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搭建起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o_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如果只讲究力求纯粹合理、合乎科学、逻辑,仅仅理智地教学,其效果并不会出色。我们的学生天真浪漫,思维处于朦胧阶段,对什么都充满着新鲜感,对什么都想尝试。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向往,他们愿意谈自己的人生感受。教师可凭借这一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用已知探求未知,用感性寻求理性,并最终能用所学知识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让语文课真正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教材,获取知识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知识来自生活,我们的课堂更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积累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与文本的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和年龄特点来加以引导,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
  材的理解的差异性,也许有些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但是这
  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认识来理解的,所以,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和引导,并在引导中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发现和理解,并借以提高其对生活的认识。总之,我们要搭建起生活桥的角色,不要以我们自己的生活阅历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也不要以我们对教材的把握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提高学生从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建立起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从生活走进教材,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更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渗透情感。
  二、引导学生从教材走进生活,披文入情
  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
  学习文本重在情感体验,然而每个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后的情感体验不会相同,所以我会引导他们在生活世界中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在教学《争吵》一课时,在完成了教材内容的教学任务后,我是这样进行延续的:你和别人争吵过吗?当时你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你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认为当时的解决方法对吗?现在你准备怎么去做?学生的情感立刻被调动了起来,说出了以前的做法,进行自我剖析,认识到了其中的不足,也谈出了今后的做法,有的同学还当场向同学道歉,使课堂变得“动”了起来。于是,这一课就成了学生学会与别人交往重要的课程资源。
  2.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近几年来,语文教材做了几次调整,选编了一些更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生活的好文章。许多课文中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感情,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体验到教材中浓浓的生活氛围,进而领悟文章的意境美、人文美。
  3.引导学生关爱生活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利用教材,开发教材,使生活也成为课程资源。如我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就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小村庄的树到哪儿去了?它是怎样变成人们的家具、工具、用具的?这样做有什么害处?再进一步引导学生,1998年的洪水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借此机会,让学生结为小组进行调查,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周围的环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哈密东西河坝都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哈密是个缺水地区,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节约水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现实生活中去。而且,使学生明白了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保护环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写作能力
  我和学生们进入了三年级,对于初次接触作文,他们总是有些无所适从,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根据
  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于经历过的事情印象是最深刻的。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观察生活。只有切实体会过了,才能写出肺腑之言;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才能领会到生活的启示,巧遇写作灵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抓住生活中的闪光点,写好观察日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窥视到生活的角角落落,挖掘到深层的内涵,让他们热爱生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参与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写作文《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让学生能写出具体的过程和细节,我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到生活中进行广泛的调查了解,亲自参与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观察、动手、写作的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生活环境认识体验越深、越丰富,它对学习内容的感悟也就越深刻、越丰富。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的概念,让生活架起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让语文课真正成为一门融欣赏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
其他文献
懵懵懂懂中我开始了产假后的初二地理教学,眼高手低的感觉让我开始越来越不自信,站在讲台重复着自以为很简单的教学内容,可是面对学生迷茫的眼神我明白自己思考得不够“不适合学生”成了我教学的瓶颈。万般无奈中我把借口总结为“学生跟不上我的教学思路”。  听了几位优秀教师的建议,我明白了很多,他们都是从打造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入手,逐渐成长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应用于教学同样掷地有声。我将从以下几方面
期刊
自2012年以来,学校为实现“打造和美校园,润泽幸福人生”的办学目标,在“和美”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基于学校本位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主动构建学生本位的和美课程体系,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打造“和和美美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教育教学管理团队,促进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和特长发展,努力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发展。  一、“和美”治理凸显学校管理特色  首先,对学校中层领导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当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生命的闪光无过于在课堂上面对几十双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睛,是因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生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由此可见教师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与学生成长的意义和密切的联系。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
期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
期刊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其中小组合作学习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生生互动、竞争合作、常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并且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本人在教学实践中
期刊
吉林省珲春市教育局综合实践活动中心,是一所专门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外活动场所,是集科普、劳技、国防、法治、环保、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活动中心成立10年来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面对新的形势,我校在推动综合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思考与实践。  一、综合实践课程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  (一)高考发生重大变化  党的
期刊
现代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一个人读1年学前班,再念9年书,即使不上高中、大学,也有10年光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10年,占了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然而10年中有3年的初中生活却是最理性的,可见初中老师对学生的人生影响应该是很深远的。下面从如何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引领当代学生发展,谈谈我的做法及体会:  一、落实数学学科课堂“四步八环”的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自主学习。  一个精心设计的富有
期刊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后,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在“高效课堂”提出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在课堂教学的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而且明确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长期以来,高考的指挥棒使语文教学强调实用功能,不重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下,语文教育让人文精神浸润课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
期刊
一、培训背景  家长培训工作常规的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专家讲座和家庭教育宣传等方式。这些方式虽然在促进家校共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老师们经常抱怨,有些精心准备的培训活动,家长们或者来参加的人数不多,或者主动性不高,兴趣不大,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而同时家长们也颇有怨言,觉得老师经常要求家长配合做这做那,对家长和孩子并没有太大帮助,而且还影响工作。  这种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