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知识感兴趣,才能想学、爱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物理激发兴趣
一、导课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应想方设法用趣味性的引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惯性时,我向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你能用手抓住空中飞行的子弹吗?学生说不能,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飞行员就能像抓昆虫一样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设疑,恰当地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引发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利用课件逼真的视听效果,将同学们带入了1654年5月的一天,在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在全市人民面前做的一个实验,只见市长一声令下,16匹俊马沿着相反的方向拉一个由两个半圆组成的铜球,当16匹马拼命挣扎着把二个半圆球拉开,只听一声巨响,周围的市民非常惊讶,这时市长轻松地说了一声:没什么,只是空气。故事把学生都带入了当时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讨论气氛很快便热烈起来,个个感到异常惊奇和兴奋。我利用恰当时机,用课件呈现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讨论产生的原因,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放一段实验录像,学生急于揭开谜底。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当他们的争论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时,纷纷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此时,我因势利导,导入新课:“大气压强怎么产生的?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大气压强,我们就可以知道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巧用现代教育资源,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心,让学生想问。
三、上好实验并开发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在八年级物理“压力和压强”一课教学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就运用了这一思路。我让学生拿一支铅笔,一端削出尖,一端是平的,然后用左右两手的指尖抵住铅笔。问学生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这个实验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随后,我问:能否用其他物体代替完成这个实验?经过一番思考,有的小组提出:把不同的重物放在沙子上进行实验,改变接触面积;有的小组提出:用小桌放在海绵上进行实验,改变小桌的放置方法。经过讨论、实验、再讨论同学们得出了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了思维,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物理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也是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渗透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好这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的趣味活动,如“纸锅烧开水”、“瓶子吞鸡蛋”、“压强喷泉”等,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提供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物理学习中,学生同样渴望成功。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要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准备和心理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一个学生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可能。如果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感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喜悦。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依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层次,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再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虽不理想,但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可组织一些小制作竞赛或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跟教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使其興趣范围适当扩大,扬其长、补其短。
五、创设认知冲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如在讲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当物体远离镜面时,按照人们的生活经验得出:“物体远离镜面时,物体在镜子里面成的像会变小的结论。”而平面镜成像规律告诉我们,“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物体在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也不变。”这样学生产生了认知的矛盾冲突,我抓住时机再创设一个新的情境让学生判断:一架飞机在我们身边时感觉很大,而当它飞到高空时,我们看到的飞机“变小”了,但事实上飞机有没有变小?让同学们思考、讨论,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强烈兴趣,集中注意力去探求问题的答案。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劲,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不可推脱的责任。
关键词 初中物理激发兴趣
一、导课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应想方设法用趣味性的引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惯性时,我向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你能用手抓住空中飞行的子弹吗?学生说不能,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飞行员就能像抓昆虫一样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设疑,恰当地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引发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利用课件逼真的视听效果,将同学们带入了1654年5月的一天,在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在全市人民面前做的一个实验,只见市长一声令下,16匹俊马沿着相反的方向拉一个由两个半圆组成的铜球,当16匹马拼命挣扎着把二个半圆球拉开,只听一声巨响,周围的市民非常惊讶,这时市长轻松地说了一声:没什么,只是空气。故事把学生都带入了当时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讨论气氛很快便热烈起来,个个感到异常惊奇和兴奋。我利用恰当时机,用课件呈现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讨论产生的原因,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放一段实验录像,学生急于揭开谜底。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当他们的争论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时,纷纷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此时,我因势利导,导入新课:“大气压强怎么产生的?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大气压强,我们就可以知道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巧用现代教育资源,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心,让学生想问。
三、上好实验并开发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在八年级物理“压力和压强”一课教学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就运用了这一思路。我让学生拿一支铅笔,一端削出尖,一端是平的,然后用左右两手的指尖抵住铅笔。问学生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这个实验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随后,我问:能否用其他物体代替完成这个实验?经过一番思考,有的小组提出:把不同的重物放在沙子上进行实验,改变接触面积;有的小组提出:用小桌放在海绵上进行实验,改变小桌的放置方法。经过讨论、实验、再讨论同学们得出了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了思维,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物理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也是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渗透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好这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的趣味活动,如“纸锅烧开水”、“瓶子吞鸡蛋”、“压强喷泉”等,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提供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物理学习中,学生同样渴望成功。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要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准备和心理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一个学生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可能。如果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感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喜悦。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依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层次,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再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虽不理想,但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可组织一些小制作竞赛或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跟教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使其興趣范围适当扩大,扬其长、补其短。
五、创设认知冲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如在讲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当物体远离镜面时,按照人们的生活经验得出:“物体远离镜面时,物体在镜子里面成的像会变小的结论。”而平面镜成像规律告诉我们,“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物体在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也不变。”这样学生产生了认知的矛盾冲突,我抓住时机再创设一个新的情境让学生判断:一架飞机在我们身边时感觉很大,而当它飞到高空时,我们看到的飞机“变小”了,但事实上飞机有没有变小?让同学们思考、讨论,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强烈兴趣,集中注意力去探求问题的答案。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劲,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不可推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