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块5-6平方米的阳台上,种满了西红柿、黄瓜、茄子、冬瓜、南瓜、丝瓜、葫芦……用铁丝牵引架秧的各类蔬菜绿叶爬满阳台护栏,绿叶随风摆动沙沙作响,俨然是一幅田园风光美景。
这是坐落于北京王府井街道附近韶九社区李淑媛老人的家。她说:“每天看到阳台的菜园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心情就格外舒畅,夏天看着都凉快!一年下来我家收获的蔬菜瓜果吃不完,都送给社区孤寡老人和邻居了!”老人说话间充满了自豪感。
說起项目的发起,公益组织“北京爱思创新”负责人薄树连告诉笔者,当初,她们在走访社区中,经常听到社区居民对农药添加剂等化学品污染损害健康的反映强烈;有的家庭自发利用阳台、屋顶以及空闲荒废地等。她们想,城市社区家庭种植和食用有机蔬菜及食品,可以不必花高价买有机蔬菜瓜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可以通过种瓜种菜体验劳动的乐趣。
但创办之初,居民们也犹豫:家庭阳台空间有限、没种子、没技术和经验、怕招虫招味,等等。而作为公益组织,她们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支持,促进居民间的交流、互动,并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同时,社区居民在参与种植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重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生活方式。
从2008年开始,薄树连所在的“北京爱思创新”在西城什刹海街道、东城东华门街道的韶九和多福巷社区、龙潭街道的左安漪园和左安浦园等社区开展试点。在房前屋后、楼房阳台以及没有被利用起来的公共地开展 “见缝插针”“寸土寸绿”活动。“北京爱思创新”在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香港社区伙伴(PCD)的资助下,深入社区指导居民种植;街道、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等对试点活动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试点社区居民兴趣浓、热情高,成立了农耕小组,推选出组长,大家动手收拾阳台,将社区内空闲荒地或堆放渣土和垃圾的土地整理出来,将菜园可利用的废弃洗脸池、浴缸、废旧轮胎、花盆、木箱或塑料箱、食品和饮料瓶罐、纸杯以及铁丝、竹(木)杆等废弃物品充分利用;在项目老师指导下,在盆、箱、杯等容器里填入一定厚度的普通土或掺一定比例的有机肥,如草炭土、蚯蚓粪、珍珠岩等;根据阳台不同朝向、采光和通风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全日照、半日照及宜阴的菜苗培育移植、保温等;给菜圃适时适量浇水(包括洗菜水等),掺加淘米水和蛋壳等肥料滋养更好;学习利用厨余垃圾,如将去油盐后的剩菜剩饭、烂菜叶、骨渣、果皮、动物蛋壳、茶奶废渣液以及上街捡拾树叶和狗粪等,用两倍以上的土壤将其填埋,即可有效去味,通过发酵沤成生物堆肥(中国科学院在韶九社区定点开展了堆肥实验),环保酵素制作有机肥料施(追)于苗圃,以及适量喷洒姜、蒜、葱、椒、醋及烟叶水等除虫;小组还对诸如只长叶不开花、开花不结果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具体指导解决。小组还介绍种植防虫植物,如薄荷、香菜、辣(花)椒等。在菜友微信群和小组经验交流会上,组员们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例如,什刹海街道旧鼓楼社区的贾青山大爷介绍了他的防虫等方面的种植经验:如院子里有杨树的住户不宜种茄子和白菜,因为都特爱招虫,但可以种番茄和苦瓜。不管种什么,每年一定要“倒茬”(今年种瓜的土,明年可用来种番茄),以平衡植物所需养分。来自东华门社区多福巷街道的辛凤魁阿姨,则介绍了她解决的两个头疼问题:一是室内培育的幼苗移植到室外种植,要加盖透明塑料杯罩,以防止极热极冷和大风等天气变化对幼苗伤害;二是在户外的苗圃周围密插细竹签,以有效防止动物伤害苗圃,等等。
在菜友们精心护理下,菜园年年长势良好。收获时节,大家除了自家食用外,还举办分享会,并特邀众邻居参加,还将蔬菜送到空巢和孤寡老人家中。在聚会中,菜友们各展厨艺,现摘现做,吃到嘴里的菜特别有滋味,用老北京话说,那叫一个“嘎巴溜丢脆!”聚会中,菜友们七嘴八舌列举办阳台菜园的好处:
一是绿化美化环境。每天看窗外阳台一片绿色,阳台上的局部空气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植物散发着芬芳的气味,看着闻着心情舒畅,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是通过种菜种瓜果,提高了动手能力,享受劳动的乐趣。每天在自己(有的家庭是爷孙三代齐参与)汗水浇灌下,看着种子破土发芽、枝繁叶茂最后硕果累累的过程。家里来了客人随摘随吃,十分方便,客人赞不绝口。日常生活充实了,很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三是绝大部分蔬菜瓜果的特点就是“好养好吃”,自种自吃可以节约部分家庭开支,还可利用洗菜淘米水浇灌菜园,厨余垃圾堆肥,形成家庭生态微循环。
四是打破了楼房钢筋水泥的包围造成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通过公益平台和共同的爱好和话题,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家住银闸社区的张阿姨说,她在社区住了近四十年,和社区内居民几乎不来往,和同一楼门内的邻居见面顶多点个头。但参与阳台种植之后,大家定期在一起学习、交流,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互相帮助。
家住市区某街道的一位80多岁的老爷子,一直寡居,性格古怪,与邻里关系紧张,被称为“老刺儿头”。参加阳台菜园小组后,大家发现老人有一手种菜技术,于是被菜友们隆重推选为技术顾问,老人热情很高,常邀请菜友们和邻里到家参观自己的苗圃,还每年将收集的200多个一次性纸杯,精心育上各种菜苗赠送给组员和邻里。家住地安门西大街的尤师傅是位残疾人,过去与社区邻居互动比较少。但自从被小组选上“社区种植师”后,到他家小院参观他种着薄荷、韭菜、香菜、紫生菜苗圃的人很多,而且这两位“大师”都将蔬菜和花卉摆在路边展示,美化了街道环境,并将菜籽等赠与邻居和过往的路人,讲授和交流种植技术等,很受欢迎。
五是示范作用。如旧鼓楼社区贾大爷家的屋顶菜园成了社区居民的参观基地后,在他的带动下,这个胡同几乎家家都种菜。而韶九社区的楼顶菜园示范成功后,更是带动居民将各个院落将闲荒地都整理出来种菜,并以院落为单位成立农耕小组;从一块几平方米的菜园,扩建到4处社区公共菜园。在左安漪园社区,从几年前的十几户试种,扩大到200余户参与种植。
六是社区有了“腿”。社区有事,小组成员帮着张罗,及时向社区反映情况和居民诉求,为居民排忧解难、处理纠纷。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小组成员和社区居民自掏腰包办公益、助孤寡病残居民,也有效降低了社区管理在人财物方面的成本投入。
在“爱思创新”项目成员引导下, 为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阳台菜园项目中,各社区菜友小组还定期设计制作活动海报放置在社区宣传栏。其中,左安漪园社区小组经过讨论,决定更名为“星星火公益行动队”,除扩大家庭和社区种植菜园外,积极投入垃圾分类宣传倡导;开展利用厨余废油制作手工植物油肥皂、定期回收居民家中的过期药品和电池、用积分的方式兑换生活用品等;有的在社区不定期举办市集,进行闲置物品交换;将编织、串珠等各种工艺品义卖,所得款项用于社区公益活动和帮助社区老人;菜友们将自织的围巾、毛线帽袜等送到社区独居和孤寡老人的家中,为老人理发、购物、修理器具;陪老人去医院看病抓药、逛公园、聊天、打牌、读书、举办生日聚会等;在陪伴老人的活动中,许多老人经常激动地拉着这些“好姐妹”“老兄弟”的手不放,流下了热泪!
(编辑·刘颖)
这是坐落于北京王府井街道附近韶九社区李淑媛老人的家。她说:“每天看到阳台的菜园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心情就格外舒畅,夏天看着都凉快!一年下来我家收获的蔬菜瓜果吃不完,都送给社区孤寡老人和邻居了!”老人说话间充满了自豪感。
說起项目的发起,公益组织“北京爱思创新”负责人薄树连告诉笔者,当初,她们在走访社区中,经常听到社区居民对农药添加剂等化学品污染损害健康的反映强烈;有的家庭自发利用阳台、屋顶以及空闲荒废地等。她们想,城市社区家庭种植和食用有机蔬菜及食品,可以不必花高价买有机蔬菜瓜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可以通过种瓜种菜体验劳动的乐趣。
但创办之初,居民们也犹豫:家庭阳台空间有限、没种子、没技术和经验、怕招虫招味,等等。而作为公益组织,她们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支持,促进居民间的交流、互动,并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提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同时,社区居民在参与种植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重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生活方式。
从2008年开始,薄树连所在的“北京爱思创新”在西城什刹海街道、东城东华门街道的韶九和多福巷社区、龙潭街道的左安漪园和左安浦园等社区开展试点。在房前屋后、楼房阳台以及没有被利用起来的公共地开展 “见缝插针”“寸土寸绿”活动。“北京爱思创新”在北京万通公益基金会、香港社区伙伴(PCD)的资助下,深入社区指导居民种植;街道、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等对试点活动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试点社区居民兴趣浓、热情高,成立了农耕小组,推选出组长,大家动手收拾阳台,将社区内空闲荒地或堆放渣土和垃圾的土地整理出来,将菜园可利用的废弃洗脸池、浴缸、废旧轮胎、花盆、木箱或塑料箱、食品和饮料瓶罐、纸杯以及铁丝、竹(木)杆等废弃物品充分利用;在项目老师指导下,在盆、箱、杯等容器里填入一定厚度的普通土或掺一定比例的有机肥,如草炭土、蚯蚓粪、珍珠岩等;根据阳台不同朝向、采光和通风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全日照、半日照及宜阴的菜苗培育移植、保温等;给菜圃适时适量浇水(包括洗菜水等),掺加淘米水和蛋壳等肥料滋养更好;学习利用厨余垃圾,如将去油盐后的剩菜剩饭、烂菜叶、骨渣、果皮、动物蛋壳、茶奶废渣液以及上街捡拾树叶和狗粪等,用两倍以上的土壤将其填埋,即可有效去味,通过发酵沤成生物堆肥(中国科学院在韶九社区定点开展了堆肥实验),环保酵素制作有机肥料施(追)于苗圃,以及适量喷洒姜、蒜、葱、椒、醋及烟叶水等除虫;小组还对诸如只长叶不开花、开花不结果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具体指导解决。小组还介绍种植防虫植物,如薄荷、香菜、辣(花)椒等。在菜友微信群和小组经验交流会上,组员们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例如,什刹海街道旧鼓楼社区的贾青山大爷介绍了他的防虫等方面的种植经验:如院子里有杨树的住户不宜种茄子和白菜,因为都特爱招虫,但可以种番茄和苦瓜。不管种什么,每年一定要“倒茬”(今年种瓜的土,明年可用来种番茄),以平衡植物所需养分。来自东华门社区多福巷街道的辛凤魁阿姨,则介绍了她解决的两个头疼问题:一是室内培育的幼苗移植到室外种植,要加盖透明塑料杯罩,以防止极热极冷和大风等天气变化对幼苗伤害;二是在户外的苗圃周围密插细竹签,以有效防止动物伤害苗圃,等等。
在菜友们精心护理下,菜园年年长势良好。收获时节,大家除了自家食用外,还举办分享会,并特邀众邻居参加,还将蔬菜送到空巢和孤寡老人家中。在聚会中,菜友们各展厨艺,现摘现做,吃到嘴里的菜特别有滋味,用老北京话说,那叫一个“嘎巴溜丢脆!”聚会中,菜友们七嘴八舌列举办阳台菜园的好处:
一是绿化美化环境。每天看窗外阳台一片绿色,阳台上的局部空气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植物散发着芬芳的气味,看着闻着心情舒畅,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是通过种菜种瓜果,提高了动手能力,享受劳动的乐趣。每天在自己(有的家庭是爷孙三代齐参与)汗水浇灌下,看着种子破土发芽、枝繁叶茂最后硕果累累的过程。家里来了客人随摘随吃,十分方便,客人赞不绝口。日常生活充实了,很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三是绝大部分蔬菜瓜果的特点就是“好养好吃”,自种自吃可以节约部分家庭开支,还可利用洗菜淘米水浇灌菜园,厨余垃圾堆肥,形成家庭生态微循环。
四是打破了楼房钢筋水泥的包围造成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通过公益平台和共同的爱好和话题,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家住银闸社区的张阿姨说,她在社区住了近四十年,和社区内居民几乎不来往,和同一楼门内的邻居见面顶多点个头。但参与阳台种植之后,大家定期在一起学习、交流,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事互相帮助。
家住市区某街道的一位80多岁的老爷子,一直寡居,性格古怪,与邻里关系紧张,被称为“老刺儿头”。参加阳台菜园小组后,大家发现老人有一手种菜技术,于是被菜友们隆重推选为技术顾问,老人热情很高,常邀请菜友们和邻里到家参观自己的苗圃,还每年将收集的200多个一次性纸杯,精心育上各种菜苗赠送给组员和邻里。家住地安门西大街的尤师傅是位残疾人,过去与社区邻居互动比较少。但自从被小组选上“社区种植师”后,到他家小院参观他种着薄荷、韭菜、香菜、紫生菜苗圃的人很多,而且这两位“大师”都将蔬菜和花卉摆在路边展示,美化了街道环境,并将菜籽等赠与邻居和过往的路人,讲授和交流种植技术等,很受欢迎。
五是示范作用。如旧鼓楼社区贾大爷家的屋顶菜园成了社区居民的参观基地后,在他的带动下,这个胡同几乎家家都种菜。而韶九社区的楼顶菜园示范成功后,更是带动居民将各个院落将闲荒地都整理出来种菜,并以院落为单位成立农耕小组;从一块几平方米的菜园,扩建到4处社区公共菜园。在左安漪园社区,从几年前的十几户试种,扩大到200余户参与种植。
六是社区有了“腿”。社区有事,小组成员帮着张罗,及时向社区反映情况和居民诉求,为居民排忧解难、处理纠纷。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小组成员和社区居民自掏腰包办公益、助孤寡病残居民,也有效降低了社区管理在人财物方面的成本投入。
在“爱思创新”项目成员引导下, 为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阳台菜园项目中,各社区菜友小组还定期设计制作活动海报放置在社区宣传栏。其中,左安漪园社区小组经过讨论,决定更名为“星星火公益行动队”,除扩大家庭和社区种植菜园外,积极投入垃圾分类宣传倡导;开展利用厨余废油制作手工植物油肥皂、定期回收居民家中的过期药品和电池、用积分的方式兑换生活用品等;有的在社区不定期举办市集,进行闲置物品交换;将编织、串珠等各种工艺品义卖,所得款项用于社区公益活动和帮助社区老人;菜友们将自织的围巾、毛线帽袜等送到社区独居和孤寡老人的家中,为老人理发、购物、修理器具;陪老人去医院看病抓药、逛公园、聊天、打牌、读书、举办生日聚会等;在陪伴老人的活动中,许多老人经常激动地拉着这些“好姐妹”“老兄弟”的手不放,流下了热泪!
(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