情地促使他们发问,因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提问,我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无论在课前、课上或课后,我都鼓励学生提问。
  三、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学生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吧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呢?首先,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和能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最好不讲。请你相信一次你的学生吧,他们的做法会出乎你预料的。其次,教师的讲应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最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在高年段的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自主—合作学习题卡”,让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去完成学习题卡。
  作为教师,有时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不好,不要单纯从主观上查找原因,责怪学生们积习难改,而要从眼前自身方面多加反思。小学生们好动,好奇,好强,好胜。教师只要抓住学生们的这种身心特点,在课堂上善于运用丰富的语言、和蔼的表情、亲善的态度、灵活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总之,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寻求探索,就会找到适合于学科特点而又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方法。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当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生命的闪光无过于在课堂上面对几十双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睛,是因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生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由此可见教师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与学生成长的意义和密切的联系。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
期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
期刊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生生互动、竞争合作、常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并且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人在教学实践中
期刊
吉林省珲春市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中心,是一所专门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外活动场所,是集科普、劳技、国防、法治、环保、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活动中心成立10年来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面对新的形势,我校在推动综合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思考与实践。  一、综合实践课程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  (一)高考发生重大变化  党的
期刊
现代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一个人读1年学前班,再念9年书,即使不上高中、大学,也有10年光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10年,占了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然而10年中有3年的初中生活却是最理性的,可见初中老师对学生的人生影响应该是很深远的。下面从如何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引领当代学生发展,谈谈我的做法及体会:  一、落实数学学科课堂“四步八环”的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一个精心设计的富有
期刊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后,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在“高效课堂”提出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在课堂教学的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而且明确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长期以来,高考的指挥棒使语文教学强调实用功能,不重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下,语文教育让人文精神浸润课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
期刊
一、培训背景  家长培训工作常规的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专家讲座和家庭教育宣传等方式。这些方式虽然在促进家校共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老师们经常抱怨,有些精心准备的培训活动,家长们或者来参加的人数不多,或者主动性不高,兴趣不大,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而同时家长们也颇有怨言,觉得老师经常要求家长配合做这做那,对家长和孩子并没有太大帮助,而且还影响工作。  这种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
期刊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如果只讲究力求纯粹合理、合乎科学、逻辑,仅仅理智地教学,其效果并不会出色。我们的学生天真浪漫,思维处于朦胧阶段,对什么都充满着新鲜感,对什么都想尝试。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向往,他们愿意谈自己的人生感受。教师可凭借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用已知探求未知,用感性寻求理性,并最终能用所学知识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让语文课真正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大中小学的开展,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将逐步进行完善与改进。在构建生活化生物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以实际的教学目标发展作为引导,将学生的生活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课堂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针对当前在生活化教学中的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使得生活化教学理念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努力提高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