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要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内化能力。教师应从动机、过程和层次三个维度开展教学: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方式;关注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开展层次教学,尊重学生差异。
关键词:数学;内化能力;构建知识;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9-0035-01
在如今的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的学习依然处于被动状态。要想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去经历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内化能力。为此,教师应从动机、过程和层次三个维度开展数学教学,现探讨如下。
一、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方式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改变,关键是采取适切的手段,帮助和引领学生做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为此,教师一定要摒弃硬性灌输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到认知学习活动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举措,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环节,让学生能够切实参与进去,亲身经历和感受学习、探究的过程。
要想让学生主动且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就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对于数学课来说,教师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等式,然后从中选择一些典型算式写于黑板上,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等式并讨论如下问题:第一,每组的两道算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第二,这些等式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第三,对这些等式,你有何发现?这样的问题设计,能让学生始终处于愤悱的状态,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使其主动参与、积极建构。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學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深层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数学课堂上学生采用较多的是自主、合作和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侧重、各有千秋。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这些学习方式的精髓,将其有效地整合于一体,让其各自的优越性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个体性,真正让学生能够展开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还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发展,让他们彼此之间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交流。
二、关注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既涉及对相关知识的归纳,又涉及对相关知识结构的复合重组。无论归纳还是重组,都需要缜密的思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于受一些因素制约,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展示概念的形成以及理论的推导等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加法结合律较之加法交换律,相对而言显得比较复杂,所以学生学习存在着一定难度。对此,在得出相关等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归纳等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感知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接着,引导学生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感知其规律,并能对这种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行更充分的体会。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对相关等式的共性特征进行独立归纳,进而形成对加法结合律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进行充分的观察。只有观察充分,学生才能自主选择一定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这样,教学难点就能得到有效突破。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结论的归纳过程进行深刻的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开展层次教学,尊重学生差异
面对同样的数学问题,学生的理解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思维活动呈现的角度以及认识程度上的差异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个性化表现。既然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为所有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课堂时空,特别是公平地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开展层次教学,多鼓励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来思考解答问题。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需要学生个体达成如下目标:第一,在思考和交流中进一步发展各自的演绎推理能力,第二,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培养各自的实战能力、增强各自的应用意识。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并逐步形成习惯。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们深入交流,让他们在保持个性独立的基础上,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一些成功经验,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状态,提高数学素养,教师需要给他们搭建一定的活动平台,科学地引导他们真正经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内化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学习活动中觅得学习的趣味,体会探索的艰辛,从而品尝到发现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肖燕.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概念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卢箭,张乐,付凤燕.单元回归拓展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人民教育,2014(08).
[3]刘长寿.数学知识“内化”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根本[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
[4]丁圣兵.让知识内化走向有效的路径[J].江西教育,2011(10).
关键词:数学;内化能力;构建知识;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9-0035-01
在如今的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的学习依然处于被动状态。要想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就必须让学生真正去经历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内化能力。为此,教师应从动机、过程和层次三个维度开展数学教学,现探讨如下。
一、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学习方式
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改变,关键是采取适切的手段,帮助和引领学生做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为此,教师一定要摒弃硬性灌输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到认知学习活动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举措,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环节,让学生能够切实参与进去,亲身经历和感受学习、探究的过程。
要想让学生主动且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就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对于数学课来说,教师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等式,然后从中选择一些典型算式写于黑板上,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等式并讨论如下问题:第一,每组的两道算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第二,这些等式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第三,对这些等式,你有何发现?这样的问题设计,能让学生始终处于愤悱的状态,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使其主动参与、积极建构。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學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深层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数学课堂上学生采用较多的是自主、合作和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侧重、各有千秋。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这些学习方式的精髓,将其有效地整合于一体,让其各自的优越性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个体性,真正让学生能够展开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还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发展,让他们彼此之间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交流。
二、关注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既涉及对相关知识的归纳,又涉及对相关知识结构的复合重组。无论归纳还是重组,都需要缜密的思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于受一些因素制约,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领和指导。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展示概念的形成以及理论的推导等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加法结合律较之加法交换律,相对而言显得比较复杂,所以学生学习存在着一定难度。对此,在得出相关等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归纳等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感知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接着,引导学生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感知其规律,并能对这种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行更充分的体会。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对相关等式的共性特征进行独立归纳,进而形成对加法结合律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进行充分的观察。只有观察充分,学生才能自主选择一定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这样,教学难点就能得到有效突破。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结论的归纳过程进行深刻的体验,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
三、开展层次教学,尊重学生差异
面对同样的数学问题,学生的理解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思维活动呈现的角度以及认识程度上的差异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个性化表现。既然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为所有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课堂时空,特别是公平地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开展层次教学,多鼓励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来思考解答问题。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需要学生个体达成如下目标:第一,在思考和交流中进一步发展各自的演绎推理能力,第二,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培养各自的实战能力、增强各自的应用意识。为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并逐步形成习惯。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们深入交流,让他们在保持个性独立的基础上,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一些成功经验,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状态,提高数学素养,教师需要给他们搭建一定的活动平台,科学地引导他们真正经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内化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学习活动中觅得学习的趣味,体会探索的艰辛,从而品尝到发现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肖燕.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概念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卢箭,张乐,付凤燕.单元回归拓展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人民教育,2014(08).
[3]刘长寿.数学知识“内化”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根本[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
[4]丁圣兵.让知识内化走向有效的路径[J].江西教育,2011(10).